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箱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张拉控制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 时,方可张拉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正弯矩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1302Mpa。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95%,方可张拉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负弯矩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 =1395Mpa。施加预应力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4、张拉顺序正弯矩钢束张拉顺序: N1N2N3;负弯矩钢束张拉顺序: T1 T2 T3。预应力张拉计算书1、张拉计算所用常量: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Eg=×105N/mm 2预应力单数钢材截面面积Ag=139mm2b预应力钢材标准强度R y =1860Mpa
2、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设计图纸要求:正弯矩束锚下张拉控制应力b制应力1 = R y =1395Mpa2、计算所用公式:1)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P 的计算:1P= k ×Ag× n× 1000 ×b(KN)b1 = R y =1302Mpa,负弯矩束锚下张拉控式中: k -预应力钢材的张拉控制应力(Mpa);Ag- 预应力单束钢筋截面面积(mm2);n-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mm2);b-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取。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p 的计算:直线筋两端张拉的曲线筋p =( kl)p (1 e)kl(KN
3、)其中: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拉力( N);l-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 m);-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 -预应力钢材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3)预应力筋张拉时理论伸长值的计算:pLL= AyEg其中: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 预应力筋长度( cm);Ay- 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mm2);Eg-预应力筋弹性模量( N/mm 2)。3、计算过程本标段采用钢绞线作为预应力钢材,依据通用图及设计图纸,钢束的组成形式一共有两种,N1、N2为 5 束低松弛钢绞线,N3 为4 束低松弛钢绞线。负弯矩钢绞线T1、
4、T3为5 束低松弛钢绞线,T2 为4 束低松弛钢绞线。正弯矩张拉力5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11P= k ×Ag× n× 1000 ×b =1302× 139×5× 1000 ×1=;4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11P= k ×Ag× n× 1000 ×b =1302× 139×4× 1000 ×1=。负弯矩张拉力5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11P= k ×Ag× n× 1000 ×b =1395× 1
5、39×5× 1000 ×1=;4对应的张拉控制力为:11P= k ×Ag× n× 1000 ×b =1395× 139×4× 1000 ×1=。钢绞线理论伸长值钢束编号N1N2N3T1T2T3位置中跨( cm)5边跨( cm)5设计图纸提供的理论伸长量为左右两端之和,施工过程中采用计算的张拉力及图纸理论伸长量进行控制。张拉施工1、正弯矩张拉1)搭设张拉操作平台,采用钢管支架加木板搭设平台放置千斤顶。2)安装工作锚板,夹片,并将夹片轻轻敲实,然后安装千斤顶、工具锚、夹片。安装时使千斤顶与
6、锚垫板垂直。3)预应力张拉程序当主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且混凝土龄期达到7 天后,可以张拉,按设计要求顺序 N1 N2N3张拉,张拉时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程序如下 :0初始应力( 10% con 张拉控制应力)( 20% con 张拉控制应力) 100%k(持荷 2分钟)锚固。两端分级加载张拉,当张拉力接近控制应力时,两端同时张拉直到控制应力的100,并持荷 2 分钟。逐级加载后通过测量千斤顶油缸行程测量各级钢绞线的伸长量,张拉时安排专人与两端联系, 互报油表读数和钢绞线伸长量,尽量使两端接近平衡 , 不允许出现明显不协调的现象。千斤顶回油到零,测量钢绞线的伸长量,并作好记录
7、。两端同时退去工具锚,卸下千斤顶,张拉结束。张拉时认真作好张拉记录。4)张拉应力控制a.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符合设计要求。b. 预应力张拉以张拉力及伸长值进行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如两者相差超出6%,则应暂停张拉, 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继续张拉。2、负弯矩张拉梁板架设后,连接接头段钢筋,绑扎横梁钢筋,设置接头段顶板束波纹管并穿束。在日温最低时,浇注连续接头、中横梁及其两侧与顶板负弯矩束同长度范围内的桥面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95%,张拉顶板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搭设钢管支架,然后用手拉葫芦固定千斤顶。张拉顺序为T1T2T3 两端同束对称张拉。其他张拉程序
8、、预应力控制同正弯矩张拉。各阶段张拉力及油表读数控制箱梁张拉采用 YDC1500型千斤顶 2 台、ZB4-500 高压电动油泵及配套油表 (编号 7396、7284)进行,施工前张拉机具经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一)箱梁正弯矩束张拉力及油表对应读数计算如下:1、千斤顶编号: YDC1500 KN(1#)对应压力表编号: 73961)钢绞线为 4 束 : 张拉控制应力P= 。张拉应力占控制应张拉力( KN )压力表读数( MPa)力的百分比10%72 39120%100%校验回归方程公式为 :压力表读数 Y=+ 。(详见检测报告)2)钢绞线为 5 束 : P=张
9、拉应力占控制应力张拉力( KN )压力表读数( MPa)的百分比10%20%100%校验回归方程公式为 :压力表读数 Y=+ 。(详见检测报告)2、千斤顶编号: YDC1500 (2#)对应压力表编号: 72841)钢绞线为 4 束 :张拉控制应力 P= 。张拉应力占控制应力张拉力( KN )压力表读数( MPa)的百分比10%7239120%100%校验回归方程公式为 :压力表读数 Y=+ 。(详见检测报告)2)钢绞线为 5 束 : P=张拉应力占控制应力张拉力( KN )压力表读数( MPa)的百分比10%20%100%校验回归方程公式为 : 压力表读数 Y=+ 。(详见检测报告)(二)箱
10、梁负弯矩束张拉力及油表对应读数计算如下:1、千斤顶编号: YDC1500 KN(1#)对应压力表编号: 73962)钢绞线为 4 束 : 张拉控制应力P= 。张拉应力占控制应力张拉力( KN )压力表读数( MPa)的百分比10%20%100%校验回归方程公式为 :压力表读数 Y=+ 。(详见检测报告)2)钢绞线为 5 束 : P=张拉应力占控制应力张拉力( KN )压力表读数( MPa)的百分比10%20%100%校验回归方程公式为 :压力表读数 Y=+ 。(详见检测报告)2、千斤顶编号: YDC1500 (2#)对应压力表编号: 72841)钢绞线为 4 束 :张拉控制应力 P= 。张拉应
11、力占控制应力张拉力( KN )压力表读数( MPa)的百分比10%20%100%校验回归方程公式为 :压力表读数 Y=+ 。(详见检测报告)2)钢绞线为 5 束 : P=张拉应力占控制应力张拉力( KN )压力表读数( MPa)的百分比10%20%100%校验回归方程公式为 : 压力表读数 Y=+ 。(详见检测报告)压浆1、施工准备工作1)检查确认材料数量、种类是否齐备,品质是否保证;2)检查机具是否完备 , 运转是否正常;3)张拉完成后,用砂轮切割机切除外露的钢绞线(外露量20 H 30mm),然后在锚垫板上进行封锚。2、搅拌水泥浆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作业。水泥:水:外加剂:膨胀剂=128
12、7:502:19:122 (单位:千克)1)搅拌要求:搅拌水泥浆之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搅拌机内壁充分湿润。搅拌好的灰浆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灰浆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未拌和的材料,更不能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2)装料顺序首先将称量好的水、水泥、膨胀剂倒入搅拌机,搅拌2min;将溶于水的减水剂倒入搅拌机中,搅拌3min 出料;水泥浆出料后应尽量马上泵送,否则要不停地搅拌;必须严格控制用水量,否则多加的水全部泌出,易造成管道顶端有空隙;对未及时使用而降低了流动性水泥浆,严禁采用增加水的办法来增加灰浆的流动性。3、灌浆将水泥浆加到储浆罐中引到灌浆泵,在灌浆泵高压橡胶管出口打出浆体,待这些
13、浆体浓度与灌浆泵中的浓度一样时,关掉灌浆泵,将高压橡胶管此端接到孔道的灌浆管上,扎牢。打开灌浆阀,启动灌浆泵,开始灌浆,灌浆过程中,泵要保持连续工作。压力达到左右,持压23min,完成排气泌水,使孔道内浆体密实饱满,完成灌浆,关闭灌浆泵及灌浆阀门。4、清洗拆卸外接管路,清洗灌浆泵、搅拌机及所有沾有水泥浆的设备和附件。5、压浆注意事项锚头一定要密封好,并尽早开始灌浆。灌浆管应选用牢固结实的高强橡胶管,抗压能力1Mpa,带压灌浆时不能破裂,连接要牢固,不得脱管。严格掌握水泥浆的配合比,浆体材料误差不能超过规定值。灰浆进入灌浆泵之前应通过筛子。灌浆工作宜在灰浆流动性没有下降的30 45 分钟时间内进行,孔道一次灌注要连续。中途换管道时间内,继续启动灌浆泵,让浆体循环流动。压浆的顺序为:先压下层孔道,后压上层孔道。在冲洗孔道时如发现串孔,则应两孔同时压注。每班应制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物基二元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领导开场白课件
- 战略合作协议
- 结直肠息肉门诊管理专家共识(2025成都)
- 科技数码产品电子产品推广方案设计
- 继承财产分配协议范本书5篇
- 借款还贷合同书7篇
- 河北省唐山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卷
- 精神疾病社会污名化-洞察及研究
-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 出售废旧物资证明 出售废料证明 回收证明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丰填埋场沼气发电利用项目环评报告
- SJG 74-2020 深圳市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高清现行
- “国培计划”优秀工作案例推荐表——“八张清单”撬动送教下乡的兴奋点
- 《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详解)
-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 (高清正版)T_CAGHP 066—2019危岩落石柔性防护网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 9.冷轧板带材生产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