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注细节,提高课堂实效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几十年发展的功过是非,自有专家们评说,但长期以来,我们教学的效率不高,则是不争的事实。诸多学科中,语文教学最是高耗低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些语文教师自身的功课没做好,是其重要原因。解决教学实践层面的一些细节问题,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关键词:提问紧扣教学目标 引导深入解读文本 思得充分 写的回归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这是每个学生所神往的,无疑也是每位语文教师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然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学依然高耗低效,无论教与学,一个字“累”!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解决教
2、学实践层面的一些细节问题,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一、善于发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学生思考、学习的导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思考、学习的质量。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能有效支持学生的思考、学习。1、提问的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即提问的内容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如在教学金钱的魔力一文时,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学生回答:“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瞬间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汉浪受人尊重”“故事中的伙计和老板在金钱面前,又表现出怎样的丑态呢?作家又是如何把
3、他们的这种丑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呢?”这一问,直奔本文的中心和重点。2、提问难易适中,不随心所欲。课堂上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毫无准备地随口发问,学生顺水推舟地信口作答;教师毫无重点地随处发问,学生不知所措地全面作答;教师毫无目标地盲目发问,学生天马行空地随意作答。因此,教学中,应避免所提问题过于细碎浅显,缺乏思维坡度。如我校一位教师在试教荷花时,她课件出示多幅荷花池美景,问学生:“同学们,这荷花美吗?”“美!”“喜欢吗?”“喜欢!”“想看吗?”“想!”这样的开堂提问毫无意义。后来我们教研组几位老师建议如此发问:“这么清新的荷花,你爱她的什么?”学生自然就从香味、形态、颜色各方面来赞美荷花
4、。当然,问题的难度也不宜过大,否则,不切合学生实际,搞得学生面面相觑,课堂冷场,学生茫然。我们提问时,应依据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确保课堂提问的有效乃至高效。二、善于引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将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情感,挖掘文本内涵。本次参加的高年段语文教师培训活动中,雷劲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她的课堂引导特别成功:1、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揭题后,雷劲老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并思考:德国人养花究竟有何特点?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相关语句,其中有一句是“家家户户都在养花”。雷劲老师
5、紧扣住“家家户户”一词展开引导:“什么叫家家户户?”“就是每一家每一户。”“那也就是说,富人家养花,穷人家也养花(生接),”“城里人家养花,乡野村民也养花(生接),”“年青人养花,老年人也养花(生接),”“姑娘养花,小伙子也养花(生接),”“有人的地方花香四溢,无人的地方也鲜花遍地(生接)” 如此的一引一接,学生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已了然于心了。我把这一设计实施到我的课堂上,效果出奇的好。学生们对德国美景充满向往,在朗读时,无需任何提醒,已自然地强调了“家家户户”与“都”这两词。看来,教师如果在生本对话中有效地铺路搭桥,定会提高教学效益。2、引导学生增进美感体验。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是借助一篇篇融
6、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语言美于一体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雷劲老师的本节课教出了文本的美,蕴味无穷。如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在抛出“走在德国的大街小巷,我们会看到怎样的美景?”一问,学生们依据自己的联想纷纷作答后,雷劲老师课件出示多幅德国大街小巷临街的窗子、门口繁花似锦的图片,伴随着舒缓的背景音乐,学生们完全沉入到这花的海洋中了。紧接着,她让学生细细品味作家是如何描绘这美的画面的。之后的交流中,教师进行抛砖引玉地引导:“抬头往左一看,那是洁白无瑕的百合”于是,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国色天香的牡丹;”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艳丽多姿的玫瑰;”有的学生说“我闻 到了茉莉的淡淡清香;”品味了语言
7、文字的美后,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学生们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最后,雷劲老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美在德国人养的花;美在德国人的心灵,美在德国人的境界”本节课一气呵成,学生始终倘徉在优美的意境中。他们的认知、想象、情感、体验等一系列审美心理在雷劲老师的引领下被激活了,从而能够丰富而细致地解读文本的言语形象、言语情感和言语意味。三、思得充分现在的课堂,教师总是显得如此多彩:激情四溢,侃侃而谈。往往问题刚抛出不久,就急于组织学生回答交流;多数学生刚开始进入思考问题的状态,就被教师的问话打断,教师总是那么迫不及待,生怕该上的课上不完,该讲的话忘了讲。如此一来,课堂往往只是几个思维敏捷的学生在唱主角。久而
8、久之,多数学生课堂上懒于动脑,被动接受尖子生或教师的答案。其实,提出问题后,必须留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静心读书,深入思考。在教学詹天佑时,我让学生自读开凿隧道的段落,同时试着画出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示意图。我通过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学生都画完后再请两个学生上台板演,我点评。这样一来,学生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课堂,人人动脑思考,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只有个体自学内化的基础稳固了,互动交流才会有一定的深度,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四、写的回归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就像一张桌子的四条腿,缺一不可。现在的课堂,
9、教师为了让学生专注倾听,乐于表达,可谓煞费苦心。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声情并茂的讲解,各种肢体语言的辅助,各种激励手法的运用,无不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上下足功夫;至于朗读更不用说了,默读、轻声读、放声朗读、范读、个别读、集体读、赛读等等,方式多种多样,而教师也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指导,可谓书声琅琅。而写呢?似乎被削弱了。课堂亟待写的回归:1、生字的书写。“批阅学生的作业简直是一次视觉污染。”这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的确,现在中小学生的书写状况不容乐观,农村尤甚。而反观我们的课堂,学生只是书书空,在桌面上动动“笔”,课后书写则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为什么不能腾出510分钟时间
10、让学生工工整整地写字呢?一来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别字,二来有书写的氛围,教师的监督,学生自然集中注意力,认真对待,经年累月,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读书作批注。“不功笔墨不读书。”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时,可以在课文中圈圈画画,写下自己初读的感受,或提出自己的疑问,言简意赅,将有助于每个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解读文本。同时,教师若能在阅读课堂上精心设计一点练习,便能让阅读和表达水乳交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写作方法的迁移:选入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应该说在布局谋篇,表达顺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且大都具有示范性,阅读教学应引领学生感知、揣摩并在习作实践中运用。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前三个自然段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进而启发学生:在依依惜别之时,朝鲜人民一定也会回忆起志愿军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例,让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以大娘、小金花或大嫂的口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