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工程勘察报告_第1页
厂房工程勘察报告_第2页
厂房工程勘察报告_第3页
厂房工程勘察报告_第4页
厂房工程勘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纪晶源设备转运厂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 勘工程编号:A-2005-044(粤)院长:赵翔总工程师:康景文 深圳分院院长:齐瑞忱 深圳分院总工:曾德清 审核:曾德清工程负责人:刘小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世纪晶源设备转运厂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 勘工程编号:A-2005-044(粤)深圳分院总工:审核:工程负责人:二00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文字部分丄、八、亠1 、冃I言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层组成及其分布、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场地地震效应、场地地下水3 、岩土工程评价与基础选型分析、岩土工程评价、基础选型分析4 、结论和建议

2、图表部分序号图表名称数量单位图号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1张 2 图例1张”05-044-TL3钻孔平面布置图1张05-044-PMT4工程地质剖面图6幅05-044-P1P95钻孔柱状图13张”05-044-Z01Z206坡粉质粘土顶板等高线图 残积粉质粘土顶板等高线图2张05-044-DG1、DG27土工试验报告1张8水质分析报告1张1、前 言受深圳市世纪晶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其拟建的设备转运厂房工程场地 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该场地位于深圳市光明农场。拟建场地呈长方形,用地 面积约8100m2。拟建建筑物主要为一层厂房。基础形式拟采用天然浅基础。本次勘察旨在对建筑物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

3、程勘察资料和所需的技术参数; 对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分析评价,并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 防治等作出分析和建议。设计单位深圳市电子院设计有限公司对本次勘察提出以下 要求:1 、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岩土的均匀性,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土层和坚 硬土层的分布,以及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2 、判明建筑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3、查明场地内有无可液化地层, 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 分析场地地震效应, 判别抗震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参数。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以及对混凝土、钢结构的腐蚀性。5 、对基础勘探深度范围内的每一主要土层,应采取土

4、试样、标准贯入试验等原 位测试。6 、根据场地条件和施工条件,建议经济合理的基础类型,选择合理的基础持力 层,并详细查明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分布。7、本建筑物共布置钻孔点 20 个,其中控制性钻孔 6个,技术孔 4 个,一般性 钻孔 10 个。&控制性钻孔的深度为深入残积土层 58米或进入全、强风化混合花岗岩 1 米,一般性钻孔的深度为深入残积土层 35米。我院根据上述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 15-31-200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

5、1-2001)等规范、规程进行本次 勘察工作。我院于 2005年 12 月 6日进场开始野外工作,至 2005年 12 月 8 日完成钻探外 业工作。钻探采用XY-1及XY-1A型地质钻机回转钻进,共使用2台钻机。完成主要 工作量如表 1 。勘探工作量一览表表1勘察项目单位数量备注测量钻孔位置及标咼占八、20钻探总进尺m取样土样组15水样组1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次32试验常规土工试验组15水质分析组1本次勘察钻孔由设计院布置,钻孔实地施放是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钻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钻孔位置座标进行。本报告中钻孔座标系统为深圳市座标系统,高程为黄 海高程系统。本场地钻孔高程由已施工完的建设期办公用房土

6、 0(相当于绝对高程米) 转换过来,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经室内资料分析整理,于2005年12月12日提交本报告书。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低丘陵残积地貌单元,后经人工回填整平。场地紧靠光明高新 技术产业园建设指挥部。场地内整体地势较为平坦,高程变化相对较小。钻孔孔口 高程在之间,相对高差。、地层组成及其分布经本次勘察,场地内揭露的地层按地质成因划分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填土(Qml)、第四系坡积层(Qdl)、第四系残积层(Qel)及加里东期全、强混合花岗岩(MQ。在地质成因分层后,根据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再细分为若干层,现分别描述如下:2.2.1 填土土 (Qml)填土:灰褐色,较

7、松散,主要为粘性土回填而成,中间夹杂有少量草根和碎石块。该层在除ZK1、ZK3 ZK6 ZK7 ZK8 ZK9 ZK11和ZK16夕卜的钻孔均有分布,层厚不均匀,平均层厚,最薄处为,见于12号和18号孔,最厚处为,见于20号孔。2.2.2 第四系坡积层(Qdl)坡积粉质粘土:褐红色、褐黄色夹灰白色,可塑 -硬塑,主要为粉质粘土,含 少量石英颗粒和高岭土。该层全场分布,层厚不均匀,平均层厚,最薄处为,见于 20号孔,最厚处为,见于7、11号孔。层顶埋深,层顶平均标高,最低处为, 见于20号孔,最高处为,见于7号孔。第四系残积层(Qdl)残积粉质粘土:褐红夹灰白、灰褐色,石英含量约15%由混合花岗

8、岩风化而成,原岩结构较清晰,节理裂隙发育,除石英外其它矿物成分均已风化蚀变,手 捏易散成粉状。岩芯呈土柱状。该层全场分布,层厚不均匀,平均层厚,最薄处为, 见于12号孔,最厚处为,见于9孔。层顶埋深,层面平均标高,最低处为,见于 13号孔,最高处为,见于12号孔。加里东混合花岗岩层(Mrs)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 :褐红夹灰白、灰褐色,石英含量约15%由混合花岗岩风化而成,原岩结构较清晰,节理裂隙发育,除石英外其它矿物成分均已风化蚀 变,手捏易散成粉状。岩芯呈土柱状。该层仅 ZK1、ZK6 ZK11和ZK12有揭露,平 均层厚,最薄处为,最厚处为,该层层顶埋深,层顶标高。强风化混合花岗岩-2 :

9、肉红夹灰白、灰褐色,原岩结构清晰,岩芯呈土柱状, 长石晶型较完整,手捏成细砂状。该层仅 ZK1、ZK6 ZK12有揭露,平均层厚,最薄 处为,最厚处为,该层层顶埋深,层顶标高。各岩土层详细分布情况见钻孔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含砂粉 质粘土、粉质粘土顶板等高线图。、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本次勘察,经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常规土工试验,测得岩土的有关物理力 学性质指标。有关试验成果分析统计列于表 2和表3。土的主要物理性质指标统计表表2、指标值 岩土名称、含水量w(%)重度Y (kN/m3)孔隙 比eo液限WL(%)塑性 指数IP液性 指数I L压缩 系数a1-2(MPa1)压缩模量Es(M

10、Pa)内聚力C(kPa)内摩 擦角(0)坡积最大值粉质 粘土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频数6666626655残积 粉质 粘土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频数9999959933注:C、为直接快剪试验平均值。岩土的标贯修正击数统计表(单位:击)表3岩土名称项目坡积粉质粘土残积粉质粘土全风化混合花 岗岩-1强风化混合花 岗岩-2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频数111722、场地地震效应该场地的场地土属中硬土,场地类别为U类,属抗震一般地段。各岩土层的类型表4岩土名称土的类型填土中软土坡积粉质粘土-1中硬土残积粉质粘土中硬土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坚硬土强风化混合花岗岩-2坚硬土根据场地岩土性

11、质,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有关章节判定: 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层。根据深圳市地震烈度区划图(1996年2月),本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场地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分为上层潜水。上层潜水属第四系孔隙型潜水,主要存在于第四系填 土层及含砂粉质粘土层中,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少。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 稳定水位埋深为,标高为。为测定地下水的腐蚀性,本次勘察在17号孔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根据水质分 析结果,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条款判定,得出以下结论:(见表5)地下水腐蚀性判断表表5项目内容侵蚀性CO(mg/L)HCO (mmol/L)PH值2(Cl +

12、SQ-)含量 (mg/L)2(Cl -+*SC4 -)含量(mg/L)试验结果地下水对混凝土 结构的腐蚀性无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筋混 凝土结构中钢筋 的腐蚀性无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 的腐蚀性弱腐蚀性3、岩土工程评价与基础选型分析、岩土工程评价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原位测试以及室内土工试验 ,并综合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各岩土层作如下评价:填土:较松散,局部分布,具较高压缩性,承载力低,均匀性差,未经专门 处理不能做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坡积粉质粘土:可塑,全场分布,承载力中等,具中等压缩性,可作为拟建 物浅基础持力层。残积粉质粘土:可塑坚硬,全场分布,承载力较高,具有中等压缩性,可 作为浅基础持力层。

13、全风化混合花岗岩 -1 :承载力较高,具很低压缩性,但该层一般埋深较大, 不宜作为拟建物的浅地基持力层,可作为拟建物桩基础持力层。强风化混合花岗岩 -2 :承载力高,具极低压缩性,埋藏较深,可作为拟建物 桩基础持力层。综上所述:拟建场地内表层填土岩土性质较差,具高压缩性,故不宜采用该层 作基础持力层;坡积粉质粘土层性质较好,可采用该层作为浅基础持力层;残积 粉质粘土性质好,亦可采用该层作为浅基础持力层。、基础选型分析浅地基 拟建建筑物荷载较小,建议该场地采用浅基础,而场地大部分区域表层填 土性质较差,承载力低,未经过处理不能作为拟建物基础持力层,可采取挖除浅部 填土层后采用坡积粉质粘土层作为浅

14、基础持力层。桩基础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建筑物类型,建议拟建建筑物亦采用桩基础,具体桩型可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型可采用400A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端持力层可采 用坡积粉质粘土或全风化混合花岗岩 -1 。具体的基础方案,建议设计经过技术、经济和工期等因素综合比较优化选择。4、结论和建议1、经勘察,场地内未发现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场地稳定,适于建筑。2、场地土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U类,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 震加速度值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无可液化砂土层3、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抗剪强度标准值G、k,压缩模量E等指标值 建议采用表6提供的数值,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参数 qs

15、ik、qpk建议采用表7 提供的数值。4、勘察期间钻孔内地下水,埋深较浅,稳定水位埋深为,标高为。场地地 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 构具有弱腐蚀性。5、经综合比较,建议该场地采用浅基础,可采取挖除浅部耕土层后采用坡积粉 质粘土层作为浅基础持力层。&基础施工期间加强施工验槽,同时基槽开挖施工时注意防水、防晒以及人为 因素对地基土的扰动。岩土的主要工程特性指标特征值表6指标值岩土名称fa(kPa)O<(kPa)K(° )Es(MPa)Y3 (kN/m )坡积粉质粘土24022残积粉质粘土22020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350-强风化混合花岗岩-2500-注:fa :承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