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几何研究试题答案(6)李长明版_第1页
初等几何研究试题答案(6)李长明版_第2页
初等几何研究试题答案(6)李长明版_第3页
初等几何研究试题答案(6)李长明版_第4页
初等几何研究试题答案(6)李长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关于共线点与共点线1、证明四边形两双对边中点连线的交点与两对角线之中点共线证明:连接EF.FG.GH.HE.HJ.OJ.OI(如图) E.H分别是AB.AD的中点, F,G分别是BC.CD的中点EH=BD FG=BD EH F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OH=OF H.J分别是AD.AC的中点,F.I分别是BG.BD的中点 HJ=CD IF=CD HJIF JHO=FIO JHO=FIO , HJ=FI,HO=FOJHOIFO HOJ=FOII.O.J三点共线 四边形两双对边中点连线的交点,与两对角线之中点共线2.已知: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两边BC,CD上,是EAF=45&#

2、176;,但AC不是EAF的角平分线,自E,F作AC的垂线,垂足分别是P,Q求证:BPQ的外心与B,C共线证明: FQACABE=AQF又EAF=45°BAE=QAFABEAQF可得同理可得,AEPAFD即=利用切割线定理之逆定理,因BPQ的外心在BC上,等价于AB,APQ是切,割线BPQ的外心在BC上3.在RtAB为斜边,CH为斜边上 的高,以AC为半径作A,过B作A的任一割线交A于D、E,交CH于F(D在B、F之间),又作ABG=ABD,G在A上,G与D在AB异侧。 求证:(1)A、H、D共圆。 (2)E、H、G共线。 (3)FD、FE、BD、BE四线段成比例证明:如图所示:连结

3、AE、AD(1)BC2=BH·BA(摄影定理) BC2=BD·BE(割线定理) BD·BE=BH·BA A、H、D、E四点共圆 (2)ABD=ABG GBH=DBH(对称性) 又A、H、D、E四点共圆HH FEA=DHB(对角等于内对角) AHE=EDA(同弧所对的角) 又AE=AD AEF=ADF AEF=DHB=GHB=ADE=AHE GHB=AHE(对顶角) E、H、G三点共线(3)ABD=ABG 由对称知:HB平分DHG(GHB=DHB) 又 CH垂直AB E、H、G三点共线 HC平分DHE HC、HB是DHE的内外角平分线 =4.设P是正方形A

4、BCD内的一点,使PA:PB:PC=1:2:3,将BP绕B点朝着BC旋转90BP至Q.求证:A、P、 Q 共线.证明:连接CQ,PA:PB:PC= 1:2:3设AP=1 则 BP=2 CP=3 BP绕B点朝着BC旋转90°PBQ=90°BP=BQ=2 BPQ=BQP=45° PQ=BP2+BQ2=22 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 ABC=PBQ= 90°即ABP+PBC=CBQ +PBC=90°ABP=CBQ ABPCBQ(由可得到)PA=QC=1又PQ2+QC2=(22)2+12=32=PC2PQC=90°,BQC=PQC+

5、BQP=90+45°=135°又APB=180°-45°=135°BQC=APB=135°即A、P、Q共线(APB、BQP是邻补角)5.在ABC中,D,E,F分别在AB.BC.CA上,使得DE=BE,EF=CE.求证:ADF的外心O在DEF的角平分线上。21证明:DEF=180O-1-2=180O-(180O-2B)-1=180O-(180O-2B)-(180O-2C)=2(B+C)-180O=180O-2A又DOF=2AD.E.F.O四点共圆O是外心FO=DOFEO=DEOO在DEF的角平分线上。6.在ABC中,A、B的平分线分别交

6、于对边于D、E,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对边延长线于F,求证:D、E、F共线。证: AD平分ABDDCABAC BE平分BCEEABCBA CF平分C的外角AFBFCACB 由可得:BDDC*CEEA*AFBF-1根据梅涅劳斯定理得:D、E、F共线7,若三角形的三边两两不等。求证:三外角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共线。 ACFDEB证明:如图所示: D为C外角平分线与AB延长线的交点,E为B外角平分线与AC延长线的交点,F为A外角平分线与BC延长线的交点。 BE为B外角平分线,CD为C外角平分线,AF为A外角平分线有、由梅涅劳斯定理知,D、E、F 共线。8. 在ABC与ABC中,三双对应顶点的连线AA、BB

7、、CC交于一点S ,设三双对应边BC、BC,CA、CA和AB、AB分别交于P、Q和R .求证:PQ和R共线 .SBQACRPA'B'C'证明:如图 在SBC和截线PC'B'中根据梅氏定理可得: 在SCA与截线QA'C'中根据梅氏定理可得: 在SAB与截线RA'B'中根据梅氏定理可得: 将上式相乘可得: 根据梅氏定理可得P、Q、R 三点共线。9.EFGH的顶点在ABCD各边,求证:对角线AC,BD,EG, FH共点证:连接BE,DG在ABCD中,B=D,ADBCBGE=DEG在EFGH中,EH=FG, EHFG,FGE=HE

8、GFGB=HEDFBGHDEBG=DE四边形BGDE为平行四边形,BD,EG为对角线同理四边形AFCH为平行四边形,AC,FH为其对角线AC,BD,EG, FH共点10.有两个正方形ABCD与AB1C1D1,B与B1不重合。求证:直线BB1、CC1和DD1共点。CBAP21·3'B12'C1D11'·3D证明: 设BB1、CC1交于P,在连结AC、AC1,则有、共圆ABB'ACC'A、B'、C'、P共圆又A、B、C、PP是两正方形外接圆的交点P在DD'上直线BB1、CC1和DD1共点。11. I为ABC的内心,

9、X、Y分别为内切圆与AB、BC的切点,D、E分别为BC、CA的中点.求证:AI、XY与ED共点.IABCDYXEP思路:利用内切特性,证两线交点在第三线上。证 设AB=c,AC=b,BC=a,DE与XY交于P,如图所示。现应证P在A的角平分线上,为此,只需计算出 即可。而计算PE,又分步如下:由切线等长性可知 同理又再由即知AP平分12.四边形ABCD外切于圆O,ACBD并交于E,P、Q、R、S顺次为边AB、BC、CD、DA上的切点,连结PR、QS,求证:(1)四边形ABCD以其一条对角线为对称轴(2)PR与QS都过E.ABCDPQRSEO1432证明:设lAB、 lBC、 lCD 、lDA分

10、别表示四边形ABCD各边之长,则由四边形ABCD外切于圆。可知lAB+ LCD= lBC+ lAB (1)再由四边形垂直又有LAB*+lCD*=lBC*+lAB* (2)(1)*-(2)再除以2,得lABlCD=lBClAB (3)(1) (3)两式表明:lAB lCD lBC lDA都是 X*+px+q=0的一对根,故只有如下两种情况LAB=lBC, lCD=lAB或lAB=lAD,lCD=lBC前者表明BD为对称轴,如右图所示,后者断定AC是对称轴,由此得证证(2)1=2=3=4QS过点E同理:PR也过点E13.ABC的内切圆I分别切三边BC,CA和AB于A1,B1和C1,线段AI,BI,和CI分别与I交于A2,B2,C2.求证:直线A1A2,B1B2,C1C2共点。 B2 A1 C1B1CAB1 IA2证明:连接A1,B1和C1圆I内切于ABC,AI,BI,CI分别平分A,B,C,即AI,BI,CI分别平分弧B1C1,C1A1,B1A1A1A2,B1B2,C1C2是A1B1C1的内角平分线A1A2,B1B2,C1C2共点。14、等圆O1与O2交于AB,O为AB的中点,过O引O1的弦CD交O2于P,过O引O2的弦EF交O1于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