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大学无机化学酸碱平衡大学无机化学酸碱平衡 5.1.3 酸和碱的相对强弱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5.1.2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5.1.1 历史回顾历史回顾第1页/共87页*5.1.1 历史回顾历史回顾(电离理论、质子理论、电子理论(电离理论、质子理论、电子理论) 最早从性质上认识酸碱,使石蕊变红,有酸味的是酸;使石蕊变蓝,有涩味的是碱。当酸碱相混合时,性质消失。 当氧元素发现后,人们开始从组成上认识酸碱,以为酸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盐酸等无氧酸的发现,又使人们认识到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含有特定元素)。 最早酸碱理论是阿仑尼乌斯酸碱电离理论,它认为: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
2、离子全部是 H+的化合物是酸 ,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是碱。 酸碱反应的本质是:酸电离出的H+和碱电离出OH-的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 H+ + OH- H2O第2页/共87页 阿仑尼乌斯理论在水溶液中是成功的。但其在非水体系中的适用性,却受到了挑战。 如下反应:2H2O = OH- + H3O+(水的自偶电离) NaOH + HCl = NaCl + H2O 2NH3 = NH2- + NH4+ (液氨的自偶电离) NaNH2 + NH4Cl = NaCl + 2NH3 NH3(g) + HCl(g) = NH4Cl(s) 它们都是酸碱反应,但都不符合酸和碱定义。因此阿仑尼乌斯酸
3、碱理论有其局限性。第3页/共87页1、定义定义 酸酸:凡是能释放出质子凡是能释放出质子( (H+) )的分子或离子。的分子或离子。 (质子的给予体)(质子的给予体) 如如:HNO3、HCl、 H2O、 NH4+、H2PO4- 等碱碱:凡是能与质子(凡是能与质子(H+)结合的分子或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质子的接受体)(质子的接受体) 如如:NH3、H2O、H2PO4- 、Al (H2O)5(OH)2+等2、特点特点 酸碱可以是分子酸碱可以是分子, ,也可是阴阳离子。也可是阴阳离子。 有的物质既可是酸也可是碱,为两性物质有的物质既可是酸也可是碱,为两性物质。 无盐的概念,它们是离子酸或离子碱
4、。无盐的概念,它们是离子酸或离子碱。 第4页/共87页酸 H+ + 碱-+ AcHHAc -+-+2442HPOHPOH-+-+3424POHHPO+34NHHNH+2333NHCHHNHCH +252362O)Fe(OH)(HHO)Fe(H+422252O)(HFe(OH)HO)Fe(OH)(H3、酸碱共轭对酸碱共轭对第5页/共87页例:HAc的共轭碱是Ac ,Ac的共轭酸是HAc, HAc和Ac为一对共轭酸碱。4、两性物质、两性物质: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等。如:-+-HS,OH,HCO,)OFe(OH)(H ,HSO232524酸 H+ + 碱又: NH3的共轭酸是N
5、H4+ ,NH4+ 的共轭碱是NH3, NH3 和 NH4+为一对共轭酸碱。第6页/共87页 酸碱解离反应是质子转移反应。 水是两性物质,它的自身解离反应也是质子转移反应。H+酸(1)碱(2)酸(2)碱(1)HF(aq) + H2O(l) H3O+(aq) + F(aq) H2O(l)+H2O(l) H3O+(aq) +OH(aq)酸(1)碱(2)酸(2)碱(1)5、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本质本质是两个酸碱共轭对之间质子的转移反应。HCl + H2O H3O+ + Cl-酸(1)碱(2)酸(2)碱(1)第7页/共87页 盐类水解反应也是离子酸碱的质子转移反应。例如NaAc水解:酸(1)碱(2)酸(
6、2)碱(1)H+NH4Cl水解:酸(1)碱(2)酸(2)碱(1)H+Ac+H2O OH + HAc + H2O H3O+ + NH3+4NH第8页/共87页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也是离子酸碱的质子转移反应。例如NH4Cl的生成:H+液氨中的酸碱中和反应:H+-+Cl NH NH HCl43NaCl 2NH NaNH ClNH324+(1) (2) (2) ) 1 (碱酸碱酸第9页/共87页区分效应:用一个溶剂能把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区分开来,称为溶剂的“区分效应”。 例如:H2O可以区分HAc,HCN酸性的强弱。拉平效应:溶剂将酸或碱的强度拉平的作用,称为溶剂的“拉平效应”。 酸和碱的强度是指酸
7、给出质子的能力和碱接受质子的能力的强弱。HCl HAc HCN第10页/共87页 但水对强酸起不到区分作用,水能够同等程度地将HClO4,HCl,HNO3等强酸的质子全部夺取过来。选取比水的碱性弱的碱,如冰醋酸为溶剂对水中的强酸可体现出区分效应。例如上述强酸在冰醋酸中不完全解离,酸性强度依次为:HIHClO4HClH2SO4HNO3第11页/共87页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碱越强,其共轭酸越弱。OHNHCOHHAc POHSOHHClO 243243424+酸性:-OHNHHCOAc POH HSO ClO 334244碱性:第12页/共87页5.2.2 溶液的溶液的pH5.2.1 水的解离平衡
8、水的解离平衡第13页/共87页 H2O (l) + H2O(l) H3O+ (aq) + OH(aq)或简写 H2O (l) H+ (aq) + OH(aq) 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KW25纯水:H+ = OH = 1.010-7molL-1100纯水:= 1.010-14KW = 5.4310-13KWT , KWOH H -+=ccKWH =-+KW或OH 第14页/共87页OH lgpOH-=-令 H lgpH -=+101.0OH H 14=-+根据KW14lgOH lgH lg =-=-+即KW14ppOHpH=+ KW酸度:溶液中H+ 的浓度的大小。 常用体积摩尔浓度C或
9、pH表示。注意:体积摩尔浓度 C 和 pH 的相互换算。第15页/共87页5.3.3 盐溶液的酸碱平衡盐溶液的酸碱平衡5.3.2 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5.3.1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16页/共87页 1.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5.3.1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HA (aq)+H2O(l) H3O+(aq)+A(aq)HA()A()OH()HA( 3ccc-+=K a3 (H O )/ (A )/ (HA)/ cccccc+=)HA( K a 越大,酸性越强。常见酸碱的K可查表K a第17页/共87页初始浓度/
10、molL-1 0.10 10-7 0平衡浓度/molL-1 x x+OH- x xx =1.3103HAc(aq)+H2O(l) H3O+(aq)+Ac(aq)HAc()Ac()OH()HAc( 3ccc-+=K a例:计算25时,0.10 molL-1 HAc溶液中的H3O+、 Ac、 HAc、OH浓度及溶液的pH。已知HAc的解:x10. 0 x2-=1.810-5c(H3O+) = c(Ac) = 1.3103 molL-1 K a第18页/共87页解离度(a)%100%1000eq0-=ccc初始浓度已解离的浓度c(HAc-1.3103)molL-10.10molL-1c(OH) =7
11、.71012 molL-1 89.2)O(HlgpH3=-=+c%3 .1%10010.0103 .13=-醋酸的解离度= c (H3O+)c(OH)KW问题:问题:若稀释上述HAc溶液使C0分别为10-3、 10-5mol/L,分别求HAc溶液的及PH值。第19页/共87页关于水溶液中水的电离问题:例:HAc水溶液H+和OH-的计算 HAc(aq)+H2O(l) H3O+(aq)+Ac(aq) H2O (l) H+ (aq) + OH(aq)溶液中H+和OH-应包含HAc和H2O两步电离之和 即: H+=Ac-+OH- 且且 Ac- = c-HAc OH- =Kw/ H+ 但是在水溶液中由于
12、受酸或碱的抑制作用,使水的电离度大大减小,在计算时往往可忽略水的电离。 问题:什么情况下可忽略水的电离呢? 答:酸或碱的浓度不太小;(不小于10-6moll-1) 酸或碱的K不太小; (大大于10-14)第20页/共87页与 的关系:K aHA(aq) H+(aq) + A(aq) 平衡浓度/molL-1 c c c+OH-c c初始浓度/molL-1 c 10-7 0 稀释定律:在一定温度下( 为定值),某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随着其溶液的稀释而增大。K a 11-=1 2acK cK HA a)(= 当c / Ka 400时,误差可达5%以下,可近似计算。2aHA cK=)(第21页/共87页c
13、0 0.200 0 10-75108 . 1-=327.11)109 . 1lg(14pOH14pH-=-=-=2. 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例:已知25时, 0.200molL-1氨水的解离度为 0.95%,求c(OH), pH和氨的解离常数。)aq(OH (aq)NH O(l)H (aq)NH423-+解:ceq 0.200(1 0.95%) 0.2000.95% 0.2000.95%3109 . 1%95. 0200. 0)OH(-=cmolL-1molL-13 24b333 (NH ) (OH )(1.9 10 ) (NH ) (NH )0.200 1.9 10ccKc+-
14、=-第22页/共87页(aq)HCO(aq)OH O(l)H(aq)COH33232第一步:+(aq)CO(aq)OH O(l)H(aq)HCO23323第二步:+7323332a1102 . 4)COH()HCO()OH()COH(-+=cccK11323332a2107 . 4)HCO()CO()OH()COH(-+=cccK做近似处理。解离平衡的计算可按一元弱酸的反应,主要来自于第一步解离溶液中的)OH( OH 10333a2a1+cKK第23页/共87页 例题:计算 0.010 molL-1 H2CO3溶液中的 H3O+, H2CO3, HCO3-,CO32- 和OH的浓度以及溶液的p
15、H值。xxccc0.010)COH()HCO()OH(23233=+732a1102 . 4)COH(-=K-1eq/(mol L ) 0.010 cxxyzxy+- w2a1aKKK近似计算:x + y + z x, x y x(aq)HCO(aq)OH O(l)H(aq)COH 33232+解:设H2CO3, HCO3- 和 H2O电离出的H+浓度分别为x y z第24页/共87页:根据第二步解离计算)CO(23c553233105 . 6105 . 6)HCO()CO()OH(-+=yccc1132a2107 . 4)COH( -=K11a2107 . 4-= Ky1111a223Lmo
16、l107 . 4Lmol )CO(-= Kc23233155eq HCO (aq)H O(l) H O (aq) CO(aq)/(mol L ) 6.5 10 6.5 10 cyyzy+-+ 6.510-55106.5010.0 0.010 =xx1533Lmol105 .6)HCO()OH(=+cc132Lmol010. 0)COH(=c第25页/共87页的解离平衡:来自OHOH2-(aq)OH (aq)OH O(l)HO(l)H322-+19. 4)OH(lgpH3=-=+c101Lmol105 . 1)OH(-=c01101.5-=z415101.0106.5-=z145 3101.01
17、06.5)(OH)O(H-+=zcczc 106.5 )L/(mol51eq -第26页/共87页结论结论: 对于二元弱酸,若 c(弱酸)一定时,c(酸根离子)与 c2(H3O+)成反比。 多元弱酸的解离是分步进行的,一般 。溶液中的 H+主要来自于弱酸的第一步解离,计算 c(H+)或 pH 时可只考虑第一步解离。 321 KKK 对于二元弱酸 ,当 时,c(酸根离子) ,而与弱酸的初始浓度无关。2K21KK第27页/共87页)CO(2)OH(233-+ cc a2a12223)AH()A()OH( KKcccK=-+232a2a12)OH()AH()A(+-=ccKKc(aq)A(aq)O2
18、H O(l)H2A(aq)H2322-+(aq)A(aq)OH O(l)H(aq)HA232-+-+(aq)HA(aq)OH O(l)HA(aq)H322-+第28页/共87页1.强酸弱碱盐(离子酸)(1) + (2) = (3) 则(aq)Cl (aq)NH Cl(s)NH4O(l)H42-+ (1) (aq)OH (aq)OH (l) OH (l) OHw322K+-+)(NH )OH()OH()NH()NH()OH( )(NH3bw4334aKKcccccK=-+a3324 (3) (aq)OH)aq(NH O(l)H (aq)NHK+ 1 (2) O(l)H)aq(NH (aq)OH
19、(aq)NHb234K+-+第29页/共87页%100%1000eq0-=ccc盐的初始浓度的浓度水解平衡时盐水解部分水解度类的水解度。的解离度就是所谓的盐+4NH两边分别取负对数 wbabwaKKKKKK=即:通式wba pppKKK=+14pp , C25ba0=+KK第30页/共87页ceq /molL-1 x x x)aq(OH (aq)NH O(l)H (aq)NH3324+解:例:计算 0.10molL-1 NH4Cl溶液的pH和的解离度。+4NH5-143bw4a101.8101.0 )(NH )(NH=+KKK10106 . 5-=102106 . 510. 0-=- xxx=
20、7.510-6x(H3O+)=7.510-6 molL-10075.010.0105 .7)NH(64=-+cx%第31页/共87页2. 弱酸强碱盐(离子碱) NaAc , NaCN一元弱酸强碱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因为弱酸阴离子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如在NaAc水溶液中:(aq)OHHAc(aq) O(l)H(aq)Ac2-+)HAc()Ac()OH()HAc()Ac(awbKKcccK=-的水解常数。的解离常数,也就是是质子碱-AcAc)Ac(bK第32页/共87页如Na3PO4的水解: )aq(OH)aq(HPO O(l)H)aq(PO24234-+ )aq(OH)aq(POH ) l (OH
21、)aq(HPO42224-+21314a,3wb,1102 . 2105 . 4100 . 1-=KKK7814a,2wb,2106 . 1102 . 6100 . 1-=KKK 多元弱酸强碱盐也呈碱性,它们在水中解离产生的阴离子都是多元离子碱,它们的水解都是分步进行的。第33页/共87页12314a,1wb,3105 .1107 .6100 .1-=KKK)aq(OH)aq(POH ) l (OH)aq(POH43242-+a,3a,2a,143 POHKKK对于b,3b,2b,134 PO KKK-对于第34页/共87页例题:计算0.10molL-1Na3PO4溶液的pH值。ceq/mol
22、L-1 0.10 x x x解:)aq(OH)aq(HPO ) l ( OH)aq(PO24234-+57.12)037. 0lg(14pOH14pH=-=-=1Lmol037. 0)OH( 037. 0-=cx即0102 . 2022. 032=-+-xx21314102 . 2105 . 4100 . 1 -=)POH()PO(10.043a,3w341 ,b2KKKxx=-第35页/共87页3.酸式盐 解离大于水解, NaH2PO4溶液显弱酸性;相反,Na2HPO4溶液解离小于水解,显弱碱性。 思考思考:其相关常数等于多少?(aq)OH (aq)HPO O(l)H (aq)POH3242
23、42+-+(aq)OH (aq)POH (l) OH (aq)POH43242-+843a,2102 .6)POH(-=K1231443a,1w34b,3105 . 1107 . 6100 . 1)POH()(PO-=KKK第36页/共87页*4. 弱酸弱碱盐)aq(Ac)aq(NHAc(s)NH44-+)aq(HAc)aq(OHNH ) l (OH)aq(Ac)aq(NH2324+-+523b10a4ba108 . 1 O)H(NH 108 . 5 (HCN) CNNH -=KKKK碱性523b5a4ba108 . 1 O)H(NH 108 . 1(HAc) AcNH -=KKKK中性523
24、b4a4ba108 . 1 O)H(NH 109 . 6 (HF) FNH -=KKKK酸性第37页/共87页5.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应用盐的浓度: c盐 , 水解度增大。总之,加热和稀释都有利于盐类的水解。溶液的酸碱度:加酸可以引起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例如加酸能抑制下述水解产物的生成。 温度: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0 ,T, Kh ,水解度增大。rHm2HClSbOCl(s) OHSbCl2HNO(s)BiONO OH)Bi(NOHCl)Sn(OH)Cl(s OHSnCl233323322+h()Khc=盐第38页/共87页* 5.4.4 缓冲范围和缓冲能力缓冲范围和缓冲能力 5.4.3 缓
25、冲溶液缓冲溶液pH的计算的计算 5.4.2 缓冲溶液缓冲溶液 5.4.1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第39页/共87页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其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而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的现象。HAc(aq) + H2O (l) H3O+ (aq) + Ac(aq) Ac(aq) +4NHNH4Ac(aq) (aq) + 平衡移动方向同离子效应是浓度对电离平衡影响的体现,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显著减小。第40页/共87页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其不含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略有增大的现象。原因:由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离子间相互作用抑制了离
26、子间的结合,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略有增大。关系:有同离子效应时必有盐效应,有盐效应时无同离子效应,它们的作用效果相反。但同离子效应作用远大于盐效应,故常可忽略盐效应的影响,只作定性的讨论。第41页/共87页 例:在 0.10 molL-1 的HAc 溶液中,加入 NaAc (s),使 NaAc的浓度为 0.10 molL-1,计算该溶液的 pH和 HAc的解离度。5108 . 110. 0)10. 0(-=-+xxxx = 1.810-5 c(H+) = 1.810-5 molL-1 0.10 x0.10 molL-1 HAc溶液:, = 1.3%解: HAc(aq)+H2O(l) H3O+(a
27、q) + Ac(aq) ceq / (molL-1) 0.10 x x 0.10 + xc0/ (molL-1) 0.10 10-7 pH = 4.74, = 0.018%第42页/共87页50mLHAcNaAc c(HAc)=c(NaAc) =0.10molL-1 pH = 4.74 缓冲溶液:具有能保持本身pH相对稳定性的溶液(也就是不因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而显著改变pH的溶液)。加入1滴(0.05ml) 1molL-1 HCl加入1滴(0.05ml) 1molL-1 NaOH实验:50ml纯水pH = 7 pH = 3 pH = 11 第43页/共87页 缓冲作用原理加入少量强碱或少量强酸
28、对溶液PH的影响:(aq)A (aq)OH O(l)H HA(aq)32-+)A()HA()HA()OH(a3-+=ccKc O(l)H(aq)A HA(aq) (aq)OH2+-较大量少量较大量 的大小取决于弱酸的Ka大小及C(HA)和C(A-)的比值。)OH(3+c第44页/共87页 弱酸弱酸盐:由于同离子效应的存在,通常用初始浓度c0(HA),c0(A) 代替 c(HA) ,c(A) 。(aq)A (aq)OH O(l)H HA(aq)32-+)A()HA()HA()OH(a3-+=ccKc)A()HA(lg)HA(ppHa-=ccK平衡浓度例HAcNaAc,H2CO3NaHCO3两边取
29、负对数,则第45页/共87页4243PONaH POH 2 -:例7a13 32104.2 NaHCO COH 1 -=-K:例)HCO()CO(Hlg ppH 332a1-=ccKxcxxcc+-AHA 1eq L/mol(aq) POH(aq)OH O(l)H(aq)POH423243-+3a1HAA107 . 6 )(-=-+-Kxcxcx )A()HA( pH a1代之。浓度,不能用初始浓度应是平衡,公式中的此时,缓冲溶液二次方程,不能忽略,必须解一元较大,因为ccxK-第46页/共87页2. 弱碱 弱碱盐 NH3 H2O NH4Cl (aq)OH(aq)BH O(l)HB(aq)2-
30、+)B()OH()BH()B(bcccK-+=)BH()B()B( )OH(b+-=ccKc )BH()B(lg)B(ppOHb+-=ccK )BH()B(lg)B(p14pHb+-=ccK第47页/共87页3.由多元弱酸酸式盐 组成的缓冲溶液溶液为酸性或中性8a2102 . 6 -=K)HPO()PO(Hlg ppH2442a2-=ccK )aq(OH)aq(HPO ) l ( OH)aq(POH324242+-+例2:2a224 4100 . 1 SO HSO-=-K HPO POH2442-例1:如 NaHCO3Na2CO3 , NaH2PO4Na2HPO4(既有水解又有离解)思考思考:
31、为什么此系统的值需精确计算?第48页/共87页溶液为碱性应按水解平衡精确计算。 PO HPO 3424-例1:)aq(OH)aq(HPO ) l ( OH)aq(PO24234-+ 022. 0 )PO(H )(PO43a3w34b1=-KKK(HPO42-既有水解又有离解)第49页/共87页(aq)CO (aq)OH (l) OH(aq)HCO23323-+-+(aq)OH(aq)HCO O(l)H(aq)CO3223-+11a2107 . 4 -=K4a2wb1101 . 2 -=KKK)HCO()(COlg p14pH323b1-+-=ccK例2:33HCOCO-2第50页/共87页)A
32、()HA(lg)HA(ppHa-=ccK常见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公式:(重点)弱碱弱碱盐)B()BH(lg)BH(p )BH()B(lg)B(p14pHabccKccK+-=+-=弱酸弱酸盐第51页/共87页结论:时,缓冲能力大接近或 1 )BH()(B )(A)HA( +-cccc缓冲能力与缓冲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HA) ,c(B)及 c(A)或c(BH+)较大时,缓冲能力强。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有关;或还与 )BH()B( )A()HA( +-cccc决定的, paK p14bK-缓冲溶液的pH主要是由或第52页/共87页例题: 求 300mL 0.50molL-1 H3P
33、O4和 500mL 0. 50molL-1 NaOH的混合溶液的pH。molNaOH25. 0 POmolH15. 043反应继续反应缓冲溶液得到 HPO POH 2442-解:先反应再计算4242PO0.05molNaHHPO0.10molNa 余下生成H0.10molNaO 余下42PO0.15molNaH 生成第53页/共87页7.51 30. 021. 7=+=100. 00500. 0lg102 . 6lg8-=-1 -24Lmol800. 0100. 0)HPO(=-c Lmol800. 00500. 0)POH(1 -42=-c(aq)OH(aq)HPO O(l)H(aq) PO
34、H324242+-+8a2102 . 6 -=K)HPO()PO(Hlg ppH2442a2-=ccK第54页/共87页例题:若在 50.00mL 0.150molL-1 NH3 (aq)和 0.200 molL-1 NH4Cl组成的缓冲溶液中,加入0.100ml 1.00 molL-1的HCl ,求加入HCl前后溶液的pH各为多少?解:加入 HCl 前:4.缓冲溶液的缓冲性能的计算14.9)12.0(26.9=-+=200.0150.0lg)108 .1lg(145+-=-)BH()(Blg p14pHb+-=ccK第55页/共87页加入 HCl 后:11Lmol0020. 0Lmol10.
35、50100. 000. 1)HCl(-=c加HCl前浓度/(molL-1)x 0.200+0.0020+x x加HCl后初始浓度/(molL-1)平衡浓度/(molL-1)5108 .10.148)202.0(-=-+xxx9.11pH 4.89pOH=155Lmol101.3)OH( 101.3-=cx NH3(aq) + H2O (l) NH4(aq) +OH(aq)+第56页/共87页 所选择的缓冲溶液,除了参与和 H+或 OH 有关的反应以外,不能与反应系统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副反应; 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原则: 或 尽可能接近所需溶液的pH值; p14 pbaKK-第57页/共87页欲配
36、制的缓冲溶液的 pH 值应选择的缓冲组分 若 或 与所需pH不相 等, 依所需 Ph 调整 。或)BH()B()A()HA(+-cccc p14 pbaKK-35.12p PO Na- HPONa 12pHa34342=K33.10p CO Na- NaHCO 10pHa2323=K26. 9p14 Cl NH- O H NH 9pHb423=-=K21. 7p HPO Na -PO NaH 7pHa24242=K74. 4p NaAc - HAc 5pHa=K第58页/共87页 例题:今有 2.0L0.10molL-1的 Na3PO4 溶液和 2.0L 0.10molL-1的NaH2PO4
37、溶液,仅用这两种溶液(不可再加水)来配制的缓冲溶液,能配制多少升这种缓冲溶液?解:缓冲组分应为 Na2HPO4 Na3PO4反应前 nx 0 ,小于所需 pH 值,说明 应过量,则 2.0L Na3PO4 应全部用上,设需0.10molL-1 NaH2PO4 xL。35.12)POH(p43a3=K-34PO(aq)2HPO (aq)POH(aq)PO244234-+反应后 nx x第59页/共87页15 . 1Lmol032. 0100 . 1)OH( 1.5pOH-=c平衡浓度/(molL-1)0.032 032. 00 . 220. 0 032. 00 . 210. 00.20 +-+-
38、xxxx初始浓度/(molL-1)0 0 . 220. 0 2.010. 00.20 xxxx+-(aq)OH (aq)HPO (l) OH (aq)PO2 4234-+022. 0)POH(032. 00 . 210. 020. 0032. 0032. 00 . 220. 043a3wb1=-+-+=KKxxxxK解得 x 能配制缓冲溶液第60页/共87页解得 x = 0.12 能配制缓冲溶液(2L Na3PO4 + 0.12L NaH2PO4)。第61页/共87页变色范围 酸色 中间色 碱色甲基橙3.1 4.4 红橙 黄酚 酞8.0 10.0 无色 粉红 红石 蕊3.0 8.0 红紫 蓝第
39、62页/共87页Lewis 酸酸: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分子、: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离子或原子,如Fe3+ , Fe, Ag+, BF3等。Lewis 碱碱:凡是给出电子对的离子或分子:凡是给出电子对的离子或分子,如 :X, :NH3, :CO, H2O: 等。Lewis酸与Lewis碱之间 以配位键配位键结合生成酸碱加合物。(酸碱反应的本质) 5.6 酸碱电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第63页/共87页-+ClHHNH H NH HCl3- FFBF F BF3 + F+23333NH NH CuNH NH Cu2+ + 4 NH3第64页/共87页5.7.1 配合物的
40、组成配合物的组成5.7.2 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5.7.3 配合物的分类配合物的分类第65页/共87页1.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是路易斯酸碱的加合物。例如,Ag(NH3)2+是Lewis酸Ag+和NH3的加合物。 定义:形成体与一定数目的配位体以配位键按一定的空间构型结合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叫配合物。 Lewis酸称为形成体(中心离子); Lewis碱称为配位体。 配合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内界 + 外界如:Cu(NH3)4SO4、K3Fe(CN)6等第66页/共87页 形成体:通常是金属离子和原子,也有少数是非金属元素,例如:Cu2+,Ag+,Fe3+,Fe,Ni,B(),P()
41、 配位体(配体):通常是非金属的阴离子或分子,例如:F,Cl,Br,I,OH,CN,H2O,NH3,CO。 配位原子:与形成体成键的原子。 单齿(基)配位体:配位体中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多齿(基)配位体:具有两个或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位体。例如:乙二胺乙二胺(简写en)2 2 2 2HNCHCHNH第67页/共87页乙二胺四乙酸根简称 EDTA(Y4)乙二酸根(草酸根)-242OCO OC CO O2 OCO CH CH OCON CH CH N OCO CH CH OCO2222224 第68页/共87页 配位数:配位原子数(或形成配位键的个数) 单齿(基)配体:形成体的配位数等于配位体的数目
42、多齿 (基)配体:形成体的配位数等于配位体的数目与齿 (基)数的乘积。 Cu(en)22+Cu2+的配位数等于4。例如: CHNH NHCHCu CHNH NHCH2 22 22 22 22+ Ca(EDTA)2或CaY2 ,Ca2+的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分别是4个O,2个N。第69页/共87页 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中心原子(离子)和配体的电荷、体积、电子构型(内因);配合物形成的温度和浓度(外因)。 中心离子的电荷越高,配位数越大。 如:Pt()和Pt() 与Cl- 配合时,分别形成配位数为6和4的配合物,PtCl62- 和PtCl42- 。 中心离子的半径越大,配位数越大。 如:r(Al3
43、+) r(B3+)与F- 配合时,分别形成配位数为6和4的配合物,AlF63- 和BF4- 。 在所有的配合物中最常见的配位数是4 和 6。第70页/共87页 从溶液中析出配合物时,配离子常与带有相反电荷的其他离子结合成盐,这类盐称为配盐。配盐的组成可以划分为内界和外界。配离子属于内界,配离子以外的其它部分属于外界。外界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等于配离子的电荷数。形成体配位原子配体配位数K3 Fe ( C N ) 6 外界内界 配离子的电荷:配合物的组成:第71页/共87页配酸(配阴离子):酸配碱(配阳离子) :氢氧化配盐:先阴离子后阳离子,简单酸根加 “化”字,复杂酸根加“酸”字。5.7.2 配合物
44、的化学式和命名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 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服从无机物化学式的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服从无机物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书写规则: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第72页/共87页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命名: 配体数配体数( (以二、三、四表示以二、三、四表示)、配体名称配体名称( (不同配不同配体体“”分开分开)、合、形成体名称、氧化态值合、形成体名称、氧化态值(以罗马以罗马数字数字、 表示表示) 配合物命名,服从无机物的命名原则:配合物命名,服从无机物的命名原则:从右从右向左命名向左命名。如:。如:“某化某某化某”、“某酸某某酸某”、“氢氢氧化某氧化某”等等 配合物配合物
45、内界内界的命名顺序:的命名顺序: 如:Cu(NH3)4SO4 硫酸四氨合铜() K3Fe(CN)6 六氰合铁()酸钾第73页/共87页配体次序: 先离子后分子。 例如:KPtCl3NH3 三氯氨合铂()酸钾 同是离子或同是分子,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例如:Co(NH3)5H2OCl3 氯化五氨水合钴() 配位原子相同,少原子在先;配位原子相同,且配体中含原子数目又相同,按非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例如:PtNH2NO2(NH3)2 氨基硝基二氨合铂() 先无机后有机。 例如:KPtCl3(C2H4) 三氯乙烯合铂()酸钾第74页/共87页443SO)Cu(NH硫
46、酸四氨合铜()-2Ca(EDTA)3332)(NH)Co(NO5Fe(CO)3253ClO)(H)Co(NH332NOO)Zn(OH)(H)(NHPtClK35243(OH)Cu(NH62PtClH63Fe(NCS)K乙二胺四乙酸根合钙()离子三硝基三氨合钴()五羰(基)合铁氯化五氨水合钴()硝酸羟基三水合锌()五氯氨合铂()酸钾氢氧化四氨合铜()六氯合铂()酸六异硫氰根合铁()酸钾第75页/共87页 简单配合物:一个中心离子,每个配体均为单基配体。如+-325346O)H()Co(NH Fe(CN)螯合物:一个中心离子与多基配体成键形成环状结构的配合物。如Cu(en)22+ , CaY2。
47、多核配合物: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心离子。如(H2O)4Fe(OH)2Fe(H2O)44+。羰合物:CO为配体。如Fe(CO)5,Ni(CO)4烯烃配合物:配体是不饱和烃。如:PdCl3(C2H4) 多酸型配合物:配体是多酸根。 如:(NH4)3P(Mo3O10) 6H2O5.7.3 配合物的分类配合物的分类第76页/共87页5.8.1 配合物的解离常数和稳定常数配合物的解离常数和稳定常数*5.8.3 配合物稳定性配合物稳定性*5.8.2 配体取代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配体取代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第77页/共87页 配合物的解离反应是分步进行的,每步均有其解离常数。例如:总解离常数(不稳定常数):总解离反应:(aq)NH(aq)Ag(NH (aq)Ag(NHd13323+K(aq)NH(aq)Ag (aq)Ag(NHd233+K(aq)NH2(aq)Ag (aq)Ag(NHd323+K)Ag(NH ()(NH)(Ag2323d2d1d+=cccKKK第78页/共87页配合物的生成反应是配合物解离反应的逆反应。总生成常数(稳定常数或累积稳定常数):总生成反应:(aq)Ag(NH (aq)NH(a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码头维修工程施工合同协议书
- 生产安全培训50条禁令课件
- 关于设立“XXX企业奖学金”的合作协议书7篇
- 安全施工培训例会记录课件
- 安全方针培训会议内容课件
- 安全文明驾驶培训讲座课件
- 理性主义课件
- 电缆工程加速推进方案(3篇)
- 蒙山远卓兴全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玲铃的画完整课件
- 幼儿园中国传统文化培训
- 幼儿园开学卫生消毒培训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十五五规划2025年)
- 2024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真题和解析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 中式面点课件
- 抖店内衣考试题库及答案
- 黄金回收合同协议书模板
- 招商局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提升思维高度:战略思维培养与应用》课件
- 认知障碍老人护理步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