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与物质的三种作用方式_第1页
光子与物质的三种作用方式_第2页
光子与物质的三种作用方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Y射线是一种强电磁波,它的波长比X射线短,一般波长 <0.001nmoY射线基本性质:到某个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仍是不稳定的,并且会通过 释放一系列能量使其跃迁到稳定的状态,而这些能量的释放是通过射 线辐射来实现的,这种射线就是Y射线。Y射线起源于原子核能量状态变化过程;X射线起源于原子核外 电子能量状态变化过程;湮没辐射起源于正负电子的结合;轲致辐射 起源于带电粒子的加速运动,这些辐射能量各不相同,但同属电磁辐 射,也满足E=hvoY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属于全或无相互作用,不同于a、 P射线的多次小相互作用,Y射线穿透物质后强度减小但能量几乎不 降低,

2、a、P射线穿透物质后强度减小,能量也降低。Y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本领。人体受到Y射线照射时,Y射线可 以进入到人体的内部,并与体内细胞发生电离作用,电离产生的离子 能侵蚀复杂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酶,它们都是构成活细胞 组织的主要成份,一旦它们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人体内的正常化学过 程受到干扰,严重的可以使细胞死亡。光电效应:Y光子与介质的原子相互作用时,整个光子被原子吸收,其所有 能量传递给原子中的一个电子(多发生于内层电子)。该电子获得能 量后就离开原子而被发射出来,称为光电子。光电子的能量等于入射 Y光子的能量减去电子的结合能。光电子与普通电子一样,能继续与 介质产生激发、电离等作用。

3、由于电子壳层出现空位,夕卜层电子补空 位并发射特征X射线。康普顿效应:1923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A.H.Compton)发现X光与电子散 射时波长会发生移动,称为康普顿效应。Y光子与原子外层电子(可视为自由电子)发生弹性碰撞,Y光子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原子 中夕卜层电子,使该电子脱离核的束缚从原子中射出。光子本身改变运 动方向。被发射出的电子称康普顿电子,能继续与介质发生相互相互 作用。散射光子与入射光子的方向间夹角称为散射角,一般记为0O 反冲电子反冲方向与入射光子的方向间夹角称为反冲角,一般记为 (Po当散射角0=0° ,散射光子的能量为最大值,这时反冲电子的能 量为0 ,光子

4、能量没有损失;当散射角9=180°时,入射光子和电子 对头碰撞,沿相反方向散射回来,而反冲电子沿入射光子方向飞出, 这种情况称反散射,此时散射光子的能量最小。电子对效应:能量大于1.02MeV的y光子从原子核旁经过时,在原子核的库 仑场作用下,丫光子转变成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光子的能量一部 分转变成正负电子的静止能量(1.02MeV),其余就作为它们的动能。 被发射出的电子还能继续与介质产生激发、电离等作用;正电子在损 失能量之后,将于物质中的负电子相结合而变成丫射线,即湮没(annihilation),探测这种湮没辐射是判明正电子产生的可靠实验依 据。其他次要作用:相干散射对低能

5、光子(能量远小于电子静止能量)来说,内层电子受原子 核束缚较紧不能视为自由电子。如果光子和这种束缚电子碰撞,相当 于和整个原子相碰,碰撞中光子传给原子的能量很小,几乎保持自己 的能量不变。这样散射光中就保留了原波长。称为汤姆逊散射 (Thomson scattering)或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或相干散 射(coherent scattering)o由于内层电子的数目随散射物原子序数的 增加而增加,外层电子所占比例降低,所以波长不变的散射光子强度 随之增强,而波长变长的康普顿散射光子强度随之减1昌。瑞利相 干散射引起的散射光子限制在小角度范围内。即其光子角分布在光子

6、 的前进方向有尖锐的峰,偏转光子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随着散射光 子散射角(p增大,波长不变的瑞利散射光子相对强度逐渐减弱,而 波长变长的康普顿散射光子相对强度逐渐增强,同时波长的改变量也 逐渐增大。光致核反应也称为光核吸收,大于一定能量的Y光子与物质原子的原子核作 用,能发射出粒子,例如(Y , n )反应。但这种相互作用的大小与 其它效应相比是小的,所以可以忽略不计。光核吸收的阈能在5MeV 或更高,这种过程类似于原子光电效应,但在这一过程中光子为原子 核所吸收而不是由围绕核转动的壳层电子,光核吸收一般会引起中子 的发射。光核吸收最显著的特点是"巨共振"(giant resonance)0 光核反应中的巨共振是一种偶极共振,它来自Y光子所引起的核的电 偶极激发,称为巨偶极共振(Giant Dipole Resonance , GDR)O对 于轻核,吸收截面的中心约在24MeVo随着靶核质量数增加,中心 能量减小,巨共振峰的位置也随之减小,最重的稳定为12MeV #巨 共振的宽度(相应于半最大高度截面的能量差)随靶核而变化”大约为 3-9MeVo即使是共振峰,光核截面比前面提到的光电截面要小,它 对总截面的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