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00亩盐碱地改良及有机水稻种植项目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20000亩盐碱地改良及有机水稻种植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吉林油田农业开发总公司1.1.3总经理刘宝坤1.1.4法定地址松原市郭尔罗斯大路8889号1.2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吉林省宏宇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资格等级:乙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乙108200600241.3项目建设单位的概况吉林油田农业开发总公司位于松原市郭尔罗斯大路8889号,是集研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企业。近几年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探索中重度盐碱地改良技术。公司到国外学习借鉴并吸收先进技术,国内组织著名专家进行
2、联合攻关。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研究成功了一整套盐碱地改良配套技术措施,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综合治理的方法,改良中重度盐碱地。经检测,使用的材料无毒无害,既改良土壤,又增肥地力,在改良中重度盐碱地中做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好成果。这是改良中重度盐碱地技术的重大突破,将为我省西部开发盐碱地,增产百亿斤粮食做出应有的贡献。1.4.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4、关于印发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的通知(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政发【2014】号)
3、;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6、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7、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8、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9、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10、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写组编制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2、和项目单位签订的工程咨询协议;13、国家有关标准、规划和技术规程;14、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和相关技术文件。1.4.2可行性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和当地法规、产业政策,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市场前景和建设
4、意义进行分析,提出了项目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对项目建设条件、土壤改良技术和农艺技术水平进行分析论证。通过与当前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比选,确定先进合理的农艺方案和设备选型。初步确定了建设项目的技术方案和节能措施。提出了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和项目实施进度建议对项目的实施条件、场址、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总投资、成本进行估算,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对成本、效益和投资回收情况的分析进行财务经济评价。1.5厂址选择及建设方案概述1.5.1厂址选择:松原市前郭县蒙古艾里乡。1.5.2建设方案:按项目所需的生产方案进行建设。1.5.3实施计划
5、:2015年-2017年经三年时间改良2万亩中重度盐碱地项目全部完成。1.5.4项目总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8668.8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95.64万元(包括建筑工程费5392.10万元;设备购置费941.84万元;安装工程费65.49万元;工程其它费用1096.53万元;工程预备费599.68万元),流动资金573.19万元。1.5.5资金筹措项目估算总投资8668.83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1.5.6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 总投资 万元 8668.83 1.1 建设投资 万元 8095.64 1.2 建设期利息
6、万元 0 1.3 流动资金 万元 573.19达产年份 2 营业收入 万元 5500达产年值 3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0达产年值 增值税 万元 0达产年值 4 总成本费用 万元 2413.52达产年值 5 利润总额 万元 3086.48达产年值 6 所得税 万元 0达产年值 7 净利润 万元 3086.48达产年值 8 总投资收益率 % 35.6息税前利润/总投资 9 总投资利税率 % 35.6 10 资本金净利润率 % 35.6 11 总成本利润率 % 127.88 12 销售利润率 % 56.12 13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年 45.83 14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年 1
7、833.33 15 贷款偿还期 年 0包括建设期 16 盈亏平衡点 % 26.27达产年值 17投资回收期 年 4.4 所得税前 年 4.4 所得税后 18财务净现值 万元 17270.33 i= 7% 所得税前 万元 17270.33 i= 7% 所得税后 19财务内部收益率 % 32.15 所得税前 % 32.15 所得税后 20 资产负债率 % 1.14 达产年 21 流动比率 % 2911.19 达产年 1.6结论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对本项目提出的背景、需求分析、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进行认真的调研、评估,并就与本项目相关的国内外技术设备进行详细地考察、比较与论证,本项目从市场、
8、工艺上是可行的。2、从财务盈利能力分析看,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均较理想,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大于零,表明项目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从财务不确定性分析看,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项目是可行的。3、项目满足国家代储任务需要,增加企业收入,降低成本费用,对于确保项目区的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4、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完善了粮食储备体系,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顺利实施,符合国家的产业和粮食政策。项目对当地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直接的贡献。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意义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难题,由于盐碱地的不断发展。随
9、之产生了经济资源短缺和人类生存危机。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和科教组织的统计,全球盐碱化土地约9.5亿公顷,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而且土壤次生盐碱化面积不断增加,每年约有1000万公顷土地与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撂荒丢弃。更应当注意到的是,土壤盐碱总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带和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氮和全氮大幅度下降,区域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给人类生存造成极大危害。据世界粮农组织调查报告,叙利亚每年约有20000公顷土地因次生盐碱化而丢弃,因土壤盐碱化每年约有3000公顷土地产量下降50%,约6000公顷土地产量下降20%。美国每年新增盐碱土地约10000公顷。1984-
10、1985年因土地荒漠化导致非洲约1000万人背井离乡,约3000万人因而受到饥饿。这些简要数据说明,土壤盐碱化已经并还正在危急人类生存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有各类盐碱地约1亿公顷,主要有4大类。其中,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硫酸盐或以氯化物硫酸盐盐碱土为主;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区以苏打盐碱土为主;黄淮海半干旱、半湿润区氯化物硫酸盐或硫酸盐氯化物盐碱土为主;东南沿海半湿润、湿润区以滨海氯化物或硫酸盐酸性滨海盐碱土为主。东北地区苏打盐碱地面积高达765.7万公顷,约占全国盐碱地总面积的7.7%。而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面积为233.3万公顷,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15.2%,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
11、一。吉林西部盐碱地面积很大,为160万公顷。主要是苏打盐碱土。由于这些盐碱地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多数不适宜发展旱地农业,从而成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一土地资源,变劣资源为优势资源,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在大安古河道万亩试验区,开展了长达15年的盐碱地种稻改碱综合试验,获得大面积成功,得出的结论是:在有水源保证和灌排系统的前提下,包括古河道区在内的洪泛地带的各种苏打盐碱土,都可以通过种稻改良土壤和修复、改善生态环境,并可建成大型的优质高效水稻基地。实践表明:“以稻治碱”是治理盐碱地的成功经验。(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2、的需要粮食是我国三大战略资源之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嫩江平原是仅次于三江平原的粮食增长潜力区。建设嫩江平原600余万亩水稻基地,每年可新增优质东北粳稻60余亿斤,将为我国的口粮安全作出很大贡献。(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要求建设商品粮基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发与治理嫩江平原土地资源与水利资源,将为建设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畜牧业基地以及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条件。(三)农民脱贫致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嫩江平原农村是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长期效益低下,已成为整个东北地区
13、社会经济发展最落后、“三农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国家认定的黑、吉两省的贫困市县80%集中在该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面临严重困难。开发水田、发展经济,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是建设新农村和人水和谐社会的需要。(四)治理、改良土壤质地的需要嫩江平原是苏打盐碱化土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土壤盐碱化率达90%。其中轻度盐碱化草甸土占48.4%,中度盐化草甸土占27.7%,重度盐化草甸土占23.9%,三类盐化土壤呈镶嵌分布,这给常规的分类治理带来很大困难。至20世纪60年代,种稻治碱方法已在轻、中度盐化草甸土类获得成功。但对含有重度盐化草甸土以及无植被盐碱斑的混合类型,一直无人提出种稻治盐碱的可
14、行性。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在嫩江平原西部大安古河道区,对轻、中、重度各类盐化草甸土开展了大规模对比试验,首次对含盐碱斑的重度盐化草甸土的种稻洗盐碱试验获得成功,为本区种稻治盐碱实施大面积连片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江河沿岸洪涝盐碱地改造成水田,显然是变劣质资源为优质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改良土壤质地,挖掘水土资源活力,从更大意义讲也是阻止国土资源流失,变废为宝。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当前又面临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压力,从劣质土地中挖掘潜力意义更加重大。通过整合该区分散落后的小灌区,使其融入现代化大型水田灌区中,可提高灌区的整体水平,并可修复已严重退化的生态环境,恢复和扩大湿地面积,强化湿地功能。(五)保护
15、和改善嫩江平原生态环境的需要嫩江平原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由土地盐碱化等造成的荒漠化趋势日趋严峻,年速率高达2%。以人水和谐理念和恢复天然河网水系、规划建设人工水系网络(蓄引提排工程体系)思想为指导,引松嫩水入古河道,形成“天然人工”水系网络为灌区供水,并将余水退入湿地或回归嫩江现代河谷,这种新水网一旦形成,便可为灌区开发和湿地修复提供一个可调控供排水系统。在建成大规模水田(人工湿地)的同时,便破解了规划区内荒漠化问题,为人们一向视为巨大挑战的区域盐渍化、草原退化综合治理提供了解决条件,嫩江平原生态环境可得到修复和改善。在本区大面积开发水田,不
16、仅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修复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首先,水田是一种人工沼泽湿地,与自然湿地一样,具有冷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面积沼泽湿地或水稻田可使局地气温降低0.53,这对于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和抑制沙尘暴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盐化草甸土、盐碱地或风沙土壤开发成水田后,风蚀和水蚀作用都将被削弱或停止,土壤表层的侵蚀过程转化为沉积过程,这对土壤保护和降低荒漠化进程是有利的。湿地是地球之肾,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水田作为一种人工湿地,其生态系统与原始沼泽湿地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将部分退化和盐碱化的湿地适宜地建设成人工湿地,不仅不是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而且是一种
17、积极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区选择盐沼和洪泛废地大片盐碱荒滩为水田开发主要对象,将其建设成具有健全生态功能的人工湿地,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且会从整体上优化和改善环境。综合上述,对区内湿地开发和修复的指导思想是,切实保护好江河淡水湿地,以及扎龙、向海、查干湖、莫莫格等重要湿地,制定相应的对策,不但不使其在区域开发中受到损害,而且使生态系统更加优化和健全。对于大量退化的盐碱湿地和洪泛废地,进行重点水田开发,以开发的形式对盐碱地进行改造和治理,对其间的斑块状、低产田,适当旱改水。在水田灌区的规划和设计上,考虑排水系统向天然湿地补水,使天然湿地与人工湿地互补共生,发挥两类湿地的重大功能和综合效益,构
18、建生态优美的西部大环境,同时解决了天然湿地的补充水源。嫩江平原西部属于广义科尔沁草原的组成部分,几十年来,草原退化相当严重,保护草原对稳定生态环境和促进畜牧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区开发在严格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原则下展开,水田的大规模开发有利于地下水位的抬升,地下水位适度提高会促使草原生态系统修复和发展,提高生物生产力,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物群的质量。嫩江平原水田、湿地生态系统的建立,不仅可大规模治理本区的盐碱土地,还可形成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遏制涝渍、盐碱沙漠化的发展,改善嫩江平原的生产和生态环境,为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保障和支持。(六)满足市场对“东北大米”(粳米)需求的需要
19、东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区分布广、面积大,但适宜种植水稻的范围还很有限。目前,未受污染的“东北大米”(粳米)市场需求很大,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时社会对东北大米的需求将会更大。未雨绸缪,谋划扩展稻作面积,提升东北大米生产能力,不失为实践区域科学发展观的明智之举。第三章 场址选择我们选址在蒙古艾里乡位于前郭县西部,东距松原市35。北距白城市135,南距省会长春市140。乡道x150横穿境内,距“大广”高速公路仅12,交通、通讯极为便利。3.1蒙古艾里乡盐碱地特点为草甸盐土,其特点为:全剖面呈强石灰性反应。表层含盐量介于1.0-2.0%,一般在0.7%以上,PH9.0-10.5。春季盐霜或盐结皮积于地
20、表,碱化度在29%以上,苏打在盐分组成中比例超过90%。草甸盐土去地下水为一般在1.5-2.0米,地形低平,生长碱蒿、碱蓬等盐生植物或裸露成光板地。雨季地标畅游临时性浅层积水。3.2 发展蒙古艾里乡盐碱地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一)气候资源为水稻基地建设提供了支撑嫩江平原属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年有效积温达25003000ºC。其优越的光热条件适于一般单季作物的生长,雨热同季,对喜水喜光的水稻来说十分优越,是生产优质粳米的必备条件。(二)土地资源为水稻基地建设提供了支撑嫩江平原是东北开发较晚的地区,又是严重的嫩江洪泛带,待垦的盐碱荒地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为
21、在盐碱荒原上建设重大水稻基地提供了基础条件。建议开发的面积虽多达600余万亩,但仅占嫩江西部总面积百分之几,占规划区(近河地带)盐碱化荒地的25%,对原有河道、湖泊、沼泽湿地、草原,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区等用地均无影响。(三)水资源为水稻基地建设提供了支撑嫩江平原湿地、湖泊、泡沼较多,本区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但过境的嫩江和第二松花江地表水资源丰富,本区的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嫩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294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4亿m3;现状地表水供水量为62亿m3,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仅为21,具有较大潜力;地下水供水量48亿m3,地下水开发利用率64,具有一定潜力。嫩江干流的控制性工程尼尔基水利
22、枢纽已经建成,其总库容为86亿m3,兴利库容60亿m3,坝址断面以上径流量115亿m3。尼尔基水利枢纽的建成启用,将极大地提高嫩江流域的调节能力,为嫩江平原的开发创造有利条件。随着未来诺敏河的毕拉河口、绰尔河的文得根等嫩江支流控制性水利枢纽的兴建,嫩江流域水资源调节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对下游平原的开发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第二松花江地表水资源量164亿m3,现状地表水供水量46亿m3,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仅为28,具有较大潜力。第二松花江有丰满、白山等超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再加上即将兴建的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对其径流有极强的调节能力,为向相邻的嫩江平原补水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根据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开展
23、的“松辽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配置结果看,松花江流域在满足河道内生态用水和哈尔滨航运用水的条件下,基本能够满足嫩江平原发展所需的水资源条件。根据规划,未来还可从黑龙江支流呼玛河向嫩江引水,这为嫩江流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水资源条件。(四)水文气象项目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光照充足且积温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光温生产力潜力很大。不利条件是降水偏少,年降水量仅为450mm左右,因此无灌溉旱田长期处于低产状态。但如果解决水源问题,在盐碱低洼地上开发水稻,则可利用光温潜力大的优势,形成高效农田。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温差大,冬季寒冷降水量稀少,
24、冰冻期较长。根据前郭县气象站资料统计,该区内年平均气温4.8,10以上稳定通过初日为5月2日,终日为9月30日,期间隔日数为152天。该区内多年平均降水450,69月份降水量较大,一般占全年的7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1539.2,45月份蒸发量较大,占全年的25%左右。项目区内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冬春季多西北风,夏秋季多西南风,风日多,正像当地谚语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而且风速大,最大风速可达24m/s,年平均风速2.6m/s。项目区内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12.2小时。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年内45月份最小,为46%,78月份最大,为74%。平均初霜日10月11日,平均终霜日4月
25、17日,平均无霜期141天,最早初霜9月9日,90%的轻霜保证率在9月16日以后。根据前郭县气象站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450。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6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该地各项条件较适合本项目建设要求。第四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4.1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建设工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通过项目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努力提高公司粮食生产能力,为国家持续稳定的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商品粮,把公司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
26、略后备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实现农业稳定增产,职工持续增收,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4.2 建设原则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以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提高粮食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高粮食效益。2、坚持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缺啥补啥的原则。要充分发挥优质粮食品质特征,对基地做到统筹安排、集中、规模推进,发挥效益。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原则。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垦区粮食生产能力,用现代农业技术构建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体系,搞好粮食生产技术攻关,增强农业科技储备能力,用现代加工技术搞好粮食精深加工,构建规模大、成本低的粮食生产加工体系。4、坚持发挥
27、农垦系统优势的原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聚集优势、嫁接优势,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装备、生产手段、生产水平等方面的系统优势进行整合,使之变成现实的粮食生产能力。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工程建设要坚持农业资源利用的永续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坚持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建立完善依靠生物覆盖保持土壤水分和自然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保水抗旱,减轻水土流失等综合效益的技术体系。6、坚持强化项目管理原则。严格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和重大工程资本金制,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项目实施目标的实现。4.3 建设规模公司计划改良20000亩标准水田及农机装备项目区,
28、建成标准化有机稻种植田规模20000亩。4.4 建设目标利用3年的时间(2015-2017年),通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与先进生产技术集成组装,将20000亩耕地建成高产稳产的标准化水田,项目达产后,有机稻亩产550公斤/亩,总产1100万公斤。第五章 生产规模与改良技术方案5.1生产规模总体改良中重度盐碱地规模为20000亩,分三年完成。第一年(2015年)改良完成种植水稻面积3000亩;第二年(2016年)改良完成种植水稻面积10000亩;第三年(2017年)改良完成种植水稻面积20000亩。5.2土壤改良技术方案本项目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方案为:1、地块平整,挖排水沟结合现有地块的地势条件,进行
29、场地平整,建立条田。每200米宽挖排纵沟一条,每500米长挖横沟一条,并且使横沟纵沟贯通利于排水。2、施肥、灌水改良土壤第一年每亩地施有机肥333kg,灌水压碱,秋季深翻;第二年每亩地施有机肥267kg,灌水压碱,秋季深翻;第三年施有机肥200kg,灌水压碱。在灌水压减的过程中,要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实行灌溉定额管理,做好水土平衡,即要满足适地、适时、适量灌溉,又可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三年后改良的土地基本成熟。3、种植作物改良土壤第一年选土质相对较好,供水、排水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块3000亩,种植水稻;选地势较高,不受水害的较高地块10000亩,种植苜蓿(二年期);剩余7000亩地块种植大豆。种
30、植的大豆在7-8月份进行压青培肥,充分利用大豆秸秆的有机质和根瘤菌固定的氮进行土壤改良。第二年将种植大豆的7000亩和3000亩稻田全部改种水稻。在8月份苜蓿压青培肥。第三年全部改种有机稻。第六章 种植工艺和设备方案6.1设计原则设计遵循较高的起点,同时兼顾节约土地,有效管理加快建设速度,并考虑未来发展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适应较高的经济效益的总目标。6.2总体规划布局建设标准水田及农机装备建设项目。在符合水利总体规划和土地充分利用前提下,本着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独具特色、分区治理的原则,经多方考察论证和方案比选,按照现代化农业标准,通过配套田间水利设施,购置大马力农业机
31、械,完善农业服务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加大治理标准和力度,使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提高,不断增强耕地农业高新技术的承载能力,使项目区的耕地建成稳产高产的现代化标准粮田,使其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产品开发带。(一)规划原则根据项目区地理条件与实际情况,排水不畅和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是威胁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1、项目区水利建设规划必须坚持以治涝为主、排、灌、防相结合的治水原则。2、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协调区域规划与公司规划的关系,以区域规划为指导,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研究可行性方案,确保工程的有效性和经济性。3、贯彻全面规
32、划、综合治理的方针,工程布局与土地利用相结合。4、沟道布置尽量与道路、区界相结合,减少交叉建筑物,便于土地经营。5、各级排水渠系布置应服从地形条件,尽量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排水,有利于排水通畅。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以便减少工程量与投资。6、水土保持区应本着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农业措施相合原则治理,以达到基本根治水土流失的目的。(二)建设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选定田间工程的设计标准为:排水沟道按五年一遇设计,采用一日暴雨二日排除(坡地一日排除)。沟渠建筑物按相应的沟渠设计标准提高一个等级设计,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6.3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案6.3.1
33、生产工艺技术的来源吉林油田农业开发总公司是专业致力于农业产品开发为主的企业。近年来公司在盐碱地改良方面,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并与农科院等专业院校和相关单位合作,研发了应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综合治理中重度盐碱地最科学的方法。可实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是盐碱地改良新的技术突破,对改良我省西部盐碱地和增产百亿粮食奠定良好基础。6.3.2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案项目的生产工艺技术时吉林油田农业开发总公司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应用,证明其工艺技术是合理、完整、可靠的。中重度盐碱地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综合治理包括:土地深翻整理,灌溉压碱,有机肥改良,作物压青培肥等,实施综合改良措
34、施。6.3.3盐碱地改良种植技术方案6.3.3.1水稻种植1、盐碱地整理:包括翻地、耙地、泡田2、购置:生物有机肥3、育苗4、插秧5、田间管理6、收获有机稻是在原生态环境中,从育种到大田种植不施用化肥、农药,全部采用微生物、植物、动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虫的综合防治,所产大米属于国际上最高标准的绿色食品。有机稻生产技术,是根据有机产品认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GB/T19630-1、2、3、4-2005)严格执行种植、管理的。(一)优质稻品种不断优化1、品种选择优质品种是发展优质有机稻生产的前提,根据国家GB/T178911999的标准,选用经过鉴定推广并符合国家粳稻优质稻谷标准,适应市场需要的
35、优质粳稻品种。以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作为主要定级标准,指标达到三级标准以上。种子质量达到纯度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4.5%。品种熟期的选择:从寒地特点出发,选用当地安全抽穗成熟的中早熟优质品种,确保低温年份正常完熟。项目区以空育131和垦鉴稻7号为主栽品种。空育131的种植面积保持在60%左右,垦鉴稻7号种植面积在40%左右。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积极引进适宜当地熟期的水稻优质新品种,试验示范应用。1、品种介绍1)空育13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从吉林农科院水稻所引进日本品种(以空育110×道北36号杂交育成
36、)。增产效果: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第三积温区6821.9公斤,比对照品种龙粳3号增产6.9%。特征特性:早熟品种,生育日数127天,需活动积温2320。千粒重26.5克,谷粒短园,无芒,颖尖黄白色,出米率高,米粒洁白半透明,无垩白,外观米质好,气味好,抗稻瘟病性中等。对延迟性和不育性冷害耐性强。糙米率83%整精米率74.1%,垩白粒率11.5%,垩白度1%,蛋白质含量8.2%,直链淀粉17.44%,胶稠度67.5厘米。栽培要点:该品种喜肥,氮肥施用量应较一般品种增加20%左右,增加有效穗数和提高穗部质量,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在稻瘟病大发生年份,应注意施药防病。2)垦鉴稻7号品种来源:黑龙江省
37、农垦科学院水稻所育成,2003年通过农垦总局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特征特性:主茎12叶,生育日数132天左右,活动积温2350。出苗早,长势强,苗期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后期株型较收敛。株高90cm。穗长18cm,每穗粒数85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糙米率82.8,精米率74.5,整精米率71.9,直链淀粉含量19.25,蛋白质含量6.98,碱消值7.0级,胶稠度75.6mm,垩白米率5.3,垩白大小6.1,垩白度0.3,食味值83。中抗稻瘟病。栽培在中等肥力地块,施有机肥250公斤/公顷左右,应避免高肥攻高产。中抗稻瘟病,在稻瘟病大发生年份应注意防病。耐障碍性冷害一般,在发生障碍性冷害年份,
38、应注意深水保温防冷害措施。(二)旱育壮秧技术1、旱育秧田规范化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利于培育壮秧、运苗方便等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偏酸、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无农药残毒的地块,建立适当集中的固定高台秧田,合理布局。秧田井(水源)、池(晒水池)、床(秧床地)、路(运输道路)、沟(排水及引水沟)、场(堆肥场、堆床土场)、林(防风林)等基本设施完备。坚持做好两秋(秋整地、秋作床)、三常年(常年固定、常年培肥地力、常年制造有机肥和培养床土)。育秧棚型采用钢骨架大棚(标准棚的规格为长100米、宽5.4米、高2.7米,骨架间距45厘米),配套推广应用微喷技术。2、旱育壮秧模式化1)选定秧苗
39、类型根据所用品种熟期和移栽方式,在保证安全抽穗成熟的前提下,机械插秧,选用早中熟品种,用中苗移栽,中苗叶龄3.13.5叶,秧龄3035天,苗高12厘米左右,地上部茎叶结构为“3、3、1、1、8”,即中茎长不超过3毫米,第一叶鞘高3厘米以内,1和2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2和3叶的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3叶长8厘米左右;地下部根数为“1、5、8、9”,即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第1叶节根9条分化待发。百株地上干重3克以上,每盘播芽谷100110克。2)做好置床,配好床土置床在秋季整地做床,高出地面810厘米,早春除雪晾地,大中棚3月中旬扣膜,促进土壤化冻,提高土温。每平方米置床
40、施腐熟优质有机肥810千克,磷矿粉、风化煤等适量,均匀撒施并耙入置床35厘米土层内。摆盘播种前用米醋调酸,使土壤pH值达到4.55.5。苗床地下害虫用炕洞灰驱除,将炕洞灰均匀撒在床面上后再铺营养土。床土配剂,按3份土、1份腐熟有机肥,均匀拌好过筛。最后在其土层覆一层0.5厘米细沙保水防草。3)做好种子处理种子出库后,选晴暖天气,晒种23天,结合脱芒进行风筛选。用比重1.13盐水(50千克水加大粒盐12.5千克,搅拌溶解均匀)选种,选好的种子用清水漂洗12次,洗去附着盐分。利用温水代替水稻药剂浸种杀菌的方法防治恶苗病。用15公斤的温水,水温维持在60摄氏度。稻种4公斤,放入60摄氏度温水中浸种1
41、015分钟。浸泡后的种子捞出后立刻用15公斤的冷水浸泡,使其恢复到常温状态。浸好的种子堆好,浇温水在3032堆温下破胸,在适温2225催芽,根、芽露出1毫米左右呈“双山”形为准,在阴凉处晾芽等播。4)摆盘、装土、播种在置床上浇透底水,进一步整平的基本上,在播种前23天摆盘,装床土厚2.5厘米,喷足底水,播种压入土中,覆土0.50.8厘米。5)秧田播种期:严格掌握播种期,最佳播种期为4月1020日间。大力推广机械播种。6)秧田管理以稀播为基础,以同伸理论为指导,以壮苗模式为标准,以调温控水为手段,抓住管理关键时期,培育标准壮秧。第一个时期:种子根发育期(播种至第一叶露尖)约79天,以培育种子根为
42、主,棚温33以上要开膜通风,床土过湿处要散墒,缺水或顶盖处适当补水,露种处适当覆土。第二个时期:第一完全叶伸长期(约57天),管理重点:地上部以调温控水,控制第一叶鞘高不超过3厘米,地下部促发与第1叶同伸的鞘叶节5条根系。出苗80%时撤出地膜,用PH4的酸水浇一次。棚温控制在2225,超过28通风练苗。第三个时期:离乳期(从2叶露尖至3叶展开,约1014天),此期管理重点是:地下部促发不完全叶节根8条健壮生长;地上部要控制好2叶和3叶的叶耳间距各1厘米左右,防止茎叶徒长。在苗床四边撒毒谷防治地下害虫;人工及时除草。加强通风练苗,2叶期棚温控制在22以内,3叶期控制在20左右。根据早晚秧苗叶尖吐
43、水有无、中午是否卷叶、床土表面是否发白,确定是否浇水,每次水要浇足,控制浇水次数。秧苗在1.5叶和2.5叶期,并喷水洗苗,防止烧苗。第四个时期:移栽前准备期(移栽前34天),要控水蹲苗壮根。(三)主要农时标准寒地优质稻生产,必须适时完成各项农事作业,才能充分发挥优质高产技术作用,确保安全出穗,充分成熟。1、大棚扣膜。为促使置床土壤解冻增温,在3月20日前大棚要扣好棚膜。2、秧田播种。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后开始播种,4月20日前结束,保证中苗秧龄3035天。3、泡田整地。在提早完成旱整地的基础上,在水稻开始插秧前(5月10日前)最少完成泡田水整地面积60%以上。4、插秧期。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5
44、时开始插秧,高产插秧期为5月15日25日,坚决不插6月秧。5、齐穗期。7月25日到8月1日前,确保水稻结实期间最少活动积温在800以上。(四)稻田耕作整地技术1、条田建设标准化加速盐碱地改造,实现田、渠、路、林配套,灌排畅通,格田平整的条田。2、建立少耕、轮耕体系有机质含量高、排水不良的低洼地,要强化排水改土,采取深翻或深松两年,旋耙耕两年;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稻田,采取深翻、深松一年,旋耙耕两年的轮耕制度。深翻1820厘米,深松24厘米,旋耙耕1416厘米。3、秸秆还田结合深翻耕作,实行稻秆还田肥地,每年达到50%。4、稻田整地在充分旱整平的基础上进行水整地,充分利用水源,提早泡田整地,提高
45、格田平整度,高低差3厘米以内。对直收稻田推广应用打浆平地机进行水整地作业,提高整地质量,确保插秧质量。作业方法:早春田间化冻深度在8厘米以内时要将田间渠道、田埂修好,一般在4月1020日泡田,水层以没过田面35厘米为宜,泡田57天为最佳作业时期,实行12遍水整地作业,保证作业深度,达到清洁平坦的插秧状态。(五)移栽时期与密度1、移栽时期根据秧苗类型,适期早栽。中苗机插5月25日前栽插结束,坚决不插6月秧;确保5月末进入分蘖,促进早生分蘖、是提高有效穗数的基本措施。2、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类型、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及栽培水平来确定。一般机械插秧,行穴距以30厘米×1315厘米为主,每穴34苗
46、,平方米确保2225穴,如有缺苗适时补插。严格栽插质量标准,要做到浅(插摆深度2厘米以内)、直(行直、插摆苗直立)、均(每穴苗数均匀,每平方米穴数均匀)、满(地头埂边插满)。(六)本田管理1、水层管理,采用“两浅”、“两深”、“一间歇”的节水灌溉法。插秧至返青结束,浅灌3-5厘米,插后灌水时间保持“花达水”半天后再灌水。有效分蘖期,浅水促蘖,浅灌3-5厘米。有效分蘖期末,灌10-15厘米深水控蘖。拔节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深水5-10厘米灌溉。灌浆腊熟期,间歇灌水。腊熟末期撤水。2、 病虫害防治 大型害虫采用杀虫灯诱杀,小型害虫采用黄板诱杀。采用稻鸭共育防治病虫害。 采用稻鱼、稻蟹共育防治害虫。农
47、家肥追施过程中及时补充土壤中的硅的含量(草木灰及炉渣),可有效预防稻瘟病、细菌性褐斑病及胡麻斑等病害。3、 杂草防除稻壳覆盖,插秧后秧苗挺直时,每亩覆盖300-500公斤稻壳,并进行淹水处理。 稻草覆盖,插秧后秧苗挺直时,在行间覆盖稻草压草。 结合田间管理进行人工除草,特别要清除稻心稗草。(七)灌溉技术寒地水稻灌溉的基本要求是:壮根、增温、节水,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水稻可持续生产。1、节水灌溉,制定用水定额。2、灌溉泡田整地期灌溉。泡田水深为翻耕垡片的三分之二,水整地后保持水层35厘米,不宜落干防土变硬。3、插秧至分蘖期灌水。插秧时灌花达水,插秧后及时灌水到苗高三分之二水层,增加泥温促进扎根
48、返青。当多数(50%以上)植株叶尖早晚吐水、发出新根时,进入返青,撤浅水层至3厘米左右,以浅水增温促蘖早生快发。至有效分蘖监界叶位(11叶品种7叶、12叶品种8叶),撤水晾田或晒田35天,控制无效晚生分蘖,及时转入生育转换期。长穗期的灌水。进入长穗期以后,实行间歇灌溉,即灌34厘米浅水层后停灌,堵住水口,任其自然渗干,直至地表无水、脚窝尚有浅水时,再灌34厘米水层停灌,如此反复。为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17以下低温最为敏感,为防御障碍型冷害,根据天气预报,如有17以下低温,应以水温18以上的水,灌水层17厘米以上,以免受冷害,如无低温,可继续间歇灌溉。出穗前34天可晾田12天,进入出穗保
49、持浅水。结实期的灌水。齐穗后由浅水层转入间歇灌溉,到出穗后30天以上进入腊熟末期停灌,到黄熟初期排干,过早停灌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八)收获与干燥技术优质稻生产必须十分注意收获适期和稻谷干燥,确保稻谷品质。收割过早,青米增加,粒重隆降低;过晚则着色米多、光泽不良,均使品质下降。干燥不当,易出裂纹米或过干米,严重影响整精米率。1、收获适期,出穗后40天以上,活动积温达800以上,多数穗颖壳变黄,小穗轴及护颖变黄,其黄化完熟率达95%以上时为收获适期。2、机械分段收割,割茬高1220厘米,晒铺67天,稻谷水分降至16%左右时及时拾禾脱谷,防止干后遭雨;半喂入式收割机可在枯霜前收割,用其他机械在枯霜
50、后直收。选用新引进的佳联5和3316等联合收割机或改装轴流式滚筒收割机,间隙不能过窄,严格收脱质量,谷外糙米不超过2%,综合损失控制在3%以内。6.3.3.2大豆的种植1、盐碱地整理:包括翻地、耙地2、购置:生物有机肥3、播种4、田间管理5、压青培肥一、种子选用高植株、抗病、性状稳定、品质优良的相文系类品种。二、精细整地,加强管理,培育壮苗,连片种植。合理耕翻,细致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害,是保大豆全苗壮苗的基础,也是大豆增产地根本措施之一。三、每亩施腐熟过的有机肥330公斤。注意肥料与种子必须隔离,以防烧苗。四、适时适墒播种,一播保全苗。春播一般在5月上旬。改革播种
51、方式,变撮播为机械化条播。五、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创造合理群体结构,提高大豆单位面积株数。密度每亩大约在1-1.2万株。六、田间管理1、间苗。在2片对生真叶展开后至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前,按要求的穴距或株距,进行人工手间苗,拔除弱苗、小苗,一次定苗。2、铲趟。在大豆封垄之前完成三次铲土、三次趟地,间隔时间10-15天。3、追肥。在播种前期一次性投入有机肥,不可施用化学肥料,以确保改良后的地块种植有机稻。5、利用诱捕剂或人工及时防治大豆蚜、粘虫、玉米螟、食心虫、豆荚螟、红蜘蛛、地下害虫等各种害虫。6、灌水。在有条件的地区,若大豆生育期间出现天气干旱或土壤干旱,可以灌水7、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因地
52、制宜地进行2-3次中耕除草。这样不仅可以消灭田间杂草,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而且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防旱保墒,促进大豆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的作用。8、7-8月份大豆开花时期进行压青培肥。6.3.3.3苜蓿的种植1、盐碱地整理:包括翻地、耙地2、购置:生物有机肥3、播种4、田间管理5、压青培肥(一) 种前的准备1、整地。以土层深厚疏松,排灌方便,在土壤含盐量02的盐碱地上也能生长良好,不适于黏土。2、整地。精细整地,彻底清除杂草。春播时,需在上一年除草,保墒,然后深翻,耕深要达20厘米,再耙、压,使其平整;秋播要在作物收获后,深耕、耙平、磨碎。3、施底肥。结合整地施底肥,一次性投入有机肥330公斤。由于种子不耐盐,播前应对土壤灌水洗盐,或雨后播种才易出全苗。( 二) 播种1、种子处理。种子要经过清选,晒干,使种子的净度达到90;播前可将根瘤菌和肥料按比例配置拌种。用根瘤菌等细菌肥料拌种(1千克根瘤菌可拌10千克种子),能提高产量20以上。2、播种时间。种子发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地温在5-6,最适温度在25以内;二是需要较多的水分。以春播和秋播效果最好。偏盐碱地块不宜春播,易造成死苗。春播。春季需在清明前(3月底-4月初)播种。此时土壤湿度大,易获全苗。过晚正逢春旱,出苗困难。夏播。一般在6月份-7月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粮食仓储循环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三市联考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江苏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生物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8)含解析
- 上海大学《国际私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邵阳市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扬州江都区六校联考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模拟卷(九)含解析
- 江苏省扬州邗江区五校联考2025届初三寒假模拟(一)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Python语言编程与工程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制图及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25年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地磅允许误差
- 《母鸡》作业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乡土中国第二课
- 【高中物理竞赛专题大全】竞赛专题1力学50题竞赛真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全册课文及翻译(中英文Word)
- 《2023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 The three wishes课外阅读故事(说课稿)-2022-2023学年英语五年级上册
- SHL7.0-1.09570-AⅡ热水锅炉设计-毕业论文
- 《伊利乳业集团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分析案例(论文)10000字》
- DB65T 2283-2005新疆平原杨树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