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黑龙江省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试验及应用研究 刘波+佟思宇+刁云霄摘 要:较详细地介绍了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试验方法及处理措施,考核水稻侧深施肥机械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重点对侧深施肥技术与常规施肥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并具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关键词:水稻机插侧深施肥;试验;研究:s511.1:adoi:10.14031/ki.njwx.2016.12.007为发展生态质量效益型农业,做好农业 “三减”工作,2016年黑龙江省确定在10个水稻主产县开展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示范工作。通过应用水稻侧深施肥机械,并配以水稻专用肥
2、料,考核水稻侧深施肥机械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重点对侧深施肥技术与常规施肥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探索适合黑龙江省现代农业需求的水田节肥增效技术,为进一步在全省大面积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提供技术支撑。1 试验方法及处理1.1 基本要求试验示范地块要求地力、整地、品种、栽培模式、密度、管理水平等栽培条件一致。1.2 试验处理采取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1.2.1 第一积温区试验处理设计对照:常规施肥采用底肥尿素6 kg/亩、二铵10 kg/亩、钾肥8 kg/亩;蘖肥施尿素5 kg/亩,调节肥尿素1 kg/亩;穗肥尿素2 kg/亩、50%硫酸钾5 kg/亩。如不施调节肥,则调节肥加入蘖肥一起施入。水稻整个生育
3、期施肥总量为37 kg。处理1:中化侧深专用肥(npk=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30 kg/亩;穗肥尿素2 kg/亩、50%硫酸钾5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37 kg。处理2:中化侧深专用肥(npk=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27 kg/亩;穗肥尿素2 kg/亩、50%硫酸钾5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34 kg。处理3:中化侧深专用肥(npk=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25.5 kg/亩;穗肥尿素2 kg/亩、50%硫酸钾5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32.5 kg。处理4:中化侧深专用肥(npk=211516)
4、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24 kg/亩;穗肥尿素2 kg/亩、50%硫酸钾5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31 kg。1.2.2 第二积温区试验处理设计对照:常规施肥采用底肥尿素6 kg/亩、二铵9 kg/亩、钾肥7 kg/亩;蘖肥施尿素5 kg/亩,调节肥尿素1 kg/亩;穗肥尿素2 kg/亩、50%硫酸钾4 kg/亩。如不施调节肥,则调节肥加入蘖肥一起施入。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34 kg。处理1:中化侧深专用肥(npk=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28 kg/亩;穗肥尿素2 kg/亩、50%硫酸钾4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34 kg。处理2:中化侧深
5、专用肥(npk=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25.2 kg/亩;穗肥尿素2 kg/亩、50%硫酸钾4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31.2 kg。处理3:中化侧深专用肥(npk=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23.8 kg/亩;穗肥尿素2 kg/亩、50%硫酸钾4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29.8 kg。处理4:中化侧深专用肥(npk=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22.4 kg/亩;穗肥尿素2 kg/亩、50%硫酸钾4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28.4 kg。1.2.3 第三积温区试验处理设计对照:常规施肥采用底肥尿素5 kg/
6、亩、二铵8 kg/亩、钾肥7 kg/亩;蘖肥施尿素4 kg/亩,调节肥尿素1 kg/亩;穗肥尿素1 kg/亩、50%硫酸钾4 kg/亩。如不施调节肥,则调节肥加入蘖肥一起施入。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30 kg。处理1:中化侧深专用肥(npk=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25 kg/亩;穗肥尿素1 kg/亩、50%硫酸钾4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30 kg。处理2:中化侧深专用肥(npk=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22.5 kg/亩;穗肥尿素1 kg/亩、50%硫酸钾4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27.5 kg。处理3:中化侧深专用肥(npk=
7、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21.25 kg/亩;穗肥尿素1 kg/亩、50%硫酸钾4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26.25 kg。处理4:中化侧深专用肥(npk=211516)作为基蘖同施肥侧深施入,肥量20 kg/亩;穗肥尿素1 kg/亩、50%硫酸钾4 kg/亩。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肥总量为25 kg。各试点分别设置了4个处理和1个对照,4个处理肥量依次为:全肥、减肥10%、减肥15%和减肥20%。截至2016年7月末调查,秧苗返青和分蘖4个处理和对照田时间上基本一致,分蘖数4个处理与对照对比,差异依次为+12.5%、+9.4%、0、-6.3%。现时段水稻生育期进程为抽
8、穗期,4个处理苗数依次为36、35、32和30个,对照为32;株高分别为75、73、67和67 cm,对照为67 cm。目前看,全肥与减肥10%差异不大,均比对照田长势好,但单株籽粒指标与对照比略低,后期管理上需增施粒肥,确保单株籽粒数和成熟度的提升。2 存在问题该项技术在我省试验应用从垦区起步,至今已第4个年头,通过与垦区技术人员交流及试点实测,汇总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整地标准对机插施肥影响较大一是泥脚过深影响插秧机通过性能。打浆平地机车在地头转弯造成较深泥脚,容易造成陷车。拖拉机搅浆在方条田作业采用“兜圈往复”的作业轨迹,有时会在地头死角拐弯,泥脚“掏”得过深;插秧机适应泥脚一般不
9、超过30 cm,且带苗作业满载达1.16 t(自重760 kg,施肥装置60 kg,肥料60 kg,秧苗100 kg,操作手3人180 kg)。两种情况叠加,造成陷车。二是泥浆沉降程度影响施肥效果。受各地干渠支渠放水时间、气候及农时影响,很多地块泡田以满足除草剂功效为主,沉淀过于充分,使得田块平整度不高的地块放水后露出水面部分泥浆失去流动性,施肥后不能回泥覆盖造成肥料裸露,势必影响定位定量施肥效果。2.2 机械性能有待改进总体看,高速机进口、国产机械作业效果差异不大,日韩机械可靠性高,国产机械性价比高,但都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排肥装置。各品牌均采用排肥轮控制肥量,风机送肥。国产装置塑料件材质弹性
10、、韧性和抗老化性与进口原装有一定差距,进口装置除洋马品牌采取了立式排肥机构,其它品牌的平置排肥轮设计容易造成嗑肥。二是肥量控制。目前肥量控制误差都在5%左右,而且与肥料硬度、颗粒尺寸等因素影响较大,而根据往年经验得出减肥10%效果最佳,此法由于机械和肥料共同造成的误差,很难保证减肥10%的肥量施用标准。三是平底轮配置。平底轮设计可在插秧和施肥装置动作前,将待插地表再次超平和浅层起浆,并配合整机自动水平机构,使插秧和施肥深浅一致,提高作业标准。但其对露出水面的泥面处理作用不大,此条件下无法解决肥料裸露不回泥问题。当前应用品牌洋马和井关可选配平底轮,但需加价3400元左右,在高速机10余万元的基础上,增加施肥装置2.73.5万元左右,再增配其它装置,成为了农村农户在购买能力及作业需求等方面不得不考量的问题。2.3 农民认知程度有待提高通过插秧作业期在东部垦区和农村各试点调查,目前很多水稻种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