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知识_第1页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知识_第2页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知识_第3页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知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为保护作者著作权请做以修改哦)根据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 : 99 ),将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5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具有根据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 : 99 ),将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5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优异耐久性,且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称为高性能混凝土;同时具有上述各性能的混凝土称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 2000 )中则将强度等级大于等于 C6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 )则未明确区分普通混凝土或高强混 凝土,只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

2、于C15,混凝土强度范围从C15C80。综合国内外对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实践,以及现代混 凝土技术的发展,将大于等于 C60的混凝土称为高强度混凝土是比较合理的。获得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最有效途径主要有掺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和活性掺合料,并同时采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和优质骨料。 对于具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还可掺用纤维材料提高抗拉、抗弯性能和冲击韧性;也可掺用聚合物等提高密实 度和耐磨性。常用的外加剂有高效减水剂、高效泵送剂、高性能引气剂、防水剂 和其它特种外加剂。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有I级粉煤灰或超细磨粉煤灰、磨细矿粉、沸石粉、偏高岭土、硅粉等,有时也可掺适量超细磨石灰石粉或石英粉。常用的纤维材料

3、有钢纤维、聚酯纤维和玻璃纤维等。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一) 水泥水泥的品种通常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 也可采用矿渣水泥等。强度等 级选择一般为:C50C80混凝土宜用强度等级42.5 ; C80以上选用更高强度 的水泥。1m3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要控制在 500kg以内,且尽可能降低水泥用 量。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 600kg/m 3。(二) 掺合料1 .硅粉:它是生产硅铁时产生的烟灰,故也称硅灰,是高强混凝土配制中应用最早、技术最成熟、应用较多的一种掺合料。硅粉中活性SiO2含量达90% 以上,比表面积达15000m2/kg以上,火山灰活性高,且能填充水泥的空隙,从而极大

4、地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硅灰的适宜掺量为水泥用量的5%10%。研究结果表明,硅粉对提高混凝土强度十分显著,当外掺68%的硅灰时, 混凝土强度一般可提高20%以上,同时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冻、耐磨、耐 碱-骨料反应等耐久性能。但硅灰对混凝土也带来不利影响,如增大混凝土的收 缩值、降低混凝土的抗裂性、减小混凝土流动性、加速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等。2 .磨细矿渣:通常将矿渣磨细到比表面积 350m 2/kg以上,从而具有优 异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掺量一般控制在 20%50%之间。矿粉的细度越大, 其活性越高,增强作用越显著,但粉磨成本也大大增加。与硅粉相比,增强作用略逊,但其它性能优于硅粉。3 .

5、优质粉煤灰:一般选用I级灰,利用其内含的玻璃微珠润滑作用,降低水灰比,以及细粉末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活性效应,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改善综合性能。掺量一般控制在20%30%之间。I级粉煤灰的作用效果与矿粉相似,且抗裂性优丁矿粉。4 .沸石粉:天然沸石含大量活性 SiO 2和微孔,磨细后作为混凝土掺合料 能起到微粉和火山灰活性功能,比表面积 500m 2/kg以上,能有效改善混凝土 粘聚性和保水性,并增强了内养护,从而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 掺量一股为5%15%。5 .偏高岭土:偏高岭土是由高岭土( 冲伊眼泌Q )在700800 C条件 下脱水制得的白色粉末,平均粒径 12 m , SiO 2和AI

6、2O3含量90%以上, 特别是AI2O3较高。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与硅粉及其他火山灰相似,除了微粉 的填充效应和对硅酸盐水泥的加速水化作用外, 主要是活性SiO2和AI2O3与Ca(OH) 2作用生成CSH凝胶和水化铝酸钙(C4AH13、C3AH6)水化硫铝酸钙 (C2A&H8)。由丁其极高的火山灰活性,故有超级火山灰(Super-Pozzolan ) 之称。研究结果表明,掺入偏高岭土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长期抗压强 度、抗弯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由丁高活性偏高岭土对钾、钠和氯离子的强吸附 作用和对水化产物的改善作用,能有效抑制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和提高抗硫酸 盐腐蚀能力。J.Ba

7、i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提高,混凝土的坍落 度将有所下降,因此需要适当增加用水量或高效减水剂的用量。A.Dubey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高活性偏高岭土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冲击韧性和耐久 性。我国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 2002 )规定了 用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有矿物外加剂的技术性能要求。见表 4 - 23 o|表4 - 23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指标磨细矿渣磨细粉煤 灰磨细天然沸 石硅灰J 1n 1mInI |n化学性 能MgO/% <141一一SO3/% <43一一烧失量/% <358一6Cl/% <0

8、.020.020.020.02SiO 2/% >一一一85吸铉值 /mmol/100g >一一130100一物理性 能比表面积/m 2/kg >750 |550 35060040070050015000含水率/% <1.01.0一一3胶砂性需水量比/% <10095105110115125台匕 北活性指 数3d/% >857055一一一一一7d/% >10085758075一一一28d/% >1151051009085908585(三)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或泵送剂)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最常用的外加剂品种,减水率一般要求大丁 20% ,以最大限度降低水

9、灰比,提高强度。为改善混凝土的施工 和易性及提供其它特殊性能,也可同时掺入引气剂、缓凝剂、防水剂、膨胀剂、防冻剂等。掺量可根据不同品种和要求根据需要选用。(四)砂、石料一般宜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宜大丁 2.6。含泥量不应大丁 1.5% , 当配制C70以上混凝土,含泥量不应大丁 1.0%。有害杂质控制在国家标准以 内。石子宜选用碎石,最大骨料粒径一般不宜大丁25mm,强度宜大丁混凝土强度的1.20倍。对强度等级大丁 C80的混凝土,最大粒径不宜大丁 20mm。 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丁 5%,含泥量不应大1.0%,对强度等级大丁 C100的混凝 土,含泥量不应大丁 0.5%。二、高强高性能混

10、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论尚不完善,一般可尊循下列原则进行。(一)水灰比W/C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鲍罗米公式对 C60以上的混凝土已不尽适用, 但水灰比仍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无完善的公式可供选用,故配 合比设计时通常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原材料和经验选定水灰比。(二)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普通水泥中用水量根据坍落度要求、 骨料品种、粒径选择。高强度高性能混 凝土可参考执行,当由此确定的用水量导致水泥或胶凝材料总用量过大时,可通过调整减水剂品种或掺量来降低用水量或胶凝材料用量。也可以根据强度和耐久 性要求,首先确定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 再由水灰比计算用水量,当流动性不

11、能 满足设计要求时,再通过调整减水剂品种或掺量加以调整。(三)砂率对泵送高强混凝土,砂率的选用要考虑可泵性要求,一般为34%44% ,在满足施工工艺和施工和易性要求时, 砂率宜尽量选小些,以降低水泥用量。从 原则上来说,砂率宜通过试验确定最优砂率。(四)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的品种选择原则,除了考虑减水率大小外,尚要考虑对混凝土坍 落度损失、保水性和粘聚性的影响,更要考虑对强度、耐久性和收缩的影响。减水剂的掺量可根据减水率的要求, 在允许掺量范围内,通过试验确定。但 一般不宜因减水的需要而超量掺用。(五)掺合料其掺量通常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掺合料品种性能,结合原有试验资料和经 验选择并通过试验确

12、定。其他设计计算步骤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三、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1.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高,但后期强度增长率一般不及普通混凝土。故 不能用普通混凝土的龄期一强度关系式(或图表),由早期强度推算后期强度。 如C60C80混凝土,3天强度约为28天的60%70% ; 7天强度约为28天的80% 90%。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由于非常致密,故抗渗、抗冻、抗碳化、抗腐蚀等耐 久性指标均十分优异,可极大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使用年限。3. 由于混凝土强度高,因此构件截面尺寸可大大减小,从而改变“肥梁胖 柱”的现状,减轻建筑物自重,简化地基处理,并使高强钢筋的应用和效能得以充分利用。4. 高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高,徐变小,可大大提高构筑物的结构刚度。特别是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大大减小预应力损失。5. 高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长幅度往往小于抗压强度,即拉压比相对较低,且随着强度等级提高,脆性增大,韧性下降。6. 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故水化热大,自收缩大,十缩也较大,较易产生裂逢。四、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十大新技术之一,是建设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早在 20世纪50年代即已开始研究应用。我国约在 20 世纪80年代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