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规律摄义_第1页
因果规律摄义_第2页
因果规律摄义_第3页
因果规律摄义_第4页
因果规律摄义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因果规律摄义文/隆品法师因果又叫业、因、缘、果、报,业梵文译音,翻译过来就是造作、活动、 行为等等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的行为、语言、思想,而这一切的活动都有能量 -造作,能量便释放出去影响他人,牵系自己,就叫 "业力",可以说人就是受业 力支配的。而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为我们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果规律在客 观世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不是佛陀制造出来的,只不过是佛陀发现宇宙人生的 真相,成为彻底觉悟并得到解脱的人。佛陀曾经开示我们:"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就是说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各种因缘和合而产生,因缘分散而消失。人 也是一样,我们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

2、体,物质就是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 火、风四种元素构成。地是指筋骨、肌肉等固体、水是指血液、唾液、尿液这 类的液体。火就是身上的暖气,也就是热力。风是指人的呼吸,也就是气体。 四大"一分散就意味着死亡的到来。但是精神不会消失,精神是生命的根源,在 佛法叫阿赖耶识,俗话叫着灵魂,阿赖耶识是梵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含藏识, 是储存善业、恶业种子的储存所,也可以叫仓库、或种子库、是接受善恶业报 的主体。肉体死亡之后,灵魂受业力的支配,再与物质结合又形成一新生命, 但形成的新生命是人还是畜生,是飞禽还是虫蚁,灵魂本身不能做主,全受业 力的牵引,经上说:业力牵引灵魂的情形,就象讨债、强者先牵。

3、那就是说那 一方面的业力最重,就堕在哪一方面去。所以我们修净土之人,就是要以深信 切愿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生用功,使它成为重业,临终自然往生。佛经把业分成十种,每种分上、中、下三等,叫十善十恶。十恶叫着:1、杀生;2、偷盗;3、邪淫;4、妄语;5、两舌;6、恶口; 7、绮语;8、贪;9、 嗔;10、痴。反过来就是十善。1、不杀生而放生、护生;2、不偷盗而布施;3、 不邪淫而修梵行(清净行);4、不妄语而说诚实语;5、不恶口而说柔和;&不 两舌而说调解语;7、不绮语而说直质(正直、朴实)语;&不贪而修不净观;9、 不嗔而修慈悲观;10、不痴而修因缘观。这十善十恶又分成三品,就是三

4、个等 级,作了上品十善的人生天道,中品十善的人生人道,下品十善的生阿修罗道(属于天龙八部之一,有福报、有神通,但凶恶好斗 ),犯上品十恶的人堕地狱 道,犯中品十恶的人堕饿鬼道,犯下品十恶的人堕畜生道。这是佛陀以慧眼观 察六道轮回的现象,亲口宣说的,我们绝对要深信不疑。而在人道中的我们的 身体叫报身,是来受善恶果报的,果报又分为正报、依报两种:正报就是一个 人的相貌好坏,寿命长短以及富贵贫贱等。依报就是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家 庭环境和亲属关系。正报有福,依报自然丰富圆满,正报无福,依报必定贫困 恶劣。依报随正报转,而每个人所受用的正报与依报,都是过去种的业因,现 世结的果报,正如佛经所说:&qu

5、ot;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果),欲知来世果,今 生作者是(因)0 "说明贯通三世的因果规律是真实存在的。可有些人却认为人生 一切都是偶然,没什么前因后果,有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受善报,便怀疑 因果,有人说,死了、死了、死了便了,如果一死便了,人生就没有价值了, 学佛修行,也就没有意义了,而一贯作恶之人就太便宜了。归根结底就是由于 不懂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为什么恶人会有善报 ?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培植的善 根深厚,现在善缘又先成熟,因此先享福报;如果他今生不作恶事,福报就更 好。至于他今生所种的恶因,也不会自行消失,因缘成熟时,必受应得的果报。为什么善人会受恶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

6、所造的罪业深重,现在恶缘先成 熟,所以先受恶报。涅盘经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 失"。种下业因,必受果报,但有早迟的不同,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一、现报, 今生做善事,今生享乐报;今生做恶事,今生受苦报。二、来生报,今生作善, 来生享福;今生作恶,来生受苦(父母积阴德,子孙享福报,也属于这类 )。三 后报,现在作善、作恶,到二世、三世,甚至百千劫,后才受报。各种报应的 公案,我们将在下面学习因果规律之中一一讲到。因果规律之一:业决定一切我们同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起一个念头,都是在种因,在造业。根 据所种的善因或恶因,即造的善业或恶业不同,都会受到不同的果报

7、,概括说, 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具体地说就是一切的痛苦来于恶业,而一切的快乐 来于善业。这都具有一定的规律,称为因果规律。因果规律之二:小因感大果因果规律的特点是因小果大。比如一粒谷种到田里面去,它可能结出了一 百颗甚至二百颗谷粒。同样,我们身口意似乎微不足道的一个造作,在果报成 熟的时候,会使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果规律之三:没有无因之果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的因,感得什么样的果,比如秋 天想收获,春天必须播种,中间浇灌、施肥等各种助缘,这样时节一到自然收 获成熟圆满的果报。而世上的一切所求,都不可能凭空而降,都有它产生的因 和缘,一切是"

8、;自造因,自得果"。自己不上供下施,广种福田,谁把福报给你 呢?自己不断除伤害有情,谁把长寿给你?自己不能破除邪见,谁把正见给你?有 哪一尊佛不是自己积聚因缘而成佛的?乃至一切圣人谁不是因地广修功德而成就 的?世界上哪有不劳而获之事呢?决定不可能,佛经中有许多因果公案,证明了 这一点。因果规律之四:所造的业不会凭空消失就是已经造下的善业、恶业,在因缘会遇时一定会感果的,就向田中已经 播下的好种子,只要条件具足,决定会产生果实的,丝毫不会空耗,试想在无 心的大地上播下种子,都会无任何差错、空耗地一一回报,何况在自己身心中 种下善恶业种子,怎么可能失坏呢?如果造善业没有回报,那这个世界就

9、没有天 理,一切都成了虚无,人生将变得毫无意义。三摩地王经云:"自己已作的业,果报不会不降临,他身心的业也不可 能移至自身心中领受果报。"因果规律之五:造业的轻重大小取决于什么1、以什么样的发心:就是由广大猛利发心将导致业的增长广大,比如行善有菩提心比没有菩提 心殊胜,而造恶业时,有强烈的嗔恨心或邪见比没有时恶业更重。所以行善时, 是为了无量无边的众生来行善,这样将会快速积集广大的福德资粮。2、面对什么样的对境:就是由于特殊的对境,即使做很小的善业或恶业就会造成巨大的痛苦或安 乐。比如,三宝、父母、师长等功德田、恩德田。在能入发生信力契印经 中讲,若有人将南赡部洲一切有情的

10、一切财物劫夺而得到的罪过,都不如有人 轻视,讥毁任何一位菩萨所造的罪大。进入寺院,当观清净心,提起恭敬心与 信心。在家父母是最深重的对境,心里要感念父母的恩德,一定要孝敬父母, 否则有很大罪过。3、有戒律摄持比没有戒律摄持所做的业,增长广大宝蕴经说: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悉人大乘,具轮王位,每人都以 四大海作灯油、灯芯如须弥山的巨大灯烛来供养佛塔,但他们所得的福报却比 不上一位出家菩萨将小灯烛涂以油脂,持供塔前所得福德的百分之一。4、长期持续造业比暂时偶尔造业力量大实际上这一条适用于世出世间的普遍规律,无论你做什么、学什么,只要 坚持不断,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就会越来越有能力。用到修行上,不论

11、任何 法门,只要长久坚持用功,到了一定数量,功力就会提升,所谓量变到质变, 比如念佛、持咒能几十年不断,那力量就非常强大。懂得这一条,每天的功课, 供灯供水等功德,都尽量不要间断。5、所作业本身的功德不同,造业的力量也不同金刚经说:"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 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在布施有情之中,正法布施超胜于财物布施,而对佛的供养之中,正行修法的供养超胜于财物供 养。在金光明经中,对法施与财施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一者,法施能 让自他都得利益,财

12、施不然;二者,法施能令众生超出三界,财施则不出欲界; 三者,法施利益法身,财施能长养色身;四者,法施增长无穷,财施必有竭尽; 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只能伏贪心。如是二者在利生方面有深与广、暂时 与究竟等的差别,所以法施要胜过财施。6愚人与智慧之人的差别如同铁丸虽小也会沉底,但若作成容器,则此铁器虽大也会上浮,同样如 此,有智慧的人造恶业之后依靠发露忏悔,防护对治,可使大罪变小,小罪变 无。而愚痴之人造恶业后,不知忏悔,由于不知道在造恶业,反而不断增加造 作恶业,则所造恶业尤为严重。7、特殊时期的增上广大三摩地王经说:"经恒沙数劫,无量诸佛前,供养诸幢幡,灯鬟饮食等, 若于正法坏,佛

13、教灯灭时,日夜持一戒,其福胜于彼。"(经过恒沙数劫在无量诸佛前供养种种资具,不如正法失坏、佛教将要毁灭时,一日一夜持一分戒的 福德殊胜。经上还说到,末法时代持某一条戒持一天的功德,胜过正法时代一 生受持满分戒的功德。)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末法时代,持戒违缘非常大,但 是难能可贵,能在这个时代守好戒,功德不可思议。8、特殊地域的增上广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上说:"若有众生于彼佛土亿百千岁,修诸梵 行,不如于此娑婆世界,一弹指顷于诸众生起慈悲心,所获功德,尚多于彼。 何况能于一日一夜住清净心"。所以在娑婆世界能缘苦难众生修利他,功德殊胜。总结以上学完了业果方面的道理,

14、要对业因果获得坚定不移的信心,需要多次 思维。我们想要得到快乐就只有行善,不想要得到痛苦就只有不造恶业。现在 我们的身、口、意的表现直接决定了自己的未来如何,每一个念头、每一句话、 每一件事都决定着它相应的果报。所以行为必须遵循业因果的规律来取舍,以 业决定一切痛苦与快乐之理,身、口、意的行为就会有清晰的方向,比如受到 痛苦,或逆境时,要知道这是恶业的报应,做还债想或对方正帮我消业障想等 方法,坦然接受,勤修忏悔,或观想代众生受苦,遇到快乐的事情或顺境的时 候,要知道是善业的果报,也没什么可骄傲的,对行善应发起欢喜心,或者观 想把安乐献给十方三世一切有情众生,每天都要提醒自己,未来要得到安乐, 现在唯一只有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