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文化传承的路径研究_第1页
冼夫人文化传承的路径研究_第2页
冼夫人文化传承的路径研究_第3页
冼夫人文化传承的路径研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冼夫人文化传承的路径研究    陈肯杨晓霞【摘 要】冼夫人文化研究在岭南开展已经非常普遍,各个角度各个领域都有涉及。皮影本来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是以戏剧戏曲的形式来展现其艺术魅力的,但用皮影为载体,以现代音乐剧的演唱来赞颂历史巾帼女将冼夫人的确少之又少,作为文化艺术研究者,通过编剧、作曲、导演、皮影制作以及各种皮影的舞台呈现方式,无疑对历史事件还是传统的艺术形式,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也是适应时代发展和人们审美关怀的重构和开拓。【关键词】冼夫人;皮影剧;传承途径:j825 文献标志码:a :11007-0125(2018)21-0024-01一、研究冼

2、夫人文化的重要性冼夫人文化的研究和皮影戏的研究中我国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的。冼夫人本名亚英(522-602),南越首领。一生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岭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后人称“岭南圣母”,周恩来总理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第一人”,江泽民同志说“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冼夫人影响广大深远,冼太庙遍及粤西地区和海南地区,纪念活动是千多年的民间习俗。冼夫人文化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对研究民俗学、弘扬优秀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二、以皮影剧为载体传承冼夫人文化皮影戏在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种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传身授的形式在民间流传。然而,在工业化、城市

3、化、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影戏已经呈现出严重濒危状态,如果再不进行抢救和保护,用不了多久,这一艺術形式就会消失。以冼夫人文化研究为基础,以皮影戏表演为载体,在戏曲戏剧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以民族声乐的演唱形式,将独唱、重唱、合唱糅合应用,利用管弦乐的同时结合打击乐吹奏乐,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发扬创新,让冼夫人文化以全新皮影剧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让人耳目一新,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粤西地区流传的冼太夫人民间传说是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因冼太夫人在民众中备受尊敬,冼太夫人传说有着深厚的传承基础,体现出历史性和传奇性相结合、浓厚的地缘色彩、富有生活气息、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等艺术特色。因此依

4、据冼太夫人一生的感人事迹和劳苦功高的人物形象,通过舞台皮影剧的形式再现和表现给观众。以全新的视觉和听觉形式展现出一位影响至今的具有正能量的女性形象。她助人利他、热爱生活、勇对逆境、目光远大等事迹,提取最具典型的艺术形象和感人事迹,主要应用独唱、合唱和清说唱,利用各种乐器演奏并结合皮影、舞美、灯光,精心编排出与时俱进,集具有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又集艺术典型于一身的舞台音乐剧之作。三、传承的重要途径a.冼夫人一生的重要活动事件和感人事迹。提炼为文学剧本和艺术词曲。b.皮影制作技巧和工艺流程。根据剧本人物及其道具创作皮影人物和各种道具。c.冼夫人皮影剧编排。从皮影的戏剧戏曲形式中转换为现代民族声乐演唱,

5、达到声画同步,演唱与(皮影)表演同步。d.文化艺术传承保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扬创新则是必不可少的。冼夫人文化和皮影戏艺术肯定要传承保护,必须要创新发展,适应现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审美品格。e.研究者要通过各种资料研究冼太夫人的历史事迹和文化脉络,并通过实际考察,再借鉴和结合当地木偶戏的演出剧目和形式。制定皮影剧目的大纲提要和总体演绎风格。f.要成立专门负责编剧和作曲的相关人员,同相关文化研究机构、个人和当地民众取得密切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合作。g.剧目演出人员在剧本的指导下精心排练,将清唱剧、西洋歌剧、民间唱腔等有机结合,以全新的歌唱形式展现主题内容。h.皮影表演者要在舞蹈师的指导下,根据

6、剧情发展和情节编排,以最恰当的动作表演训练,来完成戏剧戏曲中的念、唱、做、打等,使人物内心更具表现力。这对皮影表演者的手势和各个内容和环节的要求极高,要严格训练。i.皮影的角色和形象,由美术专业人员负责策划、设计和制作。能用现代性材料代替传统的驴皮等材料,能挖掘各种新型的光源代替传统的灯泡或煤油灯,真正让传统的皮影在现代科技面前有个全新的展示,但又不失去传统,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完美和谐统一,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热情。四、结语将冼夫人这一历史人物的正能力精神,提炼创编为舞台表演艺术,且以耳目一新的皮影剧为表演形式,即以皮影为舞台呈现载体,以现代通俗音乐为演唱形式。以现代音乐剧的演唱方式,

7、渗透应用各种传统和现代乐器结合,同时又借助现代各类新型媒体为手段,并将传统的皮影戏转换为现代观众所熟知的音乐表演的皮影剧。将两者巧妙有机结合,进一步推陈出新。参考文献:1郑显国.冼夫人全史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11.2张均绍.冼夫人故里雷垌m.中国国际出版社,2008.12.3高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高州县志1.2m.2005.4卢诚.论“冼夫人文化”生成、内涵及当代价值j.南方论刊,2013.12.5曹章玲.论高州木偶戏的现状困境及其发展路径j.大学教育 2012.07.6刘飞宇,梁沛.冼夫人文化资源的现状与保护j.南方论刊2010.09.7卢诚.论岭南冼夫人文化精神及当代价值j.改革与开放,2013.12.8魏力群.中国民俗传承:皮影j.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04.戏剧之家2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