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一电梯在缆绳的拉动下向下做减速运动,则()A. 电梯中的人处于失重状态B. 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与人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由于缆绳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2. 一架飞机起飞后不久遭到鸟击,致使飞机发生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飞机和鸟主动撞击的一方施加的作用力大B. 鸟对飞机的作用力等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C. 撞击后鸟亡,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小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D. 撞击后机损,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大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3. 翻滚过山车是大型游乐园里比较刺激
2、的一种娱乐项目.如图所示,过山车(可看成质 点)从髙处冲下,过M点时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在圆形轨道内经过&、B、C三点,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 过山车运动到最髙点B时,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均为零B. 过山车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C. 过山车经过人C两点时的速度相同D. 过山车做变加速运动4. 一质点沿曲线从M点运动到“点,它在尸点时的速度A方向和加速度a方向可能是5.&、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B. &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C. 前4s内, 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D. r=4s时,人、3两物体的速度相同6. 下列物理
3、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A. 速率B.速度C.位移D.静摩擦力7.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左是变力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泄做曲线运动D. 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8. 如图所示,在前进的车厢的竖宜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要使 物体不致下滑,车厢前进的加速度至少应为(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 擦力)“ g9. 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桌而上,水平外力F作用在B上,使A、B- 起沿水平桌面向
4、右加速运动设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A , B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大 小为保持A、B相对静止,逐渐增大F,贝J()A. 人不变、&变大B. 丘变大、&不变C. 人和&都不变D. 斤和丘都变大10. 金属小桶侧而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岀.如果让装满水的小 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A. 水继续以相冋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岀B. 水不再从小孔喷岀C. 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D. 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1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呈的是()A. 路程B.速度C.弹力D.加速度12. 小明同学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恒力推动木箱做与加速宜线运动.小明
5、在思考,怎么样才能使木前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A. 将水平推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B. 将阻力减少到原来的+C. 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D. 将物体的推力和阻力都增大到原来2倍13.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 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疑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 而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8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 在这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Z AB XTiA. 3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B. 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C. A立即离开墙壁D. 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14. 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vA. 由= 可知,加
6、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增V的方向可能相反AtB. 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的方向相同C. 如果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O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D. 只要加速度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15. 汽车以20r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o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 1: 1B. 1: 3C. 3: 4D. 5: 2116. 某幼儿园要在空地上做一个滑梯,根据空地的大小,滑梯的水平跨度确定为6m。设计时滑板和儿童裤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04,为使儿童在滑梯游戏时能在滑板上滑下,滑 梯髙度至少要为()A. 1.0mB. 1.6mC 2.4m
7、D 3.2m17. 用苔鉀球养岀来的绿植,吊在空中也能养,养成别致的景观。如图用麻绳将苔辭球盆栽悬挂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盆栽本身就有重力,其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 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C. 盆栽所受的重力与麻绳对盆栽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同一种类的力,都是弹力18. 甲、乙两车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A. 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B. 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C. 两车相遇两次D. 乙车的速度不断减小19. 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
8、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 伽利略让铜球从斜面滚下,测出了其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C. 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 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路程与时间平方成正比的规律,建立了匀加速运动的槪念20. 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而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而 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 方向可能沿斜而向下C. 大小可能等于零D. 大小一定不等于零二、多选题21. 如图所示,质量为M=Ikg的足够长木板B静|匕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 m=O.5
9、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3ms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 一起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o贝J()A. 木板和滑块保持相对静I上前木板受到的摩擦力=1.5NB. 木板和滑块保持相对静止前木板的加速度为=0.5ms2C. 木板和滑块保持相对静止前的木板速度为v=2msD. 木板和滑块保持相对静止前滑块运动的位移为s=4mA.等于零C.大小等于“Mg cos <922. 两个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倾角为0的固左斜而上,滑块人、3的质量分别为M和 m,如图所示,A与斜而的动摩擦因数为8与人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已知两滑
10、块都 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B. 方向沿斜面向上D.大小等于2mg cos <923. 如图所示,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橡皮筋一端固泄于P点,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秤, 使这端拉至O点,两个弹簣秤的拉力分别为F2(+<90o),现使Fl大小不变地沿顺时针 转过某一角度,要使结点仍在O处,R相应地使A的大小及图中6角发生变化.则相应的变化可能的是()A. F2可能增大B. R可能减少C. 6角一左减小 D. 6角可能增大24.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2放在车厢底板上,用竖直细线通过泄滑轮与质量为f的物体1连接,不计滑轮摩擦,车厢正在
11、水平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连接物体1的细线与 竖直方向成&角,物体2仍在车厢底板上,则()B.车厢的加速度为gtan6>C. 底板对物体2的摩擦力为零D.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妇g-如-COS &25. 如图所示,质屋均为Ikg的木块A和8,由一个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质弹簧连 接,最初系统静Ih现用力竖直向上缓幔拉&直到3刚好离开地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整个过程弹簧都在弹性限度内,g取10ms2)()A. 最初系统静止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B. B木块刚离开地而时,受到的弹簧弹力和重力恰好大小相等C. B木块刚离开地而时,弹簧相对于原长伸长了 IOCmD. 初始状
12、态和末状态,弹簧的弹力大小不相等26. 如图,半径=0.45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而轨道竖直固泄,弧面下端与一水平足够长 传送带右端相切,传送带以恒立的速度v=2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一质S m=lkg的 小物块自圆弧而轨道的最髙点由静止滑下,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不计 物块滑过曲面与传送带交接处时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物块从第一次滑 上传送带到第一次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为2mB. 物块运动的时间为3.125sC. 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能为12.5JD. 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为2.
13、5J三、实验题27. 图()所示实验装置中,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泄滑轮,小车的加速度可 通过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田山I(1)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时应调节轨道的以平衡摩擦力,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2)利用本实验装置还可以测量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某同学利用 本实验装置(已平衡摩擦力)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的倒数丄与钩码质量的a倒数丄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若该直线斜率为匕纵截距为b,则可知小车(含m
14、发射器)的质量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28.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对打岀的一条纸带进行研究,从O点开 始每5个打点作为一个计数点(中间4个打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赫兹),计数点分 别为A、B、C、D、E,该同学已求岀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其数值见下表。(结果保留两 位有效数字)/OA BCDE计数点ABCDE速度/ (m-s,)0.700.911.101.301.49(1)根据以上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纸中作出小车的图线 (汁数点0点为汁时起点,适当标出横、纵坐标刻度)。(2)计数点O对应的速度为ms,加速度为ms2 (保留3位有效数字)。29. 某同学在探究"力的
15、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利用图钉、平板、橡皮条、弹 簧秤及铅笔刻度尺进行有关实验(1)图中B测力计的示数为N.(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2)在做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左在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带绳套的细绳.实验中需用 两个弹簧测力汁分别勾住绳套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某一确左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 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程不允许变动C.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D.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0. 某同学为了探究“禅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设汁了下而的实
16、验,他选择的 器材有:一条弹簧、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铁钉、几个钩码(单个质MIOO 克)、刻度尺.他的实验步骤如下:(1)先将长木板放置在实验台上,有左滑轮的一端伸岀桌外,并调水平(2)把弹簧的一端用铁钉固泄在木板上合适的位置(3)弹簧的另一端用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定滑轮可连接钩码(4)再挂上不同数屋的钩码,用刻度尺量出对应弹簧的总长度,耙数据记录在他设计的表 格中请完成下而的问题:钩码个数01234弹晋总长度cm)10.011.112.113.014.0钩码(N)01234a)实验用的弹簧原长L=b)从他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C)从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31.
17、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巻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 电源频率为50 Hzo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岀)。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 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图(b>单位 Ctn >4.61*-6.59-*J*-8.61'(1)实验打印纸带前进行一系列操作,一左需要的操作是(填字母序号)A. 平衡摩擦力步骤B.纸带和桌而保持平行C.物块要靠近打点计时器D.钩码质疑远小于物块质量(2) 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物块的加速
18、度大小为ms2o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下列有关的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火花计时器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B 电火花计时器接在46V的交流电源上C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有控制变量法D.实验过程中先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实验中,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O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记数点。0到6每相邻两记数点间各有四个打印点未画出,测得相 邻记数点的距离依次为 S1=1.40cm, 52=1.90Cm, S3=2.40cm, S4=2.90cm, S5=3.4
19、0cm, S6=3.90cma则打记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m/s,加速度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虽:M不变,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贝叽 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四. 解答题33. 太空中质量为3“Ojkg的宇宙飞船,开动推进器竖直向上运动,3s后速度达到1.2ms 求:(1) 飞船在3s内运动加速度的大小(2) 飞船在3s内运动路程的大小(3) 飞船受到推力的大小。34. 质疑为m=1.6kg的祛码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宜
20、方向 的夹角37。,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4kg的木块与PB相连,且木块M与桌面的动摩擦 因数 =0.5,如图所示(取 g=10ms2, sin37°=0.6, cos37o=0.8)求:(1) 轻绳PA和轻绳PB拉力的大小;(2) 木块M与水平桌面之间的摩擦力.35. 刘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做如下实验:一细线与桶相连,桶中装有小球,桶与细线一 起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最高点时小球竟然不从桶口漏出,如图所示,小球的质量 m=0.2kg,球到转轴的距离 /=90Cm, g=10ms2o 求:(1) 整个装置在最高点时,球不滚出来,求桶的最小速率:(2) 在最高点时使球对桶底的压力
21、等于球重力的2倍,桶的速率多大;(3) 如果通过最低点的速度为9ms,求此处球对桶底的压力。36. 在火炮发明并被大规模应用于实战之前,抛石机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破城重器。某一同 学仿照古代抛石机制作一个抛石机模型如图所示,炮架上横置一个可以转动的轴,固圧在 轴上的长杆起杠杆作用,长杆可绕转轴O转动,转轴O到地而的距离为7=O.5m,发射前 长杆A端着地与地而成30。夹角,人端半球形凹槽中放苣一质 m=2kg的物体,用手搬动 长杆另一端8至O点正下方,B贴近地而且速度Vtf =lms,此时长杆受到装置作用迅速停 止,人端物体从最髙点水平飞出,g取10ms2(1)求物体从最髙点飞出时的速度VA(2)
22、 求物体从最髙点飞岀前对长杆凹槽在竖直方向上的压力(3) 若改变长杆转动的速度,使物体在最髙点恰好与凹槽间无相互作用力,求物体落地点离37. 如图所示,光滑桌而上一个小球由于细线的牵引,绕桌面上的图钉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角速度为6rads,圆周半径为0.5m,桌面离地高度为0.8m.求:(1) 小球的线速度大小:(2) 某时刻细线突然断了,小球离开桌而后做平抛运动所用的时间;(3) 小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38. 如图所示,在某段平直的铁路上一列以324kmh髙速行驶的“和谐号某时刻开始匀减 速行驶,Smin后恰好停在某车站,并在该站停留Smin,随后匀加速驶离车站,经9km恢 复到原速32
23、4kmh.求(1) "和谐号"减速、加速时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2) 和谐号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原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参考答案】"床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 C解析:C【解析】【详解】A电梯向下减速时,加速度向上,对人受力分析可知人所受支持力大于重力,则人处于超 重状态,故A错误:B因电梯有加速度,则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与人的总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 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正确:D. 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由于电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C。2. 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作
24、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小鸟对飞机的作用力与飞机对小岛的作 用力一样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与主动不主动无关,故ACD错 误,B正确。故选B.3 . D解析:D【解析】A、为了安全,过山车运动到最高点万时,最小速度为廊,有向心加速度,故A错误;B、过山车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或分力提供向心力,故B错误;C、经过A、C两点时速度方向沿着切线方向,方向相反,故C错误:D、过山车的速度大小、方向始终在变化,是变加速运动,故D正确。故选:Do4. 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 图中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加速度指向轨迹的内侧,符合实际,
25、故A正确:BCD.曲线运动需要向心加速度,故加速度指向曲线的内侧,故BCD错误。故选AO5. 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 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此时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B. B图线的斜率大于A图线的斜率,故人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故B错误。C. 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两物体通过的位移关系可知,开始4s内A的位移比B 的位移小,故C错误;D. Q4s时,两图象相交,说明此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D。6. A解析:A【解析】【详解】位移、速度和静摩擦力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只有大 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CD错误,A正确
26、。7. C解析:C【解析】【详解】扎曲线运动受到的合力与速度不共线,但合力可以是恒力,如平抛运动,故A错误;B. 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如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故C正确:D.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C8. B解析:B【解析】因为物体不下滑,则mg=N.根据牛顿第二泄律得:N=ma,解得:a=-.故B正确,故选B.9 . 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物体:fl=mAaf对整体:F-f2=(mA+m)a ,可见,当F增大时,加速度a增大,b变大;而f2 = m+mli)
27、g I x叫、叭都不变,则f?不 变,故B正确,A、CX D错误:故选B .【点睛】水平外力F逐渐增大,A、B都保持相对静止,加速度相同,根拯牛顿第二上律分别以A和 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摩擦力f和f2的大小变化情况10 . 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当物体以加速度g 竖直下落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解:水桶自由下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其中的水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容器壁无压 力,故水不会流岀: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明确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容器壁无压力:也可以假设水对容器壁的 力为F,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出F=O.11. A解
28、析:A【解析】【详解】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虽:,速度、弹力、加速度都是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疑,故 A正确。故选Ao12. D解析:D【解析】【分析】如果使物体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可行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把合力增大到原来的2 倍,一种是使物体质量减小到原来的一半.【详解】AB.根据牛顿第二泄律:F=F-f =ma ,当质量一左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 比: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左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只将水平推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或将阻力减小为原来的丄倍,加速度不会变成原来的两倍故AB错误;2C. 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加速度会减小到原来的倍,故C错误:2D. 将物体的推力
29、和阻力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合外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加速度增大 到原来的2倍,故D正确.13. A解析:A【解析】【分析】速度不能发生突变,力可以突变,突然将F撤去,弹簧的压缩量没有来得及发生改变,故 弹力不变,对B球运用牛顿第二左律,即可求得加速度。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球 的速度大于&球的速度,弹簧将被拉长,A受到弹簧的弹力4离开墙壁:在&离开墙壁 后,B球的速度大于&球的速度,弹簧将被拉长,&将做加速运动,而B做减速运动【详解】 撤去F前,B球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零,弹簧弹力等于F,将F撤去的瞬间,速度不能发 生突变,所以速度仍然为零,弹簧的压缩量没有
30、来得及发生改变,故弹力不变,所以3球 只受弹簧弹力,根拯牛顿第二立律可知:=不等于零,所以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 零,故A正确,B错误: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球的速度大于&球的速度,弹簧将 被拉长,A受到弹簧的弹力人离开墙壁,故C错误;在&离开墙壁后,B球的速度大于A 球的速度,弹簧将被拉长,A将做加速运动,而B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所以A正确, BCD错误。14. C解析:C【解析】【分析】明确加速度的定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与速度的大小和速度变化量的 大小无关.【详解】v根据加速度上义式O=,可知加速度Q的方向与速度增虽: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 向不
31、一左相同,可能相同,可能相反,故AB错误;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 做加速运动,当>0,但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一左相同,所以物体不一沱做加速运动, 故C错误,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15. C解析:C【解析】【详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则刹车后2s内的位移: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刹车后4s内的位移,刹车减速至0的逆过程视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贝I:X- =4Om2a则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 4, ABD错误,C正确。16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以将滑梯看成一个斜面,设斜面倾角为0,水平跨度为x = 6m,高度为力,
32、则C htan =X对小孩受力分析,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而向上的支持力,还有沿着斜而向上的摩擦力,要使小孩能从滑梯上滑下,需满足:Hlg Sin > mg COS &化简得- » h x ,X代入数据的h 2.4m即当取等号时,"存在最小值为2.4mo所以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 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 盆栽本身所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A错误:B. 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错误:C. 盆栽所受的重力与麻绳对盆栽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C错误;D. 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
33、同一种类的力,都是弹力,所以D正确:故选DO18. C解析:C【解析】【详解】A. 乙车的r/图象虽为曲线,但这不是运动轨迹,只能表示直线运动,故A错误。B.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题图可知:甲车在前6s内沿负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s以后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 在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车相遇,故两车相遇两次。故C正确。D. 由于乙车图象的斜率大小增大,即苴速度逐渐增大,故D错误。故选C.19. D解析:D【解析】【详解】A亚里士多徳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伽利略认为同一地点 轻重物体的下落是相同的,故A错误:B. 伽利略让铜球从斜而滚下,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
34、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 在斜而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故B错误:C. 伽利略根据光滑斜而上铜球下滑的运动规律,外推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 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不是用实验直接证实得到这个结论的,故C错误:D. 伽利略从对落体运动和斜面运动的一般观察开始,通过实验发现了路程与时间平方成 正比的规律,从而建立了匀加速运动的概念,故D正确。故选D。20. D解析:D【解析】设斜而的倾角为0.当F <mgsin时,物体有下滑的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斜而向上.当F=mgsin 0时,静摩擦力为零.当F > mgsin 0时,物体有上滑的趋势,静摩擦力方 向沿斜而向下.故选项A
35、BCjE确,D错误;本题错误的选D.点睹: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静摩擦力的能力.静摩擦力的产生取决于物体有没有相对运动 趋势,可运用平衡条件加深理解.二、多选题21. BD【解析】【详解】A. 木板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mg=O. l×0. 5 ×10N=0. 5N方向向右,选项A错误;B. 由牛顿第二定律,对滑块有: mg=ma得:a= 解析:BD【解析】【详解】A. 木板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0.1×0.5×10N=0.5N方向向右,选项A错误:B. 由牛顿第二立律,对滑块有:mg=ma得:=g=lms2 以木板为研
36、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泄律有: mg=Ma, 可得出木板的加速度为:z=0.5ms2选项B正确:C. 设经过时间t,滑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则满足: 对滑块:V=Vo-at对长木板:v=a,t由以上两式得:t=2sU=Im/s选项C错误:D. 木板和滑块保持相对静止前滑块运动的位移为vl. + V 3 + 1 CS = 1 =× 2m = 4m2 2选项D正确:故选BDe22. BC【解析】【详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为:设A对B的摩擦力方向向下,大小为f,则有:解得:负号表示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则A受到B的摩擦力向下,大小解析:BC【解析】【详解】以
37、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左律得,整体的加速度为:a = (M + 讥 sin4"(M+讥 8S& = (Sin 一 AICOS 叭 M + In设&对B的摩擦力方向向下,大小为齐则有:IngSine + f = ma解得:f = HIa 一 Ing Sin = Slg COS 负号表示摩擦力方向沿斜而向上则&受到B的摩擦力向下,大小广=/,斜而的滑动摩擦力向上,力受到的总的摩擦力 为:厶=广一“ (M + m)g COS = 一比Mg COS :AB.计算出的4受的总的摩擦力为负值,表示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计算得出A受到总的摩擦力大
38、小为"cos0;故C项正确,D项错误.23 A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 若如图1变化所示,可以增大的同时增大角; 如图2所示,可以增大的同时减小角; 如图3所示Z可以增大而保持角不变; 同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解析:A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左则有:若如图1变化所示,可以增大耳的同时增大0角:如图2所示,可以增大&的同时减小0角;如图3所示,可以增大耳而保持0角不变;同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减小FI的同时减小0角是不能组成平行四边形的,故AD 正确,BC错误;故选ADo24. BD【解析】【分析】分别以物体1和物体2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
39、笫二定律求解细线的拉力和车厢的加速度,再求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详解】AB.以物体1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1,根据解析:BD【解析】【分析】分别以物体1和物体2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泄律求解细线的拉力和车厢的加速度, 再求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详解】2g因1AB.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细线的拉力 T = ILCoSeq故A错误,B正确;CD.对物体2,分析其受力如图2,根据牛顿第二立律得,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COS 0底板对物体2的摩擦力f = n2a = Inlg tan 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O25. BC【解析】【分析】【详解
40、】A.最初系统静止时,弹簧受到A的压力,根据平衡条件有解得处于压缩状态,故A错误;BC. B木块刚离开地面时,对B受力分析知,弹簧的弹力等于B的重力,根据 平解析:BC【解析】【分析】【详解】A. 最初系统静止时,弹簧受到&的压力,根据平衡条件有耳=烁=IfIg解得1 =0.1m = 1 OCm处于压缩状态,故A错误:BC. 3木块刚离开地而时,对B受力分析知,弹簧的弹力等于B的重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kx、= IlIg解得x2 =Olm = IOCm故BC正确;D. 由上分析可知,初状态和末状态的形变疑相等,所以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故D错 误。故选BCO26. BC【解析】【分析】
41、【详解】A、物体沿圆弧面下滑,机械能守恒:gR= mv02,得:v=3. s,物体在传 送带上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二g =2ms2,物体滑上传送带向左运 解析:BC【解析】【分析】【详解】A、物体沿圆弧面下滑,机械能守直mgR= - n,得:妒3m.s,物体在传送带上相对2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Ag=2ms2,物体滑上传送带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2Si = =2.25mt 故 A 错误.2dB、物体向左运动的时间:t1=l=1.5s,物体向右加速到U的时间:t2=-=ls.向右加速的Aa2位移:s2=-=Imt然后物体以速度"匀速运动的时间:t3=- = 0.625st物
42、体第一次从 IaV滑上到离开传送带所经历的时间:t= t1+ t2+ t3=3.125s,故B正确.C、物块与传送帯间因摩擦产生的热能Q= P mg(s+vt+vt2-s2)=12.5,故C正确.D、根据动能左理,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W=ImV2.lmu02=-2.5Jt故D错误.2 2【点睛】三、实验题27. 倾斜度远小于小车质量7b b【解析】【分析】【详解】(1) 若利用本实验来验证"小车质疑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 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时,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 平衡摩擦力,即使得绳子上拉力等于小车的合力.设小车的
43、质量为再根据牛顿第二泄律得,整体的加速度为:"=% ,则绳子的拉Hl + MF = Ma= mg力为:+巴,知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绳子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所以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 (m÷M) a,结合丄-丄图象可得:丄=竺丄+丄,a InU g IrI g2.001k因此【分析】【详解】横坐标每格代表0.05s,纵坐标每格代表0.1ms,描点连线如图所示2计数点O对应的速度由图像的读数可知为0.500ms求解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即为加速度a = = 2.00ns2 /29 . 6 BD【解析】【分析】(1)
44、由图示弹簧测力计确泄其分度值,读出英示数:(2)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即可:【详解】(1)由图示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3.6N;(2)A、细线的作用是能显示岀力的方向,所以不必须等长,故A错误;B、本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程不 能变动,以保证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同,方向相同,即效果相同,故B正确:C、本实验只要使两次效果相同就行,两个弹簧称拉力的方向没有限制,并非一左要夹角为 90°不变,故C错误:D、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 代法,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验证力的平
45、行四边形左则时如何进行操作,以及弹簧秤的读数问题,对于基础 实验一泄熟练掌握才能为解决复杂实验打好基础.30 OCm从实验数据可以得岀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100.0Nm【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査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根据数据表格分析并由公式F = k x即可计算 出弹簧劲度系数的大小.【详解】(a) 由数据表格可知,不挂钩码时弹簧原长为10.0cm.(b) 由数据表格可知,当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伸长了 1.1cm:增加两个钩码时,弹簧伸 长了 2.1cm:当增加三个钩码时,弹簧伸长了 3cm;当增加四个钩码时,弹簧伸长了 4cm:由此可知,在误差允许范用内,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
46、簧的伸长量成正比.(C)由F = k X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x (x4 - Xo)047 - 0.1 Om31 . (I)BC ( 2 ) 0.56( 3 ) 2.0【解析】【详解】(1) 本实验是要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不是探究合外力与加速度关系,所以不用平 衡摩擦力、保证钩码质星远小于物块质量;B、C是之正确的。(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Ar = aT1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1/ I 、 (x3+x4)-(v1+x2) On Z 2r/ = -ax + a1) =;= 2.0m / S24T232 . A 0.265 0.50平衡摩擦力过度 不满足HM【解析】【分析】【详解】(1) 1ABCD.电火花计时器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实验中并未用到控制变量法:实验过 程中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松开纸带: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 2因每相邻两记数点间各有四个打印点未画出,则两相邻记数点的时间为T=0.02×5s=0.1s ,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计数点V时小车的速度为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巧妙数字试题及答案一览
- 康复笔试面试试题及答案
- 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2025年运力整合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寓教于乐的数学测试试题及答案
- 环形植树面试真题及答案
- 物质的化学与物理性质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南航招聘英语测试题及答案
- 2025飞行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 探索土木工程环境影响的测试题目及答案
-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能教学系统市场应用与未来趋势报告
- 体育赛事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 Project 2024培训教程资料
- 贵州贵州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 2021年河北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含答案)
- 【工程法规】王欣 教材精讲班课件 36-第6章-6.2-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一)
- 2024年中小学生航天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机构入围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期末完形填空试题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无答案)
- 2024中考语文备考重点难点复习:小说阅读(七大考点七种技巧)
- 保密工作 人人有责
- 2024-2030年中国捡石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