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覆膜栽培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_第1页
不同覆膜栽培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_第2页
不同覆膜栽培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_第3页
不同覆膜栽培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_第4页
不同覆膜栽培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同覆膜栽培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生物论文不同覆膜栽培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摘要硏究不同覆膜栽培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 垄沟播栽培较全膜覆盖平铺穴播、半膜覆盖平铺穴播、常规半膜和露地栽培能提 前玉米物候期,缩短玉米生育期天数,改善优化玉米生物性状,增加主要经济性 状指数,显著提高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关键词覆膜栽培;玉米;生物性状;产量;影响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 ( 2016 ) 01-0011-02环县从2006年开始引进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至 2015年年推广面积达8.55万hm2z9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50

2、.97万hm2 ,其 中玉米平均产量7 975 kg/hm2 ,较半膜覆盖栽培增产2 033 kg/hm2 ,增产率 达34.2% ;较露地栽培增产2 638 kg/hm2 ,增产率达49.4%12。累计增产 粮食105.23万t ,增收21.05亿元,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3-4o为了进一步 硏究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在玉米上的增产机理,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在全 国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15年在甘肃环县许旗村开设 了玉米不同栽培模式试验,主要硏究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 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甘肃环县中北部洪德乡许

3、旗村三十里铺组某农户的承包地里。该地海拔1 300 m,年降水量350 mm左右,无霜期130 d,年平均气温8.5 °c ;>10 °c有效积温2 690 °c,年日照时数2 468 h ;地类为川旱地,前茬为玉米, 2012年19月降水量358.9 mme1.2试验材料试验作物为玉米,品种为承单20号,由甘肃敦煌种业有限公司提供;试 验地膜为宽幅120 cm.窄幅70 cm、厚度均为0.008 mm的聚乙烯地膜,由 甘肃天水天宝塑业有限公司提供。1.3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 :全膜覆盖平铺穴播,用120 cm宽幅地膜平铺覆盖,膜面宽100

4、cm,间距10 cm ,每幅种2行玉米,行距70 cm ,株距40 cm ;处理b :半膜覆盖平铺穴播,用70 cm窄幅地膜平铺覆盖,膜面宽50 cm ,间距60 cm ,每幅种2行玉米,行距40 cm ,株距40 cm ;处理c :常规半膜种植,起垄覆膜,垄高15 cm ,垄底宽70 cm,垄面宽50 cm z垄间距40 cm ,用70 cm窄幅地膜覆盖垄面,玉米种在垄面上,1垄种2行,行距40 cm ,株距40 cm ;处理d :露地平播,采用宽窄行播种,宽行70 cm,窄行40 cm ,株距40 cm ; ck :全膜双垄沟播,大垄宽70 cm ,高10 cm、小垄宽40 cm.高15

5、cm z用120 cm宽幅地膜全覆盖,膜与膜连结在大垄中间,玉米种在播种沟内,株距40 cmo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3 m2(6.0 mx5.5 m)x四周设1 m保护行,处理间距50 cm ,重复间距50 cm , 每小区种植密度150株。1.4试验实施试验中处理a、b、c和ck均采用顶凌覆膜,在3月上旬土壤解冻后,统一整地施肥,起垄覆膜。5个处理施肥水平相同z每小区施农家肥250 kg、尿 素1 kg、过磷酸钙3 kg。试验于4月20日采用人工点播器播种。在玉米苗期 每小区追施尿素0.5 kg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小区追施尿素1 kgo每小区选择 有代表性植株20株,通过田间

6、测量和室内考种求其平均值,分别记载各处理和 不同重复的生育期、株高、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穗位、茎粗、穗粗、有效 穗数、秃顶率、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及经济 系数等。1.5数据测定和计算标准生育期指该处理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株高指在玉米乳熟期测定地 面至雄穗顶部的高度;穗位指从地面至成熟果穗着生节位的距离;茎粗指近地面 3节间扁圆一面的直径57;穗粗指除去包皮果穗的平均直径;有效穗数为通 过计算双棒率和空秆率得出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生物产量指玉米整个植株产 量,包括根、茎、叶和果穗;经济产量指玉米籽粒产量;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与 生物产量之比。单株叶面积:a二

7、0.75 lwz式中,0.75为系数,l为叶长,w为叶宽,z为单株叶片数。叶面积指数:s二am 式中,a为单株叶面积(cm2)r m为处理密度(株/cm2 )。2结果与分析 2.1对玉米物候期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岀,ck与处理a物候期没有差别。ck较处理b、c、d出苗期分别提前2、2、5d,拔节期分别提前3、3、8d z大喇叭口期分别提前3、5、9 d ,抽雄期分别提前4、6、10 dz灌浆期分别提前5、6、13 d,成熟期 分别提前5、7、12 d z全生育期缩短5、7、12 do2.2对玉米生物性状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ck的各种生物性状相对表现最好,其次是处理a ,处 理b、c相对表现较差

8、”处理d表现相对最差。ck较处理c、d株高分别提高 26.5. 37.0 cm ,穗位分别提高12.5、17.5 cm ,穗长分别增加2.4、3.7 cm , 茎粗分别增加0.2、0.3 cm ,穗粗分别增加0.9、1.3 cm ,秃顶率分别降低32.1.42.4个百分点,穗行数分别增加1.4、2.0行,行粒数分别增加1. 3粒,双棒率分别提高2.& 3.6个百分点,平均单株叶面积分别增加716.6、1 019.0 cm2 ;叶面积系数分别增加0.32. 0.46。2.3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ck的主要经济性状优于其他处理。ck较处理a、b、c、d小区有效穗数分别增加0.

9、7、3.9、5.4、5.7穗,穗粒数分别增加15.8. 49.7、 58.8、105.9粒,平均株重分别增加24.5、112.8. 131.0. 207.2 g ,百粒重分 别增加 0.3. 2.8. 3.2、4.1 g。2.4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岀,ck折合经济产量为9 351.5 kg/hm2 ,较处理a、b、c、d 折合经济产量分别增加 397.0、1715.1. 2 021.2、2 957.6 kg/hm2 ,分 别增产 4.4%、22.5%、27.6%、463% ;ck 折合生物产量为 33 393.9 kg/hm2 , 较处理a、b、c、d折合生物产量分别增加1 303.0

10、. 6 030.3. 7 121.2. 10 636.3 kg/hm2 ;较处理 a、b、c、d 分别增产 4.1%. 22.0%、27.1%、46.7% ;不 同处理经济系数没有多大变化。3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较全膜覆盖平铺穴播、半膜覆盖平铺穴 播、常规半膜和露地栽培能提前玉米物候期,缩短玉米生育期天数,改善优化玉 米生物性状,增加主要经济性状指数,显著提高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由此可见,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在旱地玉米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应用。4参考文献1韩思明,李刚,寸待贵.旱作小麦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及 产量影响硏究几干旱地区农业硏究,2000 , 18 (专辑):19-25.2王勇.旱地玉米秋覆膜春播增产机理研究几甘肃农业科技,2001( 12 ): 19-21.3张雷,牛建彪,赵凡.旱作玉米双垄面集雨全地面覆膜沟播抗旱增产技术研究j甘肃科技,2004,20 ( 11 ): 174-175.4王婷,王友德青贮玉米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的硏究j.玉米科学,2005 ,13 ( 1 ): 99-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