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教案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课题 1、用眼观察家乡教学目标: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2、了解 4 个正方向和 4 个副方向的关系。教学准备: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 7 页。2、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做简单记录。3、教师准备一张本市地图。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2、阅读与讨论。阅读内容:妞妞的日记讨论: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3、体验活动。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 4 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
2、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4 个方向,人们把这 4 个方向叫做“副方向” ,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方便、准确。现在,老师带大家做一个练习。课桌当作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确定 4 个正方向。教师告诉学生:北与东之间的方向是东北,北与西之间的方向是西北,南与东之间的方向是东南,南与西之间的方向是西南。学生在课桌上找到4 个副方向、并做上记号。4、方向游戏。教师随意喊出 4 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比一比,谁又快又准。5、方向练习。出示地图,随便指一个地方,让学生运用4 个副方向说出它的位置。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6、全班讨论。上次老师布置同学们从高处观察自己的
3、家乡,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大家都看到了什么,然后大家再想一想,你看到的景色在家乡的什么方向?7、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课题 2、用手描绘家乡教学目标:1、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2、在合作绘画中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8 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2、阅读与讨论。学生阅读第89 页,议论一下教科书上的学生是怎样描绘自己的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3、小组准备讨论。教师布置任务:每个同学都从高处观察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
4、方向上的景色。将学生分成 4 个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 先讨论一下,看到了什么, 然后决定画什么方向,画什么内容,进行分工,最后进行绘画。4、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5、教师小结。6、家庭作业: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主题二从地图上看家乡课题 1、用心体会家乡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教学准备:1、就教科书中涉及的四川省的内容做必要的了解和准备。2、就本地区的相关内容做适当的准备。3、为学生准备一些书籍、画报等。教学活动及
5、过程:1、导入。2、全班讨论。辛蓉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3、小组讨论。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一下自己的老家在哪里,都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按照老家的不同,分成小组,分别像辛蓉那样,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老家,介绍要以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为主。4、全班交流。5、教师小结、6、家庭作业: 告诉家长自己今天新了解到的同学们的老家情况。 与父母或其他人一起讨论教科书第14 19 页呈现的下一个课题的内容。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课题 2、走进不同的家乡教学目标:1、认识地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2、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3、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
6、的博大。4、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1、找一幅本地区的地形图。2、找有关本地区的温度统计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1415 页的内容。2、探究活动。问: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与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由发言。出示地形图。问:什么是地形图?请同学们进行思考和探究,自己找答案。什么是地形?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学生自由讨论:地形图有什么用途?3、小组合作活动。每个小组分给一张本地区的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请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一下问题: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多少,然后向
7、全班进行汇报。4、全班自由讨论。教科书第14 15 页的地形图与周围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5、教师小结。第二课时1、导入。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2、探究活动。围绕两幅统计图展开。提问: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哪里?降雨量最多的意思是什么?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年平均气温最高是什么意思?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最低是哪里?为什么年最高气温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年最低气温不在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3、自由讨论。请学生欣赏 1617 页的照片,四人小组议一议:你了解到什么情况,思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降水量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4 、游戏活动。以同桌
8、为对手,互相提问,为不同的民族寻找家园。5 、教师小结。课题 3、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目标:1、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2、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3、提高合作能力。教学准备:1、收集到的学生介绍家乡的记录、学生画的不同方向的家乡景色等。2、装订家乡手册所需要的工具。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2、阅读与讨论。请阅读卓玛的信,然后进行讨论。阅读教科书 20 页下方的文字,小组展开讨论。3、全班交流。回忆: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学到了哪些内容?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4、制作活动。今天,我们来装订自己的家乡手册。5、学生相互展示并交流自己制作的家乡手册。6、家庭作业:向家长展示
9、在课上制作的家乡手册,并告诉家长自己在其中的贡献。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主题一展览室里故事多课题 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教学目标: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感情。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布票,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在新的学习单元里,我们将研究家乡的哪些情况?2、小组探究。( 1) 按照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学生进行分组。( 2) 各小组分别筹备展览。( 3) 小组分工:谁负责写介绍、谁负责讲解、谁负责向全
10、班展示展品等。( 4) 各小组交流一下各自的准备。( 5) 教师小结。第二课时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1、准备。各小组为展示做准备。2、发表。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准备,向全班介绍家乡某个方面的变化。3、教师总结并布置家庭作业。学习方式: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对“变化”的认识。我们家乡人的生活变化是巨大的。现在,人们的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也是一代又一代家乡人辛勤劳作、努力创造的结果。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要和家长一起,为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共同想办法,出力量。4、请学生把自己体会最深的感受写成一句话,然后
11、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家庭作业:1、让学生向家长介绍今天的课程。2、要求学生向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了解过去学校的情况。课题 2、学校的变化真大呀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2、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3、从对学校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理解家乡的变化。4、尝试合乎逻辑的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教学准备:1、教师和学生分别收集一些反映学校新旧面貌的图片和照片。2、请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熟悉的校园,对学校有一个比较完整、细致的了解。3、请学生向自己的长辈调查、了解他们小时候学校的情况。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2、阅读讨论。先看看小文和妞
12、妞是怎样考察自己的学校历史变化的,她们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认识?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讨论。提问: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自己学校的变化,看一看它的过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谈一谈你在课前为研究学校的历史发展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后指名发言。3、制作活动。(1) 了解并记录爸爸、妈妈上小学时学校的条件。(2) 将原始记录进行整理,填写在教科书的表格中。(3) 同学间互相交流、评价。4、全班参观学校展览馆。5、教师总结。6、家庭作业。(1) 完成教科书第 31 页的学校变化年表。(2) 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过去的儿童游戏。课题 3、生活中的智慧教学目标:
13、1、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培养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3、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过去的日常生活用品。2、准备一两种供小组体验活动时使用的旧式生活用品。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学生阅读第32 页的课文,并就下列问题发表意见:平时你见过这些东西吗?你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吗?2、展示。请搜集到旧物品的学生向全班作介绍,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请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些东西的大致年代和用途。问:当时,这些东西为什么被人所喜爱和利用?现在哪些东西已经被淘汰了,哪些东西现在还在使用?为什么?学习资
14、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3、体验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用具,亲身体验它的用途。4、学看年表。引导学生看年表,说一说,每一横排中的内容是什么,最上面的小标题说明什么,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么?5、讨论。小组讨论:你刚才使用了什么用具,有什么体验?结合年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6、作业:(1) 向家长讲一讲今天在课堂上使用了哪些用具。(2) 选择一种用具来制作年表。主题二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课题 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教学目标:1、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2、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3、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1、师生搜集年代久远一些
15、的小人书,类型应多样化。2、准备几张写好分类名称的图书卡片。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出示第 36 页的文字和照片。 问 : 这些学生在欣赏什么?从他们搜集到的这些东西中你们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旧小人书摆放在桌面上,指名介绍自己是如何找到的,找到的是什么类型的小人书,看过没有,是否喜欢。2、体验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请每个学生挑选一本别的同学带来的、自己从前没有看过的小人书来阅读。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然后互相讲一讲书中的故事。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小人书摆放在一起,并任选一本,要爱护书,不争不抢。(2)请学生看一看,小人书属于哪一类,看一看书的扉页
16、和版权页,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 3)请学生默读自己选好的小人书,并思考,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是否喜欢,选出你最喜欢的部分准备介绍给其他同学。( 4)小组汇报。简要介绍自己阅读的小人书,讲一讲自己的读书体会。( 5)将小人书进行分类。3、全班讨论。对今天的活动有什么感想?这些“古老”的小人书和你们今天读的书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过去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小人书,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4、总结。小人书虽小,但是从中却可以发现一个大世界。5、家庭作业 : 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他们童年时常玩的游戏。课题 2、过去的游戏真有趣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2、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
17、中的快乐,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3通过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游戏,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玩传统游戏时所需的用具。2、按照小组数目印制若干份传统游戏规则。3、向家长了解一些传统游戏的玩法、规则,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些游戏。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平时都玩什么游戏?最喜欢玩什么游戏?2、阅读教材。然后议一议,说一说大人们小时候都玩什么游戏,今天同学们玩的游戏方式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和过去有什么不同。3、体验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简单商量一下玩哪种游戏。并选出小组负责人。把学生带到操场做游戏,活动时间不少于25 分钟。4、做整理活动,小结。第二课时
18、1、导入。2、交流活动。(1) 过去的游戏与今天的游戏相比,有哪些特点?(2) 为什么那时候的孩子喜欢玩这些游戏?(3) 哪些游戏我们现在不玩了,为什么?哪些游戏我们现在还玩?你们喜欢的是哪些游戏,游戏的变化告诉了我们什么?3、小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各种游戏的特点,并向学生说明游戏的意义。4、课堂作业。根据上次玩的游戏和今天的讨论,完成第40 41 页的“快乐的游戏” 。并请学生分小组读一读上次自己写的游戏日记,互相评点。5、家庭作业。向家长了解家庭厨房的变化。课题 3、今非昔比的厨房教学目标:1 、了解三种不同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学习从具体、细微之处观
19、察和感受社会的进步。2 、从不同的厨房中了解人们生活的不同状态,了解人们的家庭生活设施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 、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教学准备:1 、清学生提供一些自己家厨房现在的照片,以及学生自绘的景观图、平面图。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一下家家户户都有的厨房。同学们对自己家的厨房可能很熟悉,不过,对于过去的家庭厨房就不是很了解了。书中的老奶奶给我们介绍了她自己经历过的三种不同的厨房,让我们跟着她一起去看看。2、观察讨论。( 1) 学生观察书上 42 页右上方的照片。讨论:为什么灶台旁边还要放一口大水缸?为什么
20、灶台垒得那么大?为什么要拉风箱?为什么要烧柴草?( 2) 引导学生观察书上中间的照片。思考:人们怎样使用炉子?用炉子做饭的情景是怎样的?炉子与灶台有哪些不同之处?( 3) 学生欣赏现在厨房的一组照片后自由讨论:现在很多同学家的厨房和用煤炉的时候比,条件有了很大的不同。你家的厨房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便利的地方,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 3、总结。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4、家庭作业:( 1) 进厨房帮妈妈做一次饭。( 2) 向家长了解自己家乡街巷、古树、古迹等的来历。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课题 1.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目标:1、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感受家乡历史的的悠久以及
21、独特的传统。3、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教学准备:1、搜集本地名称的来历及传说故事。2、根据教学需要分几个组按不同方面进行社会调查。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你知道自己家乡的名称吗?板书课题:家乡名称的来历(二)阅读课文。1、学生阅读课文,看看乐乐家乡金沙滩名称的来历,并看看他们小组是怎样进行探究的。2、学生交流阅读体会,知道家乡名称由来的一般规律。3、教师小结:* 以地理位置命名的,如湖北、湖南等。* 因纪念某人或某事件而得名,如:中山市等。* 你知道还有以什么方式命名的吗?(与省会名称相关、以历史事件命名的)(三)探究本地名称
22、的来历。1、先看看学校所在的地区海珠区的名称是怎样命名的。2、再扩展到了解学校附近的街道、居住地等的命名方式。3、教师小结。(四)观看录像今日广州和海珠新貌。(五)总结。课题 2. 家乡水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3、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持珍惜的态度。教学准备: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1、要求学生课前了解家乡取水方式的发展历史,听长辈讲一讲过去是如何取水的。2、了解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3、搜集关于水的用途的照片或图片。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天都
23、需要大量的水, 人们对水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 欣赏教科书第 4647 页的文字、照片和图片,然后提出:“从家乡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在饮水、用水方面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请你们说一说我们家乡水的变化情况。 ”二、阅读讨论。请同学们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 48 页的文字和照片,边看边思考,如何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变得越来越宝贵了”这句话。三、全班讨论。为什么现在总在提倡要节约用水?四、教师小结和评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来源情况。2、知道由于许多人付出了劳动,才有了洁净的自来水,感受家乡人为争取洁净的水源而付出的努力和成效。3、了解并思考树
24、木和绿草对水源的重要作用。4、认识水污染对家乡人生产和生活的危害。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家乡自来水工程的照片或图片。2、准备关于家乡生活用水的水源及流程情况的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水是家乡人生产和生活的命脉。家乡人对于水有着特殊的感情,世世代代都在为争取足够的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洁净用水而奋斗。过去长辈为了得到宝贵的水,有的挖井、挖渠,有的建水库积蓄泉水和雨水供人们生活使用。经过祖祖辈辈的努力,如今我们的用水条件越来越好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们使用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二、观察讨论。(1)阅读并欣赏教科书49 页文字和照片,思考:为了人们能够使用上自来水,有哪
25、些人付出了自己的劳动?(2)阅读教科书 50 52 页的图文,分四人小组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三、汇报交流。1、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过的水流到哪里去了?2、污水是怎样被处理的?3、我们家乡在自来水工程的建设上有什么新成就?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4、你对家乡自来水建设有什么好建议?四、教师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人们节约用水方面的成就。2、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学准备:按照小组的数目,准备小实验所需要的物品。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二、阅读讨论。1、阅读虎子的话。2、讨论虎子家乡的人们在节约用水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三、模拟实验。学习资料学
26、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实验步骤:( 1) 发给每个小组一个长形水槽、杯子和海绵;( 2) 把水槽一端置身于杯中;( 3) 将杯子里面放满水,直接倒入水槽,观察是否全部流入下面的水杯,流了多久;( 4) 将下面的水杯倒空,并在水槽中间部位放置海绵;( 5) 将另一杯数量相等的水倒入水槽, 水经过水槽由于有海绵挡住水流, 观察是否全部流入下面的水杯,流了多久,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 6) 讨论两次不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四、制作活动。人们通过种种努力珍惜水,爱护水,今天我们的小实验又让大家只管了解到植物对于保护水源的作用。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和自己对家乡水问题的认识, 自创几条关于
27、水的警句或提示语,宣传珍惜水的思想。分小组讨论,然后精选几条贴到学校适当的地方。五、教师小结。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教学准备督促学生用切合本地实际的方法完成调查任务,并准备好调查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讨论。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
28、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一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三、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并在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四、制定计划。小组合作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五、教师小结。第二课时课题 1、家乡人的智慧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家乡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才智。2、了解家乡的名人、普通劳动者及其对家乡的贡献。3、学会建立名人简历档案。教学准备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收集有关资料或生活用品。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汇报调查的过程,谈一谈在这次调查活动中都有些什么收获。二、演讲。师述:在这次调查
29、活动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调查的结果讲给大家听,让我们共同分享你的成果。学生演讲。三、说一说,谈一谈。阅读课文,并引出如下问题:在我们家乡的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和进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步做过什么贡献?除了名人,还有哪些人对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过贡献?四、填写名人简历卡。按格式填写一份大家认定的“家乡名人简历”。五、谈感想。今天,我们对家乡人为家乡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此有什么感想;面对这么多伟大的任务,你自己又有什么打算?六、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第三课时课题 2、传统与进步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与进步
30、的含义,懂得进步市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教学准备1、了解家乡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业,其现状如何。2、教师收集有关图片、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二、传阅资料。学生完成以下问题:职工人数:年产量:年创利税:对家乡发展的贡献:三、讨论。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063 页的照片和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前面我们观看了家乡现代化企业生产的录像资料,其实这是我们家乡的传统工业,很早就有了。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一下以前家乡传统手工业的生产状况与现代化企业生产有哪些区别。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
31、时做好记录。四、全班交流。教师完成板书:以前的生产技术落后,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力,产量低。现在的生产技术先进,整个过程主要靠机器,产量高。五、写一篇感想,可以是几句话。六、教师小结。第四课时课题 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教学目标1、了解在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2、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我们在前面两次课中学习了家乡人的创造发明以及家乡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等内容,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家乡人引以为荣的历史,请同学们想一想,家乡还有哪些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呢?二、观看录像。教师先放一段本地著名的名胜古
32、迹的录像片,然后请几名学生就自己收集的名胜古迹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向全班做介绍。三、自由发言。同学们,看完、听完了有关文化瑰宝的介绍后有什么想法,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四、写一篇家乡名胜古迹的简介。五、教师小结。第五课时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统课题 1、乡音乡情教学目标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2、了解民间艺术家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等的录像、录音资料。2、学生收集一些自己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每个人
33、都有自己的家乡,在我们的家乡,流传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音乐、戏剧、舞蹈以及风格不同的传统手工艺品等,他们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反映了具有家乡特色的风俗习惯、劳动和生活状况。哪位同学会唱我们家乡的民歌、会跳我们家乡的舞蹈,请表演给大家看。二、欣赏。1 、放几段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或歌曲,请大家欣赏。要求学生边听边辨析,从中说出哪段是自己家乡的音乐,哪些是其他地方的音乐,并说出省名。2 、展示几件家乡传统手工艺品, 请学生欣赏。要求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三、手工制作。学生自选一件简单、易于制作的家乡传统的特色手工艺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仿制这件手工艺品。四、展示。
34、学生作品完成后,把它们挂起来或放在平台供大家欣赏、评判。五、教师小结。第六课时课题 2、乡风乡俗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2、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3、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4、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教学准备1、督促学生在课前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并搜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传说、民间传统等故事。2、教师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可能从电视、广播及民间故事书里听到或看到过一些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二、说一说家乡的风俗。请同学们再来说说,再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呢?三、故事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传统、民间故事都渗透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环保型碎石料购销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建筑垃圾清运与资源回收利用服务合同
- 2025版水利枢纽工程土石方工程居间服务协议书
- 2025版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操作细则与实施
-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并购项目尽职调查顾问服务合同
- 贵州省长顺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二手房物业交接及业主权益保障与纠纷处理服务协议
- 2025版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施工合同样本及实施细则
- 2025年软件开发实习生笔试模拟题及面试技巧
- 2025企业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 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模型设计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福建省工会社会工作者(工会专干)招聘考试(工会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人工流产试题及答案
- 《水力学》课件-第5章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 2026届潍坊市达标名校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标准)棋牌室转让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膳食委员会组织机构及职责
-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院感控制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