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的坤坤卫京晶_第1页
逆反的坤坤卫京晶_第2页
逆反的坤坤卫京晶_第3页
逆反的坤坤卫京晶_第4页
逆反的坤坤卫京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逆反的坤坤 新城幼儿园教师 卫京晶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都熟知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性格对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案例背景:   我班刘卓坤小朋友今年4岁,是今年刚刚插到我班的新生,他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面较广,但是他有特别强烈的逆反行为。他的爸爸妈妈平时喜欢将孩子带出去旅游,平时接触的知识面较广,他平时在家里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父母,有了很多的知识,他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都是以自

2、己为中心。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就强,对家里人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喜欢闹“独立”,家里父母叫他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任性、不听话,你叫他这样,他非不这样,常常使得家长束手无策。 案例现象: 一天要上课了,我请幼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请小朋友坐好”“大家坐好”,这是教师经常用的一句话,这时候只见一位幼儿叫起来说:“老师,刘卓坤还没有坐好”,刘卓坤这时候还站在位置上,我就对他说:“刘卓坤快坐下来,你这样会影响别人的”,这时候他慢吞吞的,我看他慢吞吞的没有坐好,我又叫了一声:“刘卓坤还不快点坐好”,他这时候看着我不理不睬,还是半坐不坐的,我这时候看了就火大,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孩

3、子怎么能这样,真是反了,连老师的话也不听了,我忍住“火”,下了课我就去找他,问他:“你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呢?我叫你坐好,你还是不坐好”。他低着头说“如果我坐下去了,你就看不见我了啊!”我被他问了,气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哪里有这样的叛逆的幼儿的啊!案例分析: 一、定性分析 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上称为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特点,而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种特点,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孩子在此时的行为表现,而认为孩子变坏了,不乖了,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一味训斥,打骂,这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执拗任性或胆大妄为。 二、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4、0;  1、家长式的教育方式   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管教孩子往往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有的家长则要孩子学这学那,如果孩子不想做,就硬要他们去做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幼儿期幼儿关于“我”的概念正逐步形成,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因此,如果受到家长的约束,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不配合甚至反抗的行为。   2、家长过于严厉,采用硬性手段限制孩子。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不打不成材”的观念,始终被认为是真理。有些家长虽没有施以棍

5、棒,但仍以恐吓、责罚等类似手段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从表面上看,家长的严格管教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实际上孩子仍不能心服口服,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一些个性强的孩子反而表现出更强烈的反抗,即使屈服了,也会将愤怒宣泄在其他地方,如:破坏东西,打同伴或不听老师话等行为,影响他对自己行为的分辨能力的发展。   3、漠不关心,过分宠爱。   大多数的家长抱着“孩子是宝”的观念,十分宠爱自己的孩子。家长宠爱孩子的原因是孩子还小,表现出反抗行为和固执意见对将来不会产生妨碍,无须对这些事情及时处理。有些家长虽然知道该对孩子的行为加以一定限制,但在具体的行动中,仍会

6、给予一定的妥协,这样非但改不掉逆反行为,反而会进一步强化逆反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由于不忍心而表现得过分依顺,从而导致逆反行为的发生。  (二)教师的教育因素 我们在班上虽有幼儿行为教育,但还不全面,不到位,或是形式化,表面化,没有持之以恒,每次活动或游戏都讲究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或效果,并没有太多关注个别幼儿的行为发展,不能使幼儿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感受其行为的真正意义,做到知之而行。在幼儿逆反行为的教育上,还未做到启发和正确的教育。 案例反思:   对孩子的逆反行为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孩子面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时不时有逆反的情绪,特别是在疲惫、饥饿、紧张或不安时。他们可能会争吵、顶嘴、不服从或藐视老师、父母和其他人。逆反行为通常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正常的阶段。然而,当公然的不合作和敌视行为表现得频繁或持续出现时,或与其他同龄、同发展阶段的孩子相比表现得特别明显,或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生活时,应引起父母和老师的关注。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我们要考虑适合孩子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具体可以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着手:   (一)尊重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