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鳞翅目可食用昆虫研究进展 刘绍鹏+贺峰+凤舞剑+李清秀摘要 鳞翅目昆虫绝大多数都是农业害虫,将其开发为可食用资源不仅可以保护农作物,而且可以拓展人们的食品资源。本文针对鳞翅目可食用昆虫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鳞翅目昆虫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关键词 可食用昆虫;鳞翅目;食品资源;蝶类;蛾类q969.42 a 1007-5739(2017)22-0239-02鳞翅目昆虫为昆虫纲动物中第二大目昆虫,含蝶和蛾2 类,均为完全变态发育动物。绝大多数鳞翅目昆虫以植物为食,是危害植物种类最多的一目昆虫。我国已知的鳞翅目昆虫约有8 000种,其中蝶类2 000
2、种,蛾类6 000种,绝大多数都是农林害虫。一旦爆发,成虫漫天飞舞,给局部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幼虫则会破坏大批树木庄稼1-4。因此,针对鳞翅目虫害的防治一直是农林业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从另一角度来看,昆虫富含大量蛋白质和各种活性成分,可食用,也可加工成药材。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资源的日益紧张,联合国农粮组织发布了鼓励人们食用昆虫的报告。报告中称,在一些地区和国家昆虫已被视为高档食品,也有很多制药企业将昆虫作为药物原料。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显示,人们消费最多的昆虫为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和直翅目昆虫5。目前,鳞翅目可食用昆虫占可食用昆虫总数的18%,仅次于鞘翅目昆虫。在我国,已报道的可食用昆
3、虫有283种,涉及13目71科,鱗翅目占21科6。1 蝶类可食用昆虫研究进展我国可食用的蝶类昆虫主要有弄蝶科、凤蝶科、粉蝶科和稻眼蝶科4科动物。早在1997年,陈 彤等7报道了金凤蝶的营养成分,发现金凤蝶幼虫干粉中蛋白质含量可达58%,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大于禽兽肉。此后,叶兴乾等8研究了菜粉蝶的营养价值,发现菜粉蝶幼虫脂肪含量约为10%,蛋白质含量可达58.7%,氨基酸模式较接近于人体,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近年来,蒲正宇等9-13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的枯叶蛱蝶、迁粉蝶、艳妇斑粉蝶、柑橘凤蝶、黄斑蕉弄蝶的幼虫、蛹和成虫的营养成分,发现枯叶蛱蝶幼虫中蛋白质含量可
4、达68.4%,脂肪含量为8.6%,而迁粉蝶蛹的蛋白质含量可达69%,脂肪含量在10%左右。分析认为,枯叶蛱蝶幼虫可作为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开发资源,蛹营养价值略低,但蛋白质含量也可达57.8%。幼虫中eaa(必需氨基酸)/neaa(非必需氨基酸)可达0.6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完全可作为替代禽兽肉的蛋白质类食品使用。而迁粉蝶的幼虫和蛹的蛋白质质量均高于枯叶蛱蝶,其食品开发价值更高。斑妇粉蝶的蛹和成虫蛋白质含量可达70% 及以上,蛹和成虫的eaa/neaa分别为0.62、0.60,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和亮氨酸。尽管蛋白质含量高,但成虫氨基酸指数低于0.75,不适宜用作蛋白源。柑橘凤蝶幼虫和
5、蛹的脂肪含量约为10%,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1.3%、64.4%,eaa/neaa高达0.7及以上,必需氨基酸指数为0.87,是极好的蛋白质资源。黄斑蕉弄蝶虫蛹的蛋白质含量可达76.3%,脂肪含量为15.8%,是所研究蝶类中脂肪含量最高的。其中,eaa/neaa可达0.82,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由于研究和经济开发的需要,人们也展开了对蝶类昆虫的人工饲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凤蝶科昆虫14-16。饲料主要为新鲜果叶,饲养时需注意温度和湿度。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詹洪平等16系统地对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了饲养研究,优化了卵孵化条件,改善了幼虫饲料配比,并初步探讨了成虫在人工养殖条
6、件下交尾产卵的问题。尽管蝶类昆虫营养丰富,但种类相对较少,且具有观赏价值。因此,蝶类的食用性研究相对蛾类较少。而从植物保护角度来看,消灭危害植物的蝶类幼虫最好的方法还是将其进行食用,不仅可以减缓病虫害,还可以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可谓一举两得。根据目前的报道,蝶类可食用部分集中在幼虫和蛹,其限制性氨基酸多为含硫氨基酸,也有少量的为苏氨酸。这意味着在加工此类食品时,应考虑补充含硫氨基酸或苏氨酸较多的食品,如豆类食品(豆类食品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这样可做到氨基酸互补,从而促进吸收,达到营养全面的效果。2 蛾类可食用昆虫研究进展蛾类昆虫在我国已发现逾6 000种,可食用的种类比蝶类多。蛾类昆虫
7、可食用部分主要集中在幼虫和蛹,也有部分成虫。目前,已有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枯叶蛾科、螟蛾科、蚕蛾科(含天蚕蛾科)和天蛾科等昆虫。2.1 枯叶蛾科可食用昆虫研究进展早在20世纪末,何剑中等17-21系统地研究了云南地区可食用的松毛虫,发现我国云南地区有食用松毛虫的习惯,食用的主要以虫蛹和成虫为主。主要研究虫体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发现云南松毛虫蛋白质含量高于蚕蛹,其必需氨基酸中未检测色氨酸,亮氨酸含量略低,其余氨基酸均高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值,松毛虫虫蛹中脂肪酸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成虫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酸含量很低。总体评价,虫蛹营养价值高于成虫。2010年,童 清
8、等22详细研究了云南地区4种松毛虫的营养价值,分别为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德昌松毛虫和文山松毛虫。结果发现,除蛋白质和脂肪酸外,该4种松毛虫还含有丰富的va、vc、ve。同年,卢 萍等23对云南松毛虫的蛋白质及虫蛹壳中壳聚糖进行了提取分离研究,发现用碱提取蛋白质效果较好,收率可达6.6%。从虫蛹壳中制备的科技汤可用于葡萄的保鲜处理,使之成为良好的保鲜剂。自2005年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魏美才等24-29对湖南地区马尾松毛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研究首次涉及松毛虫幼虫的营养成分分析,发现幼虫粗蛋白含量可达71%,急毒性试验尚未发现对人体有毒。主要研究思路是将松毛虫开发为新型食品以及提取虫蛹壳中壳
9、聚糖、甲壳素制成新型食品保鲜剂。endprint此外,胡礼禹30系统地研究了落叶松毛虫的脂肪酸的提取,结果发现落叶松毛虫中有10种脂肪酸,具体的提取方法是以正己烷或石油醚为溶剂,超声预处理,索氏萃取法萃取。针对枯叶蛾科昆虫,其主要食品的开发思路是利用其虫蛹、成虫或幼虫,提取蛋白质、脂肪及壳聚糖,最终为食品工业服务。2.2 螟蛾科可食用昆虫研究进展螟蛾科昆虫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害虫。叶兴乾等8在1998年分析了玉米螟的营养价值,发现其幼虫中蛋白质干重可达35%,脂肪占46%,eaa/taa(总氨基酸)可达99%,说明玉米螟有极高的食品开发价值。2007年,黄 琼等31分析了玉米螟和大螟幼虫的营养成分
10、,发现其粗蛋白含量与鸭肉接近,幼虫的eaa/taa均高于50%,属优质蛋白源。2000年,冯 颖等32首次报道了竹蠹虫蛋白质含量为30%40%,并指出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王 琦等33分析了竹蠹螟幼虫营养成分,发现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基本接近fao/who提出的理想值。秦瑞豪等34测定了竹蠹螟幼虫的龄期,为其食用研究奠定了基础。强承魁等35测定了二化螟幼虫的主要营养成分,发现eaa/taa为4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营养价值较高。针对螟蛾科的研究可发现,多数学者主要集中于其幼虫的营养分析,而螟蛾科幼虫的营养主要集中体现于蛋白质。2.3 蠶蛾科及
11、天蚕蛾科可食用昆虫研究进展蚕蛾科昆虫代表性昆虫为家蚕,其饲养价值主要为提供丝绸原料。蚕蛹可食,我国食用蚕蛹历史悠久,其烹调方法多种多样。天蚕蛾科也称大蚕蛾科,包括逾800种昆虫。其可食用的代表性昆虫为柞蚕,也是用于织造丝绸,其蛹为食药两用材料。2005年,胡木林等36分析了家蚕蛹的营养成分,发现蛋白质含量高达52.5%,脂肪含量为31.8%,eaa/taa为39.5%,限制性氨基酸为苯丙氨酸。2016年,刘 军等37分析了家蚕蛹及蚕蛾的营养成分,发现氨基酸营养价值为雄蛾>雄蛹>雌蛹>雌蛾。王林美等38分析了柞蚕蛾的营养成分,发现雌蛾的营养价值高于雄蛾,分析认为柞蚕蛾是一种优质
12、昆虫食品原料。田兰英等39研究了柞蚕幼虫的营养成分,发现粗蛋白质占干重的62.7%,eaa/taa为0.34,略低于柞蚕蛹。但其脂肪酸中-亚麻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较高,其综合营养价值较好。针对蚕蛾科及天蚕蛾科的开发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具体食品的开发40-43。开发方法主要有蚕蛹罐头、速冻食品、蚕蛹肠等。除此之外,由于蚕蛹的脂肪含量较高,因而有学者进行了蚕蛹油的萃取44-45、蚕蛹蛋白质提纯46以及蚕蛹油微胶囊的制备47。2.4 天蛾科可食用昆虫研究进展天蛾科约有1 450个品种,其特点是昆虫幼虫和成虫体型较大。目前,针对可食用的天蛾科昆虫主要集中于豆天蛾和甘薯天蛾。田 华等48研究了豆天蛾幼虫氨
13、基酸及脂肪酸的构成,发现eaa/taa为53.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1.7%;针对豆天蛾多糖,主要研究豆天蛾多糖纯化,得到cbp3后研究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豆天蛾幼虫中提取的多糖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49,这可能意味着豆天蛾可开发成抗衰老食品。1996年,陈绍军等50研究了利用木瓜蛋白酶将甘薯天蛾虫蛹蛋白质水解并制备营养液,得到营养液配方并作出了质量标准的研究。1997年,陈绍军51评价了甘薯天蛾幼虫及虫蛹的营养价值,发现其蛋白质含量高于50%,其脂肪酸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2002年,吴胜军等52对豆天蛾幼虫进行了水解研究,得到豆天蛾脱脂虫粉。2009年,詹永成等53研究了豆天蛾中
14、脂肪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发现,以丙酮石油醚=13的比例进行提取效果最佳。由于豆天蛾的口感极好,营养价值高,因而汪西强等54研究评价了饲养豆天蛾的效益及损失,结果发现如果保持豆天蛾幼虫为1015只/m2时,综合效益比一般豆天蛾饲养方法高7 104元/hm2以上。3 结语综上所述,鳞翅目可食用昆虫可食用部分大多数主要集中于虫蛹,蝶类昆虫的幼虫营养价值较高,蛾类昆虫中螟蛾科和天蛾科可食用部分主要集中于幼虫。目前对鳞翅目昆虫的食用开发主要集中于蚕蛾科、枯叶蛾科和天蛾科昆虫。随着我国对昆虫资源的不断研究和开发,美国白蛾、重阳木锦斑蛾、杨小舟蛾等农作物害虫也有可能成为潜在的食品资源。4 参
15、考文献1 李天宇.成都飞蛾大暴发 高温下飞蛾生长加快数量较往年翻了一倍n.华西都市报,2016-08-23(001).2 王伟琪,海书山. 绥宁县打响防治松毛虫害攻坚战n/ol.(2016-08-26)2017-07-11.http:/3 李剑峰.凤凰树“脱光”了夜蛾幼虫干的n.宝安日报,2014-07-25(a10).4 渝水区农业局.江西新余渝水区农业局强化晚稻螟虫防治eb/ol.(2016-08-18)2017-07-26.http:/5 李洋.联合国:全球1900余种可食用昆虫 多吃益处大n/ol.(2013-05-14)2017-08-09.http:/6 胡鹏,查岭生.中国食用昆虫
16、记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22-526.7 陈彤,王克.金风跌的营养成分分析j.昆虫知识,1997,34(6):350.endprint8 叶兴乾,胡萃,王向.六种鳞翅目昆虫的食用营养成分分析j.营养学报,1998,20(2):224-228.9 蒲正宇,史军义,姚俊,等.枯叶蛱蝶幼虫和蛹的营养成分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0(4):440-444.10 蒲正宇,史军义,姚俊,等.迁粉蝶幼虫和蛹的营养成分分析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4,33(6):618-623.11 蒲正宇,史军义,姚俊,等.艳妇斑粉蝶蛹和成虫的营养成分分析j.氨基酸和生物
17、资源,2013,35(3):44-48.12 蒲正宇,史军义,姚俊,等.柑橘凤蝶幼虫和蛹的营养成分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4,45(6):736-740.13 蒲正宇,史军义,姚俊,等.黄斑蕉弄蝶蛹营养成分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379-382.14 陈思源,曾玲,梁广文.玉带凤蝶人工饲料初步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0(1):13-16.(下转第245页)(上接第240页)15 刘娟.金凤蝶的采集、饲养与加工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1(12):31-33.16 詹洪平,张建化,戴仁怀.金风跌饲养技术初探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5,34(6):6
18、8-72.17 何剑中,黄茵,崔永忠,等.两种松毛虫蛹的营养成分比较及其评价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9,19(1):46-49.18 何剑中,张荣,童清,等.云南民族地区食用松毛虫的调查j.林業科学,1998(4):396-401.19 何剑中,童清,黄显鹤,等.云南松毛虫成虫的营养成分j.昆虫知识,1999,36(32):83-86.20 何剑中,卢南,牛建华,等.云南松毛虫蛹和成虫化学成分及其比较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8,11(2):130-134.21 何剑中,崔永忠,黄茵,等.文山松毛虫蛹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林业科学研究,1997,10(6):587-590.22 童清,何
19、剑中.云南省4种松毛虫营养价值的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4):98-101.23 卢萍.云南松毛虫蛹蛋白质和壳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24 刘高强,周虎,魏美才,等.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提取及其营养价值评价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136(5):146-150.25 蒋晓宇,刘高强,魏美才.松毛虫作为新食品工业原料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8,34(3):111-114.26 刘高强,魏美才.马尾松毛虫幼虫蛋白质的提取及产品营养和安全评价j.林业科学,2008,44(9):101-105.27 刘高强,魏美才,王晓玲.松毛虫资源开发
20、及其资源化管理的初步设想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4):119-123.28 周虎.马尾松毛虫蛹蛋白质的提取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29 刘卫星.马尾松毛虫蛹壳甲壳素的提取和壳聚糖的制备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5.30 胡礼禹.落叶松毛虫蛹油的提取、分析及抗氧化稳定性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31 黄琼,周祖基,周定刚,等.七种昆虫的营养成分分析j.营养学报,2007,29(1):94-96.32 冯颖,陈晓鸣.竹虫营养分析及开发利用价值评述j.林业科学研究,2000,13(2):188-191.33 王琦,周玲仙,殷建中.竹虫营养成分
21、分析j.营养学包,2002,24(3):323-324.34 秦瑞豪,欧晓红.食用昆虫竹蠹螟幼虫龄期测定c/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5 强承魁,凤舞剑,赵虎,等.二化螟幼虫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292-296.36 胡木林,黄永莲,何宁,等.家蚕蛹营养成分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33-36.37 刘军,廖森泰,邹宇晓,等.家蚕蛹蛾的营养组成评价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16,31(2):122-126.38 王林美,李树英,岳冬梅.柞蚕蛾营养成分检测与分析j.蚕业科学,2014,40(4):718-723.39 田兰英,朱兴友,刘隽彦,等.柞蚕幼虫的营养成分研究j.北方蚕业,2011,32(3):11-13.40 张园,丰蓓.蚕蛹罐头的加工工艺j.科技致富,2009(6):24.41 范娟,任淑文,许修宏.柞蚕蛹肠加工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0,21(3):72-73.42 董辉,赵淑英,焉鹏娟,等.柞蚕蛹、幼虫、蛾速冻食品加工工艺及质量指标j.中国蚕业,2008(4):91-93.43 翁菊花.几种蚕蛹食品的加工技术j.生意通,2007(6):85-86.44 吴晓霞,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资车行合同协议书
- 合同变更协议书范文
- 环保咨询合同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纸质
- 口罩合同协议书
- 增加合同协议书
- 委托设备购销合同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字体
- 石材晶面合同协议书
- 品牌服务协议书合同范本
- 个人拍摄合同范本
- 第10课和谐校园共同维护(课件)-【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4年04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招考工作人员笔试历年高频考题摘选后附答案详解
- 多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三讲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1919-1949)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伤口造口进修汇报护理
- 口才与演讲实训教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服务售后服务方案
- 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城市文化)
- 2024年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 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护理
- 2023路用热拌环氧沥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