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_第1页
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_第2页
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_第3页
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_第4页
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20093391魏晓明 农学0901摘要: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称为逆境,又称胁迫。常见的逆境有 寒冷、干旱、高温、盐渍等。逆境会伤害植物,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 亡。逆境对植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细胞脱水、膜系统受破坏,酶活性 受影响,从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有些植物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形成 了各种各样抵抗或适应逆境的本领,在生理上,以形成胁迫蛋白、增 加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含量)、提周保护酶活性等方式提周细胞 对各种逆境的抵抗能力。关键词:逆境胁迫,抗逆性,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样 品,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可洛性糖。前言:植物细胞膜起调节控制细胞内

2、外物质交换的作用,它的选择透性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当植物谱受逆境伤害时, 细胞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膜的透性增加,选择透性丧失,细胞内部 分电解质外渗。膜结构破坏的程度与逆境的强度、持续的时间、 作物品种的抗性等因素有关。 因此,质膜透性的测定常可作为逆 境伤害的一个生理指标,广泛应用在植物抗性生理研究中。当质膜的选择透性被破坏时细胞内电解质外渗,其中包括盐类、有机酸等,这些物质进入环境介质中,如果环境介质是蒸僻 水,那么这些物质的外渗会使蒸僻水的导电性增加,表现在电导 i / ii率的增加上。植物受伤害愈严重,外渗的物质越多,介质导电性 也就越强,测得的电导率就越高(不同抗性品种就会显示出

3、抗性 上的差异)。在植物胁迫处理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会下降,可以把叶绿素 含量下降看作是胁迫发展中由功能性影响到器质性伤害的一个 中间过程。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 活性较高的一种酶,他 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密切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他的活性不断变化,因此测量这种酶,可以反 映某一时期植物体内代谢的变化。植物体内的碳素营养状况以及农产品的品质性状,常以糖含量作为重要指标。植物为了适应逆境条件,如干旱、低温,也会 主动积累一些可洛性糖,降低渗透势和冰点,以适应外界环境条 件的变化。植物器官衰老时,或在逆境条件下,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 用,丙二醛(MDA)是其产物之

4、一,通常利用它作为脂质过氧 化指标,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作 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能力。当植物受 到逆境影响时,如高温、干旱、盐渍、病原菌侵染后,细胞膜谱 到破坏,膜透性增大,从而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以至于植物 细胞侵提液的电导率增大。膜透性增大的程度与逆境胁迫强度有关,也与植物抗逆性的强弱有关。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八角金盘叶片,随机取若干叶片置于 冰箱中低温胁迫处理一段时间,另一组置于常温阴凉的室内, 待低温胁迫处理完毕,将两组叶片分别取出,作为实验材料。1.2实验设

5、计与方法将经过低温胁迫处理过的叶片标记为样品A,未经处理的叶片为样品B(1)叶绿体含量的测定。 分别取样品A与样品B叶片的剪碎样品(去掉叶中脉)各 0.18g. 将样品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及95%的乙醇23ml,待研磨成匀浆,将提取液过滤至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 95%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 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 中,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最后用乙醇定容至 25ml ,摇匀。 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 A和B分别离/3分钟后,分别倒 入光径1cm的比色皿内。以 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 652nm下测定

6、吸光度。3 / 11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用相同的打孔器分别在样品 A和样品B上各取30个小圆 片,在打孔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叶脉。 将样品A的30个小圆片置于大试管1中,将样品B的 30个小圆片置于大试管2中,分别向两试管各加入15ml 的蒸僻水。 将试管1和2置于37 C的恒温振荡锅中振荡 40分钟后 冷至室温后在电导仪下测电导率。 测过电导率之后,再将两试管放入100 °C沸水浴15分钟,以杀死植物组织,取出后用自来水冷却10分钟,在室温下测其煮沸电导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分别取1.0g样品A和B,将其剪碎研磨至匀浆,分别过滤 至两个50ml的容量瓶中,用蒸僻水定容,分别全部

7、装入 离心管中,在每分钟 4000转的条件下离心3分钟。 各取0.1ml的离心提取液(上层清液),分别加入0.05mol/L磷酸缓冲液 2.9ml,2%H 2O2 1.0ml,0.05mol/L 愈创木酚 1.0ml 将上述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皿中,在 470nm的波长下测定 吸光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每种样品测三次吸光度。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分别取1.66g样品A和样品B,再分别加入少量10%三 氯乙酸(TCA),研磨充分后再用刻度管加 TCA至溶液10ml, 将溶液在每分钟4000转条件下离,L、3分钟。 各取2ml离心上层液,分别再加入硫代巴比妥酸(TBA)2ml,充分混合后分别置于沸水浴中

8、15分钟,冷却后再离心次。 分别测定中上清液在 532nm,600nm处的吸光度值,并 以2ml的TCA作比色的空白对照,根据公式,算出 MDA 浓度。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分别取1.0g的剪碎A样品和B样品,置于两试管中,各 加入10ml蒸僻水,放在沸水浴中15分钟。 将上述溶液过滤,用蒸僻水反复漂洗试管及残渣并定容至 50ml。 各取中相应提取液 0.1ml,再分别加入5ml蕙酮试剂, 置于沸水浴中1分钟,冷却后在620nm的波长下分别测其吸 光度,以蕙酮试剂作比色皿的空白对照。2结果与分析。2.1数据记录和处理实验一样品652nm下的吸光度色素浓度(mg/l)色素总量(mg/g)样品A0

9、.42312.2611.703样品B0.2918.4351.171其中一次吸光度A652,色素浓度Ct,5 / 11Ct= A652X1000/34.5色素总量=色素浓度x提取总量/样品重实验二样品电导率(us/cm)煮沸电导率伤害率(%)样品A26170137.2样品B587018.3其中 相对电导率=处理电导率/煮沸电导率用相对电导率来反映植物的伤害率,室温下纯水的电导率为0.084 ,实验三样品第1次第2次第3次过氧化物酶活性样品A0.1700.1800.1850.0015样品B0.3100.3700.4100.0100以每分钟A470变化0.01为1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U )。过氧化

10、物酶活性U/(g.min)= ZA470xVt/WxV sx0.01xt式中:AA470为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W为叶片鲜质量(g);t为反应时间(min);VT为提取酶液总体积(ml);VS为测定时取用酶 液体积(ml)。实验四样品532nm吸光度600nm吸光度MDA含量(umol/g )样品A0.1510.0374.43x10 -9样品B0.2790.1016.92x10 -9其中 A532-A600=155000XCXL算出MDA浓度(u mol/L ),进一步算出单位质量组织中 MDA 含量(u mol/g )。式中A532和A600分另U表示532nm 和600nm 波 长处的吸

11、光度值。L为比色杯厚度(cm),一般为1cm。实验五在620nm的波长下,样品 A的吸光度为0.428,样品B的吸光度为0.958 ,2.2实验结果分析注:图表中相应数据做了一定倍数的扩大,以便于绘制图表,反映出不同样品间各物质的差异,从而了解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代谢的变化。(其中色素总量x10-1(mg/g);伤害率为图表中的 实际数据,无单位;酶活性x10-3U/(g.min);MDA 含量x10-9(u 7 / iimol/g);从实验五数据可知,低温胁迫处理的叶片吸光度低,说明细 胞内积累的可洛性糖较多,致使吸光度降低。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经过胁迫处理的叶片细胞通透性增加, 色素及电

12、解质分子外流,使色素加速流出,电解质流出,使电导 率增大,代谢活动受到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 作用减少,丙二醛 MAD含量减少,细胞开始积累可洛性糖。 3小结与讨论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低温胁迫处理下, 引起的一系列生 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性变化,相比于未作处理的样品B,经过低温胁迫处理的样品A色素浓度明显增大,电导率大,过氧化物酶的 活性较低,MDA含量减少。通过实验,我们看到,经过低温胁迫处理的八角金盘叶片细 胞膜的透性增大,使大量色素和电解质流出细胞外,实验中色素浓度和电导率都比未经处理的叶片明显较大,这是细胞透性增大的依据,从实验三中,我们可以看到,样品A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为

13、0.0015 ,样品B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为 0.0100 ,样品A的过氧 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说明此时植物体内代谢变慢,在此,我们 不能排除低温对酶活性的暂时钝化。从实验二可以看到,样品 A的伤害率(%)为37.2,样品B 的伤害率(%)为8.3,排除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样品 A 的实际伤害率(%)为28.9(计算方式为37.2-8.3),实验说明,低 温不仅影响细胞膜的透性,也会造成细胞结构和物理机械性损害, 给细胞组织造成伤害。由实验四可知,样品A的MDA含量(u mol/g )为 4.43x10 -9 样品B的MDA 含量(u mol/g )为6.92x10-9,其中样品 A的 MD

14、A含量明显小于样品B,又由于两种样品为同类植物,排除不 同植物种类的抗逆性差异,植物器官衰老时,或在逆境条件下, 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MDA是其产物之一,通常利用它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 反应的强弱,样品 A在低温胁迫下,MDA含量反而降低,说明 在胁迫过程中,细胞膜结构和膜脂含量发生变化,使膜脂过氧化作用不能顺利进行,此过程中仍不能排除低温胁迫对酶活性的影 响。植物为了适应逆境条件(如干旱、低温等),也会主动积累 一些可洛性糖,降低渗透势和冰点,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实验五以样品在620nm的波长下的吸光度为观察可洛性糖变化 的指标,可洛性糖含量

15、越多,吸光度越小,实验五中,样品 A 的吸光度为0.428,样品B的吸光度为0.958,说明样品A中可 落性糖的含量增加。综上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八角金盘类植物抗逆性较差, 在低温胁迫处理后,细胞膜透性增大,低温对植物造成不可恢复 的伤害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细胞代谢减慢,膜结构及成 分(如膜脂)发生变化,使得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生障碍,在逆境9 / 11条件下,细胞开始大量积累可洛性糖,以度过不良环境。【参考文献】11郑国华,张贺英,低温胁迫对批把幼果细胞超微结构及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热带作物学报,2008年12月第29卷第6期。【2】王学奎 主编,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3】陈珂 徐刚,十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16期。【4】郑元,杨途熙,魏安智,宋晓军,杨向娜,低温胁迫对仁用杏几个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日第36卷第1期。【5】王晓琴;玉米幼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