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澴河流域洪水预报方案编制姓名:韩夕林学号:2014*组号:15:目录一、设计目的1二、课程设计任务2任务一、A 站降雨径流相关图制作与预报21流域自然地理特征22水文气象特征33预报站基本情况34水利工程概况35预报方案编制说明45.1流域特征提取45.2水文数据整理55.2.1雨量站权重55.2.2原始流量资料格式处理55.2.3历年最枯流量平均值65.2.4流域平均蓄水容量WM65.2.5流域月蒸发能力Em75.2.6消退系数K75.2.7退水曲线85.2.8蓄泄关系曲线105.3产流分析115.3.1产流模式115.3.2洪峰流量频率分析125.3.3产流量计算145.
2、4水源划分185.4.1两场洪水分析Fc185.4.2Fc分析215.5汇流分析225.5.1单位线225.5.2线性水库245.5.3水位流量关系图246方案的检验、评定256.1产流方案检验评定256.2汇流方案检验评定277预报方案的应用和注意事项288方案作业预报应用28任务二、A 站与 H 站相应水位流量法预报291预报站基本情况292水利工程概况293预报方案编制说明303.1基本资料引用303.2采用方法及有关处理技术304方案的检验、评定305方案作业预报应用30三、课程设计的总结与心得32附录33一、设计目的 流域洪水预报方案的用途:洪水预报方案是现代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核
3、心部分,是提高预报精度和增长预见期的关键技术。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文模型是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理论基础。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流域水文模型是构建面污染模型和生态评价模型的主要平台。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具体的降雨径流预报方案的制作,使学生了解生产单位对预报任务的要求。 洪水预报方案是现代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提高预报精度和增长预见期的关键技术。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而言,流域水文模型是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理论基础。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而言,流域水文模型是构建面污染模型和生态评价模型的主要平台。流域水文模型亦为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洪水、水资源和
4、水环境影响的有效工具。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掌握如下内容: 流域综合退水曲线、地下水退水曲线的制作以及次洪分割方法; 掌握次洪径流深及地面、地下流量分割方法; 掌握降雨径流相关图(API 模型)编制的完整过程; 流域经验单位线的推求方法; 洪水预报方案精度评定方法; 利用预报方案进行实时洪水预报方法; 相应水位流量预报方案的制作方法; 利用相应水位流量法进行河道洪水预报。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对应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毕业要求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方案设计、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归纳、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报告能力。 毕业
5、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掌握计算机、文献检索、科技方法等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实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能够独立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整理及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报告或论文。 研究报告结论合理有效,能解决某个具体复杂工程任务。 针对具体复杂工程问题,能选择、使用与开发恰当的工具。 能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 二、课程设计任务 任务一、A 站降雨径流相关图制作与预报1 流域自然地理特征澴河,古称澴水,发源于河南省罗山县与湖北省大悟县接壤的灵山。澴河流域界于东经113°12114°33,北纬30
6、176;2631°29之间,主要在湖北省孝感市境内,干流全长150.8公里,流域面积3618平方公里。距河口57km处有A水文站,控制面积为2591km,占流域面积的71.6% ,干流长130.5公里,河床平均坡度0.97。A站控制流域水系图及A站站网一览表见下。图 1 A站控制流域水系图图 2 流域水系地图表 1 A站站网一览表A站站网一览表站名站别集水面积(km²)坐标设立日期资料系列长(年)东经北纬A水文站257113°580031°1500195652B水库站272114°130031°50001972.555C雨量站2751
7、14°170031°3900195955D水文站459114°070031°3200195855E水文站417114°001131°3712196050F水文站433113°503031°36421931.155G雨量站478113°561231°27431959552 水文气象特征流域属于副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一月份是本流域最冷的月份,多年最低气温南部在零下68,北部在零下79。七月份一般是本流域最热的月份,多年最高气温南部在37左右,北部在37以上。流域内雨量充沛,多年平
8、均雨量在1150mm左右。各年雨量的变化比较大,一般在均值上下200mm以内,最多的1969年 (13001600mm)比最少的1966年(650800mm)多一倍。全流域各地雨量多集中在59月,最大一日雨量:1968年7月13日为355.2mm。历史实测最大洪水位1996年7月17日,洪峰流量6060m³/s,洪峰水位39.95m。3 预报站基本情况A水文站于1956年设立,属国家驻测重要站。经常性监测项目有降水、蒸发、水位、流量、水质、泥沙、地下水位、土壤墒情等。该站位于东经113°58,北纬31°15,引用的绝对基准面为黄海基面,采用基面为冻结基面。A站设防
9、水位36.50m,警戒水位37.50m,保证水位39.95m。水位级别划分:38.5m以上为高水,34.00m38.50m为中水,34.00m以下为低水。预报标准:当流量大于1000m³/s时,需要作业预报。A站系河流中下游控制站,集水面积为257km²。4 水利工程概况该流域内有中型水库6座,总库容2.1789×108m³,控制面积225.8km²,占流域面积的8.7%;有小型水库306座,控制面积424km²,占流域面积的16.4%。水库总控制面积占流域面积的25.1%。A站流域内水库基本情况一览表见下。表 2 A站流域内水库基本
10、情况一览表A站流域内水库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水库名称水库类型集雨面积(km²)所在流域面积(km²)总库容(万m³)1R1中型70259158402R2中3中型50259177644R4中型32.2259121625R5中型37259132826R6中型19.6259111805 预报方案编制说明 5.1 流域特征提取本文使用ArcGIS软件对流域特征进行提取。ArcGIS是由ESRI出品的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的总称。ArcGIS产品线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伸缩的,全面的GIS平台。笔者用ArcGIS对流域特征进行提取的方法流程如下。数据结果
11、见图 1 A站控制流域水系图和表 2 A站流域内水库基本情况一览表。图 3 流域特征提取方法流程图5.2 水文数据整理5.2.1 雨量站权重本文降雨资料为7个站点的逐日降雨数据和部分降雨摘录表。逐日降雨数据提供了各个雨量站点每天总的降雨量,降雨部分摘录表提供了时段降雨量,在汛期雨量较大时时段比较短,在枯水期雨量较少时时段比较长。预报所需的降雨应为A站控制流域内的总的降雨数据,本文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笔者通过ArcGIS制作泰森多边形并计算各站点集水面积方法流程如下。各站点集水面积数据见表 3 雨量站面积权重表。图 4 集水面积计算方法流程图再通过泰森多边形面积对雨量站雨量数据进行
12、面积加权平均,得到各雨量站雨量权重情况见下表。表 3 雨量站面积权重表雨量站面积权重表站名ABCDEFG集水面积(km²)257272275459417433478面积权重0.100.110.110.180.160.170.185.2.2 原始流量资料格式处理流量资料从A站水文要素摘录表中可以得到。需要注意的是,年、月、日、时时间数据列需对格式进行转化,使其在一列单元格中体现。方法流程如下。图 5 日期格式转换方法过程5.2.3 历年最枯流量平均值统计历年最枯流量数据,统计表格如下。经分析计算历年最枯流量的平均值为2.22m³/s。表 4 历年最枯流量数据统计表历年最枯流量
13、数据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流量(m³/s)4.781.233.71.724.890.038年份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流量(m³/s)1.32.50.300.0271.740.803年份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流量(m³/s)0.412.952.61.4510.20.72.245.2.4 流域平均蓄水容量WMWM是流域平均蓄水容量。本文从所有的历史实测资料中选取久旱无雨之后突然一场暴雨引起的洪水来计算WM。通常逐日降雨量小于10mm的天数超过10天即可认为是久旱。
14、本文采用的是1976年7月14日为起涨日的洪水,命名为“760714洪水”。13日和14日各站降雨量如下。表 5 760714洪水降水数据760714洪水降雨数据(mm)时间ABCDEFG流域平均13日153.842.582.6104.185.245.49886.3014日103.415.160.2102.316.610.79157.60从A站水文要素摘录表可以知道洪水起涨时间大约是1976年7月14日凌晨2点。则5.2.5 流域月蒸发能力Em蒸发资料从A站逐日水面蒸发数据可以获取。原数据是历史实测蒸发数据,本文需要推求流域蒸散发能力。寻找每年各月蒸发量的最大值近似作为本月的蒸发能力,再取21
15、年的平均值,即可得到该流域各月份的蒸发能力。提取及计算MATLAB程序如下:clear;clcdata=xlsread('A站逐日水面蒸发量表','A2:D7423');year=(data(:,1)-1969).*12;way=year+data(:,2);data1=data(1:321,:);%1969年无12月数据,分开算data(1:321,:)=;way1=way(1:321);way(1:321)=;num=zeros(252,1);%21年共252个月for i=1:11 num(i)=max(data1(find(way1=i),4);endf
16、or i=13:252 num(i)=max(data(find(way=i),4);end %提取各月的最大蒸发量作为该月蒸发能力k=reshape(num,12,21);ave=mean(k,2);ave(12)=mean(k(12,2:21),2);%21年的平均蒸发能力蒸散发能力数据结果见下表。表 6 多年平均蒸散发能力Em多年平均蒸散发能力Em月份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蒸发能力(mm)3.173.775.247.498.478.849.178.98.044.953.762.675.2.6 消退系数KK是消退系数。在考虑到各月蒸发条件和
17、蒸发能力不同时,消退系数K按月变化,其计算公式为 (1)其中 为,是土壤最大缺水量,其值近似为土壤蓄水容量,从而计算得到消退系数各月数值如下。表 7 K值表K值表月份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K值0.970.960.950.930.920.910.910.910.920.950.960.975.2.7 退水曲线本文从1969年至1989年21年的时间里选取了16场退水数据,时间间隔为24小时。选取退水数据如下。表 8 16场退水流量数据16场退水流量数据(m³/s)时012345678910134.0333.9833.9233.8833.
18、8433.833.7733.7733.7433.7233.672867385155814832.124.319.916.815.30361121910967.750.838.529.422.117.8140443.931.62419.215.313.912.610.810.29.78.61533.630.124.92320.31714.912.210.810.10635.3134.3133.9533.7733.6633.533.4433.3933.3533.3233.3744812861.334.322.715.611.38.997.396.470848118710563.844.235.93
19、0.326.12219.116.4972595445403428262523010308122806555474237353233.291130414569.245.832.82623.922.519.81613.11227.520.211.97.115.224.443.22.922.391.381.221355.651.235.726.922.417.314.613.412.111.201415310789.170.952.54236.433.1933.1333.0601523010562.844.933.828.125.723.320.218.820.21613180.845.130.92
20、1.31612.3118.467.45.82由于数据系列不够长,因此对上述数据进行插值处理,使时间间隔为6h,插值程序如下。data=xlsread('16场洪水退水选取数据','B1:M17');data=data't=data(:,1);q=data(:,2:17);tx=t(1):0.25:t(end)'qx=zeros(45,16);for i=1:16 qx(:,i)=interp1(t,q(:,i),tx);endxlswrite('退水插值数据',qx);再根据这已知的16场插值洪水数据在Excel中绘制退水曲线,见
21、图 6 16场退水图。通过分析退水曲线,可定退水规律符合指数函数的形式。图 6 16场退水图绘制相邻时段流量关系图见图 7 相邻时段流量关系图。从图可以看出,下部曲线大致重合,且接近直线,反映了地下退水特性,因此可以用外包线对其进行概括。上部分散的曲线簇用平均曲线进行代替,反映平均退水情况。图 7 相邻时段流量关系图其中,黑线是外包线,其斜率为1.0570,则。因为,则令,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流域的退水曲线见下图。图 8 流域标准退水曲线5.2.8 蓄泄关系曲线根据流域退水曲线建立退水段流量与相应的退水径流深之间的相关关系,点绘成如下图所示的关系曲线。图 9 蓄泄关系曲线此为蓄泄关系曲线,
22、可以用来计算次洪径流深。笔者选取1983数据年内两场洪水进行计算示例。本文选取“830721洪水”和“830915洪水”进行计算。对两场洪水流量数据插值后点绘流量过程线见图 10 两场洪水流量过程线。根据公式(2)分别计算两场洪水径流深。其中为本次洪水退水流量所相应的退水径流深;为前次洪水退水流量所相应的退水径流深,都由图 9 蓄泄关系曲线查得。计算得到次洪径流深分别是图 10 两场洪水流量过程线5.3 产流分析 5.3.1 产流模式根据每年各站逐日降雨量和面积权重得到从1969年到1989年共21年在该流域的平均降雨量计算表如下。表 9 多年平均降雨量计算表多年平均降雨量计算表雨量站点累计雨
23、量(mm)平均雨量(mm)权重流域平均雨量(mm)A24059.00 1145.67 0.10 1056.55B24371.60 1160.55 0.11 C23261.20 1107.68 0.11 D23922.00 1139.14 0.18 E21016.50 1000.79 0.16 F19703.30 938.25 0.17 G20913.30 995.87 0.18 可以看到,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56.55mm,超过了1000mm。从所给流量资料里选取两场洪水,绘制洪水过程线见图 11 澴河流域洪水过程代表。可以看到该流域的洪水过程线不具有对称性。再结合该流所处地带,澴水流域属于我
24、国南方地区,土壤颗粒较大、结构疏松、植被较高、地下水也比较丰富,因此属于蓄满产流区。图 11 澴河流域洪水过程代表该流域属于湿润地区,雨量充沛,植被良好,具有蓄满产流的特点,但水利工程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产流方案采用以前期影响雨量 Pa 为参数的降雨径流经验相关法建立。 5.3.2 洪峰流量频率分析本文采用年最大值法对所给21年的流量数据进行样本选择,即寻找各年最大流量作为洪峰流量设计的样本。利用MATLAB对原始资料进行提取,得到各年最大流量数据如下。表 10 各年最大流量各年最大流量(m³/s)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流量35802760944
25、51914309282630年份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流量2050120020025934702321090年份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流量2940110012908443750709879MATLAB提取程序如下:clear;clcnum=zeros(21,1);for temp=1969:1989t1=xlsread('A站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num2str(temp),'E6:E55');t2=xlsread('A站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num2str(temp),'
26、;J6:J55');t3=xlsread('A站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num2str(temp),'O6:O55');t4=xlsread('A站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num2str(temp),'E61:E110');t5=xlsread('A站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num2str(temp),'J61:J110');t6=xlsread('A站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num2str(temp),'O61:O110');t7=xlsread('A站洪水
27、水文要素摘录表',num2str(temp),'E116:E165');t8=xlsread('A站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num2str(temp),'J116:J165');t9=xlsread('A站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num2str(temp),'O116:O165');t=t1;t2;t3;t4;t5;t6;t7;num(temp-1968)=max(t);endv=reshape(num,7,3);v=v'xlswrite('年最大洪峰流量',v);本文不考虑特大洪水的影
28、响,将流量数据降序排列,并按照统一处理法计算频率,计算公式如下(3)其中,N是样本容量,在这里是21,n是序列数。计算频率如下表。表 11 计算频率表计算频率表序号1234567流量3750358034702940276026302050频率0.050.090.140.180.230.270.32序号891011121314流量14301290120011001090944928频率0.360.410.450.500.550.590.64序号15161718192021流量879844709519259232200频率0.680.730.770.820.860.910.95本文采用武汉大学水文
29、频率分布曲线适线软件(徐磊改版)-连续系列进行适线。适线结果图如下。获取两年一遇洪峰设计值为1318.02m³/s。图 12 洪峰流量频率曲线笔者的数据年是1983年,从1983年的A站水文摘录表中选择洪峰为1370m³/s的洪水进行分析,其起涨日为1983年9月15日,故命名为“830915洪水”。对洪水流量进行插值,间隔为6个小时,插值主要程序如下:clc;clear;a=textread('插值数据.txt');b=interp1(a(:,1),a(:,2),a(1,1):0.25:a(end,1);绘制流量过程线如下:图 13 830915洪水流量过
30、程线5.3.3 产流量计算前期雨量指数Pa的计算公式为(4)其中, 是第t+1日的前期雨量指数,k是月消退系数, 是第t日的降雨量, 是第t日的前期雨量指数。本文选取1983年9月15日前的75天作为计算9月15日前期雨量指数的预热期,即7月2日至9月14日。先取各站逐日降雨量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假设7月2日的前期雨量指数,再按照公式(4)逐个计算各日的前期雨量指数。Pa值计算趋势如图 14 Pa值计算趋势图。可以看到,取不同的初始Pa值对计算9月15日的前期雨量指数并没有影响,都是32.1mm,这就是预热期的作用。图 14 Pa值计算趋势图蓄满产流模型:(5)(6)(7)(8)其中,b是常数
31、,反映流域包气带蓄水容量分布的不均匀性。W是初始土壤含水量,在这里数值上可以理解成前期雨量。WM是流域平均蓄水容量。当b=0.4时,假设初始土壤含水量W=20mm,那么如果降雨量PE=20mm,由于a+PE=40.63<140,则代入(7)式,按照此方法,算得不同W情况下的PE和R的数据列,表格如下。表 12 降雨径流关系表b=0.4时降雨径流关系表三要素(mm)W=0W=20W=40W=60W=80PER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0 0.14 0.78 1.54 2.52 3.99 20.00 0.59 1.89 3.46 5.51 8.64
32、30.00 1.35 3.35 5.79 9.00 14.12 40.00 2.43 5.18 8.56 13.09 20.77 50.00 3.87 7.42 11.82 17.86 30.00 60.00 5.68 10.09 15.64 23.50 40.00 70.00 7.89 13.24 20.09 30.41 50.00 80.00 10.54 16.93 25.31 40.00 60.00 90.00 13.66 21.23 31.57 50.00 70.00 100.00 17.31 26.27 40.00 60.00 80.00 110.00 21.57 32.27 50.
33、00 70.00 90.00 120.00 26.56 40.00 60.00 80.00 100.00 130.00 32.49 50.00 70.00 90.00 110.00 14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50.00 50.00 70.00 90.00 110.00 130.00 通过此表绘制降雨径流相关图如下:图 15 b=0.4时不同W下降雨径流相关图针对830915洪水而言,W=32.1mm,其降雨径流相关图如下。图 16 83915洪水降雨径流相关图根据流域平均雨量计算方法得到830915洪水降雨量为110.0mm,从A站逐日水面
34、蒸发量数据查得蒸发5mm,因此,扣除雨期后的PE值为100.4mm。查图 16 83915洪水降雨径流相关图得到产流量R=34.7mm。本文对“830915洪水”进行探究,研究不同b对降雨径流相关图的影响,根据前文计算,得到Pa=32.1mm,比较图如下:图 17 W=32.1mm时不同b值对降雨径流相关图影响从图中单独一条线可以看出,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前阶段局部产流,降雨量的增加对径流深影响较小,径流深增加较慢,因为有一部分降水需要满足土壤含水量,等到全流域产流,即为图中后阶段的线性增加时,土壤水量已饱和,降水量全部用来产生径流,后阶段的降水对径流深的影响因此特别大。再从参数b的角度来看,可
35、以发现,参数b对后阶段的全流域产流情况没有影响。从前阶段的局部产流阶段可以看出,b值越大,降水量对径流深的影响越大,即表现为流域包气带蓄水容量分布越不均匀,降水量更容易产生次洪径流深。5.4 水源划分5.4.1 两场洪水分析Fc本文采用斜线分割的方法对830915洪水进行径流成分划分,见下图。图 18 830915洪水斜线分割对地下径流深采用差分和的办法进行计算,公式如下(9)其中,为分割线上的插值流量值。得到地下径流深从各个雨量站获取雨量数据,由于各雨量站点记录时刻不一致,因此先对各个雨量站点的雨量数据进行插值,再通过泰森多边形进行面积加权平均,本文雨量时段步长取2小时,扣除预期蒸发损失后绘
36、制降水柱形图如下:图 19 830915洪水时段降雨图根据前文830915洪水降雨径流相关图查得到各累积径流深与降雨的关系如下表。表 13 累积降雨与累积径流深关系表累积降雨与累积径流深关系累积降雨(mm)1.99.425.047.168.791.5105.5108.7累积径流深(mm)0.20 1.14 3.71 8.28 15.01 25.17 34.05 36.70 由此,时段降雨对应的时段径流深为累积径流深的差分,计算结果表如下。表 14 时段径流量时段径流量PE(mm)1.97.515.519.420.422.114.13.2r(mm)0.20 0.93 2.57 4.57 6.73
37、 10.15 8.88 2.65 根据公式(10)利用计算机仿真得到 仿真程序关键部分如下:temp=ones(1000,1);for i=1:1000FC=i/100;rg=sum(FC.*r(find(PE>FC)./PE(find(PE>FC)+sum(r(PE<=FC);temp(i)=abs(rg-RG);%RG=7.6endn=find(temp=min(temp);FC=n/100;由于此处将与时段采用的2小时为一个时段,因此真实的稳渗率值 按照同样的方法对840715洪水分析Fc。以1984年5月17日至1984年7月17日作为此次洪水前期雨量的计算预热期,按
38、照前文相似方法计算得到前期雨量为48.3mm。据此,通过蓄满产流模型计算其降雨径流相关关系,制成降雨径流相关图如下。图 20 840715洪水降雨径流相关图通过水文摘录得到840718洪水降雨时程分布图如下。图 21 840718洪水降雨时段分布图通过降雨径流相关图和降雨时段分布表可以计算每个时段径流深如下表。表 15 840718洪水时段降雨与时段径流深时段降雨与时段径流深(mm)时段123456PE37.30 11.74 27.81 35.35 1.06 1.41 r14.43 6.74 23.98 35.35 1.06 1.41 图 22 840718洪水径流成分分割图其中黑线与蓝线以下
39、为地下径流成分,按照前文类似方法求得地下径流深为 再由试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 由于时段间隔为8个小时,因此 5.4.2 Fc分析Fc确定方法总结如下:图 23 Fc确定方法总结Fc取值差异对水源划分的影响:本文Fc主要用来划分净雨为地表净雨和地下净雨,属于两水源划分。当Fc取值较大时,地表净雨的比重会偏小,地下净雨的比重会偏大;当Fc取值较小时,地表净雨的比重会偏大,地下净雨的比重会偏小。5.5 汇流分析5.5.1 单位线综合分析,将净雨时段取为6个小时,则830915洪水净雨过程如下表:表 16 830915洪水净雨过程净雨过程时段123净雨(mm)2.5521.1512.9按照Fc进行水
40、源划分,计算各时段地下净雨得到表格如下:表 17 净雨划分净雨划分地下净雨(mm)0.66 2.07 4.87 地面净雨(mm)1.89 19.08 8.03 本文采用科林试错法推求单位线。由于第二个时段的净雨最大,先假设是一个大时段净雨,即总的净雨是一个大时段发生,那么可以把第二个时段贡献的径流过程计算出来,再结合第二个时段的净雨量,即可算出一条单位线q,再通过此单位线将其他两个时段产生的径流过程推求出来,错开时段相加,再与总的地面径流过程相差,即可得到第二个时段净雨贡献的出流过程,结合其净雨量,即可推求单位线q,如此迭代,直至两单位线近似相同。由A站出口流量数据进行插值,得到总的出流过程,
41、再减去历年最枯流量平均值2.22m³/s,即得到地面出流过程。本文利用计算机数值仿真对单位线进行试错。主要程序如下。q1=p(2)/sum(p).*Q.*10./p(2);%其中p为净雨,Q为地面径流过程q1(1)=;q1(end)=;Qtemp=Q-q1.*p(1)./10;0;0+0;0;q1.*p(3)./10;q2=Qtemp.*10./p(2);t=sum(abs(q2-0;q1;0);i=0;while t>10 q1=q2; q1(1)=;q1(end)=; Qtemp=Q-q1.*p(1)./10;0;0+0;0;q1.*p(3)./10; q2=Qtemp.*
42、10./p(2); t=sum(abs(q2-0;q1;0); i=i+1; if i>1000 break endend得到q1,再通过q1得到的出流过程与实际出流过程进行比较调整,调整对比结果图如下。绘制830915洪水单位线如下图。图 24 830915洪水单位线5.5.2 线性水库地下径流汇流过程采用线性水库计算,根据前文得到(11)其中,。时段为6h。那么 (12)则得到蓄泄常数 5.5.3 水位流量关系图经对比分析,A站洪峰水位流量关系逐年变化,即右移,故需要及时修改。提取历年最高水位、最大洪峰见表 18 历年最高水位、最大洪峰数据统计表。率定洪峰水位关系线见图 25 水位流
43、量关系图。表 18 历年最高水位、最大洪峰数据统计表历年最高水位、最大洪峰数据统计表年份最高水位(m)最大流量(m³/s)196939.23580197038.142760197136.23944197235.54519197337.091430197436.099281975992630197695205019779912001978992001979992591980833470198134.3232198235.75725198338.672940198436.391100198536.71290198636.73844198737.912270198835.667091989
44、35.96879经过对数据分析,除掉异常点,点绘水位流量关系如下:图 25 水位流量关系图6 方案的检验、评定6.1 产流方案检验评定方案的评定、检验标准按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中许可误差标准进行。该站为河道站,预报项目主要为洪峰流量及峰现时间。表 19 降雨径流相关图预报检验方案检验评定表序号降雨量P(mm)前期影响雨量Pa(mm)实测径流深R(mm)计算径流深R(mm)误差R-R(mm)许可误差(mm)评定1113.597.511011110.01合格282.551.447.133.9-13.2-0.28合格392.969.451.462.310.90.21不合
45、格4147.121.570.668.6-2-0.03合格5113.470.589.783.9-5.8-0.06合格652.782.23534.9-0.10.00合格750.675.229.325.8-3.5-0.12合格886.835.330.422.1-8.3-0.27合格983.787.975.371.6-3.7-0.05合格10144.837.2788240.05合格11117.152.964.8705.20.08合格1288.349.43537.72.70.08合格1362.577.43339.96.90.21不合格1416161.9110122.912.90.12合格1574.899
46、.768.674.55.90.09合格16208.461.9173.9170.3-3.6-0.02合格17105.244.854.450-4.4-0.08合格1892.478.467.270.83.60.05合格19121.864.865.386.621.30.33不合格20107.67477.781.63.90.05合格21130.447.96978.39.30.13合格2290.346.532.736.84.10.13合格2388.175.767.763.8-3.9-0.06合格2490.744.23534.9-0.10.00合格25104.840.44545.20.20.00合格2682
47、.48068.662.4-6.2-0.09合格27110.350.738.76122.30.58不合格28182.146.1126.2128.220.02合格29128.8100120128.88.80.07合格30151.494.7150146.1-3.9-0.03合格31124.526.543.9517.10.16合格32122.13747.859.111.30.24不合格33201.627.9121.4129.58.10.07合格3474.865.837.640.630.08合格35101.685.584.787.12.40.03合格36176.759.1117.3135.818.50.
48、16合格37106.159.376.165.4-10.7-0.14合格3885.995.364.881.216.40.25不合格3910379.668.982.613.70.20合格40115.4838598.413.40.16合格41195.652.6137.9148.210.30.07合格合格率85.4%6.2 汇流方案检验评定选760713洪水进行检验评定,地面净雨数据如下:表 20 760713洪水地面净雨地面净雨(mm)3.4721.7318.722.7616.414.94通过830915洪水推求的单位线计算出流过程结果见图 26 汇流预报出流。图 26 汇流预报出流7 预报方案的应
49、用和注意事项在推求地面径流过程时,单位线为多条,当各时段地面净雨强度分布不均匀时,需要考查暴雨中心在流域的位置,即哪一个站点的降雨强度最大,位置分为暴雨中心在上游、暴雨中心在中游、暴雨中心在下游。分别采用对应相应暴雨中心位置的单位线进行推流。人类活动影响,本方案只考虑中型水库,对水库人为的蓄量应该进行还原。近几年来河道采砂严重,河床有所下降,如何预报洪峰水位。8 方案作业预报应用进入作业预报工作模式,设定相应降雨开始时间、初始Pa、预报根据时间等参数即可进行相应的作业预报,分析计算出该场洪水的洪峰流量。洪峰水位预报:通过建立的洪峰水位、洪峰流量相关图,用预报的洪峰流量查线推求相应的洪峰水位。表
50、 21 A站控制流域雨量权重A站流域泰森多边形雨量权重雨量站ABCDEFG权重0.100.110.110.180.160.170.18预报检验表见附录页表格。任务二、A 站与 H 站相应水位流量法预报1 预报站基本情况 H 站位于东经 113º53´,北纬 30º56´,是河下游控制站,控制面积5157km2。与上游 A 站相距 56.8km,区间面积2566km2,占该站以上集水面积的49.8%。该站于1956 年 6 月设立为水文站,1957 年改为水位站至今。引用的绝对基面为黄海基面,本站所用为冻结基面,冻结基面以上水位减 2.125m 等于黄海基面以上水位。该站设防水位 26.50m,警戒水位 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复合材料行业投资分析、市场运行态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2024版)
- 平移合同协议书范本
- 协议书怎么写合同
- 商场会员合同协议书
- 简单装修合同协议书
- 加工夹具合同协议书
- 陪护合同协议书样本
- 药房转让合同协议书
- 情侣合同协议书样本
- 合同保证协议书范本
- 《电缆状态监测》课件
- 青梅绿茶测试题及答案
- GA 1812.2-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数据中心
- 2025至2030中国智慧消防行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 联锁系统设备调试施工作业指导书
- 热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乡村振兴智慧农业项目计划书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牡丹江市“市委书记进校园”活动暨“雪城优才”企事业单位人才招聘1324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重庆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 髌骨骨折的中医护理查房
- 2024年陕西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