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7页共63页土力学基础工程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土力学基础工程(编号为06017)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 填空题1,名词解释题,计算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判断题,填空题2,填空题3, 计算题1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1.A.2.A.3.A.不均匀系数大于10时,(颗粒级配曲线陡峭 B.对土可塑性影响最大的是(强结合水 B. 弱结合水)土不易被压实 C.)C. 重力水 D.级配均匀D.级配良好标准贯入试验锤击大于30时,砂土的密度处于中密状态4.A.5.A.6.松散状态B. 稍密状态 C.区分粉土与粘土的指标
2、是()塑性指数B. 塑限 C.粘土矿物含量较多的土最可能具有 压缩性 B. 胀缩性 C.烘干法用于测定土的(毛细水 ) D.密实状态A.天然含水量B.天然孔隙比7.临界水头梯度近似等于3A.1g/cmB.1C.2g/cm8.下列土中,压缩曲线最平缓的是A.杂填土 B. 淤泥 C.液限 D.( )透水性 D.C.饱和度(淤泥质土9.物理性质接近固体的土中水是(A.重力水 B.毛细水 C.强结合水D.液性指数冻胀性D. 密度D.2D. 密实砂土弱结合水10.粒径大于2mm勺颗粒超过土粒总质量A.砂土B . 碎石土 C. 粉土50%勺土是(D. 粘土11. 下列矿物质中,亲水性最强的是()。A.伊利
3、石 B. 蒙脱石 C. 高岭石 D. 石英12.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大小主要决定于土体中含()数量的多少。A. 粘粒 B. 粉粒 C. 砂粒 D. 砾石13. 测得某粘性土的液限为40%,塑性指数为17,含水量为30%则其相应的液性指数为():A. 0.59 B. 0.50 C. 0.41 D. 0.3514. 在下列指标中,不可能大于 1的指标是()。A.含水量 B. 孔隙比 C .液性指数D. 饱和度15. 下列指标中,不能用来衡量无粘性土密实度的是()。A. 天然孔隙比B.土的相对密实度C .土的含水量D.标准贯入锤击数16. 规范规定砂土的密实度用()来划分。A. 孔隙率 B. 孔隙比
4、C .相对密实度D.标准贯入锤击数17. 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可以用实验直接测定A. 含水量 B.孔隙比 C .土的干密度18. 反映土结构性强弱的指标是()A.饱和度 B. 灵敏度 C .重度19. 不均匀系数的表达式为()。A. Cu =乎 B. Cu =笑 C. Cu = d60d1020. 已知 砂土的 天然孔隙 比为e =0.303, emin = 0.114 ,则该砂土的相对密实度为(勺指标是().土粒的浮密度D. 相对密实度D. Cu = -3 d 30d10d60d10最大孔 隙比emax = 0.762 ,最小孔隙 比)。A. 0.514 B. 0.603 C. 0.708
5、 D. 0.73221. 一块1kg的土样,置放一段时间后,含水量由25%下降到20%,则土中的水减少了 () kg。A. 0.06 B. 0.05 C. 0.04 D. 0.0322. 在土的颗粒级配曲线上出现一个台阶,表明土样()A.只有一种范围的粒径 B.某一范围粒径的土含量占主流C.缺乏某一范围的粒径 D.粒径分布不均匀23. 对土骨架产生浮力作用的水是()。A.重力水 B.毛细水 C .强结合水D .弱结合水24. 若某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与其能达到的最大孔隙比相等,贝U该土(A.处于最疏松的状态B .处于中等密实状态C .处于最密实状态D .无法确定其状态25. 下列指标中,不能用来衡
6、量无粘性土密实度的是()。A.天然孔隙比e B . 土的相对密实度 Dr C . 土的含水量与D .标准贯入锤击数 N26. 无粘性土,随着孔隙比的增大,它的物理状态是趋向于()。A.密实B .松散 C .不变 D .不能确定27. 处于天然状态的砂土的密实度一般用()来测定。A.轻便触探试验B .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C .标准贯入试验D .荷载试验28. 对于同一种土,下列指标相比较,数值最大的是()。A.天然密度P B.饱和土密度 PsatC.干密度Pd D .浮密度P29. 土的自重应力随深度()A.单调增加B. 单调减小 C.保持不变D.有极大值30. 基底压力的实际分布为()A.曲线分
7、布B. 三角形分布 C.梯形分布D.均匀分布31. 均布条形基础荷载作用下地基最大剪应力在()A.基底中心线B. 基础边缘处 C.基底中心线以下某一深度处D. 不确定32. 可按平面问题计算附加应力的均布荷载分布区域为()A.圆形 B. 正方形 C. 条形 D. 矩形33. 地基附加应力的计算可应用()A.材料力学公式B. 条分法 C.角点法 D.分层总和法34. 计算地基附加应力采用的外荷载为()A.基底压力B.基底附加压力C.地基压力D.地基净反力35. 有面积相同的矩形基础和正方形基础,其基底附加压力均布且大小相同,地基为均质土,在基础中点下同一深度d ( d > 0)处,二者中产
8、生较大附加应力的是()。A.可能是正方形基础,也可能是矩形基础B.矩形基础C.两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相等;D.正方形基础。36. 某柱下方形基础边长 2m,埋深d=1.5m,柱传给基础的竖向力F= 800kN ,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5m处,则基底压力等于()。37.地基表面作用着均布的矩形荷载, 地基中的_ ()。A.附加应力线性减小,自重应力增大;C.附加应力不变,自重应力增大;A. 210 kPa B. 215 kPa C.220kPa D. 230kPa由此可知,在矩形的中心点以下, 随着深度的增加,B. 附加应力非线性减小,自重应力增大;D. 附加应力线性增大,自重应力减小;38. 一
9、矩形基础短边尺寸 B,长边L,在长边方向作用的偏心荷载为F+G,试问当基底最小压应力等于零时,最大压应力等于()。A. (F G)/BL B. 2 (F G)/BL C. 3 (F G)/BL D. 4 (F G)/ BL39. 在相同的基底附加应力作用下,均布方形荷载所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比条形荷载()A.稍大 B. 稍小 C. 相等 D. 小得多40. 某均值地基土,重度Y =16.7kN/m3,则深度1.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等于()。A. 25.05 kPa B. 21.5kPa C. 32.65kPa D. 24.9kPa41. 三角形分布的矩形荷载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是l/
10、b、z/b的函数,其中b是A.矩形荷载短边长度B.三角形荷载分布方向的边长C.矩形荷载长边长度D.三角形荷载最大值所对应的边长42. 有两个不同的基础, 其基础总压力相同,应力大()。A.宽度小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BC. 宽度大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D43. 自重应力在均匀土层中呈()分布A.折线分布B .曲线分布 C问在同一深度处,哪一个基础下产生的附加.宽度小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小.两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相等直线分布D .均匀分布44.某场地自上而下的土层分布为:第一层粉土,厚3m,重度 丫 = 18kN / m3 ;第二层粘土,厚 5m,重度为Y =18.4kN /m3,饱和重度 匕
11、at =19kN /m3 ,地下水位距地表5m,试求地表下 6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A. 99.8 kPa B. 109.8 kPa C. 111 kPa D. 109.2 kPa45. 室内压缩试验采用的仪器是 () A.直接剪切仪 B. 固结仪 C.46. 正常固结土的最终沉降量包括 ( A.主固结沉降量 B. 瞬时沉降 C.锥式液限仪D.)次固结沉降量无侧限压缩仪D. 以上三者47.室内压缩实验中,完全侧限意味着A. 土粒体积不变B. 土样体积不变C.()孔隙体积不变D.土样横截面积不变48.下列土中,压缩曲线最平缓的是A.密实砂土B. 杂填土C.)淤泥 D.淤泥质土49.室内压缩曲
12、线越陡,土的(A.压缩模量越大B.压缩性越高)C.压缩系数越小D.压缩指数越小50.压缩系数aq的下标1 -2的含义是A. 1表示自重应力,2表示附加应力 B. 压应力从iMPa增加到2MPaC.压应力从100 kPa增加到200kPa D.无特定含义51. 若土的初始孔隙比为0.8,某应力增量下的压缩系数为0.3MPa1,则土在该应力增量下的压缩模量等于()。A. 4 MPa B. 5 MPa C52.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e-p曲线越平缓,土的压缩性越低C.压缩系数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6 MPa D. 7 MPaB. 压缩模量越小,土的压缩性越高D. 压缩指数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5
13、3. 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只要()发生变化,土体强度就发生变化。A.总应力;B.有效应力;C .附加应力;D.自重应力。54. 常以局部倾斜为变形特征值的结构是()A.框架结构 B. 排架结构 C. 高耸结构 D. 砌体结构55. 不同结构的地基变形由不同的变形特征值控制A.框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BC. 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D.56. 在同一均质土场地有埋深相同的两矩形基础,础尺寸大小不同,则两基础沉降量的关系是( A.大基础和小基础的沉降量相同B.C.大基础的沉降量大于小基础的沉降量D.,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高耸结构应由倾斜控制单层排架结构应由倾斜控制其基底压应力相同
14、, 长宽比相同,但基)。小基础的沉降量大于大基础的沉降量无法判断57. 下列因素中,可导致土体出现超固结性状的因素是()A.地下水长期下降后回升B.地基预压堆载的卸除C.靠近地面的土层干缩D.土粒间的化学胶结作用增强58.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在一般压力作用下,土的压缩可看作土中孔隙的减小B. 饱和土在排水固结过程中,土始终是饱和的,土的饱和度和含水量是不变的C. 土体在压缩过程中,土粒间的相对位置始终是不变的D. 在一般压力作用下,土体的压缩主要是由土粒受压破碎产生的59. 产生流砂现象的必要条件()。A.渗流自下而上B.渗流自上而下C.动水力不大于土的有效重度D.砾砂地基60. 由于
15、土固体颗粒在工程常见范围内认为是不可压缩的,土体的体积变化与孔隙体积变化的大小关系是()。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二者相等D.无法确定61. 某场地地表土挖去 5m,则该场地土成为()。A.超固结土 B.欠固结土C. 正常固结土 D.弱固结土62. 饱和粘性土固结不排水剪切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A.90 ° B.45° C. 60° D.0°63. 下列荷载中,最小的是()A.临塑荷载PcrB.界限荷载P/3C.界限荷载Pl/4D.极限荷载Pu64. 属于土抗剪原位测试的是()A.三轴剪切试验B.直接剪切实验C.无侧限抗压强读试验
16、D.十字板剪切实验65. 饱和粘性土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A.围压大小B.土的原有强度C.孔隙压力系数 D.偏压力66. 粘性土中某点的大主应力o1=400kPa时,其内摩擦角8=20。,c = 10kPa ,贝U该点发生破坏时小主应力的大小应为()A. 182 kPa B. 210 kPa C. 266 kPa D. 294 kPa67. 某饱和粘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不排水抗剪强度为60kPa ,如果对同一土样进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施加140kPa的围压,则土样发生破坏时的轴向压力等于( )。A. 140kPa B.200kPa C. 260kPa D.400kPa68
17、. 建立土的极限平衡条件的依据是()。A. 极限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的几何关系B. 极限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的几何关系C. 整个摩尔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的几何关系D. 静力平衡条件69. 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A.与排水条件无关B.与排水条件有关C.与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无关D .与试验时的剪切速率无关70. 土中某点处在极限平衡状态时,其破坏面与小主应力。3作用面的夹角为()。A.450B(p 0. 45 -C中 45°,亏 D.450:71.土中某点剪应力等于该点土的抗剪强度f时,该点处于()。A.弹性平衡状态B .极限平衡状态C .破坏状态D.无法判定72.
18、 土的强度实质上是土的抗剪强度,下列有关抗剪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砂土的抗剪强度是由内摩擦力和粘聚力形成的B. 粉土、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是由内摩擦力和粘聚力形成的C. 粉土的抗剪强度是由内摩擦力形成的D. 在法向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土的粘聚力越大,内摩擦力越小,抗剪强度愈大7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适用于()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A.砂土B.粘性土C .粉土 D.饱和粘性土74. 已知地基中某一单元土体上作用的大主应力。1 =415kPa ,且大小主应力差为吼_cr3 =221kPa ,则作用在该单元体上的小主应力。3为()A.194 kPa B.176 kPa C.212 kPa D.16
19、4 kPa75. 下面有关直接剪切试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土样沿最薄弱的面发生剪切破坏B .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C.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均匀D.试验过程中,可测得孔隙水压力76. 朗金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所得土压力相同的情况是()。A.墙后填土为无粘性土;B.C.挡土墙的刚度无穷大;D.77. 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A.与坡高无关,与坡角无关;C.与坡高有关,与坡角有关;78. 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应满足(A. Kt > 1.6, Ks > 1.3B.C. Kt > 1.3, Ks > 1.5D.墙背直立、光滑、填土面水平;墙后无地下水。B.
20、 与坡高无关,与坡角有关;D. 与坡高有关,与坡角无关。Kt > 1.6, Ks > 1.1Kt > 1.1, Ks > 1.379. 挡土墙的抗倾覆安全系数表达式是()A 抗倾覆力矩b 倾覆力矩 c抗倾覆力d 倾覆力, 倾覆力矩,抗倾覆力矩, 倾覆力 , 抗倾覆力80. 某挡土墙墙后填土为粗砂,当墙后水位上升时,墙背受到的侧压力的变化是()。A.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变为零81. 某无粘性土坡的坡角为20° , 土的内摩擦角为30° ,该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等于( )。A. 0.67 B. 1.5 C. 1.59 D. 0.6382.
21、挡土墙后面的填土为中砂,其内摩擦角为28°,墙背铅垂,土面水平,则按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主动土压力时,土中破坏面与墙背面的夹角为A. 0 B. 31° C. 45° D. 59°83. 朗肯土压力理论假定挡土墙墙背光滑无摩擦,造成主动土压力计算值()。A.偏大; B. 偏小; C.无偏差;D. 大于实际被动土压力。84. 设计重力式挡土墙时,下列哪项计算是不需要的()。A. 挡土墙墙体的弯曲抗拉强度计算B. 挡土墙基础底面的地基承载力验算C. 挡土墙的抗倾覆、抗滑移稳定性验算D. 挡土墙基底下有软弱下卧层时,要进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和地基稳定性验算85
22、. 挡土墙后填土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则挡土墙()。A.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B .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后土体C. 在外荷载作用下偏离墙背后土体D86. 在相同的条件下,土压力最大的是(A.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C87. 地下室外墙所受的土压力可以视为()。A.主动土压力B.被动土压力C.静止土压力88. 设计仅起挡土作用的重力式挡土墙时,土压力应按(A.主动土压力B.被动土压力C.静止土压力.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位置)。.静止土压力 D .不确定D .都有可能)计算。D .视情况而定89. 设计重力式挡土墙时,土压力应按(A.标准值B.设计值C90. 静止土压力的特点是()。A
23、.墙后填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B)计算。.既可采用标准值,也可采用设计值.挡土墙无任何方向的移动或转动C. 土压力分布图只表示大小,不表示方向 D . 土压力的方向与墙背法线的夹角为691. 计算重力式挡土墙时,荷载应按()计算A.基本组合,其分项系数均为1.0 B.基本组合,其分项系数均为1.2C.基本组合,其分项系数为 1.2或1.4 D.长期效应组合,其分项系数均为1.092. 一矩形基础短边 B ,长边L ,在长边方向作用的偏心荷载为F+G,试问当基底最小压应力等于零时,最大压应力等于()A. (F G)/ BL B. 2(F G)/BLC. 3(F G)/ BL D. 4(FG)/ BL
24、93. 计算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内力时,荷载采用 ()A.基础压力B.地基净反力C.地基反力D.地基附加压力94. 以下基础形式中不需要按刚性角要求设计的是()。A.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B.墙下条形砖基础C.毛石基础D.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95. 对无筋扩展基础要求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是因为()。A.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B.限制基础底面宽度要求C.地基承载力低D.材料的抗弯抗拉强度较低96. 柱下独立基础发生冲切破坏是由于()。A.柱周边处基础局度不足B .地基承载力不足C.基底面积过小D.基础材料抗压强度不足97. 各种型式的刚性基础的共同点在于()。A.均为墙下条形基础B .均为柱下独立基础C
25、.均由砖、毛石砌筑而成D.均由脆性材料组成98. 某中心受压矩形基础底面尺寸I xb ,传至设计标高处竖向轴压荷载F ,基础埋深d ,地基土重度丫。地基净反力 Pj是A.空B .上CI bI b99.某柱传给基础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k =200kN,基础埋深为1.5m,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 =160kPa,则该柱下基础的最小底面积为()A. 1.54m 2 B. 1.62m2 C. 1.3m2 D. 1.8m2100.某墙下条形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标准值 F=180kN/m,基础埋深d=1.0m,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 180kPa,则该基础的最小底面宽度为()A. 1.125
26、m B. 1.2m C. 1.1m D. 1.0m101. 可具有补偿作用的基础是()A.单独基础B.条形基础C.交梁基础D.箱形基础102. 柱下条形基础的底面尺寸与()因素无关。A.柱网布置 B .边跨跨距 C .地基承载力D .基础底板厚度103. 柱下条型基础梁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计算,高度宜为柱距的()。A. 1/6 B . I/3 C . I/10 D . I/2104. 以下不属于浅基础的基础型式是()。A.柱下条形基础B .筏板基础C .柱下独立基础D .沉井105. 以下破坏现象中,由于冲切而破坏的现象是()。A.基础底板被拉裂B.柱子周边沿45度斜面拉裂C.基础台阶处出现竖向
27、裂缝D .柱子与基础接触面被压坏106. 在计算()时采用地基净反力。A.基础底面尺寸B .验算地基承载力C .基础底板配筋 D .地基变形107. 计算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变形,应由()控制。A.沉降量B .沉降差C.局部倾斜D.倾斜108.计算框架结构的地基变形应由()控制。A.沉降量 B .相邻基础沉降差C .局部倾斜D.倾斜109.单层排架结构的地基变形应由()控制。A.沉降量 B .相邻基础沉降差C .局部倾斜D.倾斜110. 在进行扩展基础结构计算,确定基础配筋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应该采A.基本组合;B.标准组合;C.准永久组合;D .短期效应组合。111. 以下不受宽高比
28、限制的基础型式是()。A.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B .墙下条形砖基础C.墙下毛石条形基础D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112. 在荷载和地质条件相同时,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相比不能做到“宽基浅埋”是因为()。A.受到材料刚性角的限制C.地基承载力低D113. 柱下条形基础不具有(A.基础刚度较大BC.补偿性设计DB .基底附加应力较大.材料的抗压强度低)的特点。.对柱子荷载起一定调整作用.调整地基变形114. 不同结构的地基变形由不同的变形特征值控制,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框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B .高耸结构应由倾斜控制C.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D .单层排架结构应由倾斜控制1
29、15. 按地基压力扩散角的概念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时以()为前提条件。A. 基础底面处传至软卧层顶面处的总压力在扩散前后数值不变B. 附加压力在传递过程中数值不变C. 基础底面处和软卧层顶面处的总压力在扩散后减小D. 基础底面处和软卧层顶面处的总压力在扩散后增大116. 在()情况下可不验算柱下基础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A.基底宽度大于等于 3m B .基础底板高度按构造设计C.基础和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D .基础埋深在地下水位以上117. 以下()不是柱下条形基础的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计算的条件。A.地基土均匀B.梁高不小于1/6柱距C.上部荷载分布均匀D.梁的翼板宽度不小于1/6
30、柱距118. 在软土地基上的高层建筑为减小地基的变形或不均匀变形,下列何种措施()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A.减小基底附加压力B .增加房屋结构刚度C.增加基础的强度D .设置沉降缝119. 沉降缝与伸缩缝的根本区别在于()。A.伸缩缝比沉降缝宽B .伸缩缝不能填实C.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D .伸缩缝的宽度小120. 由()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无需进行基础宽度和深度修正。A.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B .地基载荷试验;C.规范承载力表格;D.以上均不对。121. 计算地基变形时,施加于地基表面的压力应采用()。A.基底压力;B.基底反力;C.基底附加压力;D .基底净压力。122.
31、关于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当地基中存在承压水时,可不考虑其对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B. 靠近原有建筑物基础修建的新建筑物,其基础埋置深度宜小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埋深;C. 当存在地下水时,基础应尽量埋在水位以下;D. 如果在基础影响范围内有管道或坑沟等地下设施时,基础应放在它们的上面。123. 当新建筑物基础深于旧建筑物基础时,新、旧建筑物相邻基础之间应保持的距离不宜小于两相邻基础地面高差的()。A. 0.51倍 B. 12倍 C. 23倍 D. 34倍124. 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 可行的措施是()A.增加基底面积 B.减
32、小基底面积 C.增大基础埋深D.减小基础埋深125. 当大面积抽取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时,地基中的自重应力增大是因()为。A.由天然重度变为浮重度B.由浮重度变为天然重度C.由天然重度变为饱和重度D.由饱和重度变为天然重度126. 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底板配筋的设计截面位置选择在()处。A.基础对称轴B.过墙形心C.基础边缘处D. 墙边截面处127. 新老建筑物要保持一定的净距,根本原因在于()。A.附加应力沿深度由上而下逐渐减小B附加应力不仅发生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分布在荷载面积相当大的范围之下C. 增大老建筑物的沉降D. 避免引起老建筑物的倾斜128. 可不做地基变形计算的建筑物是(
33、)。A.甲级建筑物A .乙级建筑物 A .部分丙级建筑物A .丙级建筑物129. 柱下独立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构造要求为()。A.d > 10mm 修 200mm B. d=8mm > 200mmC. d < 8mm =200mm D. d < 8mm > 200mm130. 某混合结构多层房屋墙体出项倒八字形裂缝,表明其地基沉降变形()。A.两端大、中间小 B.两端小、中间大C.比较均匀D.沉降差超过容许值131. 在软土地基上的高层建筑为减小地基的变形或不均匀变形,下列何种措施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A.减小基底附加应力B. 增加房屋结构刚度C. 增加基础的强
34、度 D.设置沉降缝132. 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A.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B .箱形基础C.筏形基础D.扩展基础133. 将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仅当基础宽度大 3m时方需作宽度修正B .需作宽度和深度修正C.仅需作深度修正D.仅需作宽度修正134. 振动沉管灌注桩按成桩方法分类应为()。A.非挤土桩 B .挤土桩 C .部分挤土桩D .摩擦桩135. 设置于深厚的软弱土层中,无较硬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或桩端持力层虽然较坚硬但桩的长径比很大的桩,可视为()。A.端承桩 B .摩擦桩C .摩擦端承桩D.端承摩擦桩136
35、. 群桩基础中的单桩称为()。A.单桩基础B .桩基 C.复合桩基D. 基桩137. 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使桩的竖向承载力()。A.增大B .减小 C .不变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138. 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A. C 15 B. C 20C. C 30 D. C 40139. 负摩阻力的存在对桩基础是极为不利的,对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宜按下列原则设计,其中不正确的叙述是()A.B.C.D.挤密土桩等先行处理,消除上部或全部土层的对于填土建筑场地,先填土并保证填土的密实度,待填土地面沉降基本稳定后成桩 对于地面大面积堆载的建筑物,采取预压等处理措施,减少堆载引起的地面
36、沉降 对位于中性点以下的桩身进行处理,以减少负摩阻力 对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取强夯、自重湿陷性140. 桩的间距(中心距)一般采用( A. l 倍; B . 2 倍; C .141. 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使桩身轴力A.增大;B142. 当桩径( A. D < 250mm C. D > 800mm)倍桩径。34倍;D . 6倍;)。143. 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是( A.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有向下位移时; C.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144. 桩基承台发生冲切破坏的原因是A.底板配筋不足;BC.钢筋保护层不足;D.减小; C .不变; D.无法确定。)时,在设计中需考虑挤土效
37、应和尺寸效应。B. 250 v D v 800mmD. D > 1000mm)。145. 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桩身刚度和强度; B.桩侧土质条件; C.桩顶约束条件; D.桩的施工方法。146. 条形承台和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厚度为(A. 300mmB. 400mmC. 500mmD. 600mm147. 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对于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B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有向上位移时;D .桩穿越较厚的砂石土层。)。.承台的有效高度不足;.承台平面尺寸过大。)。A. 100mm ;B . 5Omm; C . 7Omm ; D . 150mm148. 安全等级为()
38、的建筑桩基可采用承载力经验公式估算单桩的竖向承载力标准值?A. 一级;B .二级; C .三级 D .各种安全等级的桩基。149. 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摩擦桩桩身轴力分布的特点之一是()。A.桩顶轴力最大;B.桩顶轴力最小;C.桩端轴力最大;D.桩身轴力为一常数。150. 沉管灌注桩质量问题多发的基本原因是()。A.缩颈; B .振动效应;C .测量误差; D .混凝土搅拌不匀。151. 一级建筑桩基应采用(),并结合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等原位测试方法综合确定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A.现场静载荷试验;B .理论公式计算;C .估算法; D .室内土工试验。152. 属非挤土桩的是()
39、。A.钢筋混凝土预制桩B.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C.钻孔灌注桩 D.沉管灌注桩153. 摩擦桩和端承桩是按()。A.荷载的性质与大小B.桩的成型方法 C.荷载的传递方式D.桩的截面尺寸154. 在()情况下不宜采用静压预制桩。A.桩身穿越淤泥土层B.桩身穿越碎石层C.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层D.桩位于地下水位以下155. 对桩的布桩方案无影响的因素是()。A.桩的中心距B.桩群的承载力合力点位置C.上部结构布置及分布D.承台标高和材料强度156. 在()的情况下应按摩擦桩设计。A. L/d较小,桩端进入密实砂层B. L/d不太大,桩端进入较密实粘土层C.桩端清孔不净,留有较厚虚土的灌注桩D.桩端
40、进入基岩足够深度157. 柱对承台的冲切计算,冲切椎体计算截面应取()至相应桩顶内边缘连线。A.柱边或承台变阶处B.柱中心点 C. 承台顶面中心点 D.柱边158. 以下内容()是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的。A.承台高度计算B.承台配筋的确定C.甲级建筑物的沉降验算D.位于坡地岸边的建筑物桩基整体稳定性验算159. 在()地基中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A.自重湿陷性黄土B.单桩承载力大的桩基C.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00kPa的粘性土 D.含水量大于40%勺粉质粘土160. 柱下桩基承台由于配筋不足将发生()A.弯曲破坏 B. 冲切破坏C. 剪切破坏 D.局部压坏161
41、. 砂井真空预压属于()A.换土垫层法 B.挤密振实法C.排水固结 D.胶结加固法162. 在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垫层厚度确定的依据是()。A.垫层土的承载力B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C. 下卧土层的承载力D.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压力163. 下列地基中,不适用于深层搅拌法处理的是()A.淤土、淤泥质土B. 松散的砂土 C. 粉土D. 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164. 判断处理软弱土地基的换土垫层,其厚度需经计算确定,从提高效果和方便施工出发,一般可取()A.小于 0.2m B. 大于 4m C.13m D. 24m165. 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的作用是()。A.预压
42、荷载下的排水通道B.提供复合模量C.起竖向增强体的作用D .形成复合地基166. 砂石桩置换法适用于处理 ()类地基土。A.杂填土 B .饱和软粘土 C .碎石土 D .素填土167.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的桩,()属于散体材料桩。A.砂桩 B. 土桩 C.钢渣桩 D.石灰桩168. 振冲法是振动水冲法的简称,其在粘性土地基中的主要作用是()。A.振冲挤密 B 排水固结C .振冲置换 D .振冲固结169. 水泥土搅拌桩属于复合地基中的()。A.刚性桩 B .半刚性桩 C .散体材料桩D .竖向加筋材料桩170. 对于较深厚的软粘土,为提高排水固结的速度,应采用措施()。A.超载预压 B .排水
43、井 C .真空预压D .人工降水171. 在某些复合地基中,加有褥垫层,下面陈述中,()不属于褥垫层的作用。A.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B .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C.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D .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172. 在CFG桩法中褥垫层的作用是()。A.利于排水B.抗震,减震C.调整桩土竖向和水平荷载分担比D .不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173. 强夯法不适用于如下哪种地基土?()A.松散砂土 B .杂填土 C .饱和软粘土 D .湿陷性黄土174. 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浅层处理宜采用()。A.预压法 B .强夯法 C .换土垫层法D. 深层搅拌法175. 淤泥的孔隙比()。A.等于1.0 ;
44、 B .大于1.0 ; C .等于1.5 ; D .大于1.5176. 在排水砂井的布置中,井径与间距的关系应以什么为原则,()A.细而间距合理B .粗而密C.细而疏D .粗而疏177.在换填法垫层厚度(Z)的公式Pz+PczV fz中,Pcz是指()A.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B .垫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C.下卧层底面处的自重压力D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压力178. 预压法的排水体系包括()A.堆载预压排水体系和真空预压排水体系;C.径向排水体系和竖向排水体系;179. 井径比是指()。A.有效排水圆直径与砂井直径的比值;C.砂井直径与井间距的比值;180. 压实系数是指()。A. 土的平均干密度
45、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C. 土的最大干密度与平均干密度的比值;181. 在换填法施工中,为获得最佳夯压效果, 控制含水量。A.最低含水量B .饱和含水量 CB .水平排水体系和竖向排水体系.超载预压排水体系和真空预压排水体系.砂井直径与有效排水圆直径的比值.井间距与砂井直径的比值B D宜采用垫层材料的( 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控制干密度的比值)含水量作为施工.最优含水量D .临界含水量)。182. 在水泥土搅拌桩法中,形成水泥加固土体,水泥在其中应作为(A.拌合剂; B. 主固化剂; C.添加剂;D. 溶剂;183. 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
46、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和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分别为()。A. 0, 1.0 ; B . 1.0 , 1.0 ; C . 1.0 , 1.2 ; D .根据土的类别而定。184. 在地基处理方法中,当场地允许时采用哪一种方法处理厚度较大的松散砂土地基较为有效和经济()A.强夯法B. 旋喷法.换土垫层法.堆载预压法185.预压法适用于处理(A.碎石类土B .砂土)地基。C.饱和的粉土.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186.砂井堆载预压法适用于处理(A.饱和的粘性土地基B .松散的砂土地基C.杂填土地基D. 湿陷性黄土地基)地基。187.在基础下,紧挨基础的土层是A.持力层 B.下卧层)。.受力层.换填层
47、188. 挤密砂桩主要适用于处理(A.淤泥B .淤泥质土189. 某种土的自由膨胀率等于 A.不属膨胀土; B.弱膨胀土; C.强膨胀土; D.中膨胀土。190. 膨胀土的特性指标之一膨胀率是()。A. 人工制备的烘干土,在水中增加的体积与原体积之比;B. 在一定压力下,浸水膨胀稳定后,试样增加的高度与原高度之比;地基。.松散砂土)C30 % ,对该种土正确的判定是.冲填土C. 原状土在直线收缩阶段,含水量减少 1 %的竖向线缩率;D. 在一定压力下,烘干后减少高度与原有高度之比。191. 黄土地基湿陷程度是根据下述何种指标进行评价()A.湿陷性系数和总湿陷量;B.湿陷性系数和计算自重湿陷量C
48、.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192. 红粘土的工程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高塑性和低孔隙比、土层的不均匀性、土体结构的裂隙性;B. 高塑性和高压缩性、结构裂隙性和湿陷性、土层不均匀性;C. 高塑性和高孔隙比、土层的不均匀性、土体结构的裂隙性;193. ()不存在冻胀问题A.粗粒土; B .细粒土; C .粘性土;D .粉土。二、填空题1194. 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 50%的土。195. 土的灵敏度越高,其结构性越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就 。196. 某饱和粘性土地基上的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设计时应选用三轴仪 抗剪强度指标。197. 在层流条件下,达西定律中渗透
49、系数与 成正比,并与土的性质有关。198. 对砂土,渗透定律的表达式为 。199. 含水量的定义表达式为 。200. 颗粒级配曲线出现水平段说明 。201.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大小主要决定土体中含 数量的多少。202. 亲水性最强的矿物是。203. 已知某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3.5m X 5.0m,埋深d = 2m。由上部结构传下的竖向荷载 F=4500kN,则基底压力为 kPa。204. 基础及其台阶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取kN/m 3。205. 地下水位下降可引起自重应力 。206. 计算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应取 。207. 相比较而言,在基底附加应力作用下,竖向附加应
50、力的影响深度比横向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 208. 根据布辛奈斯克解,竖向集中力的作用下,集中力作用点处 的附加应力等 于。209.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的压应力分布不均匀,当 e>时,基础底面边缘的6最大压应力计算公式为 。210. 计算条形基础的基底压力时,在基础的长边方向通常取1=计算。211. 土体的压缩性是由于土体中 减小的结果。212. 欠固结土的超固结比 。213. 饱和土体中发生从 A点向B点的渗流,其原因是由于两点之间存在 。214. 在相同的压力作用下,饱和粘性土压缩稳定所需时间t1与饱和砂土压缩稳定所需时间t2的关系是215. 若土的初始空隙比为 0.8,某应力增
51、量下的压缩系数为0.3MPa,则土在该应力增量下的压缩模量等于。216. 饱和粘性土固结的过程是抗剪强度 的过程。217. 土的压缩曲线e-p越平缓,土的压缩性 。218. 是决定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的关键因素。219. 压缩曲线的坡度越陡,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加,土孔隙比的减小越 。220. 某饱和粘性土地基上的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设计时应选用三轴仪 抗剪强度指标。221. 对于饱和粘性土,若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为qu ,则得到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强度为 1222. 已知某土样的压缩系数%/=0.4kPa ,若该土样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孔隙比为0=0.806,则该土样的压缩模量为MPa 。223. 某粘性土
52、地基c=24kPa,中=25°,已知地基中某点的大主应力 Q1 = 140kPa ,若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则该点的小主应力为 kPa。224. 已知某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墙后填土为无粘性土,且内摩擦角* =36 ,则主动土压力系数为。225. 同一挡土墙,产生被动土压力时的墙体位移量S1与产生主动土压力时的墙体位移量位的大小关系是。226. 当雨水渗入土坡后,引起土坡安全系数的变化是 。227. 无粘性土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坡角 口与土的内摩擦角 巾的关系是。228. 根据郎肯土压力理论,当墙后土体处于主动土压力极限平衡状态时,表示墙后土体 单元应力状态的应
53、力圆与土体抗剪强度包线的几何关系是 。229. 当挡土墙墙后填土面有均布荷载q作用时,若填土的重度为丫,则将均布荷载换算成的当量土层厚度为。230. 墙后填土选用粗粒土相对于选用粘性土,静止土压力的变化是 。231. 挡土墙在满足 的条件下,库伦土压力理论与郎肯土压力理论得到的土压力是一致的。232.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 维持稳定。233. 的墙后填土较困难,常用于开挖边坡时设置的挡土墙。234. 为了增大挡土墙墙底的抗滑能力,基底可做成 。235. 锥形截面扩展基础的坡度 。236. 如果基础附近有管道或沟、坑等设施时,基础底面设置一般应 这些设施的底面。237. 地基基础设计首先应保证在上部结构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不至于发生剪切破坏而失 稳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因而,要求基底压力不大于 。238. 一般砌体承重结构房屋的长高比不太大,变形特征以 为主,应以该变 形特征作为地基的主要变形特征值。239.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条件下,基础埋深应尽量 240. 桩侧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防水透气膜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成效评价报告
- 中国溴氟苯腈项目创业计划书
- 保定市人民医院超声报告书写规范考核
- 中国铁氧体磁芯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叔戊基苯项目商业计划书
- 邯郸市中医院肝脏良性肿瘤切除术适应证把握考核
- 中国莰醌项目商业计划书
- 鄂尔多斯市人民医院等离子消融术技能考核
- 2025年中国书写用墨汁制造项目投资计划书
- 办公室装修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 特殊医用食品配送方案(3篇)
- 和奶奶一起做散步公开课
- 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进展讲课文档
- 泌尿外科健康宣教
- 认知障碍患者日常护理查房
- 公司fof投资管理办法
- 人工流产并发症
- 护理人员体验患者:角色互换与共情实践
- 大班健康防疫主题活动《我是健康小卫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