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流分析-收缩与翘曲_第1页
塑料模流分析-收缩与翘曲_第2页
塑料模流分析-收缩与翘曲_第3页
塑料模流分析-收缩与翘曲_第4页
塑料模流分析-收缩与翘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塑料的收缩与翘曲塑料射出成形先天上就会发生收缩,因为从制程遍度降到室遍,会造成聚合 物的密度变化,造成收缩。整个塑件和剖面的收缩差异会造成内部残留应力,其 效应与外力完全相同。在射出成形时假如残留应力高于塑件结构的强度,塑件就 会于脱模后翘曲,或是受外力而产生破裂。7-1残留应力残留应力(residual stress)是塑件成形时,熔胶流动所引发(flow-induced) 或者热效应所引发(thermal-induced),而且冻结在塑件内的应力。假如残留应 力高过于塑件的结构强度,塑件可能在射出时翘曲,或者稍后承受负荷而破裂。 残留应力是塑件收缩和翘曲的主因,可以减低充填模穴造成之剪应力

2、的良好成形 条件与设计,可以降低熔胶流动所引发的残留应力。同样地,充足的保压和均匀 的冷却可以降低热效应引发的残留应力。对于添加纤维的材料而言,提升均匀机 械性质的成形条件可以降低热效应所引发的残留应力。7-1-1熔胶流动引发的残留应力在无应力下,长链高分子聚合物处在高于熔点温度呈现任意卷曲的平衡状 态。于成形程中,高分子被剪切与拉伸,分子链沿看流动方向配向。假如分子链 在完全松弛平衡之前就凝固,分子链配向性就冻结在塑件内,这种应力冻结状态 称为流动引发的残留应力,其于流动方向和垂直于流动方向会造成不均匀的机械 性质和收缩。一般而言,流动引发的残留应力比热效应引发的残留应力小一个次 方。塑件在

3、接近模壁部份因为承受高剪应力和高冷却速率的交互作用,其表面的 高配向性会立即冻结,如图7-1所示。假如将此塑件存放于高温环境下,塑件将 会释放部份应力,导致的收缩与翘曲。凝固层的隔热效应使聚合物中心层维持 较高温度,能够释放较多应力,所以中心层分子链具有较低的配向性。可以降低熔胶剪应力的成形条件也会降低因流动引发的残留应力,包括有:高熔胶温度。高模壁温度。长充填时间(低熔胶速度1降彳氐保压压力。短流动路径。Temperature FrozenShearProfileLayersStressMol ec ularOrientation图7-1充填与保压阶段所冻结的分子链配向性,导致流动引发之残留

4、应力。(1)表示高冷却率、高剪应力或高配向性;表示低冷却率、低剪应力或低配向性。7-1-2热效应引发之残留应力热效应引发残留应力的原因包括下列:塑料从设定的制程温度下降到室温,造成收缩。塑料凝固时,塑件从表层到中心层经历了不同的热力历程和机械历程,例如不同的冷却时间和不同的保压压力等。由于密度和机械性质变化导致压力、温度、分子链配向性和纤维配向 性的改变。模具的设计限制了塑件在某些方向的收缩。塑料于射出成形的收缩可以用自宙冷却的例子说明。假如温度均匀的塑件突 然被两侧的冷模壁夹住,在冷却的初期,塑件表层冷却而开始收缩时,塑件内部 的聚合物仍然呈高温熔融状态而可以自由收缩。然而,当塑件中心温度下

5、降时, 局部的热收缩受限于已经凝固的表层,导致中心层为拉伸应力,表层为压缩应力 的典型应力分布,如图7-2所示。塑件从表层到中心的冷却速率差异会引发热效应之残留应力。更有甚者,假 如模具两侧模壁的冷却速率不同,还会引发不对称的热效应残留应力,在塑件剖 面不对称分布的拉伸应力与压缩应力造成弯曲力矩,使塑件产生翘曲,如图7-3 的说明。肉厚不均匀的塑件和冷却效果差的区域都会造成这种不平衡冷却,而导 致残留应力。复杂的塑件由于肉厚不均匀、模具冷却不均匀、模具对于自由收缩 的限制等因素,使得热效应引发之残留应力的分布变得更复杂。Thermal-InducedResidual StressesFreeF

6、rozenConstrainedContractionLayersContractionEarly CoolingLater CoolingStageStageOnPost-MoldingStageHeatHigh CoolingLow Cooling RateR ateZ Po$VMQlding St§.ge;Asymmetric Thermal - Induced Residual Stresses匚 BAJSSSJduJOOEarly Cooling Stge; Une“门 CoolingcoolingCha nnel图7-2塑件冷却不均匀和塑料温度历程的作用f导致热效应引发之

7、残留应力。图7-3塑件剖面方向不均匀的冷却,造成不对称热效应引发之残留应力,使塑件翘曲。图7-4说明了保压之压力历程所造成的凝固层比容变化。其中,左图是塑件个剖面的温度分布曲线。为了方便说明,将塑件沿看肉厚方向分为8层,曲线上显示着各层的凝固时间为tlt8o注意z塑件从最外层开始凝固,越往中心层则需要越长的凝固时间。中间的图形显示各层固化的典型压力历程分别为P1-P8O充填阶段的压力通常 逐渐上升,在保压初期达到最高压力,之后,因为冷却与浇口固化,压力逐渐下 降。结果,塑件表层与中心层在低压时凝固,其它的中间各层在高保压压力时凝 虱 右图说明了第5层在PvT图上的比容历程,以及各层于最终凝固时

8、的比容, 并且以实心圆点标记。Te mperatureTime(uUJn-OA owooldsTemperature图7-4影响凝固层比容的因子已知各层的凝固比容,塑件各层收缩行为会根据PvT曲线发生不同的收缩。假设各层是分隔开如图7-5 ,结果就收缩到中间图形的情形,2、5、6、7 等中间层因为凝固比容低(或是凝固密度高)而收缩得较少。而实际上,各层是连接在一起,造成折衷的收缩分布,中间层受压缩,而外层与中心层则受拉伸。图7-5各凝固层的比容差异相互作用,导致不同的残留应力和塑件变形。7-1-3制程引发残留应力与模穴残留应力就射出成形之模拟而言,制程所引发(process-induces)残

9、留应力比模穴 (in-cavi切残留应力更重要,以下介绍这两个名词的定义,并提供一个范例以说 明它们的差异。塑件顶出以后,模穴施加在塑件的拘束被释放开,塑件可以自由地收缩与变 形,直到平衡状态。此时塑件内尚存的应力就是制程引发的残留应力,或者简称 为残留应力,它包括了流动引发的残留应力和热效应引发的残留应力,而以热效应的影响为主。当塑件仍然受到模穴拘束时,塑件凝固所贮积的内应力称为模穴残留应力, 此残留应力会驱使塑件于顶出后发生收缩和翘曲。图7-6左上图是成形塑件于顶出前,仍受到模具拘束的模穴残留应力(通常 是图中显示的拉伸应力X 旦顶出,解除了模具对于塑件的拘束,塑件将释放 模穴残留应力而收缩和翘曲。顶出塑件之收缩分布所造成的热效应残留应力分布 曲线如图7-6左下图。在无外力作用下,塑件剖面的拉伸应力等于压缩应力而达 到平衡状态。图7-6右下图表示塑件肉厚承受不均匀的冷却,造成不对称的残留 应力而发生翘曲。In-Cavity Residual-Stress DistributionCompre$ve(0Tensile(0AsyrrimetricProcess-Induced Residu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