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_第1页
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_第2页
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_第3页
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_第4页
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 : 乌当区百宜乡优质蔬菜基地建设1.2 项目申报单位:贵远公司1.3 项目承担单位:贵阳乌当帼芳黄金梨种植专业合作社1.4 项目类型:新建1.5 项目地点范围:乌当区百宜乡洛坝村1.6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夏季优质蔬菜基地1 个, 面积 500亩。辣椒、大白菜育苗100 万株,育苗移栽面积100 亩,直播蔬菜400 亩;年培训农民300 人(次)。1.7 建设期限:2013年 10月 2014年 5 月1.8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00 万元,其中申请贵远公司投资90 万元,地方配套及自筹10 万元。2 项目背景2.1

2、项目由来乌当区百宜乡露地蔬菜面积年稳定在5000 亩以上,蔬菜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甜椒、西芹、南瓜、大白菜、葱头等,年产各抓基地建设,建立营销组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乌当区百宜乡现有蔬菜产业的基础上,向前推进,故申请X区优质蔬菜基地建设,运用先进的育苗、良种、生物、微生态工程等技术手段为切入点,全面提升蔬菜示范基地生产水平,采用现代市场化营销手段,打通市场渠道,利用蔬菜示范基地的带动功能,逐步向规模、品种规模、优势品种规模化发展,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促进项目区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2.2.1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战略性调整种植结

3、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耕地面积减少后,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的需要,是巩固X区生态建设成果措施之一。乌当区百宜乡粮食生产没明显的 优势,虽然土地面积大,但粮食生产水平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微薄。所以以蔬菜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促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2.2.2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需要。乌当区百宜乡洛坝村水土流失严重,多年淤积造成库容不足设计贮水能力的三分之一,项目区以机井水来发

4、展灌溉,由于打井缺乏统一规划,机井布局不合理,致使灌区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水位明显下降;另一方面,种植粮食或胡麻、葵花等经济作物,大田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而种植蔬菜,实施保护地栽培和小畦灌溉技术,合理利用灌水资源,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水生产效益。2.2.3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培育品牌产品,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乌当区百宜乡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强烈的挑战。因此,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培育我区蔬菜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2.2.4 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通过设

5、施提前育苗,在露地气温、地温等条件适宜时移栽定植,可提前上市,也可通过育苗移栽技术达到一年两茬种植,提高经济效益。 经过试验,乌当区百宜乡洛坝村蔬菜分别可提前采收上市27 天、17天,育苗移栽麦后复种大白菜获得双重效益。2.2.5 自然条件优越X区年平均气温13.5 C,无霜期298天,光照充足,气候凉爽, 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较好,果菜类作物能通过越夏延至深秋,叶菜类作物7 8 月上市,加之我区属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工业化程度低,化肥施用量相对较少,无土壤污染和灌水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1.3%左右,矿化度1.18g/kg , PH值7.68.3,地下水矿化度0.91.1g/L , PH值7

6、.5,符合优质蔬菜生产的要求,具备发展优质蔬菜的优越环境条件。2.2.6 生产过程能够得到较好控制由于当地土地面积较多,农民多年来广种薄收,靠天而种的习惯,对化肥、农药的投入较低。随着近几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家庭养殖得到进一步扩大,肥源充足,农家肥投入较高,只要指导农民正确运用化肥,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残留农药,严格轮作倒茬制度, 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产出符合部颁标准的无公害蔬菜产品。2.2.7 技术成熟有保障乌当区农业技术部门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参照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规范化管理与生产标准,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总结出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并且根据区内外市场需要,筛选

7、出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新品种,运用育苗、节灌、微生物等技术,试验成功了西芹、绿菜花、甜椒等无公害化栽培。2.2.8 市场前景广阔乌当区的高速发展,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总量将不断增加。依托城市,服务市民,主动抢占本地市场,满足市民对各种新鲜蔬菜的需求,就可销售我区蔬菜产量的50%以上。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鼓励粮食主产区省市加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压缩了蔬菜种植面积,这样为我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乌当区百宜乡大部分蔬菜在本地能越夏种植,并于7、 8、9、 10月份成熟上市,此时正值华北、华南高温、梅雨季节,蔬菜生产处于淡季。

8、近年来,本区的部分蔬菜已进入了大的流通领域,若在蔬菜产品上,进一步抓好品质,做好产地包装和预冷处理,钻市场空档,打蔬菜销售时间差,组织营销人员和农产品经纪人,以高品位优质蔬菜占领外地市场是完全可行的。2.2.9 运输条件方便,区位优势明显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乌当区交通条件十分方便,有利于蔬菜产品快速度流通和外销,有利于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发展。2.2.10 乌当区各级党委、政府对蔬菜产业发展特别重视,出台了“关于扩大蔬菜产业基地的意见”, 要求各涉农部门和蔬菜种植乡(镇)在组织协调、资金配套方面给蔬菜生产给予大力支持。加之项目区农民有多年蔬菜种植管理经验,有优质蔬菜生产的投资能力,建设优质蔬菜基地的

9、困难和阻力较小,也是顺利实施本项目的有利条件之一。3 项目区的选择3.1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在乌当区百宜乡洛坝村各组3.2 基本概况3.2.1 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乌当区东北部3.2.2 气候、土壤条件项目区属土壤为淡黑垆土及轻度侵蚀缃黄土,有机质含量1.3 1.6%, PH值7.68.3,最大冻土层深度1.2m,地下水深度 50130m地下水量较丰富,以旱灾、雹灾、沙尘暴、冻害等为主的 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3.2.3 灌水条件项目区农民有多年灌溉种植的经验,灌溉条件方便,适宜发展蔬菜种植业。但灌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水生产效益不高。5.1.3 建设内容5.1.3.1 品种: 示范品种有甜椒、西芹

10、、辣椒、大白菜、西红柿、保健南瓜、葱头、夏季萝卜、菊芋、无籽西瓜。建设面积:建设夏季优质蔬菜基地1 个,面积500 亩。辣椒、大白菜育苗100 万株,育苗移栽面积100 亩,直播蔬菜400 亩;5.1.3.4 科技培训:年培训农民300人(次)。5.1.4 建设工期本项目建设期限为2013年 10月 2014年 5月5.2 项目技术路线突出抓好蔬菜产前环境质量控制、产中物质投入和栽培关键技术管理,推广育苗移栽,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平衡施肥,以有机肥源为主, 应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等多项综合农艺技术体系。以优质蔬菜基地为依托,积极推行无公害生产,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规范无公害化生产技术规程,扩大

11、社会性宣传,推动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发展。6 管理机构及运行方式6.1 组织管理项目监督单位:贵远公司项目管理:贵远公司项目实施单位:贵阳乌当帼芳黄金梨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协作单位:有关乡(镇)政府技术依托单位:贵州省农科院、乌当区农技推广总站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贵阳乌当帼芳黄金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任组长。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督促、检查、协调项目实施;项目监督单位负责资金的拨入,并对实施单位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验收;项目实施单位负责项目内容建设及技术指导;项目协作单位组织协调所属农户,解决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6.2 资金管理资金设专帐管理,严格遵守贵远公司有关财务规定,按实施方案进行

12、资金使用,实行财务报帐制度,按进度定期贵远公司报帐,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6.3 运行机制实行“三位一体”,一步到位的技术推广机制,即由合作社、推广机构与基地农户共同发展。建立利益共同体,进行全程技术服务。农户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要求进行实施。支持基地农户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化组织和蔬菜产业化协会组织,负责执行蔬菜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联系技术人员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营销窗口,联络农村经济人,真正担负起基地牵动两头的运行机制,即示范生产基地和市场营销的义务。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1 投资估算项目总需投资50 万元, 有贵远公司承担45 万元 自筹 5 万元8 项目效益评价8.1 经济效益8.

13、1.1 基地建设成本核算总成本=100亩西红柿X 5200元/亩+4800元/亩X 100亩养心菜 + 100亩折耳根X 6000元/亩+ 100白菜X 10000元/亩+ 100辣椒X 4000 元/亩=30万元+20万(10年土地流转费用每年每亩 400元X 500亩=2 万元),共计50 万元。8.2 社会效益建设蔬菜基地500 亩, 进一步推动蔬菜无公害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吃得放心优质蔬菜,同时也为乌当区蔬菜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另外, 秋季复种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能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50 人,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8.3 生态效益乌当区蔬菜生产均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规模小,随意性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使用过量农药、化肥来获得高产,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减退。项目建成后以示范区作为样板,总结完善无公害蔬菜栽培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可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 良性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9结论与建议项目立项依据充分,技术路线科学,目标明确,完全符合国家发 展农业生产政策和区域经济特色,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实施措施有力, 项目实施有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