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_第1页
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 届高考地理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 1卷(选择题 共 60分) 选择题(共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日本著名的科学城筑波市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而成 ( ) A.交通 B .科技 C 人口 D 资源 2. 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 A.它周围有比较稳定的顾客 B 它周围有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 区 C.有较大的大型运输码头 D 要有便利的航空运输条件 3. 沈大高速公路沿线的服装市场的形成, 是以 ( ) A.市场最优原则选择区位 B

2、交通最优原则选择区位 C.环境最优原则选择区位 D 土地最廉价原则选择区位 4. 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中心地租最高 市中心环境最好 C.市中心交通最优,便于商业区职工一 上下班 D 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群体 山东临清市地处京杭大运河边, 明清时期一度成为我国北方有名的商埠, 每日船来车往, 富商云集, 烧制的“临清砖”专供皇家御用。 新中国成立后, 与其他城市相比临清市明显发展 缓慢, 成为山东省经济久发达的县市之一。 随着京九线的开通, 临清市又一次面临大发展的 机遇。据此回答 5-6 题。 A. 资源 B .文化教育 C 6. 新中国成立后导致临清市发展缓慢的主要

3、原因是 A. 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 B C. “临清砖”的停产 D 7. 在西安的市场上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 A.自然条件 B C.运输条件进步与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8. 对商业网点选择有利的条件是 靠近发展林牧业产品的地区;靠近商品生产基地; 处在高温多雨地区;处在人口稠密、交通方便地区。 A. B . C . 5.导致临清市在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临清砖”的生产 D 交通方便 ( 战争和灾害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主要原因是 居民的需要 D 养殖业发达 ( 9. 有关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 我国

4、湖南省的长沙是一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 一个地区交通线的变化,不会给城市的分布和发展产生多大影响; 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 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 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 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 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 100 万, 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 3 万人的小城。据此完成 13-15 题。 13. 在石家庄与京汉线(即现在的京广线)相交的两条铁路是 ( ) A.胶济线、石太线 B 石太线、京包线 C.京沪线、石德线 D 石德线、石太线 14. 石家庄市发展成为 1

5、00 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B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 .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15. 上述事实说明了 ( ) A. 个地区的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B. 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C. 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 能否成为 100 万人口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16. 近年来,哈尔滨开了许多鲜花专卖店, 和这些专卖性商业网点形成无关的条件是 ( ) A.靠近商品生产基地 B .保鲜技术的发展 C.市场的需求 D .快速的交通运输作保证 17.

6、古诗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之说, 影响当初蜀道建设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 .气候条件 C.经济条件 D .社会因素 18. 下列属于合理运输方式选择的是 ( ) 大连到海南岛旅游一一海轮;秦皇岛煤炭运到上海一一铁路; 从拉萨到广州出席广交会航空;城市送货下乡公路。 古代邯郸城是在两条驿道的交会点上发展起来的。 A. B . 10. 影响山区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 .交通条件 11. 武汉能够成为国内中部地区的商业中心, A.河网稠密,湖泊众多 B C.是京广铁路和长江干流的交接处 12. 下列地区的商业网点密度的比较, C .技术条件 最主要的原因

7、之一是 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 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城市 ( 消费水平 ( A.平原大于山区 B 热带大于温带 D . ,般能成立的是 城市小A. B . C . D .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只选一项且选 对者得 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 19-20 题。 19. 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 ) A.城镇布局 B. 地形起伏 C.河流流向 D. 矿产分布 20 丁城建港的区位条件有 () A. 纬度低,港口水域全年不冻 B. 位于河流入海口,

8、长年不淤 C. 地形平坦,便于港口建设 D. 水陆联运便利,腹地较广 第H卷(非选择题 共12分) 二.综合题(12 分) 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 _ (填字母代号)城市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市 本身拥有较强 _ 的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 _ 。 (2) B 城市附近可开发的海洋能源是 _ 。 (3) 图中 D 是 A 城市的工业卫星城, 该卫星城以 _ 工业为主,该工 21.下列港口中,属于不冻港的是 ( ) A.秦皇岛 B .摩尔曼斯克 C .圣彼得堡 D .纽约 读下图,回答 22-23 题。 22.某地区有 a、b、c、d、e、f 规模相等的城市

9、(镇) ,现须在其中两座城市设立百货中转 站,最合理的是 ( ) 23图中 g 地位于山区,林产品丰富,新近发现了一大型煤矿,需修建一 条交通线,有关这一交通线说法正确的是 ( ) A. 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社会因素 B. 交通线要沿 g 地与附近原有公路最短直线距离修建 C. 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此处不适宜修建交通线路 D. g 城镇的发展规模今后有可能超过其他城市 24.影响上海港的区位因素包括 ( ) A. 航行、停泊等自然条件 B. 腹地、筑港等陆域条件 C. 航行、腹地等社会经济条件 D. 停泊、筑港等水域条件 读下图,回答 25 26 题。 图例 公路 o 城市 25 .图

10、中 a、b、c、d 四个村洛中 最有可能先变为城市的 是 ( ) A a B . b C c D . d 26.图中聚落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 ( ) A.沿河分布 B .沿湖分布 C.沿铁路分布 D .沿等高线分布 c 业在此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_ 。 (4) 近年来,E 城市的港口建设突飞猛进,其年货物吞吐总量仅次于 A 城市,居全国第二位。请分析该地港口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 _ _ 。 (5)近几十年来,长江下游泥沙沉积越来越多,沙洲也越来越多, _ 。其原因是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筑波城呈南北狭长带状形态,是受交通线影响所致。 2. B【解析】构

11、成商业的最基本要素是商品来源和销售, 这也是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 3. B【解析】沈大高速公路边的西柳服装市场,其商品市场涉及全国很多地方,但沿高速 公路布局,体现的是交通最优原则的区位选择。 4. D【解析】市中心商业活动最集中,在交通联系下,成为最大消费群体集中地,体现了 市场最优原则。 5. D【解析】明清时期临清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大运河交通方便。 6. D【解析】京沪铁路和海运发展,使大运河的运输地位下降,临清发展趋向缓慢。 7. C【解析】西安自然条件不临海,不能发展海产养殖业,居民能买到鲜活海产品,是从 沿海运来的。 8. D【解析】商业网点形成的两个主要条件是

12、: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有广泛的消费人 群(人口稠密区)及为之服务的交通运输条件。 9. C【解析】古城长沙并非“火车拉来” (应是株洲);交通变化会对城市分布产生较大影 响。 10. B【解析】山区人口分布比较分散,购买商品需要交通方便,故山区商业网点布局的主 要因素是交通条件。 11. C【解析】武汉不是全国最大交通枢纽,也非全国人口密度最大城市;河网稠密,湖泊 众多,导致陆上交通不便,不利商业流通。 12. A【解析】人口多处一般也是商业网点密度较大处。而人口密度一般是平原大于山区、 温带大于热带、城市大于农村、沿海大于内地。 13. D【解析】石家庄位于京广(汉)、石太、石德三条铁路交

13、汇处。 14. C【解析】据上题与材料可知,石家庄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铁路的修建与发 展。 15. A【解析】石家庄的发展只是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影响该城市的发展,并非整个地区。 16. A【解析】哈尔滨附近没有生产鲜花的优势条件。 17. A【解析】蜀道所在地区是四川盆地边缘的崇山峻岭,所以影响当初蜀道建设的最主要 区位因素应是地形条件艰难。 18. D【解析】大连到海南旅游,并非沿途观赏,目标是海南,应选铁路或航空;秦皇岛煤 炭运到上海应用廉价的海运。 (二) 双项选择题 19. AB【解析】图中铁路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且沿线城镇密集。 20. CD【解析】图中没有经纬度信息,不能断

14、定河流有无结冰期,在入海口,河流容易淤 积。 21. BD【解析】摩尔曼斯克、纽约由于受暖流影响,为不冻港。 22. BD【解析】ba 在来货铁路线上,而 b 在来货方向更利于及时中转货物,应建一中转站; d 在其他城市中心位置,且与之距离不远,交通方便,也应建一中转站。 23. AD【解析】g 处发现煤矿而修交通线是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线路走向受煤输出地影响 较大;因有丰富资源,该城规模可超其他城市。 24. AB【解析】港口建设需要的条件有:一定的水域条件一一航行条件和停泊条件;一定 的陆域条件一一筑港条件和腹地条件。 25. BC【解析】b 处在铁路与河流的交汇处, c 处在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具有多个方向的 运输优势,经济腹地较广,因此最容易先形成城市。 26. AC【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