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工设备设计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二章化工设备设计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二章化工设备设计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二章化工设备设计的基础知识_第4页
第二章化工设备设计的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化工设备设计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容器的结构与分类第三节 容器的标准化设计第四节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第五节 容器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概述1.1 现代化企业的雄姿一.概述1.1 现代化企业的雄姿一.概述1.1 现代化企业的雄姿一.概述1.1 现代化企业的雄姿现代化企业的召唤,需要新一代的接班人,企业未来的主人,怎样挑起肩上的责任?把美好的理想,凝聚成人生的辉煌。培养你们的才能,誓作祖国的栋梁。 一.概述1.2 压力容器的特点l 应用的广泛性一.概述1.2 压力容器的特点l 锅炉、换热器、加热炉 = 圆筒外壳 + 传热管束l 核反应堆 = 圆筒安全壳 + 核反应零部件l 塔器 =

2、圆筒外壳 + 传质元件(浮阀、填料等)l 反应釜 = 圆筒夹套 + 搅拌器l 压缩机、真空泵 = 圆筒气缸 + 活塞l 透平机、泵 = 蜗壳 + 叶轮 l 应用的广泛性一.概述1.2 压力容器的特点压力容器不仅被广泛用于化学、石油化工、医药、冶金、机械、采矿、电力、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等工业生产部门,在农业、民用和军工部门也颇常见,其中尤以石油化学工业应用最为普遍,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塔、釜、槽、罐无一不是贮器或作为设备的外壳,而且绝大多数是在压力温度下运行,如一个年产30万吨的乙烯装置,约有793台设备,其中压力容器281台,占了35.4%。蒸汽锅炉也属于压力容器,但它是用直接火焰加热的特种受压容

3、器,至于民用或工厂用的液化石油气瓶,更是到处可见。 l 应用的广泛性一.概述1.2 压力容器的特点压力容器的操作条件十分复杂,甚至近于苛刻。压力从12105Pa的真空到高压、超高压,如石油加氢为10.521.0 MPa;高压聚乙烯为100200 MPa;合成氨为10100 MPa;人造水晶高达140 MPa;温度从-196 C低温到超过一千摄氏度的高温;而处理介质则包罗爆、燃、毒、辐(照)、腐(蚀)、磨(损)等数千个品种。操作条件的复杂性使压力容器从设计、制造、安裝到使用、维护都不同于一般机械设备,而成为一类特殊设备。 l 操作的复杂性一.概述1.2 压力容器的特点压力容器因其承受各种静、动载

4、荷或交变载荷,还有附加的机械或温度载荷;其次,大多数容器容纳压缩气体或饱和液体,若容器破裂,导致介质突然卸压膨胀,瞬间释放出来的破坏能量极大,加上压力容器极大多数系焊接制造,容易产生各种焊接缺陷,一旦检验、操作失误容易发生爆炸破裂,器内易爆、易燃、有毒的介质将向外泄漏,势必造成极具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对压力容器要求很高的安全可靠性。 l 安全的高要求一.概述1.2 压力容器的特点当前压力容器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如核电站一个1500MW压水堆压力壳,工作压力为1416MPa,工作温度为250330C,容器内直径7800mm,壁厚317 mm,重650吨;又如煤气化液化装置中的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为

5、17.525MPa,工作温度为450550C,内直径为30005000mm,壁厚为200400 mm,重4002600吨,对这类容器的工艺要求和运行可靠性要求更高,显然比一般压力容器又有更高更严格的安全性要求。 l 安全的高要求一.概述1.3 压力容器的安全特征1996年12月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在用固定式压力容器多达122.22万台 ,移动式压力容器中罐车16910辆,在用气瓶5498.7571万只;锅炉总台数也高达51.57万台 。此外全国持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合计2432个,设计单位1380个。如此庞大且潜在隐患容器的存在,以及地域广泛的制造设计部门,自然成为国内外政府部门特别重视

6、其安全管理和监察检查的原因。 l 量大面广一.概述1.3 压力容器的安全特征国内1998年共发生锅炉、压力容器、气瓶爆炸事故132起,严重事故274起,共死亡104人,受伤371人,直接经济损失2813.58万元。锅炉、压力容器、气瓶的爆炸事故率分别为1.07次/万台,0.28次/万台,0.65次/万台。 l 事故率高一.概述1.3 压力容器的安全特征1968年英国原子能局(UKAEA)安全卫生处和联合部技术委员会(AOTC)工程检验机构调查使用年限在30年以内,符合英国BS1500和BS1515等压力容器规范的一级压力容器发生破坏事故的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l 危害性大压力容器破坏几率 年份

7、容器运行 灾难性事故a 损伤事故b 总计 台年 次数 事故率 次数 事故率 次数 事故 1962-1967 100300 7 0.7104 125 1.25104 132 1.321041967-1972 105400 16 1.5104 123 1.17104 139 1.32104一.概述1.3 压力容器的安全特征a.灾难性事故指灾难性破坏事故或无法修复的容器;b.损伤事故指有潜在危险的事故;c.事故发生率发生事故数/(设备台数运行年) 表中的数字表明10000台容器中发生损坏事故每年12.5次,达到破坏事故0.7次,事故几率为1.32 ,而且这132起使用中的容器事故,按其原因分类,89

8、.3%,即118起是各种制造裂纹所引起。 l 危害性大一.概述1.3 压力容器的事故实例 1979年9月7日国内某电化厂415升液氯钢瓶爆炸,击穿5个,爆炸5个,10200公斤液氯外泄,波及7公里范围,59人死亡,779人严重中毒。 1979年12月18日国内某液化气站400M3储罐爆炸,引发3个球罐和一个卧罐爆炸,5000只气瓶爆炸,600吨液化气燃烧,32人死亡,54 人伤。一.概述1.3 压力容器的事故实例 1986年4月28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压力壳发生核泄漏,31人死亡,20个国家4亿人受害。一.概述1.3 压力容器的事故实例 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异氰甲酸脂储罐

9、发生泄漏,2580人死亡,125000人中毒,5万人失明。 第二节 容器的结构与分类按用途分类按压力分类按容器的形状分类按综合性分类按压缩器内的介质分类 、按用途分类 反应容器 主要用来完成工作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称为反应容器。如:反应器、发生器、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等。传热容器 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容器称为传热容器。如:热交换器、冷却器、加热器、硫化罐等。分离容器 主要用来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气体净化、分离等的容器称为分离容器。如: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缓冲器、洗涤塔、铜洗塔、干燥器等。储运容器 主要用来盛装生产和生活用的原料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的容器称为储运容器。如:

10、储槽、储罐、槽车等。 、按压力分类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4类 、按容器的形状分类1、按容器的形状分类(1)方形和矩形容器(2)球形容器(3)圆筒形容器2、按容器厚度分类(1)薄壁容器(2)厚壁容器2 . 1/1 . 0/ioiDDKD或、按综合性分类按综合性:按危险性和危害性分类一类容器、二类容器、三类容器、按压缩器内的介质分类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压力容器按介质的有毒、剧毒和易燃的界限划分其它:、按承压性质和能力分类(1)内压容器 (2)外压容器、按壁温分类(1)常温容器 (2)高温容器 (3)中温容器 (4)低温容器、按支承形式分类(1)卧式容器 (2)立式容器、

11、按容器材料分类(1)金属容器 (2)非金属容器、按管理分类(1)第三类压力容器 (2)第二类压力容器 (3)第三类压力容器第三节 容器的标准化设计容器零件标准化的基本参数:公称直径DN和公称压力PN(压力容器标准和无 缝钢管标准)筒体的公称直径DN:内径(钢板卷制);外径(无缝钢管制作)无 缝钢管标准:公称直径DN是小于外径的一个数值第四节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1、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范围:最高工作压力pw0.1pa内直径 Di150mm,且容积V0.025m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第四节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2、我国压力容器常用法规:强制性标准和技术性标准锅炉压力容器安

12、全监察暂行条例:根本法规。国务院和人事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具体法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钢制压力容器:核心标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五节 容器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1 质量保证体系定 义 确保容器从设计、选材、制造、投入运行到退出服役的整个过程安全地完成使用要求而采取的有计划、系统的措施。内 容 材料设计制造与制造过程中的检验在役检验与监控。 第五节 容器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2 基本要求安全性 l 足够的强度 l 足够的刚度(或稳定性) l 可靠的密封性能 l 一定的使用寿命 经济性l经济可靠的材料l经济的制造方法l低的操作和维护费用l长周期的安全运行 安、稳、长、满、优第五节 容器机械设

13、计的基本要求2 基本要求按规则设计 - GB150钢制压力容器 基于经济方法的设计,其典型过程是确定设计载荷,选用设计公式、曲线或图表,并对材料取一个安全应力,最终给出容器的基本厚度,然后根据规范许可的构造细则及有关制造检验要求进行制造。 第五节 容器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2 基本要求按分析设计-JB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基于考虑作用在容器上载荷的性质,进行详细的应力分析,计算得到的应力按其对容器破坏的作用分类,与许用应力强度比较和评定,并加上严格的材料、制造和检验要求。 第五节 容器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准则设计准则在特定的设计条件下,有效地利用材料的强度或刚度,使容器或其部件在设计寿命内安全运行。 强度设计准则l 弹性设计准则l 塑性设计准则l 脆断设计准则l 疲劳设计准则l 蠕变设计准则刚度设计准则l 弹性变形设计准则l 失稳设计准则 第五节 容器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准则容器不出现涉及总体范围的较大变形,即在内压或其他拉伸等静力载荷在器壁中所引起的最大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如考虑设计安全裕度,则限制在材料的许用应力以下。 d = 2= p Dc / 2 t 弹性设计准则1=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