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循环冷却水热泵技术一.技术原理及特点热泵技术是近几年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节能型新技术。其工作原理是 利用低温水为热源,达到向建筑物供冷和供暖的目的,实质上是一种以消耗一部 分高质能(机械能、电能或高温热能等)作为补偿,通过热力循环,把环境介质(循 环冷却水)中存贮的低品位能量加以发掘、禾I用的装置,因此它可以充分利用地 址能量而节约高位能量。热泵作为一个能量的 搬运工”可以实现能量的逆向传 递,即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的传递的功能。循环冷却水热泵技术是水源热泵, 常见的有压缩式和吸收式两种。1.吸收式热泵工作原理:吸收式热泵依据产生工质蒸气热源的不同分为两种形式(如图所示):第一类是工质蒸气
2、的发生需要消耗部分高质热能;第二类产生工质蒸气的热量是 由低品位的余热热源提供。中国在应用中以第一类为主,它由蒸发器、吸收器、 发生器、冷凝器以及溶液换热器等设备组成。 在蒸发器中,利用近一半的废热使 水蒸发,生成的水蒸气进入吸收器被浓工质吸收, 吸收时放出的热量返回生产过 程重新利用;吸收水蒸气后的稀工质溶液,流经溶液换热器并与浓工质溶液换热 后进入发生器;在发生器中利用另一半废热将稀溶液蒸浓, 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冷 凝器冷凝,放出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排向环境; 冷凝器流出的凝液及发生器流出 的浓工质溶液,分别用泵送回蒸发器和吸收器,进行循环。用八热水网图1吸收式热泵工作原理图技术指标:致热系数
3、值一般在2.0左右,即消耗1份蒸气,可从低温热源提取1 份热量,供给热用户2份的热量,比应用板式换热器或者气水换热器供暖消耗蒸 气量减少一半。吸收式热泵的优点是,可能利用温度不高的热源作为动力;除功率不大的溶 液泵外没有转动部件,耗电量低,无噪声。缺点是热效率低,一般适合于规模大 的供热系统。2.压缩式热泵工作原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常用氟利昂类等工质)通过蒸发器从低位冷源吸热 蒸发升温后进入压缩机,被绝热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然后进入冷凝器向高位热 源放热冷凝后,经过节流膨胀阀绝热节流降温降压成低干度的湿蒸汽,再通过蒸发器从冷源吸热蒸发,如此循环。图2压缩式热泵循环流程图技术指标:它的致热系数
4、值将近3.5,也就是消耗1份电能可从低温环境提取2.5 份热量,供给用户3.5份热量。压缩式热泵较吸收式热泵设备简单, 控制便捷,但需要消耗优质的电能,在 具备蒸气源的区域采用吸收式蒸气动力热泵投资少, 运行费用低,节约蒸气50%, 效果显著。可见两种热泵机组各有优缺点,应该结合地区和环境实际,统筹规划,本着 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热泵机组加以应用技术发展应用现状国内利用热泵技术回收循环水余热供热的研究方兴未艾, 清华大学基于吸收 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技术。先后在内蒙古赤峰及山西大同等电厂实施, 大大提高了其供热能力; 北京、山西等地的多家电厂采用吸收式热泵机组吸取循 环
5、水余热用于供热的实践工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节能与 环保方面率先垂范,如大同某电厂的余热利用项目年节水效益 331.2 万元,年节 约标煤6.8万t,年二氧化碳减排17万t。但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研 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电厂试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很多问题还有待于继续研究。三 技术适用领域 油田、炼化企业(电厂、钢铁企业、化工企业等) 、印染、轮胎制造、制药 等行业。钢铁企业在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制氧、自备电厂等各单元均有大量的 低热工业循环冷却水, 虽然其品位不高, 但所蕴含的热能是具大的。 可以通过热 泵技术加以利用。四 典型项目效益1.以年产量100万t钢材,供
6、暖面积为17万m2(其中办公楼3.5万m2)的某钢厂 暖供热系统改造为例。该钢厂下属各厂的工业循环水总量约为 1.8万m3/h,冬季 水温在1840C之间。根据企业的热负荷25.69MW ,选择高温干式普通水-水型 热泵机级10台SM(G)-700LR型热泵机组供暖。节能计算: 采用热泵机组将低热值工业循环水中的热量提取出来,对采暖用水进行加热,以替代原来用于加热取暖水的蒸汽本工程实施前, 该钢厂的采暖全部靠公司动力电站的锅炉提供蒸汽解决。17万m2的采暖面积,按照其不同用途计算后的 总热负荷为25.69MW/h,换算后需消耗蒸汽42t/h。该钢厂全年采暖为210d,每 年取暖蒸汽消耗量约为2
7、1.17万t/a。按照低压蒸汽折标系数为:0.129 kgce/kg计 算,这一部分蒸汽折合标准煤2.73万t/a。由于本项目运行过程中还要消耗电能,每年的耗电量为1121.25万kW-h/a,按照电力折标系数为0.122 9 kgce/(kW h)计 算,折合每年消耗标准煤约1378t/a。两项相减后,等于2.59万t/a标准煤。也就 是说,本项目实施后,每年可为该钢厂节约标准煤 2.59万 t/a。本次改造的环境效益:本工程建设的目的旨在对现有工程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实施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59万t/a,仅此一项每年便可减少粉尘排放量 280t; 减少SO2排放量125t;减少NOx
8、排放量130t;减少CO2排放量67340t;可见本 工程的环境效益是十分明显的。2. 鞍山钢铁集团 (简称鞍钢 ,下同)由于地处北方,涉及到冬季取暖、夏季制冷问 题。采用循环冷却水热泵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节能减排效益而言,利用余热源水源热泵可回收 2120MW 的余热量。按 照供热指标60W/m2计算,则可提供采暖面积约 3533万m2,市场前景广阔。就节能方面而言,应用余热源水源热泵系统,采暖期按150d计算,平均每天 16h 供暖,环境负荷调节系数取 0.6,水源热泵回收工业余热提供 2120MW, 供热能力需耗电 607MW。150X16307X)6 = 8726400
9、00kWh,每年耗电 8.73亿 kW-h。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最新数据:水源热泵每年耗电8.73亿kWh,折合标煤314280t。燃煤锅炉热效率按70%计算,提供2120MW制热量每小时需 消耗标煤2120/70%X3600/29.3=372111kg约372t/h。运行一个采暖期需标准煤 150X6X372>0.6=535680t。利用水源热泵回收利用低温余热供给 3533万m2建筑 物采暖,每年可节约221400t标煤。就减排效果而言,能源消耗按1吨标煤产生2.6t二氧化碳、8.3kg二氧化硫、 7.4kg 氮氧化物计算, 则二氧化碳: 221400X2.6=575640t;
10、二氧化硫: 221400 X.3/1000=1837.62t;氮氧化物:221400 X.4/1000=1638.36t。所以,利用 水源热泵回收工业 余热替代 燃煤锅炉 集中供热 ,可减少二 氧化碳 排放量 575640t/a,二氧化硫 1837.62t/a,氮氧化物 1638.36t /a。五 技术推广的潜力面向未来,热泵及其应用系统会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燃烧常规能源(石油、煤、天燃气等)而产生的烟灰、氧化物等有害 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严重的问题。(2)能源价格的上涨与常规能源数量的减少,要求人们必须节能。热泵所具有 的用能效率高,运行的自动化和安全性,将会
11、更多地满足人们的节能要求。(3)热泵具有利用以前不能利用的自然能源和排热能源这一优点。钢铁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循环水、 废水和废气等低温余热源, 此部分余热 资源目前尚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形成余热资源的浪费。 同时, 中国北方钢铁企业 冬季供暖需要开动高能耗低效率的燃煤小锅炉或者直接耗用高品质的蒸气进行 采暖,燃煤费用、 维护检修费用和人工成本较高, 造成冬夏季蒸气单位耗量差值 较大,在用气高峰时, 由于蒸气供应困难甚至影响钢铁生产顺行, 因此循环冷却 水热泵技术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从以上两个例子的节能计算中可以 明显看出该项技术带来的巨大效益。六参考文献刘恩海,何媛。热泵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技术创新,2009年第 2 期;彭琪。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热经济性研究一。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年 2 月; 赵春娟,栗兰,波李凤,林李丽。浅谈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回收钢铁厂循环水余热。黑龙江环 境通报, 2011年 3月,第 35 卷第 1期; 吴佐莲,刘小春,王萌,刘慧。利用热泵技术回收热电厂余热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分析。山东 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39 (1):62-68; 张胜生。莱钢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实践。莱钢科技,2007年 8 月;徐素芳。化工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技术探讨。广州化工,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音乐教学计划探讨
- 基于MaxEnt和InVEST耦合模型的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分析-以青海省为例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对学生阅读的影响
- 福建省漳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解析版)
- 体育场馆建设工人健康保护措施
- 破产管理人业务流程再造方案
- 洛阳牡丹文化元素在“全福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拼多多“百亿补贴”业务审计风险的评估与防范
- 一年级第二学期志愿服务活动计划
- 2025年家庭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 《生成式人工智能职业技能评估规范》
- 颁奖礼仪队培训体系
- 2025年新媒体运营专员面试题及答案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1
- 【9化二模】2025年5月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5月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 《全球经济趋势》课件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年辽宁中考物理模拟练习卷(3)(含答案)
- 顺丰快递公司管理制度
- 2025年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
- 工业蒸汽生产安全操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