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原文解读之欧阳物创编_第1页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原文解读之欧阳物创编_第2页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原文解读之欧阳物创编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译事之难严复时间:2021.02.07命题人:欧阳物中国清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三字翻译标准信 达雅,下面就是严复先生曾经写道的他对翻译的个人见 解。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其中信达现在一直沿用,只有 雅,严复指的是要用古文写成汉语译文,当今肯定不能接 受,但是严复所处的时代,他翻译过来的东西主要是给朝 廷的高官和当权者看的,所以要写成华丽的古文。(录自严复:V天演论译例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 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 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 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 言,本五十

2、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晚出之书,译文 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值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 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日达骨,不云笔 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 ! 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翻译工作有三项不容易做到的事,忠实于原著即准 确,译笔流畅明白,文字典雅。要做到忠实于原著本来就 很不容易,而如果只注意准确却忽略了译笔的通达晓畅, 那么,即便是译了出来也等于没有译。可见译笔的流畅是 应予重视的。自从海外交通开放以来,具有一定翻译能力 的人才,几乎到处都有。不过,我们随便取一本译作来 看,要求它把忠于原著和译笔流畅这两者结合得很好,却 并不多。按其原因

3、,一是由于对原著只作粗略的浏览,二 是对原著缺乏全面的分析研究,三是不能真正理解原著。 现在这本天演论所阐述的,原都是五十年来西方科学 界崭新的研究成果,又是作者晚年出版的著作,我的译文 着重在揭示它的理论精髓。因此,词句之间,就时而不免 会根据自已的体会而有所增损,或甚至加以修正补充,只 要主要精神不与原文相违背,则译文尽可不为原著文字结 构所执束。换句话说,只要原著的主题思想能得到充分表 达,也不一定按原文直译,以便译者有进行再创造的余 地。但这实在不是做翻译工作的正确方法。正象名僧鸠摩 罗什法师所说学得不到家,反而会产生流弊。以后, 搞翻译的人将会更多,千万不要搬用我这种做法。二、西文句

4、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 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 十百言,假令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刪削取经,又 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 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辞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 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 也。二、英文句子中的一些名词术语,一般都边举例边解释, 插在中间,就象中文的引证、旁注一样,然后远远地与前 文相接,把前后意思贯串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因 此,英文的句子结构自有其特点,它少则二、三个字,多 则数十、成百字为一句,假如机械地照译原文,就必然会 令人费解。假如为图省事而大量砍削原

5、文中的难译部分, 又会损害原意。这全靠译者先将原文的全部精神实质紧紧 地掌握住,做到融会贯通,烂熟于胸,而后下笔,自然就 能使译文准确、流利,首尾呼应,较充分地表达出原著的 思想。至于那些原著的文字,理论过于深奧,难以被一般 读者所领会的,那就只好多下些引证、衬托的功夫,以祈 阐明它的含义。译者所有这一切具体做法,无非为了一个 达字,归根到底,为了达,也正是为了忠实于原著,使译 文能准确地表述原著的精神。三、易日: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 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 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

6、近世利俗文 字,则求达难。往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审择于斯二者 之间,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不佞此译,颇贻艰 深文陋之讥,实在刻意求显,不过如是。又原书论说,多 本名数格致及一切畴人之学,倘于之数者向未问津,虽作 者同国之人,言语相通,仍多未喻,対夫出以重译也耶!三、易经指出:做文章要讲究辞藻的优美和主题的正 确。孔子也说过:做文章,不过是把意思表达得确切罢 7。又说:语言、文字枯燥无味,就不能扩大影响。 可见,文字的准确、流畅、优美,乃是做文章所必须遵循 的原则,也是搞翻译工作的标准。本来,除了文字的准 确、流畅之外,还要求其典雅,这不仅仅是为了去影响尽 可能多的读者就行了。其实,那些

7、包含着古奥的推理和含 蓄深沉的语言的著作,用中国汉代以前的语法句法去译 述,倒还易于表达些,若用现时代人民大众所通用的文字 语言译出来,反而不容易表达得充分。这样做的结果,就 往往难免为了凑合词句的章法而不得不损害原意。于是, 使得译文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翻译时,求达,还是求 雅?这两个标准必须慎重选择,在不可得兼的时候,稍稍 偏重于雅,也是有的,这都是出于不得已,并非单纯地追 求文字技巧呵!我这个译本,曾经很引起一些人的议论讥 讽。说文字过于艰深难懂,又失之粗糙。实际上,不过是 由于我主观上力图做到突出原著的精神罢了。另外,原著 的各种观点,多半来自哲学、数理以及自然科学各部门从 事实践的

8、人的研究成果,倘译者本人对于这类科学从未接 触过或知之不多,那么,尽管译者与作者是同一国的人, 懂本国的语言文字,恐怕仍然在理解上会有很多困难。本 国译者尚且不尽理解,又何况由外国人根据异国文字辗转 翻译过来的译本呢?四、新理踵出,名目纷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牵 合,终嫌参差。译者遇此,独有自具衡量,即义定名。顾 其事有甚难者!即如此书上卷导言十余篇,乃因正论理深, 先敷浅说;仆始翻辰言,而钱塘夏穗卿曾佑病其滥恶,谓内典原有此种,可名悬谈,及桐城吴丈挚父汝纶见 之,又谓辰言既成滥词,悬谈亦沿释氏,均非能自树立 者所为!不如用诸子旧例,随篇标目为佳。穗卿又谓如 此则篇自为文,于原书建立一本

9、之义稍晦。而悬谈、悬 疏诸名,悬者糸也,乃会撮精旨之言,与此不合,必不可 用。于是乃依其原目,质译导言,而分注吴之篇目于下, 取便阅者。此以见定名之难!虽欲避生吞活剥之谴,有不 可得者矣!他如物竞、天择、储能、效实诸名,皆由我始, 名之立,旬月跚橱,我罪我知,是存明哲。四、新的学说一个接着一个地不断出现,新的名词也随着 多了起来。这些新的名词,从中文中很难找到,即使勉强 凑合,也嫌不够贴切。搞翻译工作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只 有依靠自己的水平和理解能力,按照新名词的含义去确定 中文的译名。但这样做是很困难的,就如这本书上卷的十 几篇导言,是因为正文的理论很深,才以导言的形式先作 番浅显的解说。我起

10、初把导言译成卮言,钱塘 人夏穗卿(名曾佑)嫌译得不好,说这是佛经中曾经用过的 名词,可译成悬谈。“后来桐城人吴挚父先生(名汝纶) 见了,又说:卮言既然已是陈词滥调了,而悬谈 也是沿用佛家的,都不是具有独创能力的人所应遵循的, 还不如采用过去诸子百家写书的老办法,给每一篇加上个 题目好些。夏穗卿又说:这样做,就成了一篇篇相对独 立的文章,对于原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用意就显不出来 了。至于悬谈、悬疏这些名词,悬就是玄 妙的意思,是集中概括全书中心思想的话,与这不符合的 做法,一定不能采用。老虑了上面两种不同的意见之后, 于是就依照原来的篇目,干脆将卮言译为导言, 并把吴挚父所拟定的各篇的题目,分别注在下面,使读者 读起来方便。从这里可以看到确定一个译名的困难,即使 想避免因生吞活剥而引起别人的讥笑,还是避免不了。其 它如物竟、天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