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整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一、填空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 为主的 疾病。2、无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 、和 三类。3、有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 、 和 三类。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 和 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5、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粉尘对人体有 、和 等危害作用。6、粉尘分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是 和。对于矽肺病发生、发展 的卫生学意义更大。7、粉尘粒子分散度愈高,径粒较小的颗粒愈 ,沉降速度愈,对人体危害愈 。8、粉尘粒子投影直径(dp)换算成AED 的公式 为。9、把直径小于的尘粒称为可吸入性粉尘。10、微米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2、,称之为可呼吸性粉尘。一11、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被清除: 和。吞噬尘粒后的巨噬细胞称为 。12、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 粉尘而引起的。13、硅酸盐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 粉尘而引起的。例如:14、粉尘沉着症的临床特点是脱离粉尘作业病变 或X线胸片。15、防尘八字方针是: 。16、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 和。17、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 X线表现形态。18、圆形小阴影按直径大小分为 p mm,q mm,rmm三种类型。发育比较成熟的矽结节多为 类 型。19、大阴影是指 。其病理基础是 O20、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21、诊断矽肺的前提条件是。22、II期尘肺诊断标准描述为有密集度2级的
3、小阴影,分布范围,或有密集度为,分布范 围。23、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通过各种措施,将物理因 素,或者采取缩短,以保护劳动者健康。24、相对湿度在 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 为低气湿。25、正辐射是由于周围物体表面温度 人体表面温度所至,相 反负辐射是 向 辐射散热形成的。26、高温作业是指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温度时,且工作点气温高于室外 的作业。27、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受 和的共同影响。28、机体散热可通过 、和 四种方式完成,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 机体只能通过 途径散 热。29、高温作业影响水盐代谢,是高温作业者受热程度和劳 动强度的综合指标。尿盐量降至 g/8
4、h以下时,表示人体缺盐。30、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使循环系统出现 、等 改变。31、研究发现细胞在机体热适应后可合成一组新的 ,以 保护机体免受高温的致死性损伤。32、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 和/或 而引起的急性热致疾病。33、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 、和 三种类型。34、热射病主要是由于 原因引起的,以 系统症状为主的疾病。35、热痉挛主要是由于 而引起的,痉挛部位以 最常见,患者神志 , 体温。36、通风降温措施有 和 两种方式。37、稳态噪声特点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 波动小于5dBo38、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小于 秒,间隔时间大于 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 dB39、目前我们使用的声级计主要是测
5、量声音的 物理特性的仪 器。40、在多个声源存在时,作业场所的声压级是按照 相互叠加计算。41、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联系声压和频率定出人耳对声音音响的主观感觉量,称为 o42、从等响曲线看,人耳对 一 Hz区间频率的声音特别敏 感。43、噪声危害的评价以及噪声卫生标准的制订主要还是以 系统 损害为依据。44、听觉适应是指脱离噪声环境 分钟之内,听阈可以恢复。45、听阈提高超过 dB (A),需数小时听力才可恢复, 称为听觉疲劳。46、噪声性耳聋的早期临床特征是 ,患者主观 无 耳聋感觉。47、为了了解振动源的特性,进而评价其对人体的危害,需要对振 动的进行分析。48、为了进行卫生学评价,
6、目前我国以 作为人 体接振动强度的定量指标。49、运动病主要由于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 器官所致。50、局部振动病发病部位多在,其典型表现 为。51、微波波段以 波危害最大。52、电光性眼炎是紫外线所致的急性 炎症。53、三类职业性致癌因素中最常见的为 因素。54、在我国职业肿瘤名单中,包括联苯胺所致 癌,所致白血病, 所致致的肝血管肉瘤等 8种职业肿瘤。55、和是职业致癌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和直接作用器官。56、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主要通过 、和三方面研究。57、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对人有致癌性的理化物质 称之为致癌物。58、接触评定的主要作用是为评价 关系及 提供
7、依据。59、接触评定的方法包括 、三种。60、职业流调主要包括:等三项I61、作业环境评定的核心是 。62、通过、,以及必要的健康 危险度评定,识别、评价和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性质、程度及其作用条件等情况。63、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可分为 和 两种基本类型。64、女职工 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后最 常见的生殖功能异常表现是 O65、职业性有害因素是通过 和 两种接触机会影响新生儿、乳儿健康的。66、农民肺的发病机制是因为 进入肺泡而引发的变应性 肺泡炎。67、典型的矽结节横断面是由多层排列的 构成,似葱头。68、典型的矽结节横断面是由多层排列的 构成,似葱头。69、结节型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型二氧
8、化硅含量 的粉尘所致,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化型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型二氧化硅含量 或的病例。70、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 。71、矽性蛋白沉积的病例特征是 。72、团块型矽肺多见于 等部位。73、局部振动对机体神经系统影响以 障碍为主,常以 的形式出现。74、手部冷水浸泡后复温时间超过 分钟即可局部振动病的观察 对象。75 、 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 是。76、振幅、一频率的振动作用于前庭器官, 并使内脏位移。频振幅的振动主要对组织内的神经末梢起作用。77、 射频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一般规律 是。78、射频辐射的职业性接触对机体的危害主要造 成 、等方面的影响。79、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
9、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可能性大, 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 这类物质称谓。80、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 类有致癌性,这类物质称谓 。81、在一定条件下, 以 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急生命,称之为毒物。82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所发生的中毒称为 83、漂浮在空气中的 、 、 统称为气溶胶。84、毒物吸收后在体内酶作用下,经受各种生化过程,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个过程称为毒物的 。85、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可概括为 、 、和 四类反应。86、刺激性气体引起的肺水肿,其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 、 四期。87、
10、窒息性气体依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两大类: 和88、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主要与 发生紧密可逆 性结合,形成 ,使之失去携氧能力。89、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导致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机制是形成101、慢性汞中毒驱汞治疗主要选用 和 ,急 性中毒的治疗选用 。10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常用的两类解毒药是 和103、脉冲噪声是指声音持续时间,间隔时间 ,声压有效值 者。1044、用能量的大小表示声音的强弱称为 ,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单位时间内垂直于传播方向的 。105、从听阈到痛阈的声强范围是 。106、外界声波传入听觉有两个途径,分别是 , 。107、长期接触较强烈的噪声引起听觉器官损伤的变化一般是从逐渐
11、发展成为 的。108、根据损伤的程度,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分为 及109、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力位移早期表现为 ,听力曲 线上出现,同时 频段的听力也受到影响。110、是噪声性耳聋的早期特征。111、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 生的一种感音性听觉损伤。112、 人体接振强度的定量指标多用113、人体的各种振动感受器中, 和 与振动所致手指感觉和振动觉障碍有关。114、在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诸多因素中, 是促使局部振动病发病的致病条件。115、是女性职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后最常见的异常表 现。116、劳动卫生调查大致分为 , 以及三大类。117、常用的测定管道内风速的方法分为 和两类。1
12、18、粉尘的 和 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119、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 ,粉尘粒 子的沉降速度 ,被人体吸收的程度 。120、球形AED小于15 Vm的粉尘离子称为 。121、球形AED小于5Vm的粉尘离子可以达到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为 。122、 粉尘在呼吸道主要通过, , ,以及 几种方式而沉淀。123、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 , 两种方 式清除。124、硅酸盐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 而引起的。125、矽肺结核病理改变的特点是 。126、波长为 320nm的紫外线,可大量被角膜和结膜上皮吸收,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称为“ 工127、非电离辐射包括
13、射频辐射、 、 、90、化学性发绡是 中毒引起的典型症状,其机理是128、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的职业肿瘤有8种,分别为91、苯胺中毒的特殊解毒剂是 。92、化学性发甜时发维部位呈 色。93、慢性TNT中毒引起的晶体损害以 为主要表现。94、慢性氯乙烯中毒导致的肝损害典型的特征性病变是129、能导致肺癌和间皮瘤的生产性粉尘是 o130、射频辐射的辐射区域可相对的划分为 和95、拟除虫菊酯有多种异构体,可分为I型和II型,其分型依据是是否含。96、西维因属于 类的农药。97、在卜啾代谢和血红素合成过程中,铅可抑制的两种酶是 和 。98、可诊断为铅重度中毒的临床症状有 和 。99、金属汞主要以 形式
14、经 进入体内。100、汞在体内可诱发生成的 ,可能对汞在体内的解毒和 蓄积以及保护肾脏起到一定作用。131、通常把波长在 1m的电磁波成为微波。132、急性放射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 133、职业危害其危险度的评定包括 、 、 、 四个方面的内容。134、我国法律规定妇女禁忌从事劳动强度达到 级的劳动135、矽肺的病理形态可分为 、 、136、刺激性气体中,溶解度 的气体主要损害眼睛和上呼吸道,溶解度 的气体易进入呼吸道深部对肺组织产生损害。137、刺激性气体的毒作用表现有 138、急性二氧化氮中毒时,为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可给予病人吸入去泡沫剂 (填药品名称) 以降低肺内泡沫的表面张13
15、9、吸入高浓度氯气可以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导致死亡,此现象称为 。140、氮氧化物中毒时,若有毒气体的成份以 为主,主要 引起肺损害;若以 为主,则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明显。141、氮氧化物中毒时,若有毒气体的成份以NO2为主,主要引起 ;若以 NO为主,则主要引起 。142、对于窒息性气体的引起的中毒,除了有效的解毒治疗外,关键 是脑缺氧治疗和 的预防和处理。143、氧化物中毒机制是CN能迅速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 结合,阻断呼吸链。此时病人的皮肤、粘膜呈 色,病人 的静脉血呈 色。144、 中毒时,病人的动静脉血氧差会有明显下降。145、氧化物中毒常用的解毒剂是高铁血红蛋白
16、生成剂 (填药品名称)和供硫剂 (填药品名称)。146、对于含氧废气、废水的处理,国内常用的方法是 。147、具有腐败臭鸡蛋味的窒息性气体是 。(148、大多数有机溶剂都能引起刺激性皮炎,其中 中毒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149、多种有机溶剂可导致肾小管性功能不全,其中 急性中毒时,可出现肾小管坏死性急性肾衰竭。150、急性苯中毒主要累及 系统,慢性苯中毒主要累及系统。151、慢性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系统损害最早和最常见的血象异常表现是 O152、生产环境中苯浓度的国家卫生标准为 。153、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对血液损害的共同特点有 154、有些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不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例如 155、
17、在生理途径下,少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的主要途径是依靠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系统。156、慢性苯胺中毒时,红细胞内珠蛋白变性后形成沉淀物,是胞内 出现包涵体,称为 。157、能引起中毒性肝炎的典型的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是 158、能导致白内障的典型的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是 。159、某些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有致癌作业,例如 能引起膀胱癌。160、苯胺可经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其中经 吸收是引起工业中毒的主要原因。161、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162、苯胺作业工人体检时, 可以以其尿中的 含量间接 的代表其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163、美蓝是治疗 中毒的特殊解毒剂。164、肝血管肉瘤是 中毒的特异性病
18、症。165、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中, 中毒会引起支气管哮喘。(二 异氟酸甲苯酯)166、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称为 。167、有机磷农药的分子结构式通式为 。168、有机磷农药在体内的代谢转化主要有 和 两种方式。169、有机磷农药毒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抑制 ,使其失去 分解 的能力,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170、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由于乙酰胆碱聚集,病人的瞳孔会 。(缩小)171、中毒后禁止肥皂水清洗污染部位皮肤的有机磷农药是 ,因为其遇碱会生成毒作用更大的 。172、小剂量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以 样症状为主, 大剂量中毒则会出现 样症状。173、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百分比来表示的分散度称为 以
19、粉尘颗粒的质量百分比来表示的分散度称为,两者中 的卫生学意义更大。174、我国按病因把尘肺分为 、 、175、石英采矿作业工人持续吸入高浓度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经1-2年即发病,称为,有部分病例工作时未发现异常体征, 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后若干年后才开始发生矽肺,称为 。176、矽肺造成的X胸片圆形小阴影中,p类型的直径为 q 类型的直径为 r类型的直径为 。177、矽肺X胸片上的大阴影指的是长径超过 的阴影,其 病理基础是 。178、石棉肺的病理特点是 ,一般不出现 。(肺 弥漫纤维化结节)179、石棉肺最主要的症状是 和 。180、石棉肺的主要并发症是 。181、石棉纤维可以致癌, 其癌症类
20、型为 和 。182、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主要指空气的 、 、 和 。183、高温作业类型有 、 、 。184、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受 和 的共同影响。185、在气象条件诸因素中, 和 是影响人体温 的主要因素。186、中心温度也称为深部温度, 严格概念上是指 的温度, 但一般以 (填人体部位)温度表示,一般认为中心体温 为 摄氏度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范围的上限。(187、 是衡量高温作业者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188、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 、三种类型,其中以 最为凶险。189、体温调节机制紊乱引起的中暑称为,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的中暑称为,内脏及脑组织短暂供血不足引起的中暑称为
21、 。190、相对湿度大于称为高气湿,小于称为低气湿。191、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表温度时,机体主要的散热途径为192、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在 之间,这一频率范围内 的转动波称为 。()193、小于 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大于 称为超声 波。194、随着时间变化,声压波动小于 的称为稳态噪声。195、在声压级的频率计权网络中, 声级可作为总声级, 声级用作噪声卫生标准评价, 声级是为测量飞196、响度级的测定是以 Hz的纯音作为基准音。197、在振动的物理参数中,与振动对人体作用的关系最密切。198、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199、劳动条件包括、。200、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
22、渐形成该项作业的动力定型。逐201、建立动力定型应依照、的生理规律。202、紧张反应可以表现在、几方面。203、一个工作日中,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变化可分为 、四个阶段。204、工作 分钟所需要的氧量称为氧需。205、杰出的内科学专家 教授是我国职业医学的先驱者 和奠基人。206、三级预防中 的第二级“三早”预防指的是 207、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包括 和统称为职业性病损。208、职业性疾患包括 和 两大类。209、体力劳动中的肌肉供能系统有 、 、210、氧债是指 。211、铅以 形式沉积在骨骼中,以 形式溶出 到血液里。212、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人群流行病资料有限,这类致癌
23、物称为 213、动物实验已获阳性结果,但人群中尚未有资料表明对人有致癌 性,这类物质称为 。214、健康监护本身属于 级预防。215、出汗量是检测 和 称度的敏感指标。216、常见的工作相关疾病有 、 。217、职业性病损致病模式的三角分别为 、 218、职业性病损致病模式三角中的作用条件包括、 、219、卫生监督按监督实施的阶段,可分为 O 和220、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复合条件反射 逐渐形成该项作业的。221、静力作业是依靠肌肉的 来维持体位,而动力作业则 是依靠肌肉的 来完成作业。222、依靠肌肉的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完成作业,这种作业类型称为 ,而利用肌肉的等张收
24、缩完成作业,则称为 。223、紧张是 与 之间的一种失衡。224、 中毒时血液中会出现点彩红细胞。|225、窒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环节均是可引起机体 。226、 对血液系统无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用其代替苯作为工业用的稀薄剂或粘胶剂。227、苯胺经机体代谢产生的 和 为强氧化剂, 具有很强的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能力。228、可导致雷诺综合症的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是 229、漠鼠菊酯的毒作用机制是 。230、游离二氧化硅按晶体结构分为 、 和23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 ,发病时间就越 ,病情愈 。232、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游离型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矽肺,其病理类型多为 ;而长期吸入高浓度游离二
25、氧化硅粉尘引起的矽 肺,病理类型多为 。233、电离辐射以 和 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234、人体各部位中,以 对电离辐射的反应最强。235、在微波波段,以 波危害最大;在功率密度相同时, 脉冲波的作用 (填大于或小于)连续波。236、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主要通过三方面的研究: 、 和 。237、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职业致癌物可分为三类: 、 和 。238、职业性肿瘤多发于 和 o (填人体部 位)239、我国规定妇女连续负重每次不能超过 Kg ,间断负 重每次不得超过 Kg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要点、名词解释1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 气中
26、的固体微粒。2 .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 维化为主的疾病。3 .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 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4 .空气动力学直径是指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 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 b的直径即可算作为 a的AED。5 .可吸入性粉尘 直径小于15 Vm的尘粒。6 .可呼吸性粉尘 5 V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 区。7 .矽肺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 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8 .混合性尘肺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 起的以肺
27、纤维化为主的疾病。9 .硅酸盐肺 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 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0 .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钢、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肺纤 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 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11 .矽尘作业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12 .速发型矽肺 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的粉尘,经1-2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13 .晚发型矽肺 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 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
28、 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14 .尘细胞 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 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15 .矽性蛋白沉积: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 称为矽性蛋白,随后可伴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 矽结节。16 .圆形小阴影是矽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X线表现形态, 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10mm, 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其致密度越高,分为三种类 型:p(2.5mm)、q(1.5-3.0mm)、r(3.0-10mm)。17 .石棉小体 石棉纤维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由一层含铁蛋白 颗粒和酸性粘多糖包裹沉积于石棉纤维所形成,铁反应呈阳性,一
29、般长为30-50 gm,粗2-5”,金黄色,典型者呈 哑铃状、鼓槌状,分节或念珠样结构,轴心为无色透明的 石棉丝。18 .正辐射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 体表面向人体发放热辐射而使人体受热。19 .负辐射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表 面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20 .高温作业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 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 2 c或2 c以上的作业。21 .高温车间 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23W/m3的车间称为热车间或高温车间。22 .干热作业 生产场所的气象条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 度大,而相对湿度低。如轧钢、铸造、陶
30、瓷、火电等。23 .湿热作业 生产场所的气象条件特点是高气温、气湿,而 热辐射强度不大。如印染、造纸、矿井等。24 .夏季露天作业 夏季的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 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 出的热辐射作用,其作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加之中午前 后气温升高,又易形成高温、热辐射的作业环境。25 .热适应是指人体在热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 生适应的现象。26 .热射病 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 机制紊乱所致,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 温可高达40 c以上,先出汗、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 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系统症状。27 .
31、热痉挛 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主要 表现为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患者神清、体温多正常。28 .热衰竭 由于高温作业,体内血液的重新分布,导致脑部 供血暂时减少而晕厥。一般起病急,先有头昏、头痛、心 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 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29 .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 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 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性疾病。30 .生产性噪声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 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31 .稳态噪声 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小于5dB的生产性噪声。32 .脉冲噪
32、声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 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 40dB的生产性噪声。33 .等响曲线 利用与基准音比较的方法,可得出听阈范围各 种声频的响度级,将各个频率相同响度的数值用曲线连 接,即绘出各种响度的等响曲线图。34 .响度级 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联系声压和频率定 出人耳对声音音响的主观感觉量。35 .声级为了准确评价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在进行声音测量 时,所使用的声级计是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参考 等响曲线,使用A、B、C、D几种计权网络,使用频率计 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36 .暂时性听阈位移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
33、到原来水37 .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 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听力检查听阈 可提高10-15 dB,离开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38 .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引起听力明 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听阈可提高超过15-30dB ,需要 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39 .生理性听觉疲劳 一般在十几小时内可以完成恢复,常以 16小时为限,即在脱离接触后到第二天上班前的时间间隔 内,恢复至正常水平。40 .永久性听阈位移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 水平的听阈提高。41 .噪声性耳聋 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 发生
34、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42 .爆震性耳聋 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进行爆破、由于防护 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 可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振动 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严重外伤,引起听力丧失。43 .振动频谱是将按频带大小测得的振动强度(加速度有效 值)数据排列起来组成的图形。44 .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作为人体接振强度的定量指标,是在频率计权和固定接振时间的原则下,计 算加速度有效值。45 .运动病 又名晕动病,是作业人员在车、船或飞机等交通 工具上工作,由于颠簸、摇摆或旋转等任何形式的加速度 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器官,而出现一系列急性反应性症 状的总称。46 .局部振动病 是长期
35、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 碍为主的疾病,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发病部位多 在上肢末端,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47 .振动性白指 由局部振动所引起的手指的间歇性发白或发 绡。48 .电离辐射当量子能量水平达到12 eV 以上时,对物体有 电离作用,可导致机体的损伤的电离辐射。49 .非电离辐射当量子能量水平小于12 eV 时,不足以引起 生物体电离的电离辐射。50 .射频辐射 指频率在100kHz-300GHz的电离辐射,包括高 频电磁场和 微波。51 .电光性眼炎 波长为250-320nm的紫外线,可大量被角膜 和结膜上皮所吸收,引起的急性角膜结膜炎。52 .职业性肿瘤 在作业
36、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 期的潜伏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53 .职业性致癌因素 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54 .确认致癌物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对人有 致癌性的理化物质。55 .可疑致癌物 分两种情况,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但人 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二是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 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可能性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56 .潜在致癌物 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 尚无资料表明对人类有致癌性。57 .接触评定 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 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58 .生物
37、监测 是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的组成部分,指定期地 监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 其所致的生物效应水平,并与参比值比较,以评价人体接 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59 .健康监护 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 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 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 因素所致的疾患的发生、发展。60 .职业流行病学 是以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取有关流行 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 响在人群、时间、空间的分布,分析接触与职业性损害的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及预防措施 的效果,找出
38、职业性损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制订和修 订卫生标准、改善劳动条件和预防职业性病损提供依据的 学科。61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是通过对工业毒理学测试、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地认定和评价职业 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其进行管理。62 .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工作地点空气中任何一次有代表性的 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63 .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得超过的接触限值。在此浓度 下,几乎全部工人每天反复接触而不致产生有害效应。64 .短时间接触阈限值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1
39、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接触限值。每天接触不得超 过4次,且前后两次接触之间至少要间隔60分钟。同时,当日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亦不得超过。65 .上限值是指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66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按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容许浓度。67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接触限值。每天接触不得 超过4次,且前后两次接触之间至少要间隔60分钟。同时,当日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亦不得超过。68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是研究劳动条件对生产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 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的一
40、门科 学。69 .生产性有害因素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生产环境中存 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又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70 .职业性病损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统称职业性病损71 .职业病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 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 病理损害,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 疾病统称为职业病72 .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发病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病因;职业性有害因素使潜在疾病暴 露,或加重已有病情;改善工作条件,该病可控制或缓解73 .氧需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74 .氧债 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75 .
41、氧上限 血液在1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76 .静力作业 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佛所进行的作业77 .动力作业在肌肉等张性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 和舒张,运用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78 .紧张因素 使劳动者产生心理紧张的环境或条件79 .紧张是在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可感受至IJ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就可能引 起相应的(可察觉的)功能性紊乱。80 .锻炼是通过反复使用而改善劳动者先天性固有的生理 功能和能力。81 .练习通过重复来改善后天学得的技能82 .毒物 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 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
42、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 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83 .中毒机体受到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 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84 .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0.1 v m固体微粒。85 .粉尘 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直径 >0.1 a m固体微粒。86 .生物转化 外来化合物吸收后,在体内酶作用下,其化学 结构发生一定改变,即为生物转化,又称之为代谢转化87 .蓄积 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 排出,则可能在体内逐渐积累, 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88 .物质蓄积 贮存在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内的毒物含量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水平,这种现象叫物质蓄积。89 .功能蓄
43、积 长期接触某种毒物后,现有条件下,不能检出 该毒物的蓄积,但由该毒物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 来,一段时间后,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现象称为 功能蓄积90 .急性中毒 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几分钟至数小时)大量 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91 .慢性中毒 小量毒物反复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92 .亚急性中毒 介于二者之间,较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反 复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93 .吸收状态 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耽误该毒物所至的临床表现,呈亚临床状态。94 .化学性肺水肿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以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液体过多聚集为特征的疾病95 .单纯窒息性气体本身毒性很低或
44、属惰性气体, 但由于他们的存在可使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引起肺内氧分压下降, 随后动脉氧分压也下降,导致机体缺氧96 .化学窒息性气体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的气体。97 .农药 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杂草等 的各种药物。98 .中等强度作业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氧上限, 即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的作业。99 .大强度作业 氧需超过了氧上限,即在氧债大量蓄积的条 件下进行的作业。100 .极大强度作业完全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此时的氧债几乎等于氧需。二、填空: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
45、化为主 的疾病。2、无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 和人工合成无机粉尘三类。3、有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 动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和人工合成 有机粉尘三类。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成分和浓度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 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5、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粉尘对人体有致纤维化、刺激、中毒和 致敏等危害作用。67>尘分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是粒子分散度和质量分散度。对于矽肺病发生、发展质量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更大。7、粉尘粒子分散度愈高,径粒较小的颗粒愈多,迫降速度愈慢,对人体危害愈 大。8、粉尘粒子投影直径(dp)换算成AED的公式为 AED (艮m) =dp JQ。9、把直径小于
46、15M m的尘粒称为可吸入性粉尘。10、5微米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可呼吸性粉尘。11、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被清除:粘液纤毛系竺和 肺泡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吞噬尘粒后的巨噬细胞称为尘细百'12、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型二氧化硅 粉尘而引起的。13、硅酸盐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结合型二氧化硅 粉尘而引起的。例如石棉肺。14、粉尘沉着症的临床特点是脱离粉尘作业病变无进展 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15、防尘八字方针是: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16、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矽结节 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17、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 X线表现形态小阴影 o18、
47、圆形小阴影按直径大小分为p <1.5 mm, q1.5-3.0 mm, r 3.0-10 mm三种类型。发育比较成熟的矽结 节多为q匚类型。19、大阴影是指是指其长径超过10mm的阴影 。其病理基础是团块状纤维化。20、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肺结核 。21、诊断矽肺的前提条件是 确切的游离型二氧化硅粉尘职业史。22、II期尘肺诊断标准描述为有密集度 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上 过4个肺区 ,或有密集度为 3级的小阴影 ,分布范围 达到4 个肺区 。23、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通过各种措施,将物理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或者采取缩短接触时间,以保护劳动者健康。24、相对湿度在 80% 以上称为高
48、气湿、低于 30%为低气湿。25、正辐射是由于周围物体表面温度 超过 人体表面温度所至、 相反负辐射是 人体表面 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形成的。26、高温作业是指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 室外计算温度时,且工作点气温高于室外2度或2度以上的作业。27、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受气象条件和劳动强度的共同影响。28、机体散热可通过对流、传导、辐射和蒸发出汗四种 方式完成,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 机体只能通过蒸发出汗 途径 散热。29、高温作业影响水盐代谢,出汗量 是高温作业者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尿盐量降至 2 g/8h以下时,表示人体缺盐。30、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
49、使循环系统出现血压改变、心脏代偿忤肥大、心率加快 等改变。31、研究发现细胞在机体热适应后可合成一组新的热应激得白、以保护机体免受高温的致死性损伤。32、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 热平衡 和/或 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65、职业性有害因素是通过孕期接触和产后接触两种接触机的急性热致疾病。会影响新生儿、乳儿健康的。33、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 和热衰竭三种66、农民肺的发病机制是因为嗜热放线菌抱子进入肺泡而引发类型。的变应性肺泡炎。34、热射病主要是由于 机体散热障碍原因引起的,以中枢神经67、含尘气流进入呼吸道后,主要通过撞击、重力沉积、布朗运动、系统症状为主的疾病。静电沉积、 截留而沉降
50、。35、热痉挛主要是由于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痉挛部位以腓68、典型的矽结节横断面是由多层排列的胶原纤维构成,似葱头。肠肌最常见,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正常。69、结节型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型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所36、通风降温措施有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两种方式。致,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化型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型二氧化37、稳态噪声特点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小于5dB。硅含量较低或游离型二氧化硅含量较高但吸入的量较少的病38、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小于0.5 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例。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 40 dB的声音。70、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39
51、、目前我们使用的声级计主要是测量声音的声压级 物理特性71、矽性蛋白沉积的病例特征是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伴有纤的仪器。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40、在多个声源存在时,作业场所的声压级是按照对数法则相72、团块型矽肺多见于两肺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等部位。互叠加计算。73、局部振动对机体神经系统影响以上肢手臂末梢神经障碍为主,41、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联系声压和频率定出人耳对声音常以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形式出现。音响的主观感觉量,称为 响度级 。74、手部冷水浸泡后复温时间超过30分钟即为局部振动病的观察42、从等响曲线看,人耳对 2000-5000 Hz区间频率的声音特别敏对象。感。
52、75、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是进行工艺改革消除或减轻振动源43、噪声危害的评价以及噪声卫生标准的制订主要还是以听觉 系的振动。统损害为依据。76、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作用于前庭器官,并使内脏位移。高频44、听觉适应是指脱离噪声环境 分钟之内,听阈可以恢复。率、出幅的振动主要对组织内的神经末梢起作用。45、听阈提高超过15-30 dB (A),需数小时听力才可恢复,称为77、射频辐射的生物学效应一般规律是随着频率的增加和波长变短听觉疲劳。而递增。46、噪声性耳聋的早期临床特征是高频听力下降,患者主观78、射频辐射的职业性接触对机体的危害主要造成神经系统、眼、无耳聋感觉。生殖系统 等方面的影响。
53、47、为了了解振动源的特性,进而评价其对人体的危害,需要对振79、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动的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可能性大, 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频谱进行分析。这类物质称谓可疑致癌物。48、为了进行卫生学评价,目前我国以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80、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度作为人体接振动强度的定量指标。类有致癌性,这类物质称谓潜在致癌物。49、运动病主要由于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前庭器官81、外来化学物质较小剂量器官所致。82、职业中毒50、局部振动病发病部位多在上肢末端,其典型表现为 发作性83、烟 尘 雾手指变白。84、生物转化51、微波波段以厘米波危害最大。85、氧化还原水解 结合52、电光性眼炎是紫外线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绥化市庆安县招聘教师3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谷胱甘肽及酵母提取物项目发展计划
- 小学劳动安全培训课件
- 2025辽宁鞍山市铁东区教育局面向毕业生(第二轮)校园招聘笔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公司员工请假管理操作手册
- 保险行业技术规范与市场分析
- 2025贵州省凯里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贵州兴仁市马马崖镇村级卫生室医生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内蒙古第七批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2025年4月29日发布)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河南信阳市潢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3名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围墙装饰墙帽施工方案
- 燃气运营安全管理方案
- 倒睫科普课件
- (高清版)DBJ∕T 13-318-2025 《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电子版教材-1
- T/CIE 176-2023机场探鸟雷达系统技术要求
- 《机械基础(第二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国网投标离线投标工具使用说明
- 发展汉语-初级读写-第一课-你好
- GB/T 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