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应用于肌肉肌腱损伤诊疗中的效果分析_第1页
高频超声应用于肌肉肌腱损伤诊疗中的效果分析_第2页
高频超声应用于肌肉肌腱损伤诊疗中的效果分析_第3页
高频超声应用于肌肉肌腱损伤诊疗中的效果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频超声应用于肌肉肌腱损伤诊疗中的效果分析    叶文丹【摘 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高频超声在应用于肌肉肌健损伤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例临床上可能存在肌肉肌健损伤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梳理分析。结果 本组共70例患者,其中单纯肌腱损伤者15例,包括有跟腱完全性断裂9例,部分断裂6例。肌肉损伤则包括腓肠肌撕裂者6例,跖肌撕裂者有4例,另外有11例患者为肌肉挫伤。结论 高频超声对于诊断肌肉肌腱损伤具有较大的优势,诊断快速且准确率较高,无放射损害,能够为临床的准确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关键词】高频超声;肌肉肌腱损

2、伤;效果分析r445.1 a 1672-3783(2018)11-03-02肌肉肌键损伤属于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开放性肌肉损伤多为钝器或锐器打击所致,闭合性肌腱损伤大多由于外力撞击或肌肉不协调等原因所致,不采取措施及时治疗容易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采用高频超声对疑似肌肉肌健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可能存在肌肉肌健损伤的患者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疑似肌肉肌腱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在1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

3、7.5±3.7)岁。患者发病时间在3小时至1个月不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软组织剧烈疼痛、肿胀,存在一定的关节活动障碍,其中52例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1.2 方法采用hdi4000聲像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510mhz。暴露患处,涂抹耦合剂,纵扫自上而下向远侧适当移动探头,逐层显示肌肉、观察肌腱走向至附着点,在横断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对探头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以明确肌肉类型;在纵断扫查肌腱过程中,声束要与肌腱保持垂直的关系,旨在减少因折射带来的伪像。2 结果2.1 肌腱损伤本组共70例患者,其中单纯肌腱损伤者15例,包括有跟腱完全性断裂9例,部分断裂6例。完全性肌腱断裂超声声像图显示,

4、断端收缩,断口间距变化较大。断口处存在血肿较多,且斑点状无回声,或不规则较强回声间有峰窝状低回声。邻近跟腱明显肿胀,回声不均匀。部分性肌腱断裂超声声像图显示,肌腱的连续性部分中断伴周围少量积液,肌腱内可见局灶性低回声,且结构模糊,周围常伴有极少量积液。2.2 肌肉损伤经超声诊断确诊腓肠肌撕裂者6例,跖肌撕裂者有4例。超声深巷显示,肌肉的连续性中断,撕裂处肌肉有一定程度的回缩,在收缩过程中,断端的肌肉出现明显的增大。其周围有无回声的血肿加以包围。另外有11例患者为肌肉挫伤,超声表现为肌肉增大内部回声减低,存在不规则的无回声区。3 讨论肌肉损伤一般由两种情况造成,一方面可能是肌肉主动强烈收缩导致,

5、另一方面可能是肌肉在被动过度拉长的情况下而导致的肌肉肌纤维损伤2。由于肌肉被撕裂,肌纤维中断,小血管发生破裂出血继而会形成血肿, 因此肌肉损伤通常会合并周围软组织的一定程度损伤2。研究发现3,由于肌肉和肌腱等软组织之间存在着多种声阻差界面,采用超声检查能够顺利穿透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肌肉、肌腱、韧带等细小组织结构清晰显像。在高频超声的观察之下,人体的骨骼肌肌腹由多条肌束构成,肌束纵断面排列自然,排列呈羽毛状或带状, 与皮肤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角度。肌肉撕裂后,超声表现与患者的受伤时间、受伤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4。一般而言,肌肉损伤之后三天以内,由于患者出现相关的炎症反应,此时受到

6、损伤的肌肉超声会表现为高回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肌细胞被大量破坏及炎细胞浸润等,超声表现显示回声降低。肌肉损伤后的慢性期则由于断端纤维增生,逐渐形成了疤痕,继而 回声增强。本组患者的肌肉肌腱损伤均由外伤所致。张爱娜等5-6学者在对小腿肌肉损伤的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时认为,肌肉损伤后出现肿大可能与肌肉血供较丰富,以及出血比较多有直接关系。本人认为除此之外,可能与损伤后细胞水肿、炎性渗出有关。当患者的肌肉遭受严重损伤,出现肌肉断裂,此时的超声表现为肌肉内回声不均匀,部分肌纤维连续中断,走向也比较紊乱。本组病例除去少数患者的损伤较轻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液。肌键由于血供不丰富, 在撕裂的瞬间造成的

7、局部出血比较少,分析其液体的来源估计是反应性渗出液。值得注意的是,当超声检查后,未发现患者出现肌肉、肌腱损伤,但是可观察到液体聚积,此时应当考虑该患者存在肌肉劳损或扭伤的可能。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对肌肉和肌键损伤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优势,快速而高效,无创且价格低廉、无放射损害,具有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张颖,柳展梅,吕海霞.高频超声在足及踩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1,17(6):855-857.董磊,赵晓峰,刘文渊.军事训练所致肌肉损伤的超声诊断结果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5):398-399.庄艳芳,庄慧芳.高频超声在肌肉、肌腱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6(4):70-71.梁健.高频超声在闭合性肌肉肌腱损伤诊疗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1,6(5):124-125.张爱娜,孙田荣,宫丽丽.高频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