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一章第一章 免疫学基础知识免疫学基础知识南充中心医院免疫室南充中心医院免疫室 李欣李欣2010. 4. 32一、免疫(一、免疫(Immune)的定义)的定义n免疫的最初概念:免疫的最初概念:免除瘟疫免除瘟疫n免疫的传统概念:免疫的传统概念:抗感染免疫抗感染免疫n现代免疫的概念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识别是机体识别“自身自身”与与“非己非己”抗原,对抗原,对“非己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抗原产生排斥作用,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耐受的一种生理功用,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耐受的一种生理功能。能。 第一节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的基本概念3 正常情况下,这种生理功能对机体有益,正常情况下,这种生理功能对机体
2、有益,可产生抗感染、抗肿瘤和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可产生抗感染、抗肿瘤和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及稳定的保护作用。及稳定的保护作用。 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在一定条件下,也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如:超敏反应、会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如: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4二、免二、免 疫疫 的的 功功 能能 免疫功能是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清除免疫功能是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清除“非己非己”抗原的抗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生物学作用的总称。主要包括: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生物学作用的总称。主要包括: 1.1.免疫防御(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 ): 是
3、机体针对外来病原体的是机体针对外来病原体的抗感染功能抗感染功能。正常时。正常时可防御病原体的感染;防御功能过强可产生超敏反可防御病原体的感染;防御功能过强可产生超敏反应,过弱则表现为免疫缺陷。应,过弱则表现为免疫缺陷。52.2.免疫自稳免疫自稳( (immunologic homeostasis) ):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维持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机能。生理机能。 正常:正常:可及时可及时清除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成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成份保持免疫耐受;份保持免疫耐受; 异常:异常: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自
4、身免疫病等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病等。63.3.免疫监视免疫监视(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 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以及被病毒感染细胞的变细胞以及被病毒感染细胞的生理性保护生理性保护作用。作用。 丧失:丧失:机体突变细胞失控,可能导致机体突变细胞失控,可能导致肿瘤肿瘤发生或出现病毒的持续感染。发生或出现病毒的持续感染。78三、免疫的类型及其特征三、免疫的类型及其特征一、固有免疫:一、固有免疫:概念:概念:出生时即有的出生时即有的天然免疫天然免疫,经遗传获得,非特,经遗传获得,非特 异性,也称非特异性
5、异性,也称非特异性/ /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组成:组成:屏障结构、吞噬细胞、某些体液因子屏障结构、吞噬细胞、某些体液因子。二、适应性免疫:二、适应性免疫:概念:概念:出生后接触特定抗原出生后接触特定抗原获得获得的针对该物质的针对该物质 的免疫,也称获得性的免疫,也称获得性/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包括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9 第二节第二节 抗原基础知识抗原基础知识 一、抗原概念(一、抗原概念(antigenantigen,AgAg) 是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是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抗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抗体和体
6、和/ /或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或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10二、抗原的特性二、抗原的特性 1 1 免疫原性:免疫原性: 抗原能刺激特异性免疫抗原能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生、分化,最终细胞,使之活化、增生、分化,最终产产生生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的特性。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的特性。2 2 免疫反应性免疫反应性: : 抗原可在体内、外与抗原可在体内、外与 相应的抗体相应的抗体/ /效应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效应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结合合,产生免疫反应的特性。,产生免疫反应的特性。 11三、完全抗原、半抗原、载体三、完全抗原、半抗原、载体1 1、
7、完全抗原、完全抗原 (complete antigen): complete antigen): 既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的物质,如多数蛋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的物质,如多数蛋白质分子。白质分子。2 2、半抗原、半抗原(HaptenHapten):):又称又称不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单独存在时只具有单独存在时只具有免疫反应性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二硝基酚、青霉素。性的物质,如二硝基酚、青霉素。 12 3 3、载体、载体 与半抗原结合后使其具有免疫原性的与半抗原结合后使其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即半抗原物质,即半抗原+ +载体载体= =完全抗原。完全抗原。 四、四、 耐受原与变应原耐
8、受原与变应原 1 1 耐受原耐受原 (tolerogen(tolerogen):):引起机体产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免疫耐受的抗原。 2 2 变应原变应原 (allergen): (allergen): 引起机体产生引起机体产生变态反应的抗原。变态反应的抗原。 13五、五、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免疫原性免疫原性的特异性的特异性:某种抗原只能刺激机某种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某种特定的应答产物。体产生某种特定的应答产物。如:伤寒杆菌免疫动物产生抗伤寒杆菌抗体如:伤寒杆菌免疫动物产生抗伤寒杆菌抗体 抗原性抗原性的特异性的特异性:抗原只能与其抗原只能与其相应的抗的抗体或
9、致敏淋巴细胞结合。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如:伤寒杆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抗体结合如:伤寒杆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抗体结合 14 1 1 、 表位与抗原决定簇表位与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antigenic determinant,AD): : 又称又称表位表位(epitopeepitope),),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指抗原分子中决定 抗原特异性的特殊的化学基团,是抗原分子与抗原特异性的特殊的化学基团,是抗原分子与抗体及抗体及TCR/BCRTCR/BCR受体特异结合的部位,也是被受体特异结合的部位,也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免疫细
10、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 表位的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了抗原决定了抗原 的特异性。的特异性。 152 2、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是抗原的特异性是相对相对的,因为天然的抗的,因为天然的抗原分子表面可存在着原分子表面可存在着多种表位多种表位,不同的抗,不同的抗原分子表面存在原分子表面存在相同或相似相同或相似的表位,可引的表位,可引起交叉反应。起交叉反应。3 3、抗原结合价:抗原结合价: 能和相应抗体结合的功能性表位的数目能和相应抗体结合的功能性表位的数目 半抗原半抗原 单价单价 天然抗原天然抗原 多价多价
11、多价抗原可同时与多种多价抗原可同时与多种/ /多个抗体结合多个抗体结合164 4、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1 1)共同抗原:)共同抗原:两种或两种以上抗原具两种或两种以上抗原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有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表位表位1 表位表位2表位表位3表位表位1 A抗原B抗原17 (2 2)交叉反应:)交叉反应: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的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的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 血血 清清( (Ab1Ab1、Ab2)Ab2) + AgA + AgA 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 Ab1+AgB Ab1+AgB 交叉反应交叉反应 意义意义 与疾病发生有关
12、:如急性肾小球肾炎与疾病发生有关:如急性肾小球肾炎 用于疾病诊断:如外斐反应用于疾病诊断:如外斐反应表位表位1表位表位3表位表位1A抗原 B抗原表位表位2181 1、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1 1)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 如细菌、病毒、螺旋体,如细菌、病毒、螺旋体,对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对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原性。(2 2)细菌的代谢产物)细菌的代谢产物 外毒素:外毒素: 类毒素类毒素: :外毒素经外毒素经0.3%-0.4%0.3%-0.4%的甲醛处理的甲醛处理后后, ,使其使其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物质的物质。六六、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医学上重要的
13、抗原192 2、动物免疫血清、动物免疫血清 用用类毒素类毒素免疫动物后,动物的血清中免疫动物后,动物的血清中可含有大量的抗毒素,即动物的免疫血清。可含有大量的抗毒素,即动物的免疫血清。这种抗血清对人体而言既提供特异性抗体,这种抗血清对人体而言既提供特异性抗体,又是又是异种蛋白。异种蛋白。3 3、异嗜性抗原、异嗜性抗原 又称又称ForssmanForssman抗原,指一类与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种属无关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的共同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 /人肾小人肾小球基底膜之间的共同抗原。球基底膜之间的共同抗原。204
14、 4、同种异型抗原、同种异型抗原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抗原。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抗原。如人类的如人类的ABOABO、RhRh血型抗原、血型抗原、HLAHLA等。等。5 5、自身抗原、自身抗原 隐蔽的自身抗原与自身免疫系统隔绝隐蔽的自身抗原与自身免疫系统隔绝的组织受到外伤等因素而暴露,如:脑组的组织受到外伤等因素而暴露,如:脑组织、精子外伤暴露。被修饰的自身抗原自织、精子外伤暴露。被修饰的自身抗原自身组织在理化、生物等作用下结构发生改身组织在理化、生物等作用下结构发生改变,如:变性的变,如:变性的IgGIgG。 216 6、肿瘤抗原、肿瘤抗原 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15、 Specific Antigen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TSA)肿瘤相关抗原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TAA)7 7、超抗原、超抗原(super antigen,SAg(super antigen,SAg) ) 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5%-20%T5%-20%T细胞克隆,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的抗原。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的抗原。22 8 8、其他、其他 有丝分裂原:有丝分裂原: 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A TA T细胞细胞 细菌脂多糖、
16、葡萄球菌细菌脂多糖、葡萄球菌A A蛋白蛋白 B B细胞细胞23 七七 佐剂佐剂 概念:概念: 一类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一类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能体,能增强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如:。如:羊毛脂,石蜡油,内毒素。常见为福氏佐羊毛脂,石蜡油,内毒素。常见为福氏佐剂。剂。2425一一概概 述述Ab:是由抗原刺激是由抗原刺激B B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转化为转化为浆细胞后所产生,并能与相应抗原浆细胞后所产生,并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也称为白,也称
17、为抗体抗体(antibody,Abantibody,Ab)。)。Ig:把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把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26Ig与与Ab的关系的关系Ig与与Ab的区别:的区别:Ig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是化学结构的概念,AbAb 是是生物学功能的概念。所有的生物学功能的概念。所有的AbAb都是都是IgIg,但,但IgIg并并非都有抗体活性。非都有抗体活性。IgAb27 二、二、IgIg的基本结的基本结构构1 1、基本结构基本结构: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
18、而成的四肽链结构四肽链结构。28抗体的立体模型抗体的立体模型 29Ig的基本结构的基本结构302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区 VH和和VL: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CL和和CH1:某些同种异型某些同种异型IgIg遗传标记;遗传标记; IgG的的CH2、IgM的的CH3: 补体补体C1qC1q结合点结合点 激活补体经典途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径; CH3/CH4 结合不同细胞表面结合不同细胞表面FcRFcR 不同生物不同生物学效应。学效应。311、IgG 血清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血清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 出生后出生后3 3个月开始合成,个月开始合成,3-
19、53-5岁接近成人水平;岁接近成人水平; 是唯一能通过胎盘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的IgIg,发挥自然被动免疫,发挥自然被动免疫功能;功能; 具 有 活 化 补 体 经 典 途 径 的 能 力具 有 活 化 补 体 经 典 途 径 的 能 力(IgG3IgG1IgG2IgG3IgG1IgG2);); 具有调理作用、具有调理作用、ADCCADCC作用。作用。 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具有抗菌、中和病毒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具有抗菌、中和病毒和中和毒素的作用;和中和毒素的作用;三三五类五类IgIg的特性和功能的特性和功能322 2、IgMIgM 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称为巨球蛋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称为巨球蛋
20、白;白; 个体发育中最先出现的个体发育中最先出现的IgIg,胚胎晚期,胚胎晚期即能产生,脐带血即能产生,脐带血IgMIgM增高提示胎内感增高提示胎内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等); 抗原刺激机体时,是体内最先产生抗原刺激机体时,是体内最先产生的的IgIg;血清;血清IgMIgM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 有强大激活补体能力,在机体免疫防有强大激活补体能力,在机体免疫防御的早期中具有重要作用。御的早期中具有重要作用。333 3、IgAIgA 有单体的血清型和分泌型有单体的血清型和分泌型IgAIgA; 分泌型分泌型IgAIgA是机体粘膜局部抗
21、感染免疫的是机体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重要因素(呼吸道和消化道);重要因素(呼吸道和消化道); 初乳中的初乳中的sIgAsIgA可对婴幼儿发挥自然被动可对婴幼儿发挥自然被动免疫作用。免疫作用。 4 4、IgEIgE 属亲细胞抗体,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属亲细胞抗体,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粒细胞表面FcRFcR结合,介导结合,介导I I型超敏反型超敏反应;应; 是血清中含量最低的是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Ig; 主要由呼吸道、胃肠道粘膜固有层的浆主要由呼吸道、胃肠道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细胞产生。345 5、IgDIgD 血清中含量低,其生物学作用尚不清血清中含量低,其生物学作用尚不清楚;楚;
22、 SmIgDSmIgD可作为可作为B B细胞分化成熟标记,成细胞分化成熟标记,成熟熟B B细胞同时表达细胞同时表达SmIgMSmIgM和和SmIgDSmIgD。354 4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1)(1)特异性结合抗原特异性结合抗原(2)(2)激活补体激活补体 (3)(3)通过与细胞通过与细胞FcRFcR结合发挥生物效应:结合发挥生物效应:(4)(4)选择性传递选择性传递 IgGIgG通过胎盘;通过胎盘;sIgAsIgA穿过粘膜的功能穿过粘膜的功能(5)(5)具有免疫原性具有免疫原性36免免疫疫球球蛋蛋白白的的功功能能37第二章第二章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南充
23、中心医院免疫室南充中心医院免疫室 李欣李欣38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抗原抗原- -抗体反应抗体反应包括包括沉淀反应、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凝集反应、溶解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和中和反应溶解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和中和反应等。等。 抗原抗原- -抗体反应可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抗体反应可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也可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测未知的抗原;也可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未知的抗体。 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同位素标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发光免疫分析等免疫标记技术记技术、发光免疫分析等免疫标记技术提高了抗原抗体反应的敏感性提高了抗原抗体反应的敏感性。39404142二二
24、抗原抗原- -抗体反应受多种因素抗体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影响 1 1 电解质电解质:抗原:抗原- -抗体反应通常应用抗体反应通常应用0.85%0.85%的氯化钠作为稀释液的氯化钠作为稀释液 ,以供给,以供给适应浓度的电解质。适应浓度的电解质。 2 2 温度温度:一般常使用反应在:一般常使用反应在3737度水浴度水浴 或孵育箱中进行。或孵育箱中进行。 3 3. .酸碱度酸碱度:抗原:抗原- -抗体反应适应的酸碱抗体反应适应的酸碱度度 为为PH6-8PH6-8。 4.4.抗原抗体比例抗原抗体比例43第二节第二节 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 凝集反应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 补体溶血反应和
25、补体结合反应补体溶血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 中和反应中和反应 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44一一. .凝集反应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Agglutination)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结合后形成凝集 现象,称为现象,称为凝聚反应凝聚反应。 (1)(1)、直接凝集:将细菌或红细胞与相、直接凝集:将细菌或红细胞与相应的抗体直接反应,出现细菌凝集或红应的抗体直接反应,出现细菌凝集或红细胞凝集现象。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细胞凝集现象。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 (2)(2)、间接凝集:将可溶
26、性抗原包被在、间接凝集:将可溶性抗原包被在红细胞或乳胶颗粒表面,与相应抗体反红细胞或乳胶颗粒表面,与相应抗体反应出现颗粒凝集现象应出现颗粒凝集现象。45血血 球球 凝凝 集集46474849505152三三. .免疫标记技术免疫标记技术 用荧光素、同位素或酶等示踪物质用荧光素、同位素或酶等示踪物质 标记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 -抗体反应。标抗体反应。标记物质与抗体(或抗原)的化学连接未记物质与抗体(或抗原)的化学连接未改变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学特性,同改变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学特性,同时标记物的性质依然存在,因而极大的时标记物的性质依然存在,因而极大的提高了反应的灵
27、敏度,可以对微量物质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可以对微量物质进行定量、定性或定位检测。免疫标记进行定量、定性或定位检测。免疫标记技术主要有技术主要有四种基本类型:四种基本类型:免疫荧光技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免疫酶技术术、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免疫酶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531.1.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用用荧光素荧光素(常用的有异硫氰酸荧光(常用的有异硫氰酸荧光素),与抗体连接成荧光抗体,再与待素),与抗体连接成荧光抗体,再与待测标本的抗原反应,置荧光显微镜下观测标本的抗原反应,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抗原抗体复合物散发出荧光,借此察,抗原抗体复合物散发出荧光,
28、借此对标本中的抗原作鉴定和定位。对标本中的抗原作鉴定和定位。 包括直接荧光法、间接荧光法和补体包括直接荧光法、间接荧光法和补体法。法。54间接免疫荧光法示意图间接免疫荧光法示意图5556 用荧光抗体示踪或检查相应抗原的方法用荧光抗体示踪或检查相应抗原的方法称荧光抗体法;用已知的荧光抗原标记称荧光抗体法;用已知的荧光抗原标记物示踪或检查相应抗体的方法称荧光抗物示踪或检查相应抗体的方法称荧光抗原法。因为荧光色素不但能与抗体球蛋原法。因为荧光色素不但能与抗体球蛋白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各种抗原,也白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各种抗原,也可以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用于检测或定可以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抗
29、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荧光抗原技位抗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荧光抗原技术很少应用,所以人们习惯称为荧光抗术很少应用,所以人们习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或称为免疫荧光技术。体技术,或称为免疫荧光技术。 2.2.免疫荧光测定技术免疫荧光测定技术57(1 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 原理:原理:TRFIA TRFIA 是用三价稀土离子及其螯合是用三价稀土离子及其螯合剂作为示踪物,如铕(剂作为示踪物,如铕(EuEu3+3+) ) 来标记抗体、来标记抗体、抗原,待反应体系发生后,用时间分辨荧抗原,待反应体系发生后,用时间分辨荧光仪测定最后产物中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仪测定最后产物中的荧光强度,根
30、据荧光强度和相对荧光强度比值,判断反应体光强度和相对荧光强度比值,判断反应体系中分析物的浓度,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系中分析物的浓度,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 58 优点:优点:技术集酶标记、同位素标记技术技术集酶标记、同位素标记技术的优点于一身,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的优点于一身,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标记物制备简便、储存强、稳定性好、标记物制备简便、储存时间长、无放射性污染、检测重复性好、时间长、无放射性污染、检测重复性好、操作流程短、标准曲线范围宽和应用范操作流程短、标准曲线范围宽和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围广泛等优点,59 注意:注意:所用试剂和器材务必防尘;所用试剂和器材务必防尘;
31、EuEu3+3+标记物的溶解和稀释必须尽标记物的溶解和稀释必须尽 量准确,务必在加样量准确,务必在加样1 1小时内配制。小时内配制。60(2 2)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技术 原理:原理: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继放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继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后的最先进的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后的最先进的免疫分析方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电化学发光(ECLECL)是一种)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光
32、反应,实际上包括了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直接以两个过程。直接以Ru(bpy)32+Ru(bpy)32+标记抗体,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61 优点:优点:非放射性标记物避免了放射性核非放射性标记物避免了放射性核素的污染;磁性微粒(素的污染;磁性微粒(2.82.8m m)为固相)为固相载体表面积大,吸附率高,近似均相免载体表面积大,吸附率高,近似均相免疫反应;疫反应; 链霉亲和素
33、与生物素是最特异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是最特异及牢固的结合;应用范围广;检测敏感及牢固的结合;应用范围广;检测敏感度高;检测所需样本量少。度高;检测所需样本量少。 622.2.酶免疫测定酶免疫测定(Enzyme Immunoassay, EIA(Enzyme Immunoassay, EIA) 是用是用酶酶(常用的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常用的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RP和和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AP) AP) 标记的抗体进行的抗原抗标记的抗体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体反应。EIAEIA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相结合,通过酶作用于催化作用的高效性相结合,通过酶作用于
34、底物后显色来判定结果。常用的方法有酶底物后显色来判定结果。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酶免疫组化法,前者测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酶免疫组化法,前者测定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后者测定组织或细定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后者测定组织或细胞表面的抗原胞表面的抗原。63(1).(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 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反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应板)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游离成分洗除。主要有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液相中游离成分洗除。主要有双抗
35、体夹心法、间接法BAS-BAS-ELISAELISA等。等。 (2)(2) ELISAELISA方法有方法有: :a a. .双抗体双抗体 / / 抗原抗原夹心法夹心法测抗原测抗原 / / 抗体抗体: : 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抗体 / / 抗原与加入的待测抗原抗原与加入的待测抗原 / / 抗体及酶标抗体抗体及酶标抗体 / / 抗原三者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温育反应,抗原三者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温育反应,若待测样本中含有特异性抗原若待测样本中含有特异性抗原 / / 抗体,则在孔内形成抗体抗体,则在孔内形成抗体 / / 抗原抗原- -抗原抗原 / / 抗体抗体- -酶复合物酶复合物, ,
36、 经过严格洗涤后经过严格洗涤后, ,复合物与复合物与底物作用后将显色。底物作用后将显色。64 b. b.间接法测间接法测抗体抗体: 将抗原包被在固相载体上,样本将抗原包被在固相载体上,样本中含有特异性抗体则结合成抗原抗中含有特异性抗体则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加入的酶标记抗抗体体复合物,再与加入的酶标记抗抗体结合结合, , 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抗体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抗体复合物。酶催化底物显色。复合物。酶催化底物显色。C.C.竟争法测竟争法测抗体:抗体: 包被抗原包被抗原于固相载体上,检测时于固相载体上,检测时加入样本和酶标记抗体,如样本中含加入样本和酶标记抗体,如样本中含有特异性抗体将与酶标记
37、抗体竟争与有特异性抗体将与酶标记抗体竟争与包被的固相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包被的固相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固相上无酶催化底物,而不复合物,固相上无酶催化底物,而不显色。显色。65 包被抗体包被抗体于固相载体上,检测时加入样本、于固相载体上,检测时加入样本、中和抗原和酶标记抗体,如待测样本中含有特中和抗原和酶标记抗体,如待测样本中含有特异性抗体将与固相抗体竟争中和抗原结合形成异性抗体将与固相抗体竟争中和抗原结合形成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固相上无酶催化底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固相上无酶催化底物,而不显色。物,而不显色。 d.d. 固相捕获法固相捕获法测测IgMIgM抗体抗体: 将抗抗体(抗人将抗抗
38、体(抗人链)包被于固相载体上,链)包被于固相载体上,如样本中含有特异性抗体则结合成抗抗体抗如样本中含有特异性抗体则结合成抗抗体抗体复合物,加入抗原及酶标记抗体则进一步形体复合物,加入抗原及酶标记抗体则进一步形成抗抗体抗体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成抗抗体抗体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酶催化底物并显色。酶催化底物并显色。666768ELISA原理及分类原理及分类693.3.胶体金法胶体金法 胶体金法,又称胶体金法,又称金标法金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是一种常用的标记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标记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目前在
39、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是技术。目前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是免疫层析法免疫层析法和和快速免疫金渗滤法快速免疫金渗滤法,具有,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和无污染等优点。简单、快速、准确和无污染等优点。各各类快速检测试纸均采用类快速检测试纸均采用免疫层析法免疫层析法,大,大量以塑料为载体的快速检测块均采用量以塑料为载体的快速检测块均采用快快速免疫金渗滤法速免疫金渗滤法70 层析法免疫胶体金检测试剂结构示意图层析法免疫胶体金检测试剂结构示意图 7172第三章第三章 肝炎标志物检测肝炎标志物检测 南充中心医院免疫室南充中心医院免疫室 李欣李欣73第一节第一节 五型肝炎病毒五型肝炎病毒一一.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
40、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HBV)是具有复杂结构的)是具有复杂结构的DNADNA病毒,核心内含有一双股病毒,核心内含有一双股DNADNA和和DNADNA聚合酶,外面有聚合酶,外面有一层含有表面抗原(一层含有表面抗原(HBsAgHBsAg)的外衣)的外衣 HBVHBV的抗原复杂,的抗原复杂,其外壳中有表面抗原,核心成分中有核心抗原和其外壳中有表面抗原,核心成分中有核心抗原和e e抗抗原,感染后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原,感染后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体。HBVHBV感染的种属范围很窄,只局限于人和黑猩猩。感染的种属范围很窄,只局限于人和黑猩猩。 1. 1.
4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HBsAg) )和表面抗体和表面抗体( (抗抗- -HBs)HBs)HBsAgHBsAg存在于病毒颗粒的外壳以及小球形颗粒和存在于病毒颗粒的外壳以及小球形颗粒和管状颗粒。于感染后管状颗粒。于感染后2-122-12周,丙氨酸转氨酶周,丙氨酸转氨酶(ALT)(ALT)升升高前,即可由血内测到,高前,即可由血内测到, HBsAgHBsAg有有“a”a”、“b”b”、“y”y”、“r”r”、“w”w”等多种抗原决定簇,其中等多种抗原决定簇,其中“a”a”是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在我国的主要是是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在我国的主要是adradr亚型。亚型。 74
42、乙肝病毒解剖模型(乙肝病毒解剖模型(1)75 乙肝病毒解剖模型(乙肝病毒解剖模型(2)76 抗抗-HBs-HBs对同型感染具有保护作用。近期感染者所产对同型感染具有保护作用。近期感染者所产HBsHBs属属IgMIgM,而长期存在血中的为抗,而长期存在血中的为抗-HBsIgG-HBsIgG。 前前S1S1及前及前S2S2蛋白具有与蛋白具有与HBsAgHBsAg不同的抗原。完整的不同的抗原。完整的HBVHBV颗颗粒含有粒含有S S蛋白及前蛋白及前S2S2蛋白,而缺陷病毒颗粒则无前蛋白,而缺陷病毒颗粒则无前S1S1蛋白。蛋白。血清中出现前血清中出现前S1S1、前、前S S抗原是抗原是HBVHBV活动
43、性复制的标志。活动性复制的标志。 HBsAgHBsAg阳性患者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概率为正常人的阳性患者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概率为正常人的200200倍以上;倍以上; 2. 2. HBcAgHBcAg主要存在于受染的肝细胞核内,复制后被释至胞主要存在于受染的肝细胞核内,复制后被释至胞浆中,由胞浆中形成的浆中,由胞浆中形成的HBsAgHBsAg包裹,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包裹,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后释放入血。血液中一般不能查到游离的后释放入血。血液中一般不能查到游离的HBcAgHBcAg。血中的。血中的DaneDane颗粒经去垢剂处理后可以查到其核心部分的颗粒经去垢剂处理后可以查到其核心部分的HBcAgH
44、BcAg和和DNADNA聚合酶。聚合酶。77 早期出现者主要是抗早期出现者主要是抗-HBcIgM-HBcIgM,是近期感染的重要标志;抗,是近期感染的重要标志;抗-HBcIgG-HBcIgG出现较迟,但可长期存在。出现较迟,但可长期存在。抗抗-HBc-HBc对对HBVHBV感染无保感染无保护作用。血清中抗护作用。血清中抗-HBcIgM-HBcIgM阳性表明体内有阳性表明体内有HBVHBV复制,且有复制,且有肝细胞损害;若抗肝细胞损害;若抗-HbcIgG-HbcIgG阳性且滴度高,伴以抗阳性且滴度高,伴以抗-HBs-HBs阳性,阳性,则为乙型肝炎恢复期;若抗则为乙型肝炎恢复期;若抗-HBcIgG
45、-HBcIgG呈低滴度,抗呈低滴度,抗-HBcIgM-HBcIgM阴性,而抗阴性,而抗-HBs-HBs阳性,则是既往感染的标志。阳性,则是既往感染的标志。3. 3. HBeAg HBeAg仅存在于仅存在于HBsAgHBsAg阳性者的血液中,通常伴有肝内阳性者的血液中,通常伴有肝内HBVDNAHBVDNA的复制,血中存在较多的复制,血中存在较多DaneDane颗粒和颗粒和HBVDNAHBVDNA聚合酶活聚合酶活性增高,因此,性增高,因此,HBeAgHBeAg阳性是病毒活动性复制的重要指标,阳性是病毒活动性复制的重要指标,传染性高。急性肝炎患者若传染性高。急性肝炎患者若HBeAgHBeAg持续阳性
46、持续阳性1010周以上周以上,则易则易于转为持续感。于转为持续感。78 HBV HBV是通过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垂直传播是通过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垂直传播等方式传播。在我国约有等方式传播。在我国约有606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通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过母婴垂直传播的。二二. .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HAV) HAVHAV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 (RNA)(RNA)主要引起急性感主要引起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染,经粪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三三. .丙型肝炎抗体丙型肝炎抗体(HCV)(HCV) 测定丙型肝
47、炎抗体是判定急、慢性丙型肝炎的重测定丙型肝炎抗体是判定急、慢性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丙型肝炎病毒(要指标。丙型肝炎病毒(HCVHCV)是一种具有脂质外壳)是一种具有脂质外壳的的RNARNA病毒病毒 HCVHCV感染者血中的感染者血中的HCVHCV浓度极低,抗体反应浓度极低,抗体反应弱而晚,血清抗弱而晚,血清抗-HCV-HCV在感染后平均在感染后平均1818周阳转,至肝功周阳转,至肝功能恢复正常时消退,而慢性患者抗能恢复正常时消退,而慢性患者抗-HCV-HCV可持续多年并可持续多年并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79 在在2 2个月左右的潜伏期后,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病人会个月左右的潜伏期后,只有大约四分
48、之一的病人会出现食欲差、疲倦、黄疸等症状;而大部分的患者却没有出现食欲差、疲倦、黄疸等症状;而大部分的患者却没有任何感觉。而且,感染后大约要经过二十年左右才会出现任何感觉。而且,感染后大约要经过二十年左右才会出现肝硬化。因此,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经感染。而丙肝肝硬化。因此,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经感染。而丙肝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HCVHCV主要通过输血和血制品来进行传播。主要通过输血和血制品来进行传播。
49、四四. .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 (HDV) 是一种缺陷的嗜肝单链是一种缺陷的嗜肝单链RNARNA病毒,需要病毒,需要HBVHBV的的辅助才能进行复制,因此辅助才能进行复制,因此HDVHDV和和HBVHBV同时或重叠感染同时或重叠感染。80五五. .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VHEV) HEVHEV对氯仿敏感,在对氯仿敏感,在44或或2020下易被破坏,下易被破坏,在硷性环境中较稳定。在硷性环境中较稳定。HEVHEV存在于替伏末期及发病存在于替伏末期及发病初期的患者粪便中。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散发于雨初期的患者粪便中。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散发于雨季后,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季
50、后,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急性感染急性感染,经粪口,经粪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乙、丙、丁型肝炎常表现为乙、丙、丁型肝炎常表现为慢性经过慢性经过,主要经血液,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肝细胞癌。81第二节 五型肝炎病毒五型肝炎病毒 (抗体)检测(抗体)检测82 类风湿性因子类风湿性因子(RFRF):是一种以变性是一种以变性IgGIgG为靶抗原的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
51、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它是一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它是一种抗变性种抗变性IgGIgG的抗体,可与的抗体,可与IgGFcIgGFc段结合。段结合。检测方法一般有检测方法一般有胶乳凝集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双抗原夹、双抗原夹心心ELISAELISA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法、速率散射比浊法。 胶乳凝集试验胶乳凝集试验 :将变性:将变性IgGIgG包被于聚苯乙包被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这种致敏胶乳在与待测血烯胶乳颗粒上,这种致敏胶乳在与待测血清中的清中的RFRF相遇时,即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相遇时,即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 正常人正常人1 1:2020稀释血清为阴性,操作要求稀释血清为阴性,操作
52、要求56305630分钟灭活,(分钟灭活,(灭活灭活C1qC1q以阻止假阳以阻止假阳性凝集)。性凝集)。 第三节 类风湿诊断 83 临床意义:未经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阳性率为未经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阳性率为80%80%,且滴定度常在,且滴定度常在1 1:160160以上。以上。 RFRF不是仅在不是仅在RARA患者中出现,患者中出现,在在SLESLE、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部分、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部分老年人中老年人中RFRF的阳性率可达的阳性率可达28.9%-50%28.9%-50%,因而,因而RFRF对对RARA患者并不患者并不具有严格特异
53、性,具有严格特异性, 抗链球菌溶血素抗链球菌溶血素“O”O”,简称抗,简称抗“O”O”或或ASOASO 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能溶解红细胞,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能溶解红细胞,所以这种产物被取名为所以这种产物被取名为“O”O”溶血素,人体感染了溶血素,人体感染了A A组溶组溶血性链球菌后,血性链球菌后,“O”O”溶血素在体内作为一种抗原物质溶血素在体内作为一种抗原物质存在。为了测定这种能中和链球菌溶血素存在。为了测定这种能中和链球菌溶血素“O”O”的抗体的抗体含量,就称为含量,就称为抗链球菌溶血素抗链球菌溶血素“O”O”试验。试验。 84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猩
54、红热、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猩红热、丹毒、链球性咽炎、扁桃体炎。对风湿丹毒、链球性咽炎、扁桃体炎。对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有间接诊断价值、热、急性肾小球肾炎有间接诊断价值、若多次检测结果递增,并伴红细胞沉降若多次检测结果递增,并伴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可有助于诊断。率加快可有助于诊断。 85第四章第四章 免疫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免疫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 (ELISA) 南充中心医院免疫室南充中心医院免疫室 李欣李欣86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l 免疫检验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免疫检验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时、有效,并尽可能使各实验室间检验结果及时、有效,并尽可能使各实验室间检验结果l可比性,这是免疫检验质量保证的基本目的。可比性,这是免疫检验质量保证的基本目的。ELISAELISA实验室内质控的重点是对实验室内质控的重点是对低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高考冲刺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淮南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租赁代理合同范文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2025年数字化教材开发与在线教育平台发展报告
- 工业企业碳减排策略:2025年CCS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2025药店商铺租赁合同样本
- 跨境支付行业2025年区块链技术跨境支付跨境支付技术风险控制报告
- 教育行业投资并购策略研究:2025年行业整合趋势与市场前景报告
- 《S水利工程总干渠吉利沟排水倒虹吸设计》15000字【论文】
- 新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 2025年新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2 Part B 第2课时
- 2025年广东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家校共育阅读活动课件
- 开挖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产房静脉留置针护理
- 2024-2030年中国硅酸钠行业发展策略分析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MOOC】药物与健康-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新增现浇楼板结构加固施工方案
- 2024年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赛项)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