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教师征文:师者父母心_第1页
四有教师征文:师者父母心_第2页
四有教师征文:师者父母心_第3页
四有教师征文:师者父母心_第4页
四有教师征文:师者父母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有”教师征文:师者父母心七年,像一首唐诗,跳跃的意象浓缩了岁月的精华;七 年,又像一部长篇小说,起伏的情节记录了时间的每个足迹。作为一个已参加工作七年的医护人员、老师,我在一次 又一次抢救病人的过程中不断领略人们与病魔抗争时的坚 强和感动,我是幸运的,也是富有的,因为我能尽自己的力 量去挽救垂危的生命,能看着原本已经奄奄一息的人慢慢恢 复健康,这无疑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成就感。然而转行做了教师之后,我才发现常言说的“医者父母 心”,该为“师者父母心”。师者如医者,医者医人心之疾病; 师者医人心之困惑。在两年多的从教生涯中,我和孩子们一 起谱写了生命的箴曲!多少个不眠之夜,为自己的成长与收获而

2、欣喜,也为偶 然的消沉与落寞而神伤!因此,我体会到了为人师者的伟大 与艰辛,体会到了良好教育的重要性。俗话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可见要教育好学生,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 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能养成优秀的品质,培养健全 的人格。常言“医者父母心”,为人师者“千教万教,教人 求真”,又何尝不是父母之心,而教育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 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能否发现学生的的问题并提出适当 的解决办法,则成为“塑造灵魂工程”的当务之急。先谈心理素质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孩子面临的问 题也越来越多。他们中间有的被祖辈、父辈娇惯得毫无生活 能力,并且养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无法与

3、人和谐相处; 也有的由于缺少同龄伙伴而变得性格孤僻,不能与人正常沟 通;还有的因为挫折教育的缺失而脆弱得不堪一击。但现实 世界中巨大的学习压力,再加上自身的种种问题,这些曾经 热情而又明亮的眼睛却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逐渐暗淡和冷 漠了下去。在压力面前,他们做了许多不明智的选择,以此 作为自己逃避的应急出口。例如,有的学生把美好青春埋没 在日复一日的游戏里;有的却把自己的大好前程自以为是地 挥洒在与老师的对抗中;而有的却又过早地沾染上了“看破 红尘”的迟暮之气,每天都在辗转怨叹中消极度日;更有甚 者竟然选择辍学的方式,以为从此可以“解放自己、解放心 灵”,殊不知,这样错上加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深

4、深伤 害了周围关切者的心。这样的现象不管是在过去任教的大学,还是现在任教的 职业中学,都时有发生。我们职业中学因其特殊性,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大多数 学生因为过去没有好好学习,考不上高中,所以选择就读职 中,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自信心不足,自控力也较弱。而且 职校生一般在思想感情上, 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挫折、 创伤, 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心理特点,如用“对立”保护心中的疑惧、缺乏自信、感情用事、服软不服硬、自尊和自卑共存、意志薄弱等。从进入校门的第一天开始, 他们就迫切地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我们总以为“谁爱孩子 , 孩 子就爱他 , 只有爱孩子的人 , 他才能教育孩子” 。可是,有了 爱

5、,就一定是成功的教育吗?就一定能够管理好班级吗?教 师的爱,学生体会到了吗?接受了吗?经过和学生聊天、谈 心,我了解到, 能感受到老师爱心的学生只有极少的一部分, 很多学生都表示自己“不注意,不知道” ,也就是说,教师 付出的“爱”被学生“领情”的不到十分之一。实践告诉我 们,热爱学生并不是一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 , 就更加困难。我曾教过一个学生,进校时成绩处于班上的中上等,在 班级管理上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可是因为一次犯错被撤 出班干之职后,没有思考自己过错,反倒因为埋怨老师而自 暴自弃甚至开始和一些后进生去上网,终于因为迷恋网络游 戏而导致学习成绩日复一日地下降。老师苦口婆心的

6、规劝听 不进去,眼神中满含怨气,一上便萎靡不振地趴在桌上。我 一直都没有放弃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我多么希 望自己的努力可以让他的双眼再现追求的光芒,然而他很少 说话,我的努力也见效甚微。这名学生幡然醒悟之时,对我 说:“老师,其实我早就知道自己错了,可是落下的功已经 太多,我觉得再也补不上来了,于是继续浪费光阴,到现在 就真的太晚了。”听了,让人不禁唏嘘。这样的例子我们在 教学工作中经常碰到。根究其里,不难发现,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事 学生患上了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才导致了他们消极地面对 一切,甚至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 面对这样时有发生的情况,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注重知识教育的

7、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心 理健康辅导,使其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正确的面对并解决 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同时,积极寻求家庭与学校教育力 量的整合,由心灵的拯救和良好环境的创设入手,给孩子们 一片湛蓝的天空。再谈道德素质问题。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人性化、道德化 的文明著称于世。毋庸置疑,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 中之重。处在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为人师者更应该在传授知 识的同时,发扬优良传统,利用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道德教 育。笔者个人以为,不仅要在内通过各种感性化的教学手段 (例如多媒体等)教导学生养成尊师敬长,团结同学,乐于 助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言传 身教。至圣

8、先师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也说过:“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从上述中外大教育家的真知灼见中可知,作为“春蚕”、作 为“蜡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更应严格规范自 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出良好的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 为范”,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打动学生、教育学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在质疑我们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底传承下来的有多少?生活中,自私、爱慕虚荣、唯利是图者大有人在;有多少人为名利折腰,又 有多少人在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自己?现实中堕落者的故 事让我们唏嘘不已,叹自己可

9、改变可把握的太少。然而在大 家正怀疑 90 后、 00 后素质的时候,在大家担心下一代是否 是“垮掉的一代”之时,作为教书育人者的我们更应该担负 起道德素质教育的责任。尽管我们不断努力,但是不乐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 为道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 努力。放眼我们的生活,不尊老爱幼的情况时有发生;破坏 公共设施、诚信缺失等道德败坏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如果 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自己应该在“教育”这个“立国之本”中 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且付诸于行动,那我们的生活将 变得更加的祥和, “祖国的花朵”也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成 长,将来必然能够振国兴邦,让“礼仪之邦”的美称继续誉 满世界!有人曾把教师分为四种境界: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 动力,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根本。最令笔者钦佩的是“以 爱为根本”的教师。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爱满天下” 。教师 对学生的爱 , 就是“师爱” 。“爱满天下”是人民教育家陶行 知的人生格言。 “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 做”,这也是陶行知先生毕生为之实践的诺言。 教师要有 “爱 满天下”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班主任更应如此。这种 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 , 就会“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 ,这样的班主任,工作才能 如鱼得水、游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