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_第3页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_第4页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医学论文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手术;,复,发摘要: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对1995年1 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中低位(肿瘤下缘距肛缘<8cm以下)直肠癌98例手术 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复发者有20例,复发时间为3个 月至3年,分析发现复发与病理类型、病期与术式选择有一定的关系(p<005) o 结论: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理类型、病期及肿瘤的位置选用合适的术式,完整地切 除喧肠系膜及清除癌旁组织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条件。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手术;复 发cl inical analysis o

2、f postoperat ive recurrence of middle/lower rectal carcinom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local recurrence in middle/lower rectal carcinoma method: the data of 98 cases of operated rectal carcinoma with the distance of 8cm from the anus were analyzed

3、retrospectively inl995.1 lo 2005.12. result: 20 cases were fund local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t ime was 336months. the recurrence was related to the histological type, depth of invasion and the resection method conclusion: the histological type, depth of invasion, radical resection of tumor margin

4、 and unscientific nanal preservation are the prominent factors for th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middle/lower rectal carcinomakey words: rectal carcinoma > surgicalopcration ; recurrence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以来手术治疗距肛缘8.0cm以 下的中低位直肠癌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随访复发并经病理证实者20例, 复发率为20.4%。本文对与复发有关的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预

5、防复发的措施 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硏究对象98例,其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2478 岁,中位年龄为51岁。1.2病理类型与复发的关系见表1。分化型腺癌复发率最低,粘液腺癌及低 分化腺癌复发率均高(p<0.05)。13肿瘤分期与复发的关系见表2 ° dukes a与dukes b、dukes c相比,复 发率明显降低(pvo.05),这说明早期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素。1.4肿瘤与肛缘距离与复发的关系见表3。表1病理类型与复发的关系(略)注:各型与分化型比较 (p<0.05)表2肿瘤分期与复发的关系(略)注:dukes a 与 duk

6、es b、c比较 (p<0.05)表3肿瘤与肛缘距离与复发的关系(略)1.5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下腹部纵切口,进腹后先探查全腹腔,常规 游离、结扎系膜下动静脉,游离从乙状结肠左侧开始,显露左侧输尿管,并加以 保护,用电刀进行锐性分离,采用全直系膜切除术的方法。乙状结肠过短吻合困 难者均游离脾区结肠,会阴肛门部手术,充分进行扩肛,使肛门括约肌处于松弛 状态。手术要点:暴露肛管与齿状线以上术野,采用4针悬吊法显露肛管齿状 线以上术野,再用双叶肛门牵开器显露术野;剥离齿状线上1ocm粘膜并切除, 在齿状线上1.0cm粘膜下注射0.1%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粘膜明显隆起,于齿状线 上1.0cm处

7、环行切开粘膜,向上钝性潜行剥离直肠粘膜长约24cm,经腹腔上大 直角钳后在此处切断直肠,保留齿状线l0cm以上直肠肌鞘约24 cm ;结肠 全层与直肠粘膜及粘膜层吻合,将结肠残端经直肠肌鞘由肛门拖出,行结肠浆肌 层与直肠肌鞘间断缝合4针,达到减张固定作用,然后再行结肠残端全层与直肠 残留粘膜及粘膜下间断缝合812针,最好采用可吸收线;重建直肠瓣及牴曲; 紙前放置双腔套管于肛门外侧'皮肤戳孔处引山固定'接负压引流或无菌引流 袋'一般术后2472h拔出引流管。16手术后治疗:手术后均给予常规化疗。手术后4周开始化疗,方案按amf 方案(表阿霉素5060mg、丝裂霉素8 mg

8、、5-fu 500 mg)化疗,共三个疗程。 对dukcsc期患者手术后1个月行常规放疗,放疗区域为盆腔及吻合口周围,放疗 量为5060gy。对所有患者术后定期进行随访。2复发的临床表现2.1保肛手术的复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及粘液血便,指肛检查 可触及肿块。除自肛门排出血性分泌物外,常有会阴部肿痛。22影像检查:本组病例有22例曾做ct检查,发现肿块者18例,做b超 检查者19例,发现肿块者14例。23复发部位:单纯吻合口复发4例,伴周围浸润8例,残端复发3例,淋 巴结转移5例。3结果施行乙状结肠造口术3例,姑息性局部切除术10例,会阴部肿块广泛切除术 5例,保守对症治疗2例。随访:

9、本组随访6个月至8年,随访率91.2%,中位随 访时间5.8年,随访5年以上者89例,局部复发率为20.4%,复发时间为13年 内。治疗后生存3年者14例,3年生存率70% 存活5年者6例,5年生存率30%。4讨论复发的槪念与相关因素:直肠癌术后复发,一般是指手术后原发性肿瘤附近 组织器官或手术野内再出现的癌灶。可表现为吻合口复发,肠旁组织复发,周围 器官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1。文献报道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为5%20%24, 一般认为距肛缘12cm以上的直肠癌与结肠癌相似,局部复发率低,而8cm以下的 直肠癌局部复发率较高。不少临床报道表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与肿块大小、病 程分期、组织学恶性程度均

10、密切相关5。本文资料同样表明,粘液腺癌及低分 化腺癌,在局部复发组中分别占68.2%及63.6%,而在分化型腺癌仅占7.8% 两者 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复发组中dukcsb和dukcsc期分别占24.1% 和67.4% » dukesa则仅占2.9%,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关于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近年来随着对直肠癌的局部解剖、病理、 生物学特性及其淋巴转移规律的深入硏究,人们越来越重视在保住生命的同时也 要求有艮好的生活质量6。为此,探讨保留良好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术式已成为 目前外科硏究的热点。保肛术能否降低术后吻合口痿的发生率、

11、维持良好的肛门 排便控制功能的关键是结肠、肛管吻合技术的可靠性,并完整保留健全的括约肌 功能和完整的感觉反射功能。早在80年代parks的结肠肛管吻合术,术后伴有较 高的吻合口痿发生率(18%)7,需常规做腹部横结肠造口,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前切除术不管是手工缝合法还是吻合器法,吻合口痿的发生率约81% 8。分析 其痿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结肠与肛管吻合口存在较大的张力,吻合肠段的血供欠佳 以及吻合技术上的缺欠。针对上述原因,我们设计的套入式结肠直肠粘膜吻合术, 即是在齿状线上1.0cm以上向上切开并剥离出24cm直肠粘膜再切断直肠并完成 套入式吻合。由于我们同时把套入直肠肌鞘部分结肠的浆肌层与直肠

12、肌鞘的肌层 做间断缝合4针,既起到减张作用,又达到加固作用,对预访和降低吻合痿的发 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本组98例患者的临床硏究结果来看,吻合口痿仅4.1%,明 显低于国内外报道的8%。说明套入式吻合法对预防和降低吻合口痿具有重要意义。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要点:做好根治性切除是提高中低位直肠癌疗效 的重要条件,结合我们的治疗经验,参照文献报道,可槪括为以下四点:保证 直肠全系膜切除。自heald提出全系膜切除(tme)并取得满意的效果以来,这个 观点与方法已被广泛接受,而且明显地降低了手术后的复发率9。在手术操作 中应强调两点:即保证盆筋膜脏层的完整切除和切除的直肠系膜要达到肛提肌水 平或

13、超过肿瘤下缘5cm。手术应用电刀紧贴盆壁分离,避免大块结扎,减少肿瘤播 散,切除系膜上的肿瘤结节;重视肿瘤侧方的切除。由于盆腔解剖的特殊性, 手术野暴露不够充分,手术难度较大,肿瘤可向任何方向侵犯,故应重视三维切 除的立体观念,保证肿块四周的切缘,特别是在侧韧带处,如果切除不彻底,会 导致肿瘤复发;会阴部的切除范围应当充分。一般认为,会阴部的切除范围应 该是前为会阴中心,后为尾骨尖,两侧为坐骨结节,紧贴盆壁切断肛捉肌,如果 肿瘤侵犯前列腺、阴道,则应一并切除。而在工作中,常常为了争取会阴切口的 一期愈合,会阴部切口仅沿肛门、肠管壁切除,而使直肠旁组织未能彻底清除, 从而导致短期内会阴部复发;慎

14、重选择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症。在直肠癌的 手术中'下切缘是争取保肛的关键,已应用了半个世纪的5.0cm的金标准已受到 挑战。已有多项临床硏究表明,肿瘤向远端扩散很少超过2.0cm。因此,大多数学 者认为肿瘤下切缘为23cm,极少部分人将肿瘤下切缘定为1.0cm。近年来由于 吻合器的广泛使用'保肛手术明显增多'少数医生甚至忽视肿瘤手术的根治性'片面迫求生活质量,肓目做了一些超低位保肛手术,从而增加了肿瘤的复发10。我们认为下切缘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肿瘤而有所区别,对于肿瘤小、分化艮好、 病期早、有蒂或内生型生长的肿瘤,下切缘在23cm已足够,而对分化差、恶性 程度高

15、如粘液腺癌及未分化型癌或肿瘤呈浸润型生长者,仍需5.0cm,同时,更値 得重视的是下切缘测量的准确性,应在无张力下测量,如果在牵拉时测量,易产 牛误差,导致错误的判断。对局部复发治疗应持积极的态度:局部复发是直肠癌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约80%的患者仅死于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及早发现局部复发,给予积极的治疗, 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直肠癌术后随访应认真、细致,术后3个月内应进 行盆腔ct检查,并可以在以后的随访中参考对照。对于保肛患者,直肠指检是非 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发现吻合口的早期复发,复发确诊后,由于直肠周围器官 的合并切除,对机体主要功能影响较小,为再次手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应

16、积极 地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辅助放疗、化疗以使取得更好的疗效。参考文献:1 王舒宝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 16(3) : 183 2有0宝铭蒋家驷,王喜,等949例直肠中下段癌的外科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1992 30(7) : 417-419.3黄黎明,胡侑年,陈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与防治的探讨j 肿瘤防治杂志'20018(1) : 60-62.4董新舒,赵鹏,于志伟.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复发原因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6) : 334-336.5陈真,杨步荣,李刚,等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复发原因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1) : 662-664.6李世拥,郁宝铭.进一步提高大肠癌的诊治水平j屮华外科杂志, 2001 , 39 : 422-425.7 parks ag ' percy jp. resec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