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剖生理学解剖生理学解剖学根底、解剖学根底、生理学根底生理学根底共共144学时学时南昌市卫生学校南昌市卫生学校占占 洁洁:zhanjie0412163:73107668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解剖学根底解剖学根底90学时学时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学习目的了解解剖学的定义及位置掌握人体的组成和分部掌握解剖学姿态熟习人体的轴和面掌握解剖学的常用术语一、解剖学的定义及其位置一、解剖学的定义及其位置解剖学根底包括三门学科 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解剖学:是用刀切割、以肉眼察看人体的大体形状结 构的科学。正常人体大体构造,按器官系统来研讨人体形状构造的称系统解剖学;按人体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器官,由浅入深研讨各器官
2、形状构造及位置毗邻关系的称部分解剖学。本教材为系统解剖学组织学:借助显微镜察看人体的形状构造的科学。 正常人体微细构造胚胎学:是研讨人体发生、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形状结 构变化规律的科学。人体在母体体内的发 生、发育过程,又称人体发生学一、解剖学的定义及其位置一、解剖学的定义及其位置解剖学根底实践上可称为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研讨正常人体形状构造包括大体和微细构造及其发生开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的形状学范畴。是重要的医学根底课。解剖学根底的义务:是提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状和构造特征及其发生开展的规律,和各器官、构造间的毗邻关系。一、解剖学的定义及其位置一、解剖学的定义及其位置解剖学根底的位置
3、重要性:一门重要的根底课程 1、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根底护理、内、外、妇、儿科等护理课程提供人体解剖学的根底知识; 2、为学习后继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医学根底课程奠定根底。高楼大厦的地基学习解剖学根底的根本方法: 四大原那么 “根据书本、结合标本、参考图谱、联络活体 树立自信、培育兴趣、仔细听课、注重实验、及时复习、加强记忆学习解剖学根底的根本方法学习解剖学根底的根本方法解剖学是形状学,形状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察看,要多看、 多摸,实际联络实践,注重构造与功能的联络。即多看尸体标本、模型、图谱和挂图,多摸标本、尸体、模型。擅长总结、掌握规律。 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指点、深化了解人体构造的原理。
4、尊重尸体2术语、概念、必需背熟、掌握。3认识根本标本、模型、插图。4在本人身上触模骨、肌肉的轮廓、关节、韧带、内脏的体表投影。5简要笔记:课堂笔记,课下笔记。6记忆方法:少精活记、运用活记、绘图记忆 了解记忆、列表记忆、兴趣记忆二、解剖学开展简史自学二、解剖学开展简史自学我国公元前300200年第一部医学著作,就明确提出“解剖名词,其脏器称号不断沿用。名医华陀对人体也有所了解。1026年王独一铸造铜人精刻经络和穴位。宋朝宋慈约在1247年的对人体骨骼的称号、数目、外形均有较详细的论述。我国成为独立学科在1893年,是我国第一代中医黄宽英国留学后,开场进展的解剖学教学。在西欧古希腊时代公元前50
5、0-300年,著名的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和亚里斯多德都进展过动物实地解剖,并有论著。第一部比较完好的解剖学著作当推盖伦(Galen,公元130-201年)的,对血液运转、神经分布及诸多脏器已有较详细而详细的记叙。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解剖学家比利时人维萨利是创建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消费力的开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解剖学的研讨,在肉眼察看的根底上-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来探明微细构造。后来利用超声成像技术-放射成像-x线-cT扫描等先进技术现代医学奠定根底。.三、人体的组成和分部三、人体的组成和分部一人体的组成一人体的组成四个层次1.2.3.4.器官如:胃、肺、肾、心
6、、肝等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脉管系统、觉得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内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 都位于体腔内,并借一定的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总称内脏。人体人体一人体的组成一人体的组成根本组织根本组织器官器官系系统统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结缔组织肌肌 组组 织织神经组织神经组织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觉得器官觉得器官细胞间质细胞间质细胞细胞人体各层次构造关系图解人体各层次构造关系图解神神经经系系统统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
7、人体器官的系统骨骨 骼骼关关 节节肌肌 肉肉运运 动动 系系 统统消消 化化 系系 统统呼呼 吸吸 系系 统统秘秘 尿尿 系系 统统生生 殖殖 系系 统统内内 脏脏 系系 统统心心 血血 管管 系系 统统淋淋 巴巴 系系 统统脉脉 管管 系系 统统视视 器器前前 庭庭 蜗蜗 器器感感 觉觉 系系 统统周周 围围 神神 经经 系系 统统中中 枢枢 神神 经经 系系 统统神神 经经 系系 统统内内 分分 泌泌 系系 统统人人 体体 系系 统统内脏内脏二人体的分部二人体的分部颅面头 部颈项颈 部背 部胸 部腹 部盆 会 阴 部躯 干 部四 肢 部人 体盆腔部四肢的分部上臂前臂手自由上肢上肢带左、右上
8、肢下肢带大腿小腿足自由下肢左、右下肢四肢肩肩臀臀股股人人体体的的分分部部四、人体的规范解剖学姿态四、人体的规范解剖学姿态和轴、面等方位术语和轴、面等方位术语 一人体的规范解剖学姿态规范姿态: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描画任何解剖构造及方位时均应以解剖学姿态为规范。解解剖剖学学姿姿态态二解剖学常用方位术语二解剖学常用方位术语 上、下颅侧、尾侧:近头顶为上, 近足底为下。 前、后腹侧、背侧:近腹面者前, 近反面者后。 内侧、外侧:以身体的中线为准,距中 线近为内侧,远为外侧 内、外:空腔器官,腔内或近腔者内, 反之外。 浅、深:近身体或器官外表
9、为浅,反之深。 近端、远端:四肢的上、下三人体的轴和面三人体的轴和面 为了分析人体关节的运动,可在解剖学姿态的条件下,作出假想的相互垂直的三个轴。即:垂直轴:为上下方向与程度线垂直的垂线。 左旋、右旋矢状轴:为前后方向的程度线。侧屈冠状轴:为左右方向的程度线。 前屈、后伸 人体或其任一部分均可在解剖学姿态的条件下,经过假想的轴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矢状面正中矢状面:沿矢状轴即前后 方向,垂直纵切人体构成的纵切面,将人体分为 左右两部分。左右两半相等,为正中矢状面冠额状面:沿冠状轴即左右方向所做的 纵切面,将人体分前后两部。程度面横切面:沿程度线做的横切面,将 人体分为上下两部。与矢状面、冠状面
10、垂直。三人体的轴和面三人体的轴和面人人体体的的面面和和轴轴人体型的分类矮胖型瘦长型适中型本章小结及复习题本章小结及复习题1、什么是解剖学?有何重要性。2、人体由哪些构造组成?分哪几大部分?3、何谓解剖学姿态?有何意义?4、解剖学中的:上下、前后、内侧外侧、内外、深浅是指什么?常用方位术语5、描画关节运动以哪三个轴为规范?从不同角度了解器官构造可从哪三个面察看?如何定义这三个面。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人体九大系统运动消化和呼吸 泌尿生殖脉管系觉得神经内分泌 九大系统要牢记解剖学姿态规范姿态象立正 身体直立两眼平掌心足尖都向前 上肢下垂下肢并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神经组织前往w胚胎学是研讨生物个体发生、发胚胎学是研讨生物个体发生、发育、开展及其机理的科学。育、开展及其机理的科学。前往细 胞 (cell):定义:定义: 人体形状构造和功人体形状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是生物体能的根本单位,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衍分化的形状学根底。衍分化的形状学根底。特点:特点: 形状各异、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小不等 相互调理、相互协同相互调理、相互协同 前往构成人体的根本组织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牛奶购销合同样本4篇
- 投标协议书简约版8篇
- 学校房屋租赁合同(开书店)6篇
- 煤炭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面点师合同范本
- 安装压力罐合同范本
- 看孩子保姆合同范本
- 新成立公司合同范本
- 傣族民居出售合同范本
- 结婚别墅租房合同范本
- 电子工程师(PCB设计)笔试试题及答案
- 呼吸衰竭个案护理
- 2025年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抚育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数字人民币推广专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新车销售培训课件
- 中学群团工作管理制度
- Q-GDW10250-2025 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规程
- 物流车队轮胎管理制度
- 碳化硅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试验检测师之桥梁隧道工程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