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1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2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3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4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单元知识结构】重农抑商是贯穿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始末的经济理念和政策 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农业 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为主 古代中国的经济 生产方式-小农经济 官营手工业 经营模式- 民营手工业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附庸 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纺织业 主要部门- 冶金业 陶瓷业 商业场所-“市”的形成与发展 商业 商业主体-商帮的形成 商业都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贸易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 农业(1)地位: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

2、本的经济形式。(2)经营方式:是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3)耕作方式:从原始阶段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采用牛耕技术。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一牛挽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4)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发展过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瓦解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逐步瓦解。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成: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 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沉重的赋税泰半之赋(农民

3、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繁重的徭役负担 (例: 阿房宫、秦始皇陵)土地兼并(无法解决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影响古代农业发展考虑以下的因素:自然条件、水利工程、生产技术、土地制度、国家政策、劳动者素质3、 古代水利工程典范: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岷江上,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郑国渠: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所建;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其它水利建设概况夏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如大禹治水。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秦汉:灵渠、王景治黄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明清:改进排灌工具各朝:水利学专著的出现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从

4、主要耕作方式方面: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进行精耕细作2、从农业经营方式方面: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个体、分散3、从生产的规模方面: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4、从生产的目的方面: 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5、从所有制结构方面: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的经营模式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 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

5、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1. “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2.定义:从汉武帝时期起,酿酒、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由政府垄断。由工官负责生产军用的兵器和装备,皇族的生活用品。3.优缺点: 官办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产品不流入市场;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束缚。2、古代纺织业(1)原料使用先

6、后顺序:麻葛丝棉。(2)周礼考工记中国有六职(妇功、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3)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4)明代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古代冶金业:供风形式演变: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4、古代陶瓷业:(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5、明代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是晋商

7、和徽商。6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第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产生时间看)第二: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从经营模式上看)第三: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从经营方式看)第四:长期领先于世界,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远销海外。(从地位上看) 第五:经济中心南移于手工业生产布局相应变化。(从分布地区看) 第六: 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受农业制约第3课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有关市的发展:(1)秦代:法律管理商业。(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当严格;汉代:形成若干全国性

8、商业中心。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3)六朝:出现草市,但也实行行政管理;(4)唐代:夜市繁盛 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5)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夜市、晓市都很兴盛,还有定期庙会集市,宋代:草市配套的饮食服务设施 也较完备;(6) 明清:都市中形成繁华的商业区。2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市场形式多样。自汉代来,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商人群体活跃,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

9、人的社会地位较低。第4课 中国古代王朝的经济政策【课程标准】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一、重农抑商1首倡:商鞅变法2含义: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工商业的发展。3原因:根本原因:由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重要原因: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即农民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充当者。4历代重农抑商的措施原始社会末期到战国:重视和鼓励战国时的秦国:商鞅:重农抑商A、身份上贬低商人的地位,重本抑末。 B、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C、重征商税。汉代:全面控制工商业中唐以来: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明清:闭关政策5。影响:(1)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促

10、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发展和增强封建国家的综合国力起了积极作用,并为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奠定基础,从根本上说重视农业是正确的.(2)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1)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下西洋) (2)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2.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

11、卫措施。 3。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两种政策产生和存在的共同经济基础。4。后果: 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闭关政策虽起了一定自卫作用,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所以闭关政策带来的恶果要比海禁大得多。三、资本主义的萌芽1概况: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清朝有了 缓慢发展。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早期的资本家。 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 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 2缓慢发展的原因:(1)国内市场狭小,无自由劳动力 .(2)缺乏资本积累,重重关卡,征收重税.(3)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

12、(4)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认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明清政府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都有重要的意义。但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它的成长、发展,说明封建生产关系不能容纳新的生产关系。本专题要点突破一中国古代小农经济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区别、联系: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在封建社会、资本主

13、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在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期间,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2.形成原因: 牛耕 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改进 封建土地所有制 的确立。-生产关系的变革3.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4.特点:以 家庭 为生产生活单位,注重精耕细作(分散性);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

14、经济(封闭性)。5.评价:积极性: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基本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封建王朝主要的财政来源,关系到封建政权的长治久安;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经济基础。局限性: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逐渐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重点掌握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及其明清时期的发展状况。1.资本主义萌芽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出现的状况。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地区的纺织业部门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