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无菌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_第1页
质检无菌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_第2页
质检无菌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_第3页
质检无菌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_第4页
质检无菌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质检无菌室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验证项目名称:质检无菌室空调净化系统验证验证方案编号:VA-EM-104-00验证方案起草:起草人起草日期年 月日验证方案会签部门签名日期质检室年 月日设备科年 月日质管部年 月日验证方案批准:1. 验证目的2. 职责3. 安装确认3.1. 文件资料3.2. 仪器仪表的校验3.3. 风管制作及安装的确认3.4. 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确认3.5. 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3.6. 臭氧发生器的安装4. 运行确认4.1. 运行确认所需文件资料4.2. 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4.3. 风量测试4.4. 换气次数计算4.5. 房间静压差测试4.6. 房间温湿度测定4.7. 臭氧灭菌效

2、果挑战性实验4.8. 悬浮粒子数和微生物数的测定5. 性能确认5.1. 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5.2.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6. 运行记录7. 验证结果的评定与结论8. 相关文件9. 拟订再验证周期1. 验证目的检查并确认空气净化调节系统( HVAC )符合 GMP 标准及设计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及文件符合GMP 要求; 根据 GMP 要求制定本验证方案,作为对洁净厂房HVAC 系统进行验证的依据。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件1),报验证委员会批准。2. 职责2 .职责2.1 验证委员会2.1.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2.1.2 负

3、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2.1.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2.1.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2.1.5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2.1.6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2.2 设备科2.2.1 负责组织试验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2.2.2 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2.2.3 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2.3 质管部2.3.1 负责拟订验证方案。2.3.2 负责取样及对样品的检验。2.3.3 负责制订中间产品及成品质量标准。2.3.4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委员会。2.4 质检室2.4.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2.4.2 负责设

4、备的操作。2.4.3 负责合理安排空调及设备人员参加。2.4.4 负责参加验证人员的相关知识及洁净作业的培训。3 .安装确认进行安装认是对预安装的设备的规格、安装条件、安装过程及安装后进 行确认,目的是证实HVAC系统规格符合要求、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开箱验 收合格,安装条件及安装过程符合设计规范要求。3.1.文件资料资料名称存放处经验证委员会批准的环境控制区平面布局图档案室空调系统施工设计总说明档案室设备采购定单(合同)档案室仪器仪表检定记录及鉴定证书档案室系统操作手册档案室HVAC系统操作、维护保养程序(草案)档案室3.2.仪表、仪器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必须对安装在设备及设施上的仪器仪

5、表以及进行监测项目所需仪器、仪表进行校验见附件 2。3.1 风管制作及安装的确认风管制作及安装确认应在施工过程中完成。HVAC系统是通过风管将 空气处理设备、高效过滤器、送、回风口等末端装置连接起来的,形成一 个完整的空气循环系统,因此风管的制作和安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风管制作及安装的确认主要是对照设计图、流程图检查风管的材料、 保温材料、安装紧密程度、管道走向等。检查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5。3.2 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的确认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确认应在安装过程中完成。HVAC系统通风管道 吊装前,先用清洁剂将内壁擦洗干净,并在风管两端用PVC封住,等待吊装空调器拼装结束后,内部先要清洗,再安装初

6、效及中效过滤器。风机开启后,运行一段时间,最后再安装末端的高效过滤器。操作及评价确认记录于附件6。3.3 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进行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检测高效过滤器的泄漏量,发现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便采取补救措施。测试部位:过滤器的滤材;过滤器的滤材与其框架内部的连接;过滤器框架的密封垫和过滤器组支撑框架之间;支撑框架和墙壁或顶棚之间。测试仪器:悬浮粒子计数器测试方法:按高效过滤器泄漏测试程序进行检测。HVAC 系统风管检查及评价记录见附件7。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结果及评价记录于附件8。3.4 氧发生器的安装臭氧发生器直接安装于空调机组内,臭氧的出口应于净化空气出口相连

7、,且无泄漏, 当空调机组运行时,通过控制开关臭氧发生器可同时开始工作。一般情况下,洁净区开始生产前和生产结束后启动臭氧发生器工作1 小时。4 . 运行确认HVAC 系统的运行确认是为证明HVAC 系统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及生产工艺要求而进行的实际运行试验。运行确认期间,所有的空调设备必须开动,与空调系统有关的工艺排风机、都必须开动,以利于空气平衡,调节房间的压力。运行确认的主要内容有:高效过滤器的风速、风量及换气次数、温湿度、压差、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的预测定。4.1 运行确认所需文件资料资料名称存放处HVAC系统设备档案档案室空调系统操作、维护保养程序档案室运行确认进行的各种监测的标准操作程序档案室

8、4.2 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测试仪器:QDF-4数字式风速仪测试方法:按HVAC系统风速检测程序进行检测可接受标准: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在设计风速的100%120%之间出口处的面风速应0.35m/s。风速测定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 9。4.3 风量测试进行风量测试的目的是证明空调系统能够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风量。测试仪器:QDF-4数字式风速仪计算方法:测定各风口平均风速,并根据送口截面面积计算风口风量, 房间的送风总量为各风口风量之和。风量=平均风速X风口截面积可接受标准:(见下表)洁净室系统实测风量总实测新风量各风口的风量乱流洁净室在设计风量的100%120%之间在设计新风量的90%110%之间在

9、各自设计风量的85%115之间层流洁净室在设计新风量的90%110%之间风量计算结果记录于附件10。4.4 换气次数的计算根据测得的送风量、房间容积计算换气次数的目的是确认洁净室换气 次数能否达到标准要求的换气次数。计算方法:n (次 / h)_ Li L2Ln一AH式中:n换气次数(次/h)Li, L2, Ln房间各送风口的送风量A房间面积H房间高度可接受标准:应符合洁净室设计要求。将计算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 9-1附件9-6。4.5 房间静压差测定在风量、风速测定后进行房间静压差测定的目的是查明洁净室和邻室 之间是否保持必须的正压或负压,从而知道空气的流向。测试仪表:微压表。测定方法:按洁

10、净区压差检测控制程序进行检测。可接受标准:相邻不同级别空间的静压差绝对值应方 5Pa (0.5mmH2。)洁净级别要求高的区域对相邻的洁净级别要求低的区域呈相对正压。洁净室与室外的压差应10Pa (1mmH2。)将测定结果记录于附件 11。根据测定结果调整空调系统,使各房问 静压差符合设计标准要求。4.6 房间温湿度测定进行房间温湿度测定的目的是确认 HVAC系统具有将洁净厂房温度、 相对湿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的能力。 温、湿度测定应在风量风压调整 后进行。测试仪器:4.6.1 温度测定仪器:1/10分度水银温度计(室温波动范围± 0.5C时)4.6.2 相对湿度测定仪器:干湿球温

11、度计(相对湿度波动范围0.5%时)4.6.3 测点分布:温度、相对湿度的测点应放在工作区或洁净室的中心点。4.6.4 测定方法:按洁净区温湿度检测控制程序进行测定。4.6.5 可接受标准:应符合洁净室设计标准中对温湿度控制的要求。将温度、相对湿度监测及评价结果分别记录于附件11。4.7 生物挑战实验(记录见附件12)为空气平衡及洁净区臭氧灭菌时间提供依据,为最终的环境评价做准备。4.7.1 生物指示剂制备4.7.1.1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活化 48h后稀释成1200个/ ml的菌液。4.7.1.2 临用前,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皿中加入1ml 上述菌液并使之在培养表面均匀分布。4.7.2 试验程序

12、4.7.2.1 选择距离空调风箱送风口最远且送风口分布最稀少的房间进行微生物挑战试验。4.7.2.2 臭氧发生器开启同时打开注入菌液的培养皿的上盖。4.7.2.3 每隔 30min 取出 2个培养皿,连续监测5h。4.7.2.4 全部培养皿放入37摄氏度环境中,培养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4.7.2.5 试验结果应记录。4.7.2.6 试验人员应戴防毒口罩,防止臭氧中毒。4.8 浮粒子数和微生物数的测定在启动臭氧灭菌器通过空调送风对洁净区灭菌1 小时并对各工作间清洁消毒后, 对洁净室空气中的悬浮粒子数和微生物数进行预测定,以便在测定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测定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培养皿。测 定

13、 方 法 : 按 SOP-QC-002-00 洁 净 室 悬 浮 粒 子 计 数 检 查 规 程 和 SOP-QC-001-00洁净室沉降菌的监测规程进行测定。可接受标准:测定结果应符合相应洁净级别对悬浮粒子数和微生物数的要求。将悬浮粒子数和微生物数监测结果分别记录见附件13、 14。HVAC系统安装确认与运行确认完成后,经验证委员会审核试验结果, 认为系统运转正常后,应对 HVAC系统进行性能确认。进行性能确认的目 的是确认HVAC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使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设计标准及 生产工艺的要求。性能确认应在动态或模拟全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进行。5.1. 检测项目及检测频率HVAC系统性能确认

14、项目及监测频率见下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标准检测频率悬浮粒子数洁净室悬浮粒子 计数检查规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及相应级别洁净 区标准规定的要 求。每日一次,连续三天空气中微生物数洁净室沉降菌的 监测规程温湿度控制压差洁净室的监测标 准操作规程每日监测,每2小时读数记 录1次若在连续运行中,悬浮粒子数、空气中微生物数、压差控制均符合设计要求 及相应级别洁净区标准规定的要求,可判定系统通过性能确认。温湿度控制的性 能确认结果应以全年为一个周期,只有经历了季节变化,才能全面评价HVAC系统对洁净区内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控制能力。5.1.1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HVAC系统性能确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系统标准操作维护

15、保养规程、和验 证方案操作和判定。出现个别项目不符合标准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5.1.1.1 待系统稳定后,重新检测。5.1.1.2 必要时,分区分段进行对照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以确定不合格原因。5.1.1.3 若属系统运行方面的原因,必要时报验证委员会,调整系统运行参数或对 系统进行处理。6 .运行记录(见附件15)7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质检室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记录,根据验证、试验结果起草验证报 告、仪器标准操作程序、维护保养程序,报验证委员会验证委员会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 做出验证结论,发放验证证书,确认HVAC系统日常监测程序及验证周期。见附件 16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

16、:7.1 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7.2 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7.3 验证记录是否完整?7.4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8.相关文件文件编号文件名称SOP-EM-004-00空调净化系统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SOP-HM-021-00风机初、中效过滤器清洁规程SOP-HM-007 024洁净区人、机、料、法、环清洁消毒规程SOP-QC-413-00尘埃粒子计数器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SOP-QC-002-00洁净室悬浮粒子计数检查规程SOP-QC-001-00洁净室沉降菌的监测规程9拟订再验证周期9

17、.1 在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下每年进行一次再验证。9.2 在各空调系统更换高效过滤器时则需进行再验证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验证方案名 称验证方案编 号修改内容修改原因 及依据修改后方案起草人部门主管 年 月 日验证委员会 审批验证委员会:年 月 日HVAC系统仪器仪表校验记录编号仪器仪表名称规格型号检验结果检验合格证号确认质检室年 月 日验证小组年 月 日设备编号设备名称型号系列号用途用于HVAC系统,对洁净室送入需要的定量的温、湿度一定的风。性能质鱼要求应有30000m3/h送风量,能在各季节对洁净室送入18C, 50%相对湿度的空气HVAC系统风管制作及安装检查确认记录年 月 日检查项目标准

18、要求检查结果风管 材料保温 材料安装 情况综合 评价检查人员:年 月 日确认施工单位年 月 日设备科年 月 日验证小组年 月 日HVAC系统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确认记录年 月 日检查项目标准要求检查结果检查风管 清洁记录检查空调 设备清洁 记 录实际抽样 检查结果综合 评价检查人万L年 月 日确认川单位设备科验证小组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HVAC系统风管漏风检查及评价记录年 月 日风管名称检查方法试验 条件洁净级别风管部位风管端面 (长X宽)漏风点 编号漏风点位置综合 评价检查人员:年 月 日确认施工单位年 月 日设备科年 月 日今验证小组三月 日HVAC系统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记录及评价

19、年 月 日检测 仪器高效过滤 器编号高效过滤器 位置泄漏点 编号泄漏点 位置修补方法修补结果综合 评价检查人员:4# 月 日确认工单位设备科E证小组年 月 日年 月 日1月 日请将检测过程中的记录图纸贴附于背面。附件7 HVAC系统高效过滤器风速风量换气次数检测记录房间名称编 号送风口风速m/s风量m3/s总风量 m3/s换气次数12345平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综合评价检查人: 年 月 日洁净室压差监测记录附件9洁净室温度、相对湿度年 月 日压占设计要 求检测 仪器房间一房间名称 (高-低)空气压力(压'差)房间一房间名称 (高-低)空气压力(压'差)结果评价检测人员:年 月 日确认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