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第八章 战后科技革命及战后科技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1页/共52页第一节 战后科技革命第2页/共52页一、科技革命的含义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总称。 科学革命是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重要发现,即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上质的飞跃; 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上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上质的飞跃。第3页/共52页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学革命始于15431543年标志:太阳中心说、牛顿经典力学、机械自然观 第4页/共52页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18世纪中叶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第5页/共52页
2、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学革命始于1919世纪中叶标志:能量转换与守衡定律、电磁场理论、原子分子论、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说的提出 第6页/共52页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中叶标志:电力和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第7页/共52页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学革命始于二战结束后 标志:量子论、相对论和基因论的提出 第8页/共52页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二战结束后标志:原子能、微电子、高分子合成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的出现和使用 第9页/共52页二、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战后的这次科技革命在原子能、微电子、高分子合成技术、信息技术和航天技术等领域都出现了重大突破。 第10
3、页/共52页 从演变的过程来看,第三次科技革命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 1945 1955,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和平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利用核能的新时代;1955 1965,以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向外层空间进军;1965 1975,以DNA重组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第11页/共52页1975 1985,以微处理器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 揭开了扩大人脑智慧的新篇章;1985 1995,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信息产业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第12页/共52页三、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全面性; 综合性; 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
4、; 科技革命要求大力开发科技人才资源; 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支持和干预。第13页/共52页四、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原因 对高额利润的争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科技力量的壮大和应用; 科技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传递手段的现代化; 各国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增加; 战争、军备竞赛以及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国际协作与科技情报交流,先进技术的引进 。第14页/共52页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第15页/共52页一、产业结构的含义产业结构的转变反映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变化;产业结构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产业结构是指劳动力、资金、技术
5、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定比例关系。第16页/共52页二、科技革命与产业结构的转换 二战后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不但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走向高级化。 下面,我们来介绍科技革命对不同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 第17页/共52页(一)三次产业的分类 现在世界各国通常把各种不同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生产部门;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 第三产业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18页/共52页 (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经过了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
6、业再转向第三产业的转换过程。 在图和图中,我们将以美、英、日、德、法等五个主要发达国家为例对这一转换过程进行说明。第19页/共52页 第20页/共52页 第21页/共52页(三)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变化趋势: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缓慢下降;第二产业由上升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持续上升。区别: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普遍高于发达国家,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一般低于发达国家。第22页/共52页 第23页/共52页 第24页/共52页(四)产业结构的融合与软化趋势 农业产业化 经济服务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软化第25页/共52页三、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因(一)产业结构转换规律 第
7、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第26页/共52页(二)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因 科学技术对产业结构的转换起着推动作用; 需求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转变的制约作用; 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第27页/共52页四、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兴起,正在引起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推动许多国家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转变。 信息产业是指现代信息设备生产、制造,以及利用这些设备进行采集、储存、传递、处理与服务的部门的总和。第28页/共52页(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兴起1. 信息技术领域革命 数字化革命全球电话网主
8、干线开始使用光导纤维计算机成本大幅度下降 2. 信息产业的兴起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第29页/共52页(二)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不仅对传统的国际经济关系产生重大冲击,引起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而且对世界经济其他各个领域也将产生深远影响。第30页/共52页 1. 加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知识经济已开始取代工业经济; 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0。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全世界因特网使用者约5亿人,每天在网络上传送的电子邮件达到14亿封,平均每分钟有97万封电子邮件被发送。 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 西
9、方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高达60%以上。第31页/共52页图 部分 OECD 成员国服务业企业R&D占全部企业R&D的比例第32页/共52页 2. 促进国际贸易的信息化高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增加,传统国际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年增长率在10%以上。2002年,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约占制造业出口总额的1/4 。信息服务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002年,世界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实现的贸易额达到6153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73.1%。国际贸易交换方式走向电子化。第33页/共52页3. 国际金融关系的信息化 主要表现为流
10、动资金与信息联系更加密切,以及资金流动方式的电子化和金融机构经营的国际化。 银行纷纷上网; 银行业务国际网络化; 虚拟银行成为现实; 电子货币时代来临。第34页/共52页4. 跨国公司经营业务的信息化 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于信息产业; 世界上6万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万5千亿美元。跨国公司掌握了全球70%以上的对外投资、70%以上的的高新技术和80%以上的技术转让,每年投入的研究经费占全球研究与开发费用的30%。 跨国公司纷纷建立内部信息网络。第35页/共52页5. 5. 信息技术的其他影响信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信息技术
11、领域发展不平衡且竞争加剧。 世界计算机和通信产品生产已从1996年的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亿美元,2000年全球信息产品市场销售额为万亿美元,2002年市场总额已达万亿美元,信息产业已是全球第一大产业。 第36页/共52页第三节 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37页/共52页一、科技革命与各国经济的发展1. 科技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战后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80%左右是通过科学技术实现的。第38页/共52页2. 科技革命引起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 产业比重有所缩小;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知识产业涌
12、现 就业结构的变化知识型就业人数增加单纯从事体力劳动的就业人数相对减少结构性失业第39页/共52页 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企业内部分工向专业化、单一化方向发展;中小企业数目增加很快;产品结构由“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转变。 生产力地区配置的变化第40页/共52页 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的变化管理科学化 宏观上: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应用于管理;微观上:使企业的生产、办公、财务、销售、工资等实现管理自动化。 教育的变化第41页/共52页3. 战后科技革命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城市和乡村关系的变化:城乡一体化和乡村的边缘化;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比例的变化:脑力劳动者比例的上升;
13、阶级关系方面的一些新现象:如中产阶级的膨胀和贫富差距的扩大;第42页/共52页二、科技革命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科技革命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加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且导致科技领域的竞争和争夺日益激烈。第43页/共52页(一)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国际化。 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和投资国际化以及相应的跨国公司的发展。 生产和投资广泛采取跨国公司的形式; 生产和投资主要取决于高新技术和工业化水平; 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转向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体。第44页/共52页 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向的变化。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图
14、8.3.1 1994-2004年国际货物贸易和世界GDPGDP增长情况第45页/共52页 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图8.3.2 1980-2005年国际贸易增长情况第46页/共52页 国际贸易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下降; 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的3/4。第47页/共52页 科技革命促进了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和国际间劳务合作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各类科技人员在国际间不同方向的流动; 科技进步为国际劳务合作创造了一切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第48页/共52页(二)科技革命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美国在科技和经济上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但地位相对于50年代初期有很大下降; 日本成为追赶美国新技术走在最前列的国家; 加拿大、澳大利亚成为新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第49页/共52页(三)科技领域的竞争和争夺日益激烈。 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领域的摩擦和争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科技领域表现出来的;科技竞争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展开,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门安全生产培训考题课件
- 部门信息安全培训感想课件
- 温湿度协同调控-洞察及研究
- 边坡坍塌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基于循环经济的甲维盐水剂包装材料绿色化路径
-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适应症拓展潜力评估与医保目录准入障碍研究
-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1,3-环己二酮热稳定性与结晶行为预测研究
- 圆形果冻标准化生产中的工艺瓶颈突破
- 国际标准对接中防火泥高温蠕变测试方法的技术代差问题
- 围兜尺寸标准化与成人个体差异的适配性研究
- GB/T 8295-2008天然橡胶和胶乳铜含量的测定光度法
- GB/T 19960.1-2005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生产作业管理讲义
- 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优秀课件
-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初中音乐《快乐的女战士》《水草舞》课件
- 战现场急救技术教案
- 易制毒化学品岗位责任制度
- 气力输送计算
-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 公共关系学授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