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铁岭市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铁岭市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铁岭市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市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绿色食品、无公害优质稻米的概念1.1 绿色食品概念绿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级绿色食品:系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 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1.2 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的涵义广义讲无公害优质稻米包括有机稻米 (AA级)、绿色食品稻米(A级)和无公害稻米。有机稻米的概念:有机稻米是指来自于有机

2、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 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稻米。 有机稻米是按国际有机食品协会的标准执行的,在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中, 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肥的稻米。绿色食品稻米的概念:绿色食品稻米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优质食品稻米。 绿色食品稻米根据其产品安全性和认证指标要求,可分为两个等级,即A 级和 AA级绿色食品稻米。 A 级相当于.专业资料 .无公害食品稻米;AA 级是和国际有机稻米接轨的。我国绿色食品稻米 A 级稻米为 AA级的过渡产品。无公害稻米的概念:无公害稻米是指

3、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污染物含量不超过允许标准的稻米,是根据中国现有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而提出的。无公害稻米生产主要在养殖稻田中开展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级绿色优质稻米的质量标准:在卫生质量方面:稻米中重金属,如砷、汞、铅、镉、铜、铬等的含量及杀虫双、甲胺磷、磷化物、呋喃丹、溴氰菊脂等农药的残留量,必须符合农业部颁发的行业标准的规定。在稻米品质方面: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食味品质等指标均划分一、二、三个等级。如表2 中优质粳稻谷一级

4、的标准为出糙率81%、整精米率66%、垩白米率10%、垩白度 1%、直链淀粉含量15-18%、胶稠度 80%。二、市 A 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 适用围市有水稻 100 万亩,为了加强生态农业标准化工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根据地区的环境特征、土壤及气候特点,特制定市A 级绿色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市A 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的产地选择、品种选用、.专业资料 .育秧、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生产操作要求。A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

5、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7891优质稻谷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419绿色食品大米3. 生产基地选择A 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的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 的规定。产地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稻区。尽量远离繁华市区、工矿区和交通要道。3.1大气产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尤其上风口不能有污

6、染源 (如水泥厂等),不得有有害气体排放,附近的生产、生活用的燃煤锅炉要有除尘、除硫装置。.专业资料 .3.2土壤产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 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无农药残留污染,具有较高土壤肥力。3.3灌溉水源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要清洁无污染; 水域或水域上游没有对该产地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如造纸厂等) 。4. 良种选购: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我们以“熟期适宜,抗逆性强”为原则,选用经省以上审定通过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还要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最好每 3-5 年更新一次主栽品种。4. 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纯度 98,净度 97、发芽率 90以上。发芽势 80以上,含水量

7、14.5 以下。4. 近年地区应选用的适宜品种有辽星 1、富禾 66(长粒米)、农265、铁粳 7、秋光、一目忽等。5. 培育壮秧。 5.1 标准壮秧形态指标:株高15-18cm、根数 13 -20 条、根毛多而粗壮、苗整齐。生态指标:秧龄30 -40 天、叶龄 3.5-4.5片。生理指标:叶色绿而不浓,植株有弹性;根吸收力强,发根快,白根多;无病、虫害; 4 片叶以上的壮秧应长出分蘖。5.2 种子处理3 月 25 日左右选择好的天气晒种2-3 天,然后用清水或盐水进.专业资料 .行选种,去除瘪粒和杂质;盐水选后要用清水淘净,再用浸种灵300400 倍液浸种 5-7 天。播种前捞出,可以立枯宁

8、拌种后直接播种;也可以催芽后播种。5.3 整地做床早春或入冬前,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的园田地、 水田高台地。精细整地,做床。一般床长 10-15 米,床宽 1.8-2.0 米,步道沟宽0.5 米,床面搂平。5.4 配制营养土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倒细,过筛,与园田土或者其它结构好的客土(有机质含量高,养分齐全,无病菌虫卵、无盐碱、无草籽),按 1:23 的比例配制成营养土。加壮秧剂使肥、土混合均匀。以每小袋 2.5 公斤的水稻育苗壮秧剂为例, 具体说明各种育苗方式的营养土配制方法。普通旱育苗。在苗床表土中预先施用农肥的基础上,每小袋与 15 公斤过筛后的客土、农肥充分搅拌混合成营养土,撒施于

9、20-22.5 平方米的苗床后用耙子搂平,使其与1-2 厘米床面土混拌均匀。机插软盘育苗。每小袋壮秧剂与约360 公斤客土、农肥充分混合搅拌成育苗营养土,装入90 个软盘中,平均每盘约4 公斤。隔离层育苗。每小袋壮秧剂与 270-360 公斤客土、农肥充分混合搅拌成育苗营养土,均匀撒施于 15-18 平方米的苗床。抛秧钵盘育苗。每小袋壮秧剂与280 公斤左右的客土、农.专业资料 .肥充分混合搅拌成育苗营养土,装入150 个抛秧钵盘中,平均每盘1.8-1.9公斤。5.5 确定适时播种期、控制播种量一般播种期在4 月 5 日 10 日稳定通过 5时,选择冷尾暖头的好天气播种,盘育苗则比其晚710

10、天。播种量:普通旱育苗 200 克/ 平方米、钵盘育苗 70 克/ 盘、手插软盘 50-60 克/ 盘、机插软盘 100-120 克/ 盘,播后将种子压入土中,然后用营养土盖种,土层厚 0.5 厘米左右。5.6 苗床除草剂封闭播种覆土后,用 1.2 丁·扑粉剂( 10-12 克/ 平方米)进行苗床封闭;移栽前再进行一次人工除草。5.7 盖地膜、盖布(塑料布、无纺布) 、浇(灌)一次透水。5.8 秧田管理前期观察。观察出苗情况、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漏水地适当补水;低洼地和灌水过多地要揭布晒床; 出现青苔是因播种时湿度过大坏种、种子腐烂后引起的、 施入未腐熟农肥或者施入二铵后长期蓄水引起的

11、,发生轻的可经常换水或干湿交替灌水来解决, 严重的可用草木灰水浇床面解决;有除草剂药害的要灌水洗床、喷施微肥。撤地膜。苗长到 1 叶 1 心至 2 叶期间,要看天晴注意及时撤地膜。一般 4 月 10 日育苗的在五一前要撤,撤完地膜要灌一次透水,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此时期塑料布育苗的各种方式要注意观察、进行通风炼苗、 重点.专业资料 .掌握原则是:尽量减少棚与外界的温差, 通风时间看外界气温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在早 89 点至下午 34 点。管理重点是控制1-2 叶和2-3 叶叶耳间距各在1 厘米左右,以调温、控水、灭草、防病、施肥等措施培育壮秧。水分管理三看浇水:一看早、晚叶尖有无水珠;二看午间

12、高温时新展开叶片是否卷曲;三看床面是否发白。2.5 叶片时酌情施肥,每平方米1-2 两硫酸铵为宜。看天气、看苗情合理、及时灌水、浇水。地膜撤出后床面失水较快,尤其钵盘育苗、软盘育苗、隔离层育苗的,要及时灌水、浇水,每次都要灌(浇)透,也不能上水太勤,影响秧苗正常生长,灌水时间最好在下午3-4 点以后,灌后 3-4 小时后放出多余水 (尤其是低洼地),以便快速提高地温,不影响秧苗生长。看苗情适时撤无纺布。一般在3-3.5 片叶左右看天气情况撤无纺布,结合人工除草, 并在当晚灌一次透水并排干,防止苗期病害的发生。5.8.5 移栽前 34 天做好蹲苗壮根、施送嫁肥。移栽前3-4 天开始,尽量不浇水、

13、蹲苗壮根,利于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移栽前1 天做好秧苗“三带” :一带送嫁肥(每平方米施磷酸二铵2-3 两;二带药(用 70%的艾美乐,每 100 平方米 46 克对水 6-7 公斤喷雾处理,预防潜叶蝇等);三带增产菌等,壮苗促蘖。立枯病的预防与治疗。建议用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水稻苗病清”(50 克/ 代、每袋 3 元左右,经济实惠、治疗效果好。用于治疗(发现病株时) 1 袋+30 公斤水喷 40 平方米苗床;用于预防1.专业资料 .袋+30 公斤水喷 100 平方米苗床。6. 本田整地实行秋翻秋整地,作业土壤含水量为2530%,耕深 1518cm,采用耕翻、旋耕、深松及耙耕相结合的耕作方

14、法,一般耕翻一年,旋耙二年。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畦面较平的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旱整地要旱耙、旱平、整平堑沟。结合泡田打好池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 35 天进行。整地时间和进度要和移栽时间及进度相吻合,整地质量要整平耙细、做到高低不差寸,寸水不露泥,肥力不外流。7. 全层配方施肥7.1 肥料合理选用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394 有关规定,优先使用农家肥料, 即各种腐熟的有机肥料和绿色食品专用的商品有机肥等生产资料。控制或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多施农家肥。7.2 限制使用肥料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和含硝基的各种有机、无机复;未经无害化处理好的城市生活垃圾; 未经高温发孝好的

15、任何农家肥料;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 天前进行。7.3 全层配方施肥总体原则及方法总体掌握前促、中控、后补法:结合整地采用全层配方深施肥,重视基肥全层施入,翻地前有机肥、磷肥全部施入;耙地前钾肥的全部或 50%、氮肥的 40-60%全层施入;分蘖氮肥分两次占总量的30-35%;穗肥占 10%,根据长势、天气情况准情处理。.专业资料 .施足基肥。翻地前每亩施用优质农肥1000-2000 公斤(约2 立方米)、磷酸二铵 10-15 公斤;耙地前施尿素 15-20 公斤或硫酸铵 25-30 公斤;优质钾肥 10 公斤。基肥全层施用主要有2 种方法:一是在泡田前撒施于地表, 通过旋耕或耙地将肥料

16、混拌在耕层中,然后泡田水整地。 但泡田时须注意慢水缓灌,防止大水串灌,且不应大量移动表土,以免肥力不匀。另一种是在泡田水整平后,将基肥撒施田面,再进行一次水耙地,将肥料混拌在耕层中,进一步耪平田面。早施蘖肥。插秧后 7-10 天结合施除草剂施入硫酸铵10-15公斤,促进早分蘖。另外分蘖中后期(6 月下旬)用5 公斤硫酸铵作调整肥,如果田间长势好可以少施或不施。巧施穗肥。看田间长势情况灵活掌握,施肥时期掌握在减数分裂期前(倒 2 叶伸出 60%左右)。5-8 公斤硫酸铵即可。长势好、叶色绿的田块可不施。遵循“宁早勿晚、宁少不多、可施可不施则不施”的原则。8. 适时移栽、合理稀植8.1 适时移栽的

17、具体日期要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因素:气温。过早移栽外界气温低,影响成活返青。粳稻正常返青需平均气温 14以上。因此当气温稳定通过 13-14 时为移栽始期。在实际生产上灌水泡田、 整地和插秧等项作业并不能在短期全部完成,为了做到在最佳的丰产期完成插秧作业, 市应在 5 月 15-20 日开始移栽。.专业资料 .秧龄。要适龄移栽,也就是在已经育成健壮秧苗后,必须抢时栽插,不插老秧。因为老秧发根力弱, 加上叶面积大, 蒸发量大,植伤也重。特别是秧田期延长后,相对缩短了本田营养生长期,延迟了分蘖期,低位分蘖和分蘖数都减少,导致株矮穗少。本田状况。本田整地状况是决定稻苗移栽后能否正常成活的基础条件。整

18、地必须达到耙烂耙透,不窝坷垃,地平如镜,沉浆良好,田面软硬适度,栽后不漂秧、不下沉的程度。达不到上述标准而免强移栽,轻者缓苗不良,重者僵苗死苗,造成严重减产。8.2 合理稀植。合理稀植原则。一看地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肥田靠发,瘦田靠插”;二看苗情,秧苗健壮可适当稀些,秧苗较弱则应适当增加插秧密度;三看管理水平,管理水平高,应适当稀植,肥、水管理技术落后的则应密点。合理稀植的形式。等行距稀植,一般为9×(4-6 )寸;宽窄行稀植,又称“大垄双行” ,一般以( 12+6)、(12+9)×(4-5 )寸为宜。8.3 不同移栽方式的插秧要求人工插秧。壮秧带土移栽,有利于秧苗早返

19、青。手插秧要做到“五插”,即浅插、稀插、插直、插匀、插齐;还应做到“五不插”,即不插“拳头秧”、不插“烟斗秧”、不插“窝根秧”、不插“脚迹秧”、不插“ 6 月秧”。人工抛秧。当秧苗叶龄达3-3.5 叶时开始抛秧,抛秧畦宽.专业资料 .1-1.5米,步道 20 厘米,抛秧时田间保持花达水,沿作业道手抓秧苗,向两侧自由抛撒。 2-3 天后,秧苗扎根立苗后,灌浅水,以加速缓苗。人工手摆秧。沿作业步道向两侧用手摆秧,行株距与插秧接近,按密度要求,保证穴数,摆秧均匀。机插秧。机械插秧近两年开始在我市大面积推广,效果非常好,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它是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主要环节,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

20、成本、扩大经营规模、促进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机械插秧的优点。一是提高工效。二是增加产量。三是降低成本。四是改善劳动条件。确保机插秧质量的先决条件。一是培育适龄壮秧适龄壮秧。叶龄3-3.5叶,秧龄在28-30 天,整齐健壮,疏密一致,高12-14 厘米。二是本田精细整地,田面平整,地块呈长方形,面积不宜过小,高低差不超过2-3 厘米。粘土地要提早水耙地, 耙烂、耙透,不窝坷垃,沉浆良好,软硬适度,以保证插秧时不陷车、不塞泥。砂性土稻田要在水耙后及时插秧,防止沉浆时间过长,田面变硬,插不住苗。三是适度浅水层,插秧时要求田面保持1 厘米左右的浅水层。四是使用与机插秧配套的标准硬质育秧盘。机插秧的

21、质量要求。一是插秧前要调整好行穴距和每穴插苗数 ( 机械爪一次取苗量 ) ,确保合理的栽植密度。 二是插秧深度均匀一致,一般 1.5-2.0厘米。三是插后秧苗直立,不倒不漂,不漏.专业资料 .插,不伤苗。四是插行笔直,行距准确,尽量插到头、插到边。9. 水分管理为节约宝贵水资源,充分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应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9.1 护苗水。花达水插秧,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2/3 的水层,扶苗护苗。9.2 分蘖水。有效分蘖期灌3 厘米浅水层,利用薄水层增温促蘖。9.3 晒田。有效分蘖终止期前23 天排水晒田,根据长势长相等综合情况晒田 35 天,晒后恢复正常水层。9.4 护胎水。孕穗

22、至抽穗前,灌46 厘米活水,减数分裂期遇低温灌 1015 厘米深水护胎。9.5 花灌浆水。抽穗后实行间歇灌溉,将水层灌至57 厘米,自然落平后再灌水,后水不见前水,干干湿湿,以湿为主。9.6 排水。黄熟末期开始排水,洼地可适当提早排水,正常田块和漏水田可适当晚排,做到以水养根,以根保叶,增加后期光合产物,提高稻谷品质。9.7 禁用水。禁止使用城市污水和有污染的水源灌溉。9.8 井水增温。井水灌溉最好要增设晒水池,也可采用延长渠道,渠道覆膜,昼远灌,夜近灌,勤换进水口等方法,千方百计的提高灌溉水温。10. 病、虫、草害的药剂综合防治A 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实行“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专业

23、资料 .以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物力防治为重点的策略,尽量减少有机农药的使用,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393 的有关规定。 A 级绿色食品水稻可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除草和防病治虫。10.1 限制使用防治药剂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 致癌、至畸、至突变 ) 的农药,也不要使用有机合成的植物生产调节剂,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生长期只允许使用一次。10.2 地区主要病害常用药剂防治方法稻瘟病。用 40%富士一号乳油、或75%(或 20%)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在破口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纹枯病。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 毫升,或 12%井岗霉素粉剂 50 克,按说明要求兑

24、水喷雾。稻曲病。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150 毫升或 10%可湿性粉剂 50 克,或 14%络氨铜水剂 35-50 克,按说明兑水喷雾。白叶枯病。白叶枯病近几年在市发展快,也是重要病害之一。发现病情后每亩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 25%噻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克,按说明兑水喷雾。10.4 地区主要虫害及建议药剂防治方法市目前主要虫害有稻水象甲、二化螟、三化螟、稻蝗、稻螟蛉、稻飞虱、负泥虫、稻纵卷叶螟、稻潜叶蝇等。建议使用药剂氟虫腈。推荐使用的剂量为1.5-2.5克有效成分 / 亩。.专业资料 .使用的技术要点为: 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喷雾施药,田间保持水层或无水层均可。由

25、于氟虫腈对蜜蜂和水生生物的毒性高,特别对对虾、蟹的毒性很高,排干田水后再使用,田水不要排入鱼塘和河沟中。氟虫腈 +敌百虫 (1 :49) 。推荐使用的剂量为50 克有效成分 / 亩。使用技术要点为: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喷雾施药,田间最好保持水层。不要在虾、蟹养殖区域使用。三唑磷。推荐使用的剂量为30-40 克有效成分 / 亩。使用技术要点为: 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喷雾施药。由于三唑磷残留期较长,对水稻褐飞虱有刺激增长作用,因此宜在水稻抽穗期以前使用,在二化螟对三唑磷产生高抗药性的地区不宜使用。毒死蜱。推荐使用的剂量为4050 克有效成分 / 亩。为后期防治药剂。噻嗪酮。推荐使用的剂量为7.5 12

26、.5 克有效成分 / 亩。使用技术要点为: 在褐飞虱初发期喷雾施药, 施药时田间最好保持水层。建议参考防治时间和药剂选择(以5 月 20 日插秧为例)第一次用药 6 月 5 日左右(以防治稻水象甲为主用三唑磷, 推荐使用的剂量为 30-40 克有效成分 / 亩。);第二次用药 6 月 25 日左右(以防治稻水象甲、二化螟为主用氟虫腈 +敌百虫 (1 :49) ,50 克/ 亩或氟虫腈 1.5-2.5 克/ 亩。);第三次用药 7 月 15 日左右(以防治二化螟、三化螟为主用毒死蜱 40-50 克/ 亩)。药剂防虫一要注意防治时间的选择,勤观察、及时防治;二要注.专业资料 .意药剂的合理选择、交

27、替使用,可避免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10.5 地区建议药剂除草方法常用方法。前期封闭,中、后期茎叶处理,药剂施用方法主要是毒土法和喷雾法。 除要求必须撤干水层喷洒到茎叶上的几种除草剂外,都应在保有水层的前提下施用,且一般需 5-7 天不排水、不落干,缺水时要补灌到要求深度。市常用除草药剂配方 ( 亩用量 ) 。水稻移栽后 5-10 天( 返青后 ) 亩用 60%丁草胺乳油 100 毫升加 10%草克星 15g(或加 10%农得时 20 克),毒土法施入。野慈姑等阔叶杂草的特殊防治方法。主要在水稻分蘖盛期(插秧后 15-20 天)发生,可用48%苯达松水剂 150 毫升加 56%二甲四氯钠盐 40 克在分蘖后期撤水后喷雾处理,施药1-2 天后复水进行正常管理。防除高龄稗草当稗草超过 4 叶期时,亩用 50%二氯喹啉酸(快杀稗)可湿性粉剂 50g,采用喷雾法使用,施药前撤水,施后一天正常灌水。禁用除草剂禁止使用 2、4D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