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化学《油脂》教学设计_第1页
2019-2020年高二化学《油脂》教学设计_第2页
2019-2020年高二化学《油脂》教学设计_第3页
2019-2020年高二化学《油脂》教学设计_第4页
2019-2020年高二化学《油脂》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高二化学油脂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课时油脂总课时1班级(类型)知识技能: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2、掌握油脂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推理能力。重点:油脂的结构和性质学习科学思想:难点:目标1、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重、难点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导学习。书写。2、科学的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学习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师反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花生油、豆油、棉籽观看多媒体资导入新课让学油等,和用来作燃料的汽油、柴油是否为冋类化合

2、物?因为前者属于酯料,拓展视野。生了解地沟油类化合物,而后者属于烃类化合物。分组讨论,回答的危害及现多媒体展示地沟油制作过程,提出问题。问题。状,激发起学习思考一: 地沟油有何危害?兴趣及正义感。1、 极不卫生。观看多媒体资培养学生合作2、过氧化值、酸价、水分等严重超标。料,拓展视野。探究精神3、含黄曲霉糸、苯并比等强致癌物,勿致癌。培养学生合作多媒体展示使用地沟油的情况。探究精神。思考二、如何将地沟油变废为宝?分析油脂的结让学生带着疑构,推测油脂的问来探讨油脂板书:一、油脂的结构性质。性质1、 定义: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油-常温呈液态 脂体现“结构决定肪一常温呈固态性质”这一观2

3、、 结构:点。讲述:(1) R1、R2、R3 口以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2)如果R1、R2、R3相冋,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如果R1、R2、R3不相同,称为混甘油酯。(3)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且动、植物体内的油脂大都为多种混甘油酯的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阅读课本75(4)介绍常见的几种高级脂肪酸页,回答问题。二.油脂的性质培养学生自学1、物理性质:能力问题:为什么不法分子可从地沟、化粪池中捞取地沟油?1 密度板演方程式比水的密度小,为0.90.95g/cm3 ;2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2、化学性质:(1)酸性条件下板演方程式夯实基础, 基本功。训练(2

4、)碱性条件下夯实基础,训练基本功。观看流程,拓展视野。板演方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多媒体显示制肥皂流程程式介绍硬皂和软皂及其用途丰富知识P76学与问夯实基础,训练P77实践活动基本功2.油脂的氢化(硬化)人造油小结:油脂的结构和性质作业:课本P78 1、2、3、4【反馈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A.煤油润滑油C.凡士林D-牛油2.下列叙注中错误的是()扎油脂不属于酚类B.油脂兼有酯类和嫌庇的性质C.油脂的氢化又叫油脂的醮化D.油脂属于混合物3 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油能使溴水褪色B.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过程C.硬水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

5、生了沉淀反应D.油脂的水解反应称皂化反应4基本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A .反应液使红色石蕊变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变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5.油脂皂化后的混合物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萃取B.蒸馏C.分液D.盐析答案 1 . D 2 . A 3 . D 4 . D 5 . D4.1油脂、学习目标1了解油脂的概念。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3 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4 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水解和皂化反应)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二、学习过程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主要有 。设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

6、油、羊油、花生油、豆油、棉籽油等,和用来作燃料的汽油、柴 油是否为同类化合物?,因为前者属于类化合物,而后者属于类化合物。常见的饱和高级脂肪酸:软脂酸(酸,棕榈酸)硬脂酸(酸)常见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油酸(酸)亚油酸(酸)(一)油脂的定义1油是与形成的酯。在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2脂肪是与形成的酯。在常温下呈固态,如动物油。3油脂是和的统称,在化学成分上都是 跟形成的酯,属于酯类。(二)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 与脱水形成的酯,称为。2油脂的结构表示如下:如果三个烃基相同,称为 ;如果三个烃基不相同,称为 。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混合甘油脂。(三)油脂的物

7、理性质1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的不饱和键越多,其熔点越低。2油脂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 溶于水,易溶于 、等有机溶剂。3油脂是、,但一般油脂因溶有维生素和色素等而有颜色和气味。4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所以 恒定的熔沸点。(四)油脂的化学性质根据其结构特点,油脂兼有 和的性质。1水解反应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称为 工业上就是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制造肥皂。2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写出油酸甘油酯的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自学:科学视野(书 76 页)2019-2020年高二化学烷烃烯烃学案目标要求 1.认识烷烃、烯烃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记住它们的化

8、学性质。2.知道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及结构要求。一、烷烃和烯烃1. 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 ,相对密度逐渐 ,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 逐渐过 渡到。(1) 当烃分子中碳原子数W4 时,常温下呈 。(2) 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例如沸点:CH3(CH2)3CH> (CH3)2CHCHCH> C(CH)4。(3) 烷烃、烯烃的相对密度 水的密度。2 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一与甲烷相似(1) 常温下:性质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2) 在特定条件下可发生、(燃烧)。3 .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1)能使

9、KMnO酸性溶液 。(2) 能燃烧,燃烧通式为。(3) 加成反应,与 等加成。如:CH=CH- CH+ Br2>。(4)加聚反应,如丙CH=CH- CH3+ HCl >。烯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CHCH:二、烯烃的顺反异构1异构现象的产生由于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 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 ;反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排列在双键的 。2 .形成条件一是具有 ,二是要求在组成双键的每个碳原子上必须连接 。知识点1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1.下列烷烃沸点由高到低顺序正确的是() CH C3H8 CH2 CHw C12H

10、6A. B.C.D.知识点2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2 下列化学性质中,烷烃不具备的是()A. 不能使溴水褪色B. 可以在空气中燃烧C. 与Cl 2发生取代反应D. 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3 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A. 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 与HCI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C. 能使KMnO酸性溶液褪色D. 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4 .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占燃A. C2H+ 3Q2CQ+ 2HaO光昭B. H2+ CI2光照>2HCI匚 CH-=匚乩 4 Br- ' CH.CH. -* r rBr Bid ciisch, +2C1,na-c

11、n.a +2hcj5 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是()丄CHtkCH& -tH2=CHCH;tC. WCH、一 H,D. CH.=CHIch3知识点3烯烃的顺反异构6 下列物质中都有碳碳双键,它们的分子结构中不能形成顺反异构体的是A. 1,2-二氯乙烯B. 2- 丁烯C. 2-戊烯D. 1-丁烯参考答案知识清单一、1.升高 增大 气态 液态、固态气态 (2)低(3)小于2. (2)取代反应氧化反应3n占燃3 . (1)褪色(2)CnH2n + O> nCO + nHO (3)溴、氯化氢BrCHaCHBrCHCHCHCICH或 CICHCHCH 赳;二、1.碳碳双键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同一侧两侧2 .碳碳双键不同基团对点训练1 B 一般情况下,烃分子中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 2D3. C 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一 CH,由甲烷的立体结构可知, 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 定不在同一平面上;丙烯分子中含有,能与B2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KMnO)溶液氧化;丙烯与 HCl 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可能为 CH3CH2CH2Cl 或。4C 加成反应的主要特征是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变为饱和键或不饱和程度减小,符合此特征的只有 C项。5A 加聚反应与加成反应相似,加聚的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