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暑期社会实践到敬老院的实践报告(老人院自愿者) xx暑期社会实践到敬老院的实践报告(老人院自愿者) 在晨曦行动的筹划书中并没有方案到老人院慰问老人的。但是,没方法,志愿者嘛,所到之地少不了敬老院啊,孤儿院的,所以十九号上午九点在正副队长的领导下,除了上课六个人外,我们九个人加上带路的青梅一共十个人向敬老院出发。经过“坟墓路”度过“奈何桥”越过木头加工厂来到了神秘的带有点阴深深的老人院。 敬老院大门上写着上帅福利院,大门是紧锁的,喊了几声没人回应我们,以为没有人在。叫青梅帮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原以为可以不用做事拍了几张照片就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到上帅敬老院慰问老人的。在我们
2、转身即将离去时,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拿着扫把扫地。青梅打过招呼后,我们进了老人院。首先大伙分工合作,扫地、拖地、擦窗等。我想在这说说刚进门的感觉。刚进门,映入眼帘的是桌上盆里的剩饭,似乎放了好几天,放上面一群苍蝇在群魔乱舞,旁边是一张粘满苍蝇的苍蝇贴,再旁边是一个不满灰尘的懒电饭煲,地面很脏很潮湿。整个房间散发出一种潮湿的霉味,尿味和吸了几十年的烟的烟酸味,有点呛鼻,但我们不能退缩,工作依旧进行。 清洁结束后,大伙和老人们聊了起来。在聊天中得知,这个老人院一共有七个人,都是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而且都是男性。最年轻的是57,最老的是84岁。年纪最大的老爷爷走路时颤抖着的,迷惑的看着我们,他的眼神
3、告诉我们,他不开心,他很孤独很寂寞,很想和我们聊聊天,只可惜他已经完全听不到我们的声音,所以他一直坐在门口看着我们和另外一位老爷爷聊天。最年轻的哪位,我想我不应该叫他爷爷,因为他也就比我的父母大几岁,我应该叫他大伯吧。五十七岁的那位大伯很少和我们说话,期间就一直坐在楼梯间看着我们说话,傻傻的笑着,那所剩无几的大黄牙配上凌乱的头发和那笑声,有点恐怖,我不敢与他对视,但我心中更多的是同情,我想和他多说说话,但是你会觉得不知道说些什么。所以根本上我们整个过程都是和那没七十四岁的了老爷爷聊的。一位七十三岁的老爷爷坐在角落看着我们,无神的眼睛里透露着忧郁,他渴望和我们说说话,似乎几十年没看过这么多人在自
4、己的面前,似乎几十年没有人和他静静地坐在一起说说话啦!在怜悯之心的驱使下,我坐到他旁边,看着他吸一口自己卷的烟草,看着他吐出的白烟在空中缓缓散去,我问了他的年纪,可惜老人家太老了,耳聋啦,听不见我说什么,只是呆呆的看着我,用我听不懂的语言答复着他听不懂听不到的问题。那位七十四爷爷告诉我们,这位爷爷七十三岁,已经在这住了十八年啦,耳聋啦,听不到啦!天啊,很难想象在这里这十八年是怎样度过来的。 和七十四岁爷爷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了他们大概的生活状况。他们一天有三块钱的伙食费,一个月有十块钱的生活费用于购置洗衣粉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当然我们知道这十块钱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不够怎么办呢,没有怎么办,就那样
5、咯,没油就不用油咯,没盐那么做菜就不用盐咯。政府会派写米给她们,菜的话就自己种。爷爷告诉我们,他们是每个人自己种菜自己煮自己吃的。前面一大块空地就是他们的菜园,那块油麦菜就是七十四岁爷爷的。也就是说七十四岁爷爷每天的菜都是油麦菜,至于有没有放油盐就不知道啦。当我问他为什么不七个人一起仲裁一起住一起吃,那样菜式就多啦,爷爷说刚开始是这样的,但是有人不做事啊,后来就分开啦,各自种各自吃啦,懒的人没菜吃就吃酱油饭咯。有人问到过节有没有加菜,个人觉得这是个没意义的问题,平时的温饱问题都解决 不了,何来的加菜呢。政府一年回来两次,那就是过年和中秋,每两年会有一套冬装的衣服,但是没有夏装的,那么他们的衣服
6、哪里来的呢?有没有的穿都是个问题! 他们每个人一个房间,在二楼有一个公共电视,顺便说下,楼梯间没有灯。假设是房间里的灯坏了也要自己买自己装,天啊,七八十岁的老人自己装灯,万一摔了下来呢,后果难以想象啊!我们在菜园的角落发现有人搭了一个棚,爷爷说,那是个私人厕所,因为没有肥料施肥,所以就搭了个厕所。 既然老人们无子女,那么政府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当问到有没向政府反映要求增加补贴时,爷爷说肯定是有的啦,但是反映没有用啊,还是这样。 也许你们会问老人家们平时吃完放是不是下下棋听听收音机啊的,错了,上面说了只有一个公共电视,除此外没有其他的任何娱乐工具,老人们的生活是极其单调孤独的,平时八-九点睡
7、觉,早上六七点起来,吃完饭就在街上慢慢地移动着,也就是 散步,从街头移动到街尾再移回家,就这样过了一天。 虽然我们大家都很伤感都想为老人们做点什么,有人说给他们钱,但是,我们给的这一点钱也不能有什么用,我们不能长期供给他们,后天我们就离开这,他们的生活还是那样的。我想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建议中小学每个月组织一次活动到老人院慰问老人,建议政府提高补助等,只可惜这一切我们都没能做到。最后我想到的是,这一代,下一代,男女比例如此失调,能够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的,那么就好好珍惜好好相处好好生活,不管怎样,至少到老的时候,有人相伴,有子女孝敬,不至于孤孤单单一个人在老人院孤独寂寞的生活。 xx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8、-敬老院志愿者xx-08-12 8:18 | #2楼 xx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敬老院志愿者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陈明-慧 摘要:今年暑假我和小伙伴们一行四人来到了位于社区的敬老院,此次的到访对我和小伙伴们的感触颇多,本以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在此度过的晚年生活应该是幸福安康的,但是此次的到访却让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大一的生活已悄然结束,大学的生活也已经度过了四分之一,我们这一群“新鸟”也转眼间成了“老鸟”。为了加强自身的阅历,今年的暑假,在小伙伴们的建议下,我们一行四人走进了社区的敬老院,在那里感受到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社区的敬老院,在村落
9、的最北角,我看到了一栋破破烂烂、待拆迁的二层小楼。门上没有任何标志,如果不是小伙伴告诉我,我甚至都不知道这里竟然还有人住。曾经数次经过这边,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一栋危房竟然是敬老院。 来到门口,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高到膝盖的杂草。我和小伙伴们敲了几下虚掩着的门,没人应,本因为我们就要无功而返的时候,门缓缓的被翻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缓慢的走了过来,我和小伙伴们说明了我们的来意之后,老大爷邀请了我们进去。 刚进门,首先看到的是厨房,桌子上有剩饭,似乎放了好几天的样子,的都已经长毛发霉了,上面一群群魔乱舞的苍蝇。因为只有一个厨房一口锅,所以大家都在这里做饭吃饭。饭菜很简单,只有馒头和青菜,青菜是
10、敬老院的大爷大妈们自己种的。经过和大爷大妈们的交谈,我们得知敬老院里一共有九个老人,七个老爷爷,两个老奶奶,年龄最大的已经79岁了,最小的也有58岁,他们都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都在这里住了很多年。那位带我们进来的老大爷今年也有70岁了,他在这里住了已经17年了。我不禁感慨:17年一直住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会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啊。他告诉我们,他们这的每个人每月都有600元的政府补助,过年过节每人还有50元以及一袋大米和一小桶花生油。政府每年会给他们发两套衣服,一套春装、一套冬装。我粗略的算了一下,600元一月,平均每天2元钱,老人们一天拿着这2元钱能买点什么啊?所以他们每天的饭菜就只有馒头和自己种的
11、菜,几乎看不到一点油水。 他们住在二楼,每个人一间房,一楼是公共厨房和公共卫生间以及杂物间,很难想象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每天还要爬上爬下的。他们的房间很潮湿,地面很脏,整个房间都散发着一种潮湿的霉味以及尿味,有点呛鼻。房间的布置很简单,一张床、一把椅子以及一个橱柜,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东西。 经过和爷爷奶奶们简单的交谈之后,我们一行四人开始清扫起卫生来,清扫完卫生后,时间已经接近黄昏,我们又陪着他们聊了一会天之后离开了那里。他们看起来都很快乐,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其他的人跟他们交谈的原因吧。待我们要走的时候,爷爷奶奶们在门口恋恋不舍的看着我们离开。 在我没来到这之前,我想象中的在敬老院生活的老人们,
12、他们的生活应该是舒适、安逸的,每天吃完饭就出散散步、下下棋之类的,可我经过和老人们的交谈才得知,他们的生活是极其枯燥无味的。整个敬老院只有一台公共电视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娱乐设施,他们一般晚上八-九点睡觉,早上六七点起床,吃完饭就在街上慢慢的移动着,从街头走到街尾然后再回家,这就是他们一天的生活。 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小伙伴们的心情都很沉重,尽管我们大家都想为老人们做点事情,但是我们能做的事情真的很有限。我们可以给他们一点钱,但是我们不可能长期的供给他们,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建议中小学的师生们每月都可以组织一次慰问老人的活动,给 他们带去一点欢乐;建议政府相关机构提高他们的补助,改善他们
13、的生活条件;建议社会关心保护这些孤寡的弱势群体。最后,我还想说,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孝敬我们的父母,有时间常回家看看他们。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敬老院xx-08-12 18:49 | #3楼 爱心送进敬老院,温暖送进老人心 今年是中国 成立90周年,学校今年暑期开展了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社践活动。于是,我和我们社区放假在家的大学同学走进我们社区,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送温暖给他(她)们”的活动。了解和关心老人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党的温暖和社区的关爱。 尊老敬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
14、却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绵千年的传统美德. 7月19日,早晨8点,我们便踏上了这次实践的路途。一路上,同学们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自己为老人们准备的小节目,一个多小时的忙碌之后,我们便来到了这所名为“夕阳红”的敬老院。一进去,我们被眼前的环境所震惊了,可以说,这里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蓝天白云,依山傍水。在破烂的围墙内外,喧嚣与寂寞比照方此鲜明,让我不禁感慨,再怎样繁华的地方,依然还有角落里沉睡着孤寂与无奈。 走下车,热心的院长阿姨接待了我们,把我们带进会客室,为我们准备
15、了一大箱矿泉水。她一边忙活还一边给我们讲解敬老院的概 况:夕阳红敬老院是吉林市规模最大,环境最好并且建设较早的一所养老院。建地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院内有老人11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已有101岁的高龄,最年轻的仅仅只有20多岁。院内有7栋房,为了照顾一些特殊的老人,还专门设有小食堂,可以单独给老人做他们自己想吃的饭。 听阿姨说,这里的老人平时生活很丰富,说着便用手指着窗外的一条湖,“很多老人非常喜欢钓鱼,这个湖便给他们提供了这个优越的条件。”顺着湖边,我们看到了一个凉亭,里面甚是热闹,老人们正在棋盘上搏斗着,旁边看的人更是着急的为勇士们出谋划策。凉亭对面是一个门球场,院内有不少老人喜欢
16、这项运动。阿姨说平时一些老太太们也不闲着,总聚在一起打麻将或者打花牌等等,生活也很丰富有趣。 在给我们介绍完敬老院的概况之后,阿姨还给我们介绍了朝鲜这个民族一直以来流传的这种敬老传统,让人敬慕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听完阿姨的介绍,我们便自行在院内参观。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谨,但个别活泼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的带动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或者听力有些障碍,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平时娇生惯养的我们,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见到老人的笑脸大家就笑的很开心。感觉像一家人似的其
17、乐融融。通过跟老人家的聊天,使我们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他们的辛劳,明白他 们对他们儿女的记盼,更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希望 其中有一位老人对我印象深刻,他一直坐在院内的那棵梧桐树下,望着远方,我们亲切的过去和老人聊起天来。这个老爷爷已经81岁了,因为儿女工作都很忙,所以不得已来了养老院生活。他最近每天都坐在这棵树下等着他的儿女来看望他 说着,老爷爷的眼眶便已湿润。我们说,“爷爷,没关系,我们都是你的儿女啊!”爷爷露出一脸欣慰的笑容。 不久到了吃饭的时间,在老人们开饭之前,我们向老人送上了我们从学校带来的礼物并表演了大家准备已久的小节目。我们的歌声并不动听,但我们想要老人们开心的情意
18、却是真真切切的。老人们显然是被我们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一个劲的拍着手附和着我们的歌声,有的奶奶爷爷还快乐的和我们一起唱了起来,唉!人老心不老,或许在孩子们当中,他们的嘴角才会上浮。 临走之前,我们和院长合了影,我们希望能把在这里最美好的一天永恒的记录下来,因为这一天我们懂了太多 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在某个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思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
19、,我也一并忘记。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 绞尽脑汁,去答复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
20、之栋梁!没有他们过去的峥嵘岁月,怎能换来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奉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这次实践给了我很多启发,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去关心这些需要临终关心的老人,因为他们曾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理应得到这种爱. 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心,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群体更多的关注.因为: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我们是所有老人的子女! 经济贸易分院电子商务10305班 李恩
21、庶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之敬老院志愿效劳xx-08-12 21:22 | #4楼 爱心送进敬老院,温暖走进老人心 汉语1001班 1501100106 袁满 实践地点: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敬老院 实践时间:xx年8月15日xx年8月22日 今年暑期我和几位老同学在卧龙镇敬老院开展了为期一周,以“温暖社区行”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社践活动。我们走进社区,了解和关注老人们的生活状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局部困难,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8月15日早晨8点,我们便踏上了这次实践的路途。一路上,同学们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自己为老人们准备的小节目,一个多小时的忙碌之后,我们便来到了这所名为“夕阳红”的敬老院。
22、在古旧的围墙内外,喧嚣与落寞比照方此鲜明,让我不禁感慨,再怎样繁华的地方,依然还有角落里沉睡着孤寂与无奈。 走下车,热心的院长阿姨接待了我们,把我们带进会客室,为我们准备了一大箱矿泉水。她一边忙活还一边给我们讲解敬老院的概况:卧龙镇夕阳红敬老院是当地最大的一个敬老院,建地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院内有老人110多人。院内有7栋房,为了照顾一些特殊的老人,还专门设有小食堂,可以单独给老人做他们自己想吃的饭。我们的出现使略显寂静的敬老院,一下子活泼了许多。尤其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年过古稀的老人听到我们亲切的喊他们爷爷奶奶,都冲动的要落泪,我们的手就那样被他们握着,微笑并稍许心痛地听他们念叨着“好孩子”
23、。从第一天进行实践起,我就被这群老人感动着,刚一去,一位奶奶就拉着我去她那先吃点西瓜,老人们都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孩子,这真是让我很感动。从院长那里我了解到每年都会有好几批大学生来这里进行志愿效劳,老人们都很喜欢年轻人这些效劳社会的做法。院长告诉我们,住在本院的老人差不多都是年过七旬的,身体也大都有疾病,行动多有不便。行动不便成了他们生活的最大障碍。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感到有些心酸。我们几个就赶紧行动起来,有的帮助清扫卫生,有的和老人们谈笑聊天,有的帮老人按摩捏背,有的给老人发带来的食品和礼物,有的在表演节目。我面对的是一位全瘫老人,酷暑中他无法行动,身体已经发馊,我拿洗好的毛巾帮他擦拭身体,边擦边
24、和他聊天,知道在敬老院中没有护理人员,生活全靠自己,像他这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必须依赖大家的帮助才行。看到他住的凌乱的屋子,我帮他收拾,把他的尿壶倒掉涮干净,地擦干净,还翻开窗子将异味发散出去。我忙着时,不经意间看到老大爷抹眼泪了,他哽咽的说,自己 无儿无女,还没有过哪个孩子像我这样照顾他。我笑着告诉他,我们都是江南大学的学生,暑期志愿帮助大家,我在这里就是您的孩子,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和老人都认熟了,每次我们刚进敬老院,老人们就围上来,那种亲切的依赖感,令我感触至深。短短几天,我们和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成了亲人。这时我又想到了那位大爷的话,“你们来了就很好,老了老了不图什么,
25、我们身边就想有一个可以说体己话的人,只要能来,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想这个孤寡老人这样真挚朴素的话语,其实隐藏着老人渴望更多关心,希望孤寂的心灵获得更多的抚慰的愿望。因为没法行走,他们对外边发生的事情格外感兴趣,我把自己在大学的趣事告诉他们,虽然交流起来十分困难,可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次实践中还让我非常感动的是老人们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院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大家帮助打饭打水,帮助收拾屋子,几个细心的大妈,还隔三差五出去买点水果,分给那些没法行动的老人。还有老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院子的空地上开辟出了小菜园,老人们这样说,“闲着也是闲着,种点菜,大家吃着鲜。” 我也看到,基层政府也已经越来越重视老人
26、的生活,开始逐年提高老人们的生活待遇。我从敬老院的爷爷奶奶那里了解到,这几年他们可以领到更多的政府补助。在敬老院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之前,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敬老院的餐厅中很少有荤菜,饭菜十分单调。这两年不仅吃肉不成问题,每逢过节,都要为老人们包水饺。当老人们说到这里时,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中午是我到餐厅看了一下,大家有序就餐,有说有笑,生活十分安详。 不仅生活上的补助增多了,老人们还告诉我,医疗卫生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今年政府为敬老院新增派了一位年轻医生,大家看病更方便了。而且每年都要为大家进行体检,谈到这一点老人们流露出感谢之情,称赞现在的政府为人民办实事。 在志愿效劳同时,我们又实地走
27、访了解了其他乡镇养老院的情况,发现相比之下,情况要糟糕得多:那里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差,很多子女弃老人于不管不顾的境地。许多敬老院由于经费缺乏的限制,食住条件不佳,医疗设备简陋,且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 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收获了很多,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学生志愿效劳的必要。尤其在和敬老院的老人们和进行交流后,也深刻意识到这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正迫切期待社会的更多关心。从他们的言语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一路走来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有着太多的辛酸,老人们其实不需要多么丰富的物质生活,他们最需要的是晚辈对他们的孝敬,是社会对他们的关心。我们现在追求的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的和-谐。老人,特别是敬老院的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们,作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我们社会应该有责任承担孝敬那些老人的义务,使他们有一个温暖祥和的晚年。 尊老敬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却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进了敬老院.之所以选择敬老院,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没人陪自己聊天;而且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合同协议
- 银行抵押还款合同(标准版)
- 室内装修监理合同(标准版)
- 项目开工合同(标准版)
- 模具费用合同(标准版)
- 内江市委社会工作部招聘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专员考试真题2024
- 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综合测评试卷(详解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综合测评试题(详解版)
- 2025年建筑识期末试题及答案
- 分拣标准化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电容膜片真空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女装秋冬商品培训
- 2025年新团员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与模拟试题集
- 公司注销原合同补充协议
- 2025-2030中国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穿透效应
- 护理学用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铁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