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1页
初中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2页
初中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3页
初中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昙花终于怒放我爱昙花。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亩, 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 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 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 ?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 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 每隔一天就

2、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 ,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 ,她就是 “月下美人 ”啊!过去未见昙花开放, 感到非常神秘, 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 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 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 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 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

3、赏 “月下美人 ”,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种昙花三年, 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 ?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 她不急功近利, 不争宠于群芳, 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我爱昙花。【链接材料】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 分枝扁平呈叶状, 绿色,没有叶片, 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1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

4、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高兴极了 >( )>( )>(2.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 分))(3 分)答:3选文第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答4.选文第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5.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答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老屋周克武(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 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 黄

5、泥墙壁粉尘脱落, 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 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 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3)老屋真的 "老" 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4)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 -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

6、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 "馋嘴猫 " (6)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 【A 】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 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

7、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 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 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

8、来轻抚着我的脸。 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 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 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 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 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片熟悉的金黄。 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 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

9、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 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 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 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 "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选自 20XX 年第 3 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10、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 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3 分)站在村口远远望去 (1) (2)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 (3) 站在老屋门口6、细读第( 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

10、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3 分)7、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 7)段描写父亲的【 A】【 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 ( 4 分)【示例】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品析: " 轻抚 "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 "我 "的疼爱及给予 "我"的心灵抚慰。8、第( 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 "奶奶的歌声 " 落在 " 我我的梦里 "?(3 分)9、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

11、现实生活谈谈。(5 分)绝 唱 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 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 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 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 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 ?“接天莲叶无穷碧, ”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 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 它亭亭

12、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 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美的时候吗 ?“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 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 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 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 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 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 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

13、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 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 看到这些景象, 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 ”吗 ?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 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 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 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 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它是满池桔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 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 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 它是远胜于色、 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 不要 “留得残荷听雨声 ”,还是 “风雨声中听残荷 ”吧 !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10、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亭亭:11、第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了残荷的,第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赞美了残荷的精神。(2 分)12、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4 分 )(1)从修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