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重构内蒙古发展新模式word版下载_第1页
口岸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重构内蒙古发展新模式word版下载_第2页
口岸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重构内蒙古发展新模式word版下载_第3页
口岸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重构内蒙古发展新模式word版下载_第4页
口岸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重构内蒙古发展新模式word版下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岸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述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重构内蒙古发展新模式word版下载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重构内蒙古发展新模式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 篇关于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重构内蒙古发展新模式的优秀论文范文, 对正在写有关于口岸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 段:、内蒙古口岸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构 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重构 内蒙古发展新模式相关范文由写内蒙古与俄蒙的边境贸易、口岸对接 转变了地缘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综合考虑内蒙古地缘、口岸、 产业、边贸以及俄蒙资源、市场等方面的基础上,应从多视角、多层 次构建出以口岸为核摘要以“地缘要素”为基础的地缘经济学,从根本上转变了边境 相邻国家

2、和地区之间的利益诉求、政策制定以及经济行为。基于内蒙 古地缘优势、区位优势,中国与俄蒙合作主要表现在内蒙古与俄蒙的 合作。本文在综合考虑内蒙古地缘、口岸等方面的基础上,从多视角、 多层次构建出内蒙古以口岸为核心,以边境线为轴,跨边境两侧,运 用多种发展手段的综合发展模式。关键词边境贸易口岸对接地缘经济区 发展模式a 文章编号1004-6623 (2012) 03-0066-0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蒙关系综合研究(项目编号: 10bgj006);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提高我区对外开放质量 和水平研究一基于中蒙合作关系的综合研究(项目编号:09b012); 内蒙古财经大学重点项目:内

3、蒙古与俄蒙经贸合作模式的研究(项目 编号:ky1007)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杨文兰(1969-),女,河北阜平人,内蒙古财经大 学商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国 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俄蒙对外经贸关系等。内蒙古口岸多,地域狭长,东西部跨度较大,地域差距明显。 内蒙古不仅承担着中国与俄蒙经贸发展的运输任务,而且通过自身与 俄蒙的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也重构了内蒙古边境区经济发展的新模 式。一、内蒙古边境贸易与口岸货运情况分析基于内蒙古地缘优势、区位优势,中国与俄蒙合作主要表现在 内蒙古与俄蒙的合作。随着1992年国家沿边开放政策的实施,内蒙 古陆续开放了 19个口岸,并依托

4、口岸优势,形成了以国际物流、产 品加工、旅游、服务等特色产业支撐的口岸经济发展的格局,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口岸经济发展模式。另外,为使口岸货运畅通,国家及自 治区发改委、财政厅不断加大对口岸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使口岸通道 运力明显提升,充分发挥了内蒙古口岸桥梁和通道作用。1. 以口岸为依托的边境贸易稳步发展。内蒙古边境线长,口岸 多,有发展边境贸易的独特优势,自1992年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政策 后,内蒙古边境贸易从无到有并逐步提升。内蒙古与俄罗斯的边境贸 易始于1983年,当年边境贸易额仅为110万美元,与蒙古的边境贸 易始于1986年,贸易额仅为66万美元。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2000 年以来内

5、蒙古与俄蒙的边境贸易发展迅速,呈现出直线上升的局面, 2008年边境贸易额已达41.54亿美元,占到当年的46.5%。2009年, 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内蒙古边境贸易额出现了大幅下滑,但伴随着 内蒙古对外贸易整体的恢复与发展,与俄蒙的边境贸易额也岀现了恢 复性增长。内蒙古依靠有利的地缘条件和国家沿边开放政策实施的有利时 机,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其贸易额所占的比重基本上都在30%以上, 有的年份甚至超过了 50%,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 以通道为支撑的运输能力明显提升。随着口岸开放、对接及 铁路新建扩建的不断进行,内蒙古口岸货运、客运能力明显提升。以 货运量及客运量为例,2011年进

6、出境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达到 6172.8万吨,与1996年相比,增加了约14倍;与2000年相比,增 加了约7倍。2011年进出境的客运量达到447.2万人次,与1996年 相比增加了约4倍,与2000年相比,也增加了近2倍。运输能力的 提高,不仅带动了内蒙古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中俄、中蒙之间的经 贸关系的发展。3. 依靠区位优势,转口货运量逐年提升。内蒙古充分发挥口岸 对接、通道相连的优势,大力发展转口贸易,使内蒙古转口贸易从无 到有,规模不断壮大。20082011年转口货运量增速明显,分别为 186万吨、319. 3万吨、419.6万吨、772.5万吨,特别是2011年与 2010年

7、相比,增加了 84%,远高于其它年份的增速。这与国家及自治 区政府不断加大对口岸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口岸的服务功能密切相 关。二、内蒙古口岸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构相关范文由写内蒙古与俄蒙的边境贸易、口岸对接转变了地缘 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综合考虑内蒙古地缘、口岸、产业、边贸 以及俄蒙资源、市场等方面的基础上,应从多视角、多层次构建出以 口岸为核心、以边境线为轴,跨边境两侧,运用多种发展手段的综合 发展模式。(一)从地域空间视角构建合作发展区域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其19个对俄蒙开放的口 岸不仅是窗口,而且是优势资源和稀缺资源,在与俄蒙经贸合作过程 中,应立足于口岸对接、交通相连优势基

8、础上,发挥其口岸通道的作 用,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统管全局的口岸合作新模式,在 此基础上形成以大口岸带动大通道、以大通道带动大园区、以大园区 支持大通关的发展新思路。1. “点”,即口岸。进一步加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 与内蒙古口岸相对应的俄蒙口岸应纳入规划中。口岸远离国家发展中 心,国家对口岸投资少,口岸设施差,人员素质低。如果不对口岸进 行改善,会直接影响口岸通关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可以申请一些国 际援助比如世行的贷款,帮助口岸进行建设。2. “线”,即交通。一方面要加大国内输往口岸的交通干线的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增加输往俄蒙的国际交通干 线的建立。目前跨国

9、交通干线较少,仅有的两条跨国铁路经过内蒙古 的二连浩特和满洲里,承担着中俄、中蒙货运的繁重任务,特别是蒙 古国的中央铁路,承担着蒙古国自身以及蒙古国转运俄罗斯的许多货 运任务,目前运输任务已处于饱和状态。而预计要新建的铁路依然选 择与俄罗斯接轨的宽轨,没有向南通向中国,而是横跨蒙古东西,最 终向北从俄罗斯出海。这无疑成为中蒙通道对接中的一个永久的“节 点”,影响了双方的通道对接。而随着中国与俄蒙经贸关系的发展, 俄蒙矿产资源、木材等产品输往中国,铁路口岸的交通压力陡增,通 道不通的局面逐渐显现,影响了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为此,增加输 往俄蒙的国际交通干线的建立成为必定的选择。3. “面”,即口

10、岸 及其所在的城区。伴随着国家沿边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与周边国 家关系的顺利发展,边境成为支持口岸经济发展的大后方。但目前的 理由较多,主要是服务功能定位不合理,没有很好地根据口岸的需要 建立起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口岸的支撑作用不大。内蒙古口岸多, 东西跨度比较大,不同的口岸其功能定位不同,比如,满洲里口岸可 能更多是对俄罗斯的木材、石油的等进口,需要建立更多的木材加工、 石油冶炼等项目。策克更多从蒙国进口煤等资源类产品,需要建立起 煤炭资源的深加工项冃,而二连浩特口岸更多是日用消费品进出口 地,其城区需要成为日用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集散地。而目前口岸功 能的定位不明确,口岸功能类同,优势特

11、色不明显,限制了城区对口 岸的支撑作用。总之,口岸通关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口岸本身能力提升的理由, 还是通道能力提升的理由,更是口岸城区服务于口岸通关能力提升的 功能定位理由。基于此,应利用内蒙古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在空 间布局上构建内蒙古自治区由点(口岸)一线(交通)一面(口岸所 在的城区)组成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带动节点城市发展,并保持通道 畅通。(二)从产业经济视角构建合作发展模式1. 口岸经济不仅是通道经济,更是产业经济。口岸承担国内外 商品出口、人员出入境的责任,起到内联外引的作用。但口岸绝不仅 仅是通道,它是一种优势资源,可以利用这种资源,与腹地要素紧密 结合,形成产业,支撑口岸发展

12、,这是口岸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2. 通道经济要借助于通道,与周边国家形成一种优势互补产业 经济发展模式;要与区内外各产业主体相互协作、形成各种不同类型 的产业基地,起到辐射引领的作用,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运营模式。3. 口岸的区域经济合作要依托口岸优势、通道优势以及自身的 产业优势,形成以自身的产业优势为基础,不断加强与边境相邻国家 的产业合作,提升双方合作的质量与水平。相对于其它合作形式,产 业合作具有降低边界屏蔽、提升民族融合的作用。内蒙古与俄蒙具有 大致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内蒙古与蒙古之间,具有相同的民 族、语言、文字等社会特征,具有经济合作的便利条件和彼此的天然 开放性特征。但因

13、历史理由,双方在冷战时期一直处于互不信任的状 况,边境成为了双方难以跨越的一道障碍。1992年国家实施沿边开 放政策,内蒙古成为向北开放的前沿地带,内蒙古与俄蒙边境相邻地区成为了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重构内蒙古发展新模式论文导读:本论文是 一篇关于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重构内蒙古发展新模式的优秀论文范 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口岸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 文片段:又互补,而自贸区的建立,能大大推动区域内贸易的自由流 通,降低边境的障碍作用,发挥边境相邻、口岸对接优势,推动区域 内相邻国家间经济贸易的发展。 (四)从经贸合作的方式上构建 综合发展模式 1.大力发展与俄蒙的边境贸易,使内蒙古成

14、为全国 边境贸易大省。应基于自身区位优势的基础,借助于国家赋予的优惠 政策,大力发展边境国家间经济交往的“接触带”。伴随着若干个口岸的开放,更多的 企业走出国门,承担着开拓市场、加强经贸合作、推动两国友好交往 的任务。在两地经贸合作过程中,产业合作将成为提升内蒙古与俄蒙 两国合作水平的主要的形式。(三)从经贸合作的层次上构建区域发展模式1. 以“口岸”为核心,以“地缘”为纽带,构建地缘经济合作 区。地缘经济区不同于沿海及内陆的发展模式,需要着眼于“口岸和 地缘”,考虑地缘经济关系对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内蒙古多口 岸,地缘优势、区位优势明显;内蒙古多资源,特色产业及产品优势 明显;与内蒙古相

15、邻的俄蒙在资源禀赋、能源资源方面优势明显,内 蒙古与蒙古国之间的这种边境相邻、口岸对接、通道相连的特点,将 在地缘经济发展模式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2. 以“要素”在“次区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为媒介,构建出 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由区域合作延伸出的次区 域合作,近年来成为边境相邻国家和地区提升双方合作水平和质量的 新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更加彰显边境地区在跨国经济合作中边境屏 蔽作用下降、国内外经济辐射作用提升。内蒙古与俄蒙的次区域合作 应基于双方口岸对接、通道相连、产业同构的基础上,形成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以面统管全局的次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在模式的选择上应 当依托口岸,发挥辐射

16、和引领作用;依托地缘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对 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依托双方资源禀赋,进行产业合作,提升次区 域合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双方经贸关系的合作与发展。3. 以消除有形边界障碍为基础,构建内蒙古与俄蒙的自由贸易 区,实现区域内商品的自市流通。内蒙古与俄蒙在产业结构上既同构 又互补,而自贸区的建立,能大大推动区域内贸易的自由流通,降低 边境的障碍作用,发挥边境相邻、口岸对接优势,推动区域内相邻国 家间经济贸易的发展。(四)从经贸合作的方式上构建综合发展模式1. 大力发展与俄蒙的边境贸易,使内蒙古成为全国边境贸易大 省。应基于自身区位优势的基础,借助于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大力 发展边境贸易,使其

17、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相对于国内的 其他省份,在一般对外贸易发展中内蒙古优势不大,但在与俄蒙的边 境贸易发展中是主力。俄罗斯与蒙古多年来都是内蒙古的第一及第二 大贸易伙伴。因此大力发展与俄蒙的边境贸易,对内蒙古而言作用重 大。为了更好地发展边境贸易,应提高商品质量,增加商品种类;鼓 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到边境贸易活动中;规范边境贸易秩序,使边 境贸易成为经贸发展的有益的补充。2. 加大对俄蒙的投资,推动双方的产业合作。内蒙古与俄蒙的 投资合作应从项目、金额等方面发挥应有的潜力,推动合作水平与质 量的提升。3. 发挥口岸的通道优势,提高货运水平。内蒙古口岸不仅承担 着内蒙古与俄蒙经贸的运

18、输任务,还承担着我国内部省份与俄蒙的大 部分货运任务,需要不断加大对口岸的投资,使边境省份真正发挥其 大口岸、大通关的作用,推动中国与俄蒙经贸关系的大发展。4. 发挥口岸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内蒙古具有发展加工贸 易的优势,内蒙古与俄蒙两大资源丰富国相邻,具备资源落地加工的 优势。内蒙古各口岸应对口岸及其所在地区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完 善服务功能,把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吸纳到口岸地区,进行资源落地深 加工,增加其附加值,推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综上所述,通过边境贸易与口岸对接、区域合作与产业合作以 及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强与俄蒙间的经贸合作,不仅能使我国充分 利用俄蒙国家的资源,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开拓俄蒙国 家市场,还能通过与俄蒙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稳定边防,也在一定程 度上重构了内蒙古地缘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参考文献1 邵新荣.民族地区口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面对的机遇j 中 国金融,2010 (13).2 谭燕玲.发挥统战优势 服务口岸经济j.广西经济,2010(3) 3 李纳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