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污水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XXXX污水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XXXX污水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XXXX污水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XXXX污水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目 录录1.概述概述.1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1.1.项目名称 .11.1.2.主管单位 .11.1.3.建设单位 .11.1.4.设计单位 .11.2.设计内容 .11.3.项目背景 .11.4.编制依据 .21.4.1.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21.4.2.设计采用规范及标准.21.5.编制内容 .31.6.编制原则 .41.7.编制范围 .42.城市概况城市概况.52.1.地理位置 .52.2.行政区划与人口 .52.3.社会经济发

2、展状况.52.4.自然条件 .73.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必要性.93.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93.1.1.项目概况 .93.1.2.现状.103.1.3.存在问题 .123.2.项目建设必要性 .123.2.1.本项目是符合广州市区域发展的需要.12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3.2.2.本项目是符合环境保护的需要.143.2.3.本项目是解决污水处理厂环境污染问题的需要.143.3.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144.方案论证方案论证 .164.1.工艺设计原则 .164.2.除臭方法的论证 .164.2.1.除臭的必要性与标准.164.2.2.臭气的来源、组成及危害.17

3、4.2.3.除臭常用方法 .194.2.4.除臭方法适用性分析.214.2.5.除臭方法的经济性比较.274.2.6.除臭方法的确定 .274.3.曝气池加盖方法的论证.274.3.1.加盖的常见方式 .284.3.2.加盖方式的确定 .365.工艺设计工艺设计 .375.1.曝气池加盖工艺设计.375.1.1.设计思路 .375.1.2.加罩的设计 .375.1.3.PC 耐力板的选材要求与特点 .395.1.4.加罩结构的设计参数.405.2.曝气池除臭设计 .405.2.1.设计思路 .405.2.2.生物除臭原理 .415.2.3.除臭系统设计 .425.2.4.工艺流程介绍 .425

4、.2.5.污水厂除臭标准 .435.2.6.除臭装置设计 .43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5.2.7.配套设备说明 .445.2.8.除臭系统配置情况 .456.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476.1.工程地质条件现况.476.2.结构设计标准 .476.2.1.主要设计规范及依据.476.2.2.主要工程材料 .486.2.3.结构设计汇述 .487.电气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电气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507.1.设计依据 .507.2.设计范围 .507.3.电力接入方案 .507.4.供配电系统 .507.5.等电位联结 .517.6.电动机起动与控制.517.7.线路敷设

5、.517.8.电气节能 .517.9.控制系统 .527.10.主要材料表.528.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及项目实施计划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及项目实施计划 .538.1.项目管理原则及步骤.538.2.建设计划及安排 .538.3.建设进度保证 .538.4.管理机构及劳动定员.538.4.1.项目运行的管理机构.548.4.2.人员编制 .548.5.主要履行单位的选择.558.6.项目实施 .55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8.6.1.实施原则与步骤 .558.6.2.项目调试与试运行 .558.6.3.项目人员培训 .568.7.实施计划及建设进度安排.568.7.1.

6、实施计划 .568.7.2.建设进度 .569.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579.1.厂区环境保护 .579.2.施工期间污染防治措施.5710.节能、劳动安全及卫生节能、劳动安全及卫生.5910.1.节能政策.5910.2.节能规范.5910.3.项目能源消耗分析.6010.4.项目能源供应分析.6010.5.节能措施.6010.5.1.节能措施 .6010.5.2.机械设备与机具 .6010.5.3.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6110.6.劳动安全.6110.6.1.生产安全措施 .6110.6.2.消防安全措施 .6210.6.3.职业卫生及防护措施.6310.7.职业卫生.6310.7.1.职业卫

7、生标准和法规.6310.7.2.职业卫生的重要性 .6311.工程投资估算及运行费用工程投资估算及运行费用.6511.1.工程投资估算.6511.1.1.工程概况 .65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1.1.2.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6511.1.3.工程建设其它费取费标准:.6511.1.4.估算造价 .6711.1.5.技术经济指标 .6711.2.运行费用说明.7011.2.1.运行费用计算说明 .7011.2.2.除臭系统电费计算 .7011.2.3.除臭系统水费计算 .7111.2.4.填料更换费 .7111.2.5.菌种接种费 .7111.2.6.设备维护费计

8、算 .7111.2.7.除臭系统操作管理费计算.7111.2.8.年总运行费用计算 .7112.工程效益工程效益 .7312.1.经济效益.7312.2.环境效益.7312.3.社会效益.7313.项目招投标项目招投标.7413.1.招标范围.7413.2.招标组织形式.7413.3.招标方式.7414.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7614.1.结论.7614.2.建议.76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1. 概述概述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1.1.2. 主管单位主管单位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

9、1.1.3.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1.1.4. 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1.2. 设计设计内容内容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加盖及除臭工程。本工程分为 A/B 段曝气池加盖和除臭两个子项工程,A/B 段曝气池加盖工程加盖面积约为 10800,除臭风量为 30000m/h,共设 5 套 6000m/h 生物除臭装置。1.3.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广州市 XXXX 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中的第二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 39 万平方米,主要负责收集处理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

10、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部分污水,服务面积为 150 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 215 万人。XXXX 污水处理厂归属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直接管理。广州市 XXXX 污水处理厂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 1991 年立项,1999 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 22 万吨/日;二期工程于 2002 年 4 月动工,2003 年 10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 22 万吨/日;三期已于 2004 年动工,2006 年 11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 20 万吨/日;四期已于 2009 年动工,2010 年 6 月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2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

11、力为 56 万吨/日。污水处理厂目前处理能力为 130 万吨/日,运行状况较好,改善了珠江的水质环境。随着广州市的发展,XXXX 污水处理厂所处地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发展区域,周边为 CBD 商业区、国际会展中心及高档办公楼,同时也新建了很多的高档小区,届时广州市 XXXX 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也导致周边居民的投诉,影响了居民的居住及办公环境。XXXX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改善了珠江水质,改善了生态及生活环境,但另一方面产生的废气也影响了居民生活,为此,XXXX 污水处理厂开展相关工作,对厂内产生废气的构筑物进行加盖除臭处理,本工程 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12、段曝气池加盖及除臭也纳入其中。1.4.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4.1. 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200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9)(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号文1.4.2. 设计采用规范及标准设计采用规范及标准(1)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2001(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

13、13.3)(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 年版) GB50014-2006(4)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5)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J10687(6)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7)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范 CJJ60201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3(9)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 44/26-2001(1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11)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12)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

14、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93(13)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14)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8)(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1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09-2012)(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1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19)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22) 供配电系统设计

15、规范 GB500522009(23)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24)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495(2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26)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27)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2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320021.5. 编制内容编制内容(1)现状资料的调查分析:对 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现场进行踏勘,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2)工程方案:结合工艺特点及施工条件等,对工程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述确定工

16、程方案。(3)工程衔接:从整体出发,协调好与厂内设施用地、用电系统及运行期间施工的衔接。(4)工作进度安排:吸取类似已建工程的经验,结合本工程招标文件的要求,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4从提高管理效率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进度计划,确保合理的工作周期。(5)工程经济:根据国家相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工程投资估算编制。1.6.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本工程的建设以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为依据,为实现厂区内加盖除臭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的目标,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原则如下

17、:(1)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确保臭气处理设施与 XXXX 污水处理厂的现有布局协调、美观;(2)确保结构加盖不影响现有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保证现有构筑物的结构安全性;(3)尽量减少占用空间,且不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4)结合工程条件和臭气排放标准,对除臭方案进行比选,合理选择除臭处理方案,尽量采用可靠、稳定、简捷的除臭臭处理技术,并采用成熟可靠的设备材料,确保除臭系统长期运行,安全可靠,效果稳定,有效处理率高;(5)节约用电用水,减少运行成本;(6)考虑可持续性发展,避免二次污染;(7)因地制宜设计,遵循工艺简单实用、管理方便、操作可靠、便于维护的编制原则。1.7.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本可研编

18、制范围包括 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两个个子项工程: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加盖工程,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除臭工程。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52. 城市概况城市概况2.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广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省中部,濒临南海,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地处北纬 22302419和东经 1123311415。市区中心位于北纬 2308,东经11317,北回归线从市区北部穿过。西、北、东江在此汇流成珠江,并穿越市区南下入海。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是山区,中部为丘陵、台地,南部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市中心区北面

19、有绿色屏障白云山,中部有珠江自西向东穿过,南部面向狮子洋,东南面、西南面分别与深圳、香港及珠海、澳门毗邻,北接清远、韶关,东与东莞、惠州接壤,西与佛山、中山相邻。根据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广州的城市建设将遵循“北优、南拓、东进、西联”的城市规划战略目标和都会区空间布局的基本取向。2.2. 行政区划与人口行政区划与人口广州市共辖 10 区、2 个代管市(县级)。10 个区为越秀区(含原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含原芳村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萝岗区,2 个代管市为增城市和从化市。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以 2010 年 11

20、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间,全市常住人口为 1270.96 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市区(10 个区)人口为 1107.81 万人,县级市人口 163.15 万人。2.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广州市的经济建设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的良好局面。2013 年 1-11 月,广州市经济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小幅提速,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5745.01亿元,同比增长 12.6%,增速比 1-10 月提高 0.7 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基本稳定,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245.00 亿元,同比增长 15.2%,增速比 1-10 月回落0.4 个百分点,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放缓,全

21、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757.86亿元,同比增长 18.9%,增速比 1-10 月回落 0.7 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比提升9.3 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有所回升,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040.87 亿元,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6同比增长 12.2%,增速比 1-10 月回升 0.9 个百分点。客货运输平稳,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全市完成货运量 8.10 亿吨、货物周转量6195.14 亿吨千米,分别增长 20.6%和 45.7%,增速分别比 1-10 月回落 0.8 个和 6.4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涨幅收窄、出厂价格降幅扩大。我市城市居

22、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2.2 %,涨幅较 10 月回落 0.2 个百分点;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涨2.1%和 2.4%。1-11 月,CPI 同比上涨 2.7%,涨幅与 1-10 月持平。图图 2-1 广州市行政区域图广州市行政区域图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72.4.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1)气候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背山靠海,海洋性气候特别显著,具有温暖多雨、光照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受海洋调节作用,气候宜人,夏季长但不太热,冬季短而不冷(59 月夏季,1011 月秋季、121 月冬季、24月春季)。雨量充沛,一年

23、四季树绿花红,故又有“花城”之称。气温:多年平均气温 21.8;气压:夏季平均气压 1004.5kPa;湿度:最热月平均湿度 83%,平均相对湿度 74%;降水量、蒸发量:多年资料统计,平均年降雨量为 1699.8 mm,集中在两个季节,一在梅雨季节(四、五、六月份),一在台风季节(七、八、九月份)。19211980 年的 58 年资料统计,日最大降水量为 284.9 mm。32 年(19351921 年,19231936 年,19501978 年)资料统计,平均年雨日(雨量大于 0.1 mm)为 151 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 33 天。最长连续无水日数为 69 天;39 年(1921 年,

24、19231933 年,19511978 年)统计,平均年蒸发量为 1575.5 mm,其中月平均以七月最高为 171.9 mm,二月份最低 76.8 mm;日照:全年日照百分率 43%,多年资料统计,平均年日照时数为 1895.2 小时。日照平均以七月份最高,为 225.9 小时,三月份最低为 82.8 小时;风速、风向:市区常见主导风向为北风(频率为 16%),平均风速 1.9m/s,广州在七、八、九月份常遭受六级以上的大风袭击或影响。多年资料统计:历年最多风向全年以北风最多,93 月中多北风;47 月多东南风;8 月多东风。全年北风的频率为 16%;东南风频率为9%;东风的频率为 7%。(

25、2)地形地貌广州市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地形复杂。地势自北向南降低,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 1210 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是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的互相作用,形成多样的土地类型。根据土地垂直地带可划分为以下几种:(1)中低山地。是海拔 400500 米以上的山地,主要分布在广州市的东北部,一般坡度在 2025 度以上,成土母质以花岗岩和砂页岩为主。这类土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宜发展生态林和水电。(2)丘陵地。是海拔 400500 米以下垂直地带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8内的坡地,

26、主要分布在山地、盆谷地和平原之间,在增城市、从化市、花都区以及市区东部、北部均有分布,成土母质主要由砂页岩、花岗岩和变质岩构成。这类土地可作为用材林和经济林生长基地。(3)岗台地。是相对高程 80 米以下,坡度小于 15 度的缓坡地或低平坡地,主要分布在增城市、从化市和白云、黄埔两区,番禺区、花都区、天河区亦有零星分布,成土母质以堆积红土、红色岩系和砂页岩为主。这类土地可开发利用为农用地,也很适宜种水果、经济林或牧草。(4)冲积平原。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平原,流溪河冲积的广花平原,番禺和南沙沿海地带的冲积、海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是广州市粮食、甘蔗、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5)滩涂。主要分布在

27、南沙区南沙、万顷沙、新垦镇沿海一带。(3)水资源特征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21 条,老八区有河涌 231 条,总长约 913 公里。不仅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也对改善城市景观、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突出的作用。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全市水域面积 7.44 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北江、东江流经广州市汇合珠江入海。本地平均水资源总量 79.79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

28、水 78.81 亿立方米;地下水 14.87 亿立方米。以本地水资源量计,每平方公里有 106.01 万立方米,人均1139 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二分之一。过境客水资源量 1886.15 亿立方米,为本地水资源总量的 23 倍。客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网河区和增城市,其中由西江、北江分流进入广州市区的客水资源量达 1591.5 亿立方米,由东江分流进入东江北干流的客水资源量为 142.03 亿立方米,增江上游来水量 28.28 亿立方米。南部河网区处于潮汐影响区域,径流量大,潮流作用也很强。珠江的虎门、蕉门、洪奇沥三大口门在广州市南部入伶仃洋出南海,年涨潮量 2710 亿立方米,年落

29、潮量 4088 亿立方米,与三大口门的年径流量 1377 亿立方米比较,每年潮流可带来大量的水量,部分是可以被利用的淡水资源。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93. 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必要性3.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广州市 XXXX 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中的第二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 39 万平方米,主要负责收集处理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部分污水,服务面积为 150 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 215

30、万人。XXXX 污水处理厂归属广州市市政污水处理总厂(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直接管理。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 1991 年立项,1999 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22 万吨/日;二期工程于 2002 年 4 月动工,2003 年 10 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 22 万吨/日;三期已于 2004 年动工,2007 年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 20万吨/日;四期已于 2010 年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 56 万吨/日。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较好,改善了珠江的水质环境。猎德一期工程建设规模 22 万 m3/d,采用 AB 处理工艺。建设内容包括 XXXX污水处理厂、东濠涌截污工程和厂外管渠

31、工程。1995 年,由中国机械进口公司进行了使用德国政府赠款购置该项目首期工程进口设备的国际招标。第一期工程于1996 年 11 月正式开工,先后完成了厂外东濠涌水闸和排水泵站、输水渠箱和厂内22 万 m3/d 规模的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厂区道路和排水以及按总规模建设的附属构筑物、管理建筑物等,于 1999 年底完工,总投资概算为 12.35 亿元。1999 年11 月,首期工程正式通水。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0图图 3-1 XXXXXXXX 污水处理厂卫星图污水处理厂卫星图3.1.2. 现状现状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建成于 1998 年,

32、使用近二十年时间,整个池体未考虑除臭系统。一期 A/B 段处理工艺中,污水经过沉砂处理后进入 A 级生物处理系统进行短时的曝气、沉淀,以减轻 B 级生物处理系统的污染物负荷。在曝气池内,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池内的微生物分解,在有氧的环境下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污染物为食,并不断的生长繁殖,从而净化污水,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针对进水水质的不同,A、B池通过串联和并联运行来达到处理效果。经过现场踏勘和收集相关资料,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池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 A 池曝气池跨度约为 4.5m,每池两跨,一共两池 4 跨;B 池曝气池跨度约为 12m,每池 6 跨,一共两池 12 跨.池

33、体中间均有混凝土结构支撑,为加盖施工提供了条件。现状池体周围有绿化空地,可以布置除臭设备。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1 图图 3-2 XXXX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厂一期 A/BA/B 段曝气池照片段曝气池照片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2图图 3-3 XXXX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厂一期 A/BA/B 段曝气池照片段曝气池照片3.1.3.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目前 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存在以下问题:(1)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原设计未考虑除臭系统,造成臭气污染较重,影响工作人员进行

34、正常维修工作,对工作人员健康不利;(2)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原设计未考虑除臭系统,造成臭气污染较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导致居民投诉;(3)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原设计未考虑除臭系统,造成臭气污染较重,造成空气二次污染,影响周边生态环境;根据以上情况,建设单位提出对 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进行加盖改造,彻底解决臭气污染问题。3.2. 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必要性3.2.1. 本项目是符合广州市区域发展的需要本项目是符合广州市区域发展的需要根据广州市对珠江新城的规划,珠江新城规划范围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

35、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3西以广州大道为界,东抵华南快速干线,将容纳 17 万-18 万居住人口。2010 年亚运会前,珠江新城中心区域包括歌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第二少年宫、超高双塔和电视观光塔在内的七大标志性建筑和 37 栋商业大厦建成。形成珠江与城市新中轴线交汇的城市景观中心,规划定位为 21 世纪广州中央商务区(CBD)核心。珠江新城总用地面积约 6.5 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 1496 万平方米,共划分为 14 个 2040 公顷的街区,分为商务行政办公街区、高层居住街区、金融贸易街区、文化活动街区、商业购物街区等,规划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文娱、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级

36、功能设施于一体。广州国际金融城整体规划研究范围北起黄埔大道、中山大道,南至珠江,东至天河区界,西至华南快速干线,总面积 7.5 平方公里。广州国际金融城总面积达 7.5平方公里,核心区总面积 2.3 平方公里,包括起步区和西核心区两部分。起步区北至黄埔大道,南至临江大道,东至车陂路,西至科韵路,面积 1.1 平方公里;西核心区北至规划花城大道,南至临江大道,东至员村四横路,西至员村大道,面积 1.2平方公里。广州国际金融城的起步区和西核心区内包含了多个“退二进三”的旧厂房用地,包括有鹰金钱罐头厂、澳联玻璃厂、南方面粉厂、绢麻厂、广州电池厂、昊天化工厂和员村热电厂。广州国际金融城西区将建起 45

37、0 米高地标,东区则将建400 米高的地标,与广州塔、西塔等珠江新城的高楼遥遥相望。在起步区中,还将建设金融论坛、金融服务中心、金融博物馆等。图图 3-4 广州国际金融城规划图广州国际金融城规划图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4XXXX 污水处理厂所处地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发展区域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发展区域,未来规划发展为高端生活及金融商务区,而 XXXX 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会对周边的空气产生影响。本项目的实施,将会大大的改善空气品质,对整个珠江新城和国际金融城规划区域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满足该区域发展的需要。3.2.2. 本项目是符合环境保护的需要本项目是符

38、合环境保护的需要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相关规定,广州市 XXXX 污水处理厂位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类区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无其它臭源干扰的情况下,经生物装置处理后的尾气在厂界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如下所示:表表 3-1 设计厂界(防护带边缘)尾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单位:设计厂界(防护带边缘)尾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单位:mg/m3)序号序号控制项目控制项目二级标准二级标准1氨1.52硫化氢0.063臭气浓度(无量纲)204甲烷(

39、厂区最高体积浓度,%)1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控制 XXXX 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产生臭气排放浓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需要。3.2.3. 本项目是解决污水处理厂环境污染问题的需要本项目是解决污水处理厂环境污染问题的需要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原设计未考虑除臭系统,造成臭气污染较重,周边居民反应强烈,XXXX 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周边居民投诉的热点问题。本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的对 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产生的臭气进行集中收集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解决了 XXXX 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污染问题,对营造周边良好居住环境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厂内工作人

40、员的身体健康。3.3.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随着广州市的发展,XXXX 污水处理厂所处地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发展区域,周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5边为 CBD 商业区、国际会展中心及高档办公楼,同时周边也新建了很多的高档小区,届时广州市 XXXX 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也导致周边居民的投诉,影响了居民的居住及办公环境。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的解决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二次污染问题,对于促进该区域的发展,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护厂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

41、究报告164. 方案论证方案论证4.1. 工艺设计原则工艺设计原则1、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确保臭气处理设施与 XXXX 污水处理厂的现有布局协调、美观;2、尽量采用可靠、稳定、简捷的脱臭处理技术,以达到有效处理臭气的目的;3、尽量减少占用空间,不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4、结合工程条件和臭气排放标准,合理选择脱臭处理方案,并尽量采用成熟可靠的设备材料,确保除臭系统长期运行,安全可靠,效果稳定,有效处理率高;5、考虑可持续性发展,避免二次污染。6、因地制宜设计,灵活采用各种除臭方法。4.2. 除臭方法的论证除臭方法的论证4.2.1. 除臭的必要性与标准除臭的必要性与标准恶臭作为世界七大环境公害之

42、一,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危害。在污水的输送和处理过程中,以及对所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都会有臭味气体散发。如果不施行有效控制,则会对周围空气环境产生污染,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沉砂池、生物反应池等均是臭气产生的主要场所,所产生的强烈臭气能使人食欲不振,头昏脑胀、恶心、呕吐和精神上受到干扰,降低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质量和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从而降低周边土地投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对污水处理厂内构筑物散发的臭气进行处理。目前,许多国家对污水厂的臭气防治都有要求,在日本,约 45地区的 1460个市、镇,为防治污染,对各类恶臭物质的含量许可值作了规定。在我国,由于资

43、金、认识等方面的限制,长期以来,污水处理相关设施的建设比较少考虑臭气处理的问题,积累经验不足,但随着近年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以及城市的飞速发展,污水处理设施臭气影响的问题逐步得到重视,臭气处理设备及技术也飞速进步。目前对下水道及污水处理设施中的臭气污染及其防治工作已起步,国家对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已做出具体规定,用以控制恶臭污染物对大气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7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1994 年 6 月 1 日起立项的新、扩、改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表表 4-1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注值恶臭污染物厂界标

44、注值二级三级序号控制项目单位一级新扩改建现有新扩改建现有1氨mg/m31.01.52.04.05.02三甲胺mg/m30.050.080.150.450.803硫化氢mg/m30.030.060.100.320.604甲硫醇mg/m30.0040.0070.0100.0200.0355甲硫醚mg/m30.030.070.150.551.106二甲二硫mg/m30.030.060.130.420.717二硫化炭mg/m32.03.05.08.0108苯乙烯mg/m32.35.07.014199臭气浓度无量纲1020306070根据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和工程环境评价的要求,XXXX 污水处理厂除臭标

45、准宜采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国家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臭气集中收集、处理和有序排放的工程特点,本工程还应同时从严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等规范中的相关标准。4.2.2. 臭气的来源、组成及危害臭气的来源、组成及危害4.2.2.1臭气的来源臭气的来源根据污水处理的过程臭气源主要分为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

46、污泥处理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8系统中的臭气来源主要分布在污泥浓缩、厌氧消化后的污泥脱水和污泥堆放、外运过程,由于对不稳定污泥进行压缩、剪切作用,产生蛋白质类生物高聚物,其分解产生大量臭气。表表 4-2 污水污水处理中的臭气源处理中的臭气源位置臭气源/原因臭气强度浓缩池浮泥,堰和槽/浮渣和污泥腐化,温度高,水流紊动高/中好氧消化反应器内不完全混合,运行不正常低/中厌氧消化硫化氢气体,污泥中硫酸盐含量高中/高储泥池混合差,形成浮泥层中/高机械脱水泥饼/易腐烂物质,化学药剂,氨气释放中/高污泥外运污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释放臭气高堆肥堆肥污泥/充氧和通风不足,厌氧状态

47、高焚烧排气/燃烧温度低,不足以氧化所有有机物低4.2.2.2臭气的组成臭气的组成在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气味的物质主要由碳、氮和硫元素组成。大多数的气味物质是有机物,只有少数的气味物质是无机化合物。据有关资料介绍,从成分来看氨的浓度最高,其次是硫化氢;而从臭气的强度来看甲硫醇最大,其次是硫化氢(其臭气强度达到了强臭的程度),硫化氢是产生恶臭气味的主要物质之一。污水收集、输送和处理处置工程中主要的致臭气体列于下表。表表 4-3 污水中各类臭气成分表污水中各类臭气成分表名称化学式分子量特征气味氨NH317.0刺激性氯Cl271.0窒息的,刺激性乙基硫醇CH3CH2SH62烂白菜味硫化氢H2S34臭

48、鸡蛋味甲基胺CH3NH231腐烂,腥味甲基硫醇CH3SH48烂白菜味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19名称化学式分子量特征气味粪臭素C9H9N131粪臭味,恶心硫甲酚CH3C6H4SH124腐臭二甲基胺(CH3)2N44鱼腥味三甲基胺(CH3)3N59刺激性,腥味4.2.2.3臭气的浓度臭气的浓度随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及通风条件的不同,各处理设施的臭气浓度也会相应变化,但其一般在平均值附近波动,各污水处理设施臭气浓度如下表所示。表表 4-4 各处理设施臭气浓度各处理设施臭气浓度序 号名 称臭气浓度(OU/m3)波动范围1进 水3000250035002格栅井、泵站集水池35

49、00300040003沉砂池4000300045004一般负荷曝气池3500300040005延时曝气法曝气池2000100025006二沉池2000100025007二沉污泥提升3000250035008生污泥存放5500400060009消化污泥存放40003000450010离心污泥脱水室20001000300011污泥脱水滤液4000300050004.2.3. 除臭常用方法除臭常用方法目前市场上可见的除臭设备臭气处理的方法从脱除的原理上大致可以概括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离子除臭法和组合法。通过对各种处理方法的分类及其优缺点的比较发现:湿式吸收氧化法具有处理气量大,浓度高,操作稳

50、定,效率高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国内应用最普遍;生物填充除臭法以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效果好等优点发展得很快,在占地面积不受局限的情况下,针对中、低浓度的恶臭气流,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此外新型离子除臭技术因能有效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20地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可吸入颗粒物、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且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在国外应用广泛,在国内也逐步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和提升泵站的除臭方面。而究竟选择何种处理方法合适,则要根据恶臭物质的性质、浓度、处理量、来源及场地等因素综合选定。表表 4-5 各种除臭方法的分类和比较各种除臭方法的分类和比较分类方法常见

51、形式优点及适用条件缺点说明大气稀释扩散法通过高烟囱排大气简单易行,适用于臭气浓度低且有组织排放恶臭受当地气象和地形影响较大活性碳硅藻土物理除臭法吸附脱臭法陶瓷碎片技术成熟,净化同时可回收有用物质,维护简单,处理率高交换再生周期易变动,填充吸附层内容易堵塞,易腐蚀设备,在经济上不适用填料塔喷雾塔湿法化学吸收法(湿法化学吸收塔)文丘里洗涤塔应用最广泛,反应速度快、反应温度低、安全高效、运行可靠、占地相对最小。适于排放量大、高浓度的臭气排放强酸或强碱使用时不够安全、化学物质再生的费用不断上升应用最普遍直接高温对于高浓度臭气处理有效燃料费用高,有二次污染的可能化学除臭法燃烧处理法催化低温净化效率高、操

52、作温度较低、能耗较少可能产生有害固体废物,催化剂造价高,对耐热材料要求高,设备投资大,运行管理较严格,监控难度大活性污泥曝气适用于臭气浓度低、氧气浓度高的气体。效果很好,去除效率高,不需新装置,经济又节省能源需严格控制空气与污水体积比,防止对活性污泥不利,同时压缩机的叶轮和管道必须防腐。液相脱臭法活性污泥脱臭法活性污泥洗涤曝气法的改进法,体积更小,可长期高效运转,运行费用低,效果较好需增设回流塔,需添加营养液,需定期加泥和排泥生物滤池(载体为有机物)生物填充脱臭生物滴滤池(载体为无机物)除臭效率高,环保能力好,装置简单、能耗低,不受冬季寒冷气候的影响,适应能力强,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和维护费

53、用很低。占地面积大、操作参数难以控制,需加大量水,需处理渗滤液和残体,防止堵塞,对成分复杂和高浓度的恶臭处理有局限性生物除臭法固相脱臭法土壤处理除臭效果较好,维护容易、操作费用低,不依赖土地的实际形状,可以适应较大的恶臭负荷变动。占地面积大,且需用犁翻地或更换土壤离子法离子除臭技术等离子除臭法去除率高,同时可杀菌消毒,噪音小,能耗低,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对臭气浓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21掩蔽法植物喷洒液技术植物喷洒液法成本低,见效快,运行方式灵活,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运行费用较高,效果不稳定,药液对人体的影响尚未知4.2.4. 除

54、臭方法适用性分析除臭方法适用性分析本工程主要考虑采用目前市场上运行经验良好、管理较简便、运行费用及造价相对较低的除臭方法,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主要考虑对生物法、高能离子法和喷洒植物液除臭法三种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4.2.4.1 生物法除臭生物法除臭生物法除臭是目前大型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方法,XXXX 污水处理厂浓缩池目前就是采用加盖、生物除臭的方法进行处理。1 1、除臭原理、除臭原理生物除臭主要利用微生物去除及氧化气体中的致臭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及水。微生物寄生在潮湿地滤料上生长出一层薄薄地生物膜,当致臭物质流经滤料时,被吸附并被氧化,主要为以下三个过程:(1).去除有机碳化物R-CH3CO2+

55、H2O+富营养物(2).去除有机硫化物R-SHSO42-+富营养物(3).去除有机氮R-NH2NO3-+富营养物最常见的生物滤池除臭工艺首先对要处理的气体进行预湿,然后在敞开式滤池中,气体由下向上通过装满有机填料(肥料、果壳、树皮及其混合物)滤料床进行处理。在密闭式的滤池中,气体可经吹送或抽吸通过填料床。当臭气通过滤池填料时同时发生二个过程:吸着作用(吸附和吸收)和生物转化。臭气被吸收入填料床的表面和生物膜表面,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等)氧化吸附/吸收的气体。要保持微生物的活性的关键因素是填料床内的湿度和温度。2 2、优缺点、优缺点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

56、研究报告22该除臭方法的优点是:运行管理简单;投资费用及运行、维护费用均低于其它除臭工艺;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针对 H2S、CS2、氨氮、有机硫化物等致臭物质的去除;除臭效率达 8095;无二次污染,符合环保方针。生物除臭法的缺点是:生物除臭必须连续运行,如果停运,则需要投加菌种或重新驯化菌种,否则需要投加营养液,以满足菌种的需求;生物除臭每隔一定时间需要更换微生物附着介质;占地面积较大。生物除臭方法最常见的除臭设备是生物滤池,该种设备缺点是占地较大,其优点是较经济,来自天然的富含有机成分的多孔渗水填料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无需液体循环系统。不过,操作的方便也意味着除了气流量和湿度外不能控制其他参

57、数,另外有时根据需要,须添加营养物。其缺点是填料的寿命有限,部分会在生物过程中被消耗。此外,臭气氧化产生的酸会导致 pH 下降至微生物生长范围以下,并破坏填料的孔结构。大量的沉淀还会影响过水能力,要控制这些问题须增加费用。3 3、本工程适用性分析、本工程适用性分析目前 XXXX 污水处理厂内采用的主要是生物除臭的方法,目前 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 A/B 段曝气池周边有足够的用地,可以满足用地的需求,除臭效率高,环保能力好,装置简单、能耗低,经济性较好,生物除臭方法适用于本工程。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23图图 4-1 曝气池外部用地现状曝气池外部用地现状 4.2

58、.4.2 喷洒植物液除臭法喷洒植物液除臭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人们可以接受的气味较强的气体气味掩盖和中和、处理难闻的臭气气体气味的方法。利用天然植物提取液除臭技术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研究应用已日益成熟,在国内的应用也日益广泛,XXXX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泵房就是采用该方法,目前应用效果良好。1 1、除臭原理、除臭原理天然植物提取液是从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中提取的油、汁或浸膏经微乳化后和水形成的植物除臭剂,可被生物完全降解,无毒、无污染、可消除恶臭,且能使毒素转变成无毒物质,对酸性、碱性和中性气体均起作用,其作用机理则基于化学反应和生物物理过程。这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天然的恶臭清除方法,可科学、

59、有效地对恶臭进行控制和治理,是一种简单易行又廉价的技术。喷洒植物提取液方式除臭的基本原理可以表述为:1. 植物液通过控制设备经专用喷雾机喷洒成雾状,在空间扩散为直径0.04mm 的液滴,其液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有很大的表面能,平均每摩尔约XXXX 污水处理厂一期加盖除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24为几十千卡,这个能量是许多元素中键能的 1/31/2。液滴的表面不仅能有效地吸咐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同时也能使被吸附的异味分子的立体构型发生改变,削弱了异味分子中的化合键,使得异味分子的不稳定性增加,容易与其他分子进行化学反应。 2. 植物提取液大多含有多个共轭双键体系,具有较强的提供电子对的能力,这样增

60、加了异味分子的反应活性。 植物提取液与异味分子的反应还可以做如下表述:(1) 酸碱反应如植物提取液中含有生物碱,它可以与硫化氢、氨、有机氨、氨等臭气分子反应。(2) 催化氧化反应如硫化氢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与空气中的氧进行氧化反应。但在植物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催化作用下,可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以硫化氢的反应为例:R-NH2+ H2S R-NH3+ + SH-R-NH2 + SH- +O2 +H2O R-NH3+ + SO42- + OH-R-NH3+ +OH- R- NH2+ H2O式中:R-NH2 = 植物液组分 (一个胺基的载体)H2S = 气态硫化氢SO42- = 硫酸根分子SH- = 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