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之大黄赤芍_第1页
中药鉴定之大黄赤芍_第2页
中药鉴定之大黄赤芍_第3页
中药鉴定之大黄赤芍_第4页
中药鉴定之大黄赤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中药鉴定之大黄赤芍中药鉴定之大黄赤芍第1页/共125页1.1.大黄大黄第2页/共125页第3页/共125页大黄始载于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根大而色黄而故名。以,列为下品。因根大而色黄而故名。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吴普谓:吴普谓:“生生蜀郡蜀郡(今四川)北部或陇西(今甘肃)。八月采根,(今四川)北部或陇西(今甘肃)。八月采根,根有黄汁。根有黄汁。”苏颂谓:苏颂谓:“以蜀川锦纹者佳。以蜀川锦纹者佳。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四月开黄花(与今药用大黄相符)亦有青红似荞麦者(与今掌四月开黄花(与今药用大黄相符)亦有青红似荞

2、麦者(与今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相符)。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相符)。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在植物来源方面在植物来源方面:历代本草所载的大黄主要是掌叶组的大黄:历代本草所载的大黄主要是掌叶组的大黄, ,结合结合本草附图,可认为与现今药用的正品大黄相符。本草附图,可认为与现今药用的正品大黄相符。在质量方面在质量方面:古本草认为以四川北部和甘肃的大黄为好。:古本草认为以四川北部和甘肃的大黄为好。关于混淆品关于混淆品:在唐代已发现河北产大黄与正品大黄不同,与现在河:在唐代已发现河北产大黄与正品大黄不同,与现在河北产商品北产商品“山大黄山大黄” (原植物为华北大黄(原植物为华北大黄 Rheum franza

3、nbachiiRheum franzanbachii Munt.Munt.)相当。)相当。 历 史第4页/共125页来 源为蓼科植物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药用大黄 的干燥的干燥根及根茎根及根茎。第5页/共125页u 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状茎及根部肥厚,黄褐色。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状茎及根部肥厚,黄褐色。u 直立,粗大,中空。直立,粗大,中空。u 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u 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u 果枝聚拢,瘦果具三棱。果枝聚拢,瘦果具三棱。第6页/共

4、125页三种大黄的不同点:三种大黄的不同点:主要是叶片和主要是叶片和花的区别花的区别掌叶大黄掌叶大黄叶片掌状半裂,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圆锥花序顶生每裂片具粗齿,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或带紫红色。唐古特大黄唐古特大黄极似掌叶大黄极似掌叶大黄,但其叶片掌状深裂,裂片再,但其叶片掌状深裂,裂片再分裂,裂片通常窄长,呈三角分裂,裂片通常窄长,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窄线形(呈鸡爪状状披针形或窄线形(呈鸡爪状,故名鸡爪大黄)。,故名鸡爪大黄)。药用大黄药用大黄与掌叶大黄相近与掌叶大黄相近,但本种叶片浅裂,(一般仅,但本种叶片浅裂,(一般仅达达1/4)

5、浅裂片大齿形或宽三)浅裂片大齿形或宽三角形,花较大,黄白色。角形,花较大,黄白色。唐古特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药用大黄第7页/共125页产 地掌叶大黄掌叶大黄 主产于甘、青、藏、川等地,多为主产于甘、青、藏、川等地,多为栽培。栽培。唐古特大黄唐古特大黄 主产于青、甘、藏、川等地,野主产于青、甘、藏、川等地,野生或栽培。生或栽培。药用大黄药用大黄 主产于川、贵、云、鄂、陕等省,主产于川、贵、云、鄂、陕等省,栽培或野生。栽培或野生。前前2种习称种习称“北大黄北大黄”,后者习称,后者习称“南大黄南大黄”。商品中以掌叶大黄产量大,唐古特大黄次之,商品中以掌叶大黄产量大,唐古特大黄次之,药用大黄较少。药

6、用大黄较少。 第8页/共125页采收加工 选择生长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物,在秋季上冻年以上的植物,在秋季上冻之前(之前(910月份)或春季大黄未发芽前(月份)或春季大黄未发芽前(45月份)采挖,除去泥土,切去茎或细根月份)采挖,除去泥土,切去茎或细根,刮去粗皮刮去粗皮(忌用铁器,用瓷片)(忌用铁器,用瓷片),横切,横切成段或片,纵切成瓣,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成段或片,纵切成瓣,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进行柱形进行干燥干燥。 晒黄晒黄 晒后发汗,再晒,反复进行至干。晒后发汗,再晒,反复进行至干。 炕黄炕黄 微火炕成微火炕成5 5至至6 6成干,发汗,凉干。成干,发汗,凉干。 阴黄阴黄 切片后用绳子穿起,

7、挂在屋檐下通风切片后用绳子穿起,挂在屋檐下通风处阴干。处阴干。第9页/共125页圆柱形、圆锥形、块片状、马蹄形。圆柱形、圆锥形、块片状、马蹄形。表面表面黄棕色黄棕色(未去粗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蛋吉表面光滑(未去粗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蛋吉表面光滑,有类白色网状纹理(有的形容为槟榔花纹,又称锦纹大黄)。,有类白色网状纹理(有的形容为槟榔花纹,又称锦纹大黄)。质坚实,断面质坚实,断面黄棕色或淡红棕色,颗粒性黄棕色或淡红棕色,颗粒性;根茎根茎髓部有髓部有星点星点(异型维管(异型维管束),束),根无星点根无星点,有放射状纹理。,有放射状纹理。气清香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砂

8、粒感,唾液染成黄色。,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以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不涩者为佳。以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不涩者为佳。性状鉴别第10页/共125页第11页/共125页第12页/共125页第13页/共125页第14页/共125页第15页/共125页第16页/共125页第17页/共125页第18页/共125页附 注大黄属波叶组植物大黄属波叶组植物的根及根茎,在部分地区或民间药用,有时与正品大的根及根茎,在部分地区或民间药用,有时与正品大黄相混淆,据载,大黄酚、番泻甙等成分在大黄属仅局限在掌叶组植物黄相混淆,据载,大黄酚、番泻甙等成分在大黄属仅局限在掌叶组植物,而波叶组植物,而

9、波叶组植物主含土大黄甙主含土大黄甙,不含或仅含微量结合性蒽醌(为正品的,不含或仅含微量结合性蒽醌(为正品的1/30)故无大黄的泻下作用故无大黄的泻下作用,不能作大黄用不能作大黄用,应注意区别。,应注意区别。正正 品品 大大 黄黄伪伪 品品 大大 黄黄来源来源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植物植物形态形态叶缘平坦不皱,叶片掌状浅裂至深裂叶缘平坦不皱,叶片掌状浅裂至深裂叶缘具不同程度的皱波,叶缘具不同程度的皱波,叶片完整不裂叶片完整不裂药材药材性状性状直径可达直径可达10cm或更大,或更大

10、,根茎横切面髓根茎横切面髓部有星点部有星点,气清香,气清香直径一般不超过直径一般不超过5cm,根茎横切面,根茎横切面髓部无星点髓部无星点(藏边大黄除外),无大黄清香气。商品中根(藏边大黄除外),无大黄清香气。商品中根的比例很大的比例很大主要主要成分成分主含结合性蒽醌衍生物,不含土大黄苷主含结合性蒽醌衍生物,不含土大黄苷主含主含土大黄苷,土大黄苷,仅含痕量的结合性蒽醌衍生物仅含痕量的结合性蒽醌衍生物荧光荧光棕色至棕红色荧光,棕色至棕红色荧光,不显亮紫色荧光不显亮紫色荧光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功效功效有泻下作用有泻下作用无泻下作用无泻下作用第19页/共125页藏边大黄藏边大黄河套大黄

11、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天山大黄第20页/共125页 炮制品种炮制品种 生大黄(生军)生大黄(生军):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或喷水闷润使软,切厚片或小方块,晾用水浸泡或喷水闷润使软,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干。 酒大黄酒大黄:取大黄片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取大黄片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熟大黄(熟军、制军)熟大黄(熟军、制军):取大黄片或块,每:取大黄片或块,每500g大黄加大黄加250ml黄酒喷洒拌匀,置罐内或搪瓷桶内,黄酒喷洒拌匀,置罐内或搪瓷桶内,封严,封严,炖炖或或蒸蒸至内外均呈黑色,取出

12、,晾干。至内外均呈黑色,取出,晾干。 第21页/共125页第22页/共125页炮制品种炮制品种 醋大黄醋大黄:取大黄片用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取大黄片用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大黄炭大黄炭:取大黄片置热锅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取大黄片置热锅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晾干。褐色,取出,晾干。清宁片清宁片:取大黄片或块:取大黄片或块 ,置煮制容器内,加水满过药面,置煮制容器内,加水满过药面,用武火加热,煮烂时,加入黄酒(,用武火加热,煮烂时,加入黄酒(100:30)搅拌,再)搅拌,再煮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

13、过煮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再与目筛,取细粉,再与黄酒、炼蜜混合成团块状,置笼屉内蒸至透,取出揉匀,黄酒、炼蜜混合成团块状,置笼屉内蒸至透,取出揉匀,搓成直径约搓成直径约14mm的圆条,于的圆条,于5055低温干燥,烘至七低温干燥,烘至七成干时,装入容器内,闷约成干时,装入容器内,闷约10天至内外湿度一致,手摸有天至内外湿度一致,手摸有挺劲,取出,切厚片,晾干,筛去碎屑。挺劲,取出,切厚片,晾干,筛去碎屑。第23页/共125页第24页/共125页第25页/共125页【药性药味药性药味】性寒性寒,味苦味苦.【归经归经】 归脾、肝、胃、大肠、心归脾、肝、胃、大肠、心包经包经

14、【功效功效】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瘀通经。【主治主治】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泻痢不爽,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外治水火烫伤;血经闭,跌扑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第26页/共125页【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研末,每次0.5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也可煎液灌肠。生大黄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第27页/共125页第28页/共125页第29页

15、/共125页第30页/共125页第31页/共125页第32页/共125页牛膝类中药 牛膝自秦汉以来即为常用中药,具活血散瘀,通利关节,补肝肾,强筋骨的功能。 商品药材分怀牛膝和川牛膝两种,各版药典也分别收载,前者偏于补肝肾、强筋骨,后者偏于活血化瘀。第33页/共125页怀牛膝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 为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主产河南省黄河以北的武陟、沁阳、辉县、博爱(古怀庆府)一带,为传统栽培区,其牛膝质量为全国之冠,蜚声中外。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 第34页/共125页第35页/共125页第36页/共125

16、页第37页/共125页第38页/共125页第39页/共125页第40页/共125页第41页/共125页【采收采收】 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根部。部。【加工加工】 除去细根及泥土,理直除去细根及泥土,理直根条,每十根扎成根条,每十根扎成1把,晒至干皱把,晒至干皱后,用硫磺熏后,用硫磺熏12次,削芦去尖次,削芦去尖,晒干。,晒干。 第42页/共125页呈呈细长圆柱形细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细皱纹及横长皮孔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细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脆,易吸潮变软,易折断,质硬脆,易吸潮变软,易折断,断面中央有断面中央有黄白色小点黄白色小点(正常维管束),(正常维管束),周围有

17、黄白色周围有黄白色小点排列成小点排列成24圈同心环圈同心环(异型维管束)(异型维管束)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性状鉴别第43页/共125页第44页/共125页根横切面异常维管束24轮,中央正常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二原型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化学成分:化学成分:三萜皂苷(苷元为齐墩果酸); 甾醇类化合物显微鉴别第45页/共125页【药性药味药性药味】平、苦、甘、酸平、苦、甘、酸【归经归经】 归肝、肾经归肝、肾经 【功效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下行。 【主治主治】 1活血通经,用于瘀血阻滞的经闭活血通经,用于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

18、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及跌打伤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及跌打伤痛。 2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肾虚腰痛及久痹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乏力等。腰膝酸痛乏力等。 3利水通淋,用于淋证,水肿,小便不利利水通淋,用于淋证,水肿,小便不利。 4引火引火(血血)下行,用于头痛、眩晕、吐血下行,用于头痛、眩晕、吐血、衄血等火热上炎、阴虚火旺之证。、衄血等火热上炎、阴虚火旺之证。 (属活血化瘀药属活血化瘀药)第46页/共125页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或入丸、散,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滴鼻;研末撒。滴

19、鼻;研末撒。 【禁忌禁忌】 中气下陷,脾虚泄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滑精,月泻,下元不固,梦遗滑精,月经过多及孕妇禁服。经过多及孕妇禁服。第47页/共125页【炮制品种炮制品种】牛膝段:取原药材,拣去杂质,大牛膝段:取原药材,拣去杂质,大小分开,去芦,洗净,用清水浸泡小分开,去芦,洗净,用清水浸泡六七成透时,捞出,润透,切段,六七成透时,捞出,润透,切段,晒干或烘干。晒干或烘干。 酒牛膝:取净段于容器内,喷淋黄酒牛膝:取净段于容器内,喷淋黄酒酒(每每100kg牛膝,用黄酒牛膝,用黄酒10kg)拌拌匀,闷匀,闷12h,置锅内微火加热,置锅内微火加热,翻炒至颜色变深,取出,晾干。翻炒至颜

20、色变深,取出,晾干。第48页/共125页【规格等级规格等级】 依大小分为依大小分为3等。等。一等一等(头肥头肥):中部直径:中部直径0.6cm以上,长以上,长50cm以上。以上。二等二等(二肥二肥):中部直径:中部直径0.4cm以上,长以上,长35cm以上。以上。 三等三等(平条平条):中部直径:中部直径0.4cm以下,但以下,但大于大于0.2cm,长短不分。,长短不分。出口商品按大小分为特肥、头肥、二肥出口商品按大小分为特肥、头肥、二肥、平条四个等级。、平条四个等级。第49页/共125页【质量要求质量要求】 性状评价性状评价 以条以条长、皮细肉肥、色灰黄、味甜长、皮细肉肥、色灰黄、味甜者为佳

21、。者为佳。 【贮藏贮藏】 易受潮变软,高温易受潮变软,高温易走油变黑,宜置于易走油变黑,宜置于30以下以下的阴凉干燥处,密封。的阴凉干燥处,密封。第50页/共125页川牛膝川牛膝 (Radix Cyathulae) 为川产道地药材之一,主产四川的天全、峨眉、雅安、西昌等地,以天全产者最佳;云南、贵州亦产,近年来陕西、湖北、湖南有栽培。苋科植物川牛膝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的干燥根。 第51页/共125页第52页/共125页第53页/共125页u性状鉴别:性状鉴别:呈圆柱形,微扭曲呈圆柱形,微扭曲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有多数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有多

22、数横长突横长突起的皮孔起的皮孔质硬韧,不易折断,质硬韧,不易折断,断面有多数黄白断面有多数黄白色小点色小点(异型维管束)(异型维管束)排列成数轮(排列成数轮(49轮)同心环轮)同心环气微,气微,味甜味甜。(有甜牛膝之称)。(有甜牛膝之称)u显微鉴别:显微鉴别:异型维管束排列成异型维管束排列成49(11)环)环中央正常维管束,初生木质部二原型中央正常维管束,初生木质部二原型薄壁细胞含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草酸钙砂晶(比怀牛膝多(比怀牛膝多)u成分成分含甾醇类化合物,本品不含含甾醇类化合物,本品不含皂甙元齐墩果酸。皂甙元齐墩果酸。第54页/共125页第55页/共125页第56页/共125页第57页/

23、共125页第58页/共125页第59页/共125页第60页/共125页牛膝与川牛膝的性牛膝与川牛膝的性状区别状区别:牛膝牛膝:相对细一点相对细一点,灰黄色灰黄色,纵皱纹较浅纵皱纹较浅,易折断易折断.川牛膝川牛膝:相对粗壮相对粗壮一点一点,灰褐色灰褐色,纵皱纹纵皱纹较深较深,不易折断不易折断.牛膝牛膝: 24圈同心环圈同心环川牛膝川牛膝: 49(11)圈同心环圈同心环第61页/共125页第62页/共125页第63页/共125页第64页/共125页【药性药味药性药味】 : 平、甘、微苦平、甘、微苦【归经归经】 : 归肝、肾经归肝、肾经【功效功效】 :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24、。,利尿通淋。【主治主治】 : 用于经闭癥瘕,胞衣用于经闭癥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血血淋,跌扑损伤。 (属活血化瘀药属活血化瘀药) 第65页/共125页【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入丸、散;或浸酒。【禁忌禁忌】 :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用。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作用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作用较好)较好)川牛膝(活血祛瘀作用较好)川牛膝(活血祛瘀作用较好) 第66页/共125页附 注麻牛膝 与川牛膝是同属植物,植物形态似川牛膝,唯有花球团干后呈暗褐色,有时未及时清

25、苗,在采收时相混,因药材性味与川牛膝不同,不宜混用,应注意区别。 药材头粗大,尾细小,表面皮孔少,外皮棕红色或灰褐色,断面纤维性较强,味微甜而后苦麻刺舌。第67页/共125页第68页/共125页第69页/共125页乌头川乌、附子植物形态第70页/共125页第71页/共125页第72页/共125页第73页/共125页第74页/共125页第75页/共125页第76页/共125页第77页/共125页黑顺片盐附子白附片第78页/共125页第79页/共125页第80页/共125页乌头碱水解脱乙酰基水解脱苯甲酰基乌头次碱乌头胺(无毒)第81页/共125页第82页/共125页第83页/共125页第84页/共

26、125页第85页/共125页第86页/共125页第87页/共125页第88页/共125页草乌第89页/共125页第90页/共125页第91页/共125页第92页/共125页第93页/共125页第94页/共125页第95页/共125页主产主产1、浙江浙江东阳、磐安、缙云、永康、仙居、临安,为著名的东阳、磐安、缙云、永康、仙居、临安,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浙八味之一。2、安徽安徽亳州、涡阳、阜阳,亳州、涡阳、阜阳,四川四川中江、渠县、苍溪、宣汉中江、渠县、苍溪、宣汉,山东菏泽等地也产。,山东菏泽等地也产。3、贵州湄潭、湖北黄冈、云南、湖南、河南亦产。、贵州湄潭、湖北黄冈、云南、湖南、河南亦产。 浙江

27、产者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安徽产者安徽产者称为称为亳白芍亳白芍,产量最大;,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四川产者名名川白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产量,又名中江芍,产量亦大。亦大。均为均为栽培栽培。第96页/共125页第97页/共125页【采收采收】栽培后栽培后34年采收。夏、秋两季年采收。夏、秋两季采挖。采挖。【加工加工】除去头尾及须根,洗净,用竹片除去头尾及须根,洗净,用竹片刮去外皮,放入沸水中煮至无硬心,赶快刮去外皮,放入沸水中煮至无硬心,赶快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取出晒干。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取出晒干。第98页/共125页第99页/共125页【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28、】呈圆柱形,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两端平截;表面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棕红色,角质样,形成层环明显角质样,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气微,味微苦、酸酸。 第100页/共125页第101页/共125页第102页/共125页第103页/共125页第104页/共125页第105页/共125页【药性药味药性药味】 : 微寒、苦、酸、甘微寒、苦、酸、甘【归

29、经归经】 : 归肝、脾经归肝、脾经【功能功能】 :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主治主治】 : 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内服:煎汤,912g(大剂量大剂量30g);或入丸、散。);或入丸、散。【禁忌禁忌】 : 不宜与藜芦同用。虚寒证不宜单用不宜与藜芦同用。虚寒证不宜单用。 第106页/共125页【质量要求质量要求】 一般以根粗长、匀直、皮色光一般以根粗长、匀直、皮色光洁、质坚实、断面粉白色、粉洁、质坚实、断面粉白色、粉性大、无白心或裂断痕者为佳性大、无白心或裂断痕者为佳。 第107页/共125页麻袋包装,每件麻袋包装,每件50kg左右,置阴凉通风干燥左右,置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适宜温度处贮藏。适宜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商品安全水分1113。本品富含淀粉,易生霉、虫蛀、变色。吸潮本品富含淀粉,易生霉、虫蛀、变色。吸潮后颜色变暗,表面可见霉斑。后颜色变暗,表面可见霉斑。 第108页/共125页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发现吸潮、生霉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发现吸潮、生霉或虫蛀,立即拆垛通风或晾晒。高温高或虫蛀,立即拆垛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