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气味评价员培训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汽车气味评价员培训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汽车气味评价员培训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汽车气味评价员培训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气味评价员培训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汽车本身的性能安全、可靠、经济,更是强调汽车内的空气质量能舒适、绿色、健康、环保。对于车内空气质量,人们在购买和使用新车时要求低毒性低气味, 不仅看重挥发性有机物的低排放, 同样也看重汽车车内的低气味(无气味),而有些车内空气的气味非常刺鼻难闻且令人难以接受的,通常会使消费者望而却步。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内, 不论整车还是零部件领域都没有标准化的气味评价员培训规范(标准) ,同时也缺少相应的专业培训机构。国内各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多数是

2、自己编制企业培训方法对其内部人员进行培训气味评价员,还有些企业将试验人员送到恶臭试验室进行培训, 有些甚至是国外进行培训,这种局面非常不利于汽车行业的气味评价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而且由于培训方法不同 , 培训程序不同,整个行业的气味评价员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气味评价员水平的层次不齐, 表现在测试同一样品时, 会出现结果差异很大的情况,有的容易给出错误的嗅辨评价结果, 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编制汽车行业的“气味评价员培训规范” ,用于指导培训气味评价员,不仅进行气味强度培训,而且进行气味特性培训即识别气味, 帮助企业培训出更多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气味评价员,提高行业的气味评价员的检验水平,

3、促进汽车行业气味评价发展。本次修订弥补了各气味培训中没有实物培训的空白, 增加实物培训更符合实际的培训考核气味评价员的能力, 同时结合中国人气味嗅觉习惯调整了气味培训正丁醇标液浓度,同时针对不同气味评价员的要求提出了评价员人员分级的办法。本项目是根据 2019 年第一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中机联标 (2019)65 号文),项目编号 20190110,项目名称“汽车气味评价员培训规范”进行标准修订工作, 主要起草单位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 (天津)有限公司(原天津汽车检测中心) 、长春汽车检测中心、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计划完成时间是 2020 年 4 月。2 主要工作过程起草

4、阶段: 本标准于 2019 年初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原天津汽车检测中心)、长春汽车检测中心、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等召开标准修订筹备会议,成立了标准修订工作组,确认由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原天津汽车检测中心)担任组长单位,负责主要修订起草工作。该会议同时确定了标准的内容、范围、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等。起草工作组在工作过程中广泛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更多的是结合测试应用经验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了标准草案初稿。并于 2019 年 4 月,标准起草小组征求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详细讨论了标准的总体架构,表述方式,对各项技术要求和技术参数据提出内容要求。

5、根据工作组及相关专家研讨后的要求,对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按照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 计划于 2019 年 10 月在天津召开了标准讨论稿的审查会,对汽车气味评价员培训规范的内容进行了评审和讨论。根据会议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工作组对标准讨论稿进行修改,形成了汽车气味评价员培训规范(征求意见稿) 及编制说明,由组长审核后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包括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原天津汽车检测中心),长春汽车检测中心、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所做的工作 : 工作组组长,主持全面协调工作,负责对各阶段标准的审核;本标准主要执笔

6、人,负责本标准的具体起草与修订;相关同志负责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及资料查证,对检测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 相关同志负责对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全面调研,负责对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归纳、整理。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 编制原则本标准在修订工作中遵循 “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不断完善 ”的原则,标准制定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统筹推进。本标准在结构编写和内容编排等方面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在确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时,综合考虑行业需求, 寻求最大的经济、 社会效益, 充分体现了标准在技术上的

7、先进性和技术上的合理性。(2)主要内容本次修订标准将主要增加:1、增加气味评价员分级,加严气味评价流程通过 200 多名气味评价学员的反馈及行业建议,拟在修订的标准中增加高级气味评价员培训班,以区分不同学员的气味评价能力。2、增加实际样品对应不同浓度的培训通过 200 多名气味评价学员的反馈及行业建议,拟在修订的标准中增加实际样品对应不同浓度的培训,以更能契合气味评价人员在日常评价工作中的情况。3、现有丁醇浓度对应不同等级的丁醇浓度设置改进原不同等级对应标准溶液浓度见表1:表 1 不同等级的标准溶液浓度评分级别气味描述浓度( ml 正丁醇 /L 去离子水)1 级无气味02 级可察觉到,无干扰性

8、气味23 级可明显察觉到,无干扰性气味84 级可明显察觉到,有干扰性气味185 级可明显察觉到,有强烈干扰性气味306 级不可忍受的气味纯正丁醇通过参考 ISO 12219-7-2017道路车辆的室内空气 . 第 7 部分:道路车辆内部空气中气味的测定中对不同等级的标准溶液浓度进行修订,具体见表2。表 2 不同等级的标准溶液浓度评分级别气味描述浓度( ml 正丁醇 /L 去离子水)1 级无气味02 级可察觉到,无干扰性气味0.013 级可明显察觉到,无干扰性气味0.054 级可明显察觉到,有干扰性气味0.55 级可明显察觉到,有强烈干扰性气味2.56 级不可忍受的气味10进行强度培训时,将表3

9、 所述不同级别的10ml 标准溶液注射到10L 无气味的袋子中,袋子应提前充入 10L 无气味的气体 ( 氮气或者洁净空气 ) ,然后将袋子在常温下保存4h 以达到散发平衡,用于培训的标准溶液的有效期为2 周。4、行业提出的其他修订内容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针对修改意见 1:通过对 13 期共计 200 多名气味评价员的反馈意见搜集,有超过 60%的学员提出了建立气味评价员分级,增加高级气味评价仲裁员的需求。在日常气味试验过程中,会有 3L 的气味瓶作为仲裁瓶,对应于气味评价人员也应该有对应的仲裁人员。高级气味评价员应首先满足初级气味评价员的能力要求,其次对正丁醇的阈值有在高级气味评价员置

10、信区间内的评价,了解车内所有典型材料气味类型及等级,了解汽车内饰材料生产过程。针对修改意见2:实际样品强度培训拟通过加热富集典型样品气,逐级稀释的流程进行, 主要进行的物质包含PVC,真皮, PP和发泡四种物质, 经前期试验表明,该四种物质的气味强度经过处理后可达到4.5 级(表 1),经对高浓度样品进行稀释后(稀释倍数如下参考表3),可分别对应 4.5 级样品气(表 1)和 3 级样品气(表 1),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中样品等级极少4.5 或 3,因此该方法可覆盖评价员所需能力。表 3气味稀释等级序号稀释等级1428316432564612872568512910241020481140961

11、281921316384图 2 实际样品气味等级培训流程为确认实际样品培训效果,首先在实验室内部做一轮次验证,实验室通过对发泡样件进行加热后得到了4 级的样品气(等级描述参考表1)。然后通过既定流程进行测试后得到如下表4-13 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在稀释之后,气味评价员对不同稀释倍数的等级反应较为一致,在通过三轮的测试之后,选定稀释倍数105 对应 2.5 级,29.6 对应 3 级,14.9 对应 3.5 级,3.8 对应 4 级。为了验证上述等级的对应效果, 通过采用如表5 所示的稀释流程对气味评价员进行考核,所得结果见表 5。表 4-1 实际样品等级测试第一轮稀释倍数气味员 1气味员

12、 2气味员 3394/210/2.52.51052.52.52.559.32.532.529.633314.93.53.53.57.543.53.53.5444表 4-2 实际样品等级测试第二轮稀释倍数气味员 1气味员 2气味员 3394/210/2.51052.52.52.559.32.532.529.633314.93.53.53.57.53.53.53.53.5444表 4-3 实际样品等级测试第二轮稀释倍数气味员 1气味员 2气味员 3394/210/2.52.51052.52.52.559.32.532.529.633314.93.53.53.57.53.53.5+3.53.5444

13、表 5 实际样品考核测试考核稀释倍数气味员 1气味员 2气味员 30/0/14.93.53.53.50/29.63333.84440/1052.52.52.5总计对气味评价员进行3 个轮次考核,期间夹杂了两个空白干扰,气味评价员可以较好区分不同稀释倍数之间的气味等级,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并且气味类型较较浓时刻并没有较大改变,仅强度发生了变化, 因此实际样品进行等级培训是可行的。针对修改意见 3:通过对通过对13 期共计 200 多名气味评价员的气味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各气味等级考核通过率如下表6:表 6 气味等级考核通过率气味等级一次通过率 %二次通过率 %三次通过率 %1100-286.498

14、.6100365.192.198457.888.899592.5100-6100-由上表可知,学员主要在 3 级和 4 级上存在误差,两等级较难区分,不能代表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对应的样品等级,因此在广泛征求学员及整车企业后,拟调整正丁醇气味浓度参考 ISO12219-7标准进行调整。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本标准不涉及专利问题。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描述标准实施后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本标准的实施可以规范汽车行业气味评价人员培训工作,为行业提供气味评价员培训的统一标尺,通过本次修订工作可以体现新技术,增加新的技术满足气味评价员培训的新需求,解决标龄老化的问题,除此之外国际上也推出了新的标准,通过修订标准也是通过积极采标与国际保持一致。六、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本次修订未采用国际,国外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