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A(精编版)_第1页
第二课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A(精编版)_第2页
第二课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A(精编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a第二课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知识点拨】考点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耜耕)铁犁牛耕(一)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石器锄耕(二)传统农业:铁犁牛耕1. 发展:( 1)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 , 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 2)汉代以后, 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2. 生产工具的改进:战国:铁犁;西汉: 赵过推广耦犁;犁壁耧车播种工具唐:江东地区曲辕犁3. 耕作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 垄作法西汉:赵过推广代田法魏晋南北朝:

2、耕靶耱技术4. 耕作制度的发展: 两汉:一年一熟宋代:江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5. 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1) 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西域坎儿井(2) 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水力) 、明清风力水车二、土地制度:(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二)奴隶社会: (夏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三)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1. 形成: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认2. 形式:(1)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 直接由国家政权掌握的土地,所有权归国家, 叫做公田。主要包括: 一是全国的森林、 荒地, 河流;二是皇帝的林园;

3、三是分散在各地没收 的富人、豪强、商贾的土地。 公田的经营方式: 一种是假田制: 就是把国有土地出租给无地农民耕种,史称“假民公田”,农民要交税。一 种屯田制:从汉武帝开始大规模屯田,屯田分 为民屯和军屯,民屯要交纳地租,屯田者主要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 b cd 4(2009 天津文综 2)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 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状况b. 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5(2008 广东单科 4)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 事农则田垦,田垦

4、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 “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 该推断()a 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 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 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6(2007 广东卷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c)7(2008 广东单科 2)符合下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a西周b西汉c. 晋d宋8(2009 海南卷 26)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 不忧冻饿, 亦亡千金之家。

5、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材料二 :(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 敦厐,故风俗澄清, 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隋书·地理志下材料三 : 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 。隋炀帝加以愤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力,大吴之国,以称人 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 编摘自太平御览( 1)根据上述材料, 概括指出汉代至隋代 “江南”发生的变化。( 2)列举两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有代表性的“文人才子”。【知识点拨】考点 2:手工业的发展(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

6、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产生:原始社会晚期: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三种经营形态二、发展概况: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 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的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1. 官营手工业: 高超的冶金技术冶铜:新时器时代:开始出现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鎏金、镶嵌技术冶铁:西周:已能制造铁器战国: 铁农具推广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炼钢: 春秋晚期:有钢剑魏晋南北朝: 灌钢法享誉世界的制瓷业商

7、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技术成熟,多为青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五大名窑元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明清:瓷都 -景德镇;彩瓷、珐琅彩异彩纷呈的丝织业距今五六千年前: 出现蚕茧和丝织品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期: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汉代:丝绸之路唐朝:丝织技术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 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在苏杭等地由官府设织造局,技艺超过前代2. 民间手工业:种类: a. 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 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b. 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发展历程: a. 春秋战国和秦汉不断发

8、展。 b.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c. 隋唐 时得 以恢 复和 发展。d.宋元时继续发展。e.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f.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知识操练】1(2009 广东卷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制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2(2009 海南卷7)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的因为()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

9、. 资本主义的萌芽d. 商业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拨】考点 3:商业的发展(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历朝历代商业发展的史实:商业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商代出现职业商人;周朝实 行“工商食官”,将商人集中设官管理;春秋 战国时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从战国起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地位受到限制,屡遭打击;中 唐以后,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人地位得以提高;明清时,区域化商人群体出现, 如“晋商”、“徽商”、“闽商”、“浙商”。2. 古代城市发展发展:自周至唐:以政治职能和军事职能为主的城市兴起,县治以上设交易场所 “市”,但商业活动受到官府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坊市分

10、明。宋代:城市的经济职能 大大增强,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市坊破界如晓市、夜市、街市、草市等。明清:江南地区兴起了 一批以经济职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人口密集,商业繁荣。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某些城市,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3. 对外贸易: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 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易, 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泉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 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 “闭关锁国” 政策, 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11、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4. 商业要素:政局是否稳定、政策是否鼓励(整个封建社会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产品是否充足(手工业、 农业的发展)、场地(城市、店铺)、交通是否便利、货币是否统一并 便于携带、商人团体、市场;因此无论是商业 的影响因素还是商业的发展表现均从上述角度归结。【知识操练】1(2009 辽宁文综 27)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 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2(2009 广东卷4)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

12、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a 要求民众纳税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c. 不要求民众纳税d. 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3(2009 浙江文综 15)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 业 税(万贯)非 农 业税 ( 万农业税:非农业税贯)至 道 末 年2408 11560 :40( 997 年)67 3天 禧 末 年(10212641 23874040 :60年)熙 宁 十 年(10772021 35117 228 :72年)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a b cd4(2

13、008 广东文基 19)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与居民区隔开有专门官员管理又叫“草市”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a b c d5(2008 山东 9)下图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a b cd6(2007 山东文综 1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a b c d7(2007 海南卷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 甲骨文中也有如下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a. 贝用于占卜

14、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8(2007 山东卷 15)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来到中国, 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 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b. 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c. 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9(2007 海南卷4)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a 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 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10(2009 江苏历史 21)历史学家李洵认为: “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

15、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 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 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 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 在位, 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 于慎行谷山笔麈 卷四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 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徐光启文集卷十一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 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 纲常已矣。 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

16、)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记请回答: 清 钱泳登楼杂(1) 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 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 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 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知识点拨】考点 4:资本主义萌芽与 " 重农抑商 " 和" 海禁" 政策。(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含义: 劳动力成为商

17、品,即在某些生产领域出现雇用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表现:明朝中后期,江南的个别地区、个别部门。方式一是作坊主雇用机工,变成资本家,二是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商人变成资本家。清代缓慢发展, 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工更细密,部门、地区增多。有利条件:农业:粮食产量的提高,为农业人口流向手工业部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农业结构;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为手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丰富的商品;手工业:发达的手工业为萌芽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前 提;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劳动力的 商品化奠定了基础; 白银的流通提供了充足的货币基础;赋役制度: 明清赋税制度的调整有利于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有利于为资本主义萌

18、芽的产生提供劳动力条件等。充足的货币条件,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不利条件: 根本原因:封建社会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 性,阻碍了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政策因素: 封建政府为巩固政治统治,必然要采取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措施;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设立关卡,征收重税, 限制工场规模,残酷剥削农民等。这些措施从各方面束缚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资金因素:重农抑工商的政策, 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大量买房置地, 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政府厉行文化专制政策,教育落后。总之,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19、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进程。2重农抑商政策含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是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它萌芽于战国时期李悝的改革思想和实践,从商鞅变法奖励耕战、 禁止弃农经商,汉文帝的重农政策,直到明清经济政策的调整。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2) 从农业看: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生活资料,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生计 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稳定。(3) 从工商业看:工商业不能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商业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 与强调耕战、 加强中央集权思想发生矛盾。 3明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