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16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方法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探讨_第1页
飞利浦16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方法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探讨_第2页
飞利浦16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方法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探讨_第3页
飞利浦16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方法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探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飞利浦16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方法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探讨    李韧+王冀+刘勇【摘要】目的:对飞利浦16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方法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螺旋ct扫描,观察组48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病灶检出率为95.83%,对照组的病灶检出率为91.67%,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飞利浦16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在小肝癌诊断方面的检出率均比较

2、理想,应用价值相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螺旋ct;mri;小肝癌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of diagnosis of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rough enhanced mri andphilip 16 slices spiral ct。methods:ninety-six hospitalizedpatients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ere recruited from aug. 2013 to feb. 2015,

3、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control group including 48patients scanned by spiral ct, and target group including 48patients diagnosed by mri enhanced scan. the detection rate was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the detection rate is 95.83percent in target group, and 91.67percent

4、 in control group. there i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etection rate between groups(p>0.05)。conclusion:two approaches, mri with enhancement andphilip 16 slices spiral ct , have the nice detection rate to measure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the similarpower of application in clinic. es

5、pecially, both of them would be encouraged in clinicalpractice。key words spiral ct, mri,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445 a 2095-6851(2017)12-0-01原发性肝癌因其恶性程度、病死率比较高,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该病在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在症状出现后一般已经进入中晚期,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23。临床上目前常用的诊断方式有螺旋ct及mri动态扫描,为了对这两种方法对于小肝癌的诊断价值進行对比研究,笔者对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

6、治的96例小肝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共96例小肝癌患者,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为4367岁,平均年龄为(52.6±4.8)岁。观察组48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为4768岁,平均年龄为(50.2±6.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方法对照组:以philips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嘱患者取仰卧位,先对患者的肝脏部位进行平扫检查,然后行动态增强

7、扫描。将非离子型造影剂以高压注射器静脉穿刺注入,注射速度为2.53ml/s,剂量为100ml。门静脉期为4560s,延迟平衡期300s。观察组:philips 1.5t进行扫描,肝脏扫描主要有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主要参数如下:te1.8ms,tr3.8ms,t17.0ms,层厚为4mm,层块厚度为135168mm,层间距为2mm。在进行肝脏动态增强扫描时选择钆喷酸葡胺造影剂,经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入,速度为3.0ml/s,剂量为30ml,在注射完毕后的10s、50s及90s分别进行扫描。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灶检出率。1.4 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以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

8、资料以进行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观察组的病灶检出率为95.83%,对照组的病灶检出率为91.67%,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如表1所示。3 讨论研究指出,ct是临床肝癌诊断的常用方法,但是因为有少数小肝癌在肝叶深部,应进行增强扫描4。与之相比,mri平扫对于小肝癌的检出率比较高,能够检出直径1cm的小肝癌5。mri增强扫描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癌灶边界,可以对肝动脉及门静脉供血情况进行动态观察,从而为小肝癌定性诊断提供依据。而mri检查费用高,且动态扫描

9、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且对于因外伤、手术等体内留有金属的或有金属假体者需禁止使用此检查方法,ct扫描因检查速度快、应用广泛,没有上述禁忌症6。本研究中,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种方法对于小肝癌的诊断检出率均比较理想,有着相似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工作中可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及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参考文献:谢敏.16层螺旋ct与,ri增强扫描方法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j.罕少疾病杂志.2011.18(1):22-24张贵彬,谢强,林焕西,等.飞利浦16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方法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探讨j.哈尔滨医药.2013.33(2):115-116项昆,赵鹤亮,张亚杰.多排螺旋ct与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检出的比较研究j.医学综述.2015.21(4):744-745刘福尧,刘建国.螺旋 ct 多期增强扫描对肝癌的供血方式的分析及意义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21(4):174- 176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