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应用技术指南》编制说明_第1页
《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应用技术指南》编制说明_第2页
《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应用技术指南》编制说明_第3页
《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应用技术指南》编制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名称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应用技术指南任务来源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 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 ( 皖质函 2018 326 号 ) (编号 :2018-01-042 )负责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响洪甸路1200 号新桥机场高速公路监控中心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标准起草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1江红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主任高级2纪鑫和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职员中级3徐钟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职员中级4谭付良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职员中级5涂勇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

2、公司职员中级6韩苏庆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职员初级7陈龙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职员初级8余宏伟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职员初级9高翔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职员初级10李绍森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高级11熊兴礼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职员中级12131415编制情况1 编制过程简介本标准的编制依托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养护管理中心所管养路段沥青路面沉陷处理工程实际。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应用技术指南地标编制于 2018 年立项。 2019 年 9 月完成初稿; 2019 年 10 月 -12 月组织三次内部审查, 2020 年 1 月 11 日组织召开

3、了 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应用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讨论会, 会上提出修改意见 9 条; 2020 年 1 月完成征求意见稿。2 编制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本标准编制的必要性:高速公路通车后受重车荷载及路基沉降变形等因素影响,路面会出现局部不均匀沉陷,表现为桥头跳车及路面沉陷。 路面沉陷影响行车舒适性, 雨天积水造成安全隐患, 同时跳车荷载会加速桥头搭板、 伸缩缝等损坏。 传统处治工艺局限性大: 日常养护热补料填筑与原路面粘结差, 使用寿命短; 铣刨面层回填工期长,造价较高等。 本标准沉陷处理技术通过线形控制、冷拌冷铺、逐层铺筑的方式来消除路面沉陷,降低集料及沥青用量节约造价的同时,能有效减少有害

4、气体及粉尘的排放,缩短养护维修时间,避免施工周期长带来的交通拥堵,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畅安舒美出行需求,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标准编制的意义:本标准的编制可规范路面沉陷处理养护维修作业,提高路面行车舒适性、降低安全隐患。将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桥头跳车及沉陷处治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为沉陷处理施工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验收等提供技术方法,为实现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环境友好、资源节约、 低碳高效” 的总体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可广泛适用于高速公路及其他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沉陷及桥头跳车处治,为沥青路面沉陷处理施工节能减排、积水路段快速应急抢修施工等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3 编制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

5、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编制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现有公路行业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中技术指标与现行的行业法规、规范相契合。2)符合国家和交通行业有关公路养护的方针、政策,延长公路养护大中修作业周期,实现养护降本增效的目标。3)内容应系统全面,结构合理,考虑养护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成果,规范、指导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用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施工作业,提高施工质量。4)规定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验收等应便于养护作业实际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标准编制的主要参考依据:1)公路行业法律法规。2)公路养护行业技术规范。3)其他行业(如

6、建筑行业)具相似作用材料的相关标准。4)安徽省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相关标准、办法和技术指南等。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基于我省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和对路面服务水平日益增高的需求现状,对我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编制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应用技术指南省级地方标准。本标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编制规则, 对安徽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作业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具体内容提出了标准要求。本标准中主要指标的测试方法尽可能采用已发布的国家、行业标准中通用的试验方法,以体现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4 主要条

7、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论证的论述本标准对我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施工作业涉及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管理要点、质量管理与验收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指标来源及确定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基于现行标准,结合实际应用总结提炼主要指标是在国家现行养护规范、 省交通行业相关规定的基础上, 通过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施工实际应用和不断总结,逐步提炼形成。第二:组织标准应用单位做指标验证在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中, 起草单位已组织标准应用单位对所实施的关键性指标做指标验证。复核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第三:组织专家对指标进一步论证标准编制初稿完成后, 组织省内公路

8、养护方面的专家、 学者对标准的适用性进行进一步的论证。5 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标准编制中没有涉及到专利。6 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本标准未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国内标准水平对比分析: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路面沉陷处治工艺和要求各省各地区存在差异,不同工艺沉陷处理方法和控制标准也未统一。新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G 5142-2019 )中提供多种路面沉陷处治方案,局部修整填补、 分层铣刨回填、沥青面层处治、台背注浆加固等,并未涉及到本标准沉陷处理施工工艺。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是基于微表处施工工艺优化调整

9、演变而来,通过高程测量与控制、 线形拟合及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配合比设计、分阶段填筑等来达到消除路面沉陷的目的,在河南、湖北、广东等省份均有广泛应用,但未形成统一标准。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规定了微表处及稀浆封层的材料、混合料设计、施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CJJ/T 66)规定了稀浆罩面的材料、稀浆混合料、施工及质量验收等内容。本标准具有首创性,编写过程中广泛参考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与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 对微表处相关要求, 结合国内多省经验及我省施工实际对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沉陷处理相关材料要求、 配合比设计、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与验收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并经过实体工程验证,路面沉陷得到有效消减。标准内容具有广泛的操作可行性,现予以编制。7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没有重大意见分歧。8 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建议作为安徽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沉陷处理推荐性标准使用。9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