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学习情境图根坐标测量PPT课件_第1页
地形测量学习情境图根坐标测量PPT课件_第2页
地形测量学习情境图根坐标测量PPT课件_第3页
地形测量学习情境图根坐标测量PPT课件_第4页
地形测量学习情境图根坐标测量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控制测量概述一、控制测量概述 1.控制测量的分类控制测量的分类 控制测量分为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和和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其任务是在某地区其任务是在某地区或全国布设平面控制网,或全国布设平面控制网,精密测定控制点的平面精密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位置。 其任务是在某一地其任务是在某一地区或全国布设高程控制区或全国布设高程控制网,精密测定点的高程网,精密测定点的高程位置。位置。第1页/共58页一、控制测量概述一、控制测量概述 1.控制测量的分类控制测量的分类b.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a.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

2、平面控制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国家平面控制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 测量的方法有:测量的方法有:三角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导线测量、GPS测量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测量也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国家高程控制测量也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 测量的方法有:测量的方法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测量测量第2页/共58页一、控制测量概述一、控制测量概述 2.控制测量应遵循的原则控制测量应遵循的原则 从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从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 第3页/共58页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二、计

3、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 要确定直线的方向,首先要选定一个要确定直线的方向,首先要选定一个标准方标准方向线向线,作为确定直线方向的依据,然后在根据该,作为确定直线方向的依据,然后在根据该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夹角夹角来确定其方向。来确定其方向。第4页/共58页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 确定确定直线方向直线方向与与标准方向标准方向之间的关之间的关系称为直线定向。系称为直线定向。直线直线定向定向在测量工作中以在测量工作中以子午线方向子午线方向为标准方向。为标准方向。子午线分子午线分真子午线真子午线、磁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和轴子午线轴子午线三种。

4、三种。 1.直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直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三北三北”方方向向真北、真北、 磁北磁北 、 坐标北坐标北 第5页/共58页正、反方位角的关系即:正、反方位角的关系即: 12= 21 180 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1.直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直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方位角方位角 从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从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水平角度水平角度()称为该直线的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方位角可以用天文测量方法或陀螺仪测定。方位角可以用天文测量方法或陀螺仪测定。 AB1221第6页/共58页 直线定向时有时也用小于直线定向时有

5、时也用小于9090的角的角度来确定:度来确定: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1.直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直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从标准方向北端或南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从标准方向北端或南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至某直线的水平锐角转至某直线的水平锐角()称为象限称为象限角,用角,用R 表示。表示。象限角象限角第7页/共58页 方位角与象限角的关系:方位角与象限角的关系: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1.直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直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第8页/共58页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1.直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直线坐标

6、方位角的计算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内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内,以以平行于坐标纵平行于坐标纵轴的方向为基准方向轴的方向为基准方向,从基准方向的正端顺时从基准方向的正端顺时针转至某边的水平角针转至某边的水平角()称为该边称为该边的坐标方位角的坐标方位角 (也可简称为方位角也可简称为方位角) ,用,用表示表示。坐标坐标 方位角方位角第9页/共58页 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连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连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长度,称为称为水平距离水平距离D。212212)()(yyxx 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1.直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直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水平水平 距离

7、距离D在已知两点坐标的情况下在已知两点坐标的情况下,可以按下式可以按下式计算:计算: D1,2=第10页/共58页 平面控制网中,任意两点间的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有下平面控制网中,任意两点间的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有下面两种表示方法面两种表示方法: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2. 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用两点间的坐标增用两点间的坐标增量量x,y表示。某点的表示。某点的坐标也可以看作是坐坐标也可以看作是坐标原点标原点(x=0,y=0)至该至该点坐标增量。点坐标增量。 用两点间连线用两点间连线(边边)的坐标方位角的坐标方位角和边和边长长(水平距离水平距离)

8、D表示。表示。直角坐标表示法直角坐标表示法极坐标表示法极坐标表示法第11页/共58页 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称坐标正算,即已知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称坐标正算,即已知两点间的两点间的边长边长和和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计算两点间的坐计算两点间的坐标增量标增量:121212121212sinDycosDx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2. 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坐标坐标正算正算第12页/共58页 根据上式计算坐标增量时根据上式计算坐标增量时,sin,sin和和coscos函数值随着函数值随着角所在角所在的象限而有正、负之分的象限而有正、负之分, ,因此算得的坐

9、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坐标增量的正负号由方向角所在的象限决定。坐标增量的正负号由方向角所在的象限决定。如下表所示:如下表所示: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2. 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第13页/共58页 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又称坐标反算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又称坐标反算,即已知即已知两点间的坐标增量两点间的坐标增量,计算两点间的边长及坐标方计算两点间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位角。 12121212-yyyxxx121212arctanxyR 再根据坐标增量的正负,按上表确定点坐标再根据坐标增量的正负,按上表确定点坐标方位角所

10、在的象限,再将象限角换算为坐标方位角。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再将象限角换算为坐标方位角。 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二、计算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方法2. 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坐标坐标反算反算第14页/共58页已知已知mymx772320075611mymx65432002542212求D12=?, =? 732.501-1212xxx882.99-1212yyy122122yx22882.99732.501121212arctanxyR732.501882.99arctan12x12y12R解:解: , D12= = =511

11、.577m=111532 为负, 为正,故点坐标方位角在第象限,则点坐标方位角为: 12=180- =180-111532=1684428 = 例题:例题: 第15页/共58页 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就是由测区内选定的控制点组成的连续折线就是由测区内选定的控制点组成的连续折线。每条直线叫导线边,点叫导线点。每条直线叫导线边,点叫导线点。导导 线线一、图根导线的种类一、图根导线的种类第16页/共58页一、图根导线的种类一、图根导线的种类闭合导线闭合导线附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支导线第17页/共58页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表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表补充:补充: 第18页/共58页6)6)导线点应

12、尽量靠近路线位置。导线点应尽量靠近路线位置。二、导线的外业工二、导线的外业工作作 实地踏勘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几点:实地踏勘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1)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便于施测周围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便于施测周围地形;地形;2)2)相邻两导线点间要互相通视,便于测量水平角:相邻两导线点间要互相通视,便于测量水平角:3)3)导线应沿着平坦、土质坚实的地面设置,以便于丈量距离;导线应沿着平坦、土质坚实的地面设置,以便于丈量距离;4)4)导线边长要选得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不应悬殊过大;导线边长要选得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不应悬殊过大;5)5)导线点位置须能安置仪器,便

13、于保存。导线点位置须能安置仪器,便于保存。1.1.踏勘选点踏勘选点: :第19页/共58页二、导线的外业工二、导线的外业工作作 2.2.建立标志建立标志: :木桩标石标石 第20页/共58页导导 线线 点点 之之 标标 记记 图图草草 图图导导 线线 点点相关位置相关位置P3李李 庄庄7.23m化肥厂化肥厂8.15m独立树独立树6.14m 二、导线的外业工二、导线的外业工作作 2.2.建立标志建立标志: :第21页/共58页二、导线的外业工二、导线的外业工作作 导线的水平角即转折角,是用经纬仪按导线的水平角即转折角,是用经纬仪按测回法测回法进行观测的。在导线点上可以测量导线前进方向的进行观测的

14、。在导线点上可以测量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左角或或右角右角。 4. 4. 量量 距距 导线采用导线采用普通钢尺丈量普通钢尺丈量导线边长或用导线边长或用全站仪全站仪进行导线边长测量进行导线边长测量。请参阅第四章的有关内容。请参阅第四章的有关内容。 3. 3. 测测 角角第22页/共58页 导线测量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各导线点的平面直角坐导线测量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各导线点的平面直角坐标标,因此外业工作结束后就要进行内业计算,以求得导线,因此外业工作结束后就要进行内业计算,以求得导线点的坐标。点的坐标。 1.导线计算的基本公式导线计算的基本公式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及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未根据已知点的坐标

15、及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的坐标,即坐标的知点的坐标,即坐标的正算。正算。 ABABABABABABsincosDYYDXX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第23页/共58页 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为了计算导线点的坐标,首先应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为了计算导线点的坐标,首先应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以下简称方位角)。方位角(以下简称方位角)。 注注: 180前的正负号取用:前的正负号取用:是当是当后后+ 左左180时,用时,用“+”号;当号;当后后+ 左左 180 ,用,用“”号。号。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180左后前第24页/共5

16、8页 3.水平距离的计算水平距离的计算 斜距观测值经过加常数改正斜距观测值经过加常数改正、乘常数改正和气象改乘常数改正和气象改正后,得到改正后的正后,得到改正后的斜距斜距S ,两点间的,两点间的平距平距D的计算公的计算公式如下式如下: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D=Scos 第25页/共58页4、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802)(测测nf 式中:式中:n 闭合导线的转折角数;闭合导线的转折角数; 测测观测角的总和。观测角的总和。nfVi i测iiV 各内角的改正数之和应等于角度闭合差,但符号相反各内角的改正数

17、之和应等于角度闭合差,但符号相反,即,即V= f。改正。改正后的各内角值之和应等于理论值,即后的各内角值之和应等于理论值,即i=(n-2)180。 时当限限ffnmf2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第26页/共58页2 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坐标方位角的推算3 3)坐标增量的计算)坐标增量的计算i1,ii1,i1iii1,ii1,i1iisincos DYYDXX i1,ii1,ii1,ii1,ii1,ii1,isincos DYDX180左后前4、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第27页/共58页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8、)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00理理理理YX yxfYfX算算算算 2y2xDfff DD/1fDDfK 若若KK允允,则表明导线的精度符合要求,则表明导线的精度符合要求,否则应查明原因进行补测或重测。否则应查明原因进行补测或重测。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4、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第28页/共58页 iyYixXiiDDfVDDfV 设设XiXi、YiYi分别为纵、横坐标增量的改正数,分别为纵、横坐标增量的改正数,即即 :iiiiYiXiVYYVXX 算算算算 则则改正后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应为:的坐标增量应为: 所有坐标增量所有坐标增量改正数的总和改正数

19、的总和,其数值应,其数值应等于坐标增量等于坐标增量闭合差而符号相反闭合差而符号相反,即:,即: ynY2Y1YYxnX2X1XXfVVVVfVVVV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4、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第29页/共58页5 5)坐标推算坐标推算 用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就可以从导线起点的已知用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就可以从导线起点的已知坐标依次推算其它导线点的坐标,即坐标依次推算其它导线点的坐标,即: i1,i1iii1,i1iiYYYXXX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4、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20、、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第30页/共58页点名观测角度(。 )角度改正观测角度(。 )方位角(。 )边长观测值(m)坐标增量近似值坐标增量平差值坐标X(m)改正数(mm)Y(m)改正数(mm)X(m)Y(m)X( m )Y( m )1234567891011121314-7183 55 0063861.77551281.687-1 259 14 00259 14 0063829.54051279.480263 09 00115.258-13.747+8-114.435-3-13.739114.4381212 38 40-11212 38 2963815.80151165.042295 47 294

21、8.43421.073+3-43.609-121.076-43.6102123 39 41-11123 39 3063836.87751121.432239 26 5953.544-27.216+3-46.111-2-27.213-46.1133 114 30 00-11114 29 4963809.66451075.319173 56 4858.30957.984+46.149-2-57.9806.147495 10 34-1195 10 2363751.68451081.46689 07 1171.5801.100+571.572-21.10571.5705177 26 37-11177

22、26 2663752.78951153.03686 33 3797.9345.876+697.758-35.88297.7556115 29 03-1163758.67151250.79122 02 2976.45270.864+528.691-270.86928.689-161 06 42-11161 52 3163829.540(检核)51279.480(检核)183 55 00(检核)D=521.511163861.77551281.687备注 f =+77 X=-0.034 fx =-34mm f=37 mm f限=106 Y=0.015 fy = 15mm K 1/14100第31页

23、/共58页5、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方法与闭合导线基本上相同,但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方法与闭合导线基本上相同,但由于布置形式(见下图)不同,且附合导线两端与已知点由于布置形式(见下图)不同,且附合导线两端与已知点相连,因而只是角度闭合差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公式相连,因而只是角度闭合差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公式有些不同。下面介绍这两项的计算方法:有些不同。下面介绍这两项的计算方法: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第32页/共58页1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角度闭合差的计算180)(CDABnf左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一般形式可写为:附合导线角度闭

24、合差的一般形式可写为: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5、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第33页/共58页 )()(ABYABXYYYfXXXf算算算算 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调整方法以及以及导线精度的衡导线精度的衡量量均与闭合导线相同。均与闭合导线相同。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5、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第34页/共58页点名观测角度( )角度改正( )方位角( )边长观测值(m)坐标增量近似值及其改正值坐标 X(m)(mm)Y(m)(mm)X(

25、 m )Y( m ) 12345678910 M329 06 3963791.22251302.403 N112 58 35-863829.54051279.480262 05 06113.151-15.581-11-112.073+9I-1214 25 39-963813.94851167.416296 30 3651.39322.939-5-45.989+4I-2122 57 04-863836.88251121.431239 27 3253.547-27.210-5-46.118+4I-3114 30 10-863809.66751075.317173 57 3458.311-57.98

26、7-66.136+5I-4173 13 10-863751.67451081.458167 10 3660.451-58.943-613.417+5I-5267 26 00-963692.72551094.880254 36 2762.388-16.560-6-60.150+5I-6111 28 18-863676.15951034.735186 04 3762.004-61.656-6-6.564+5P175 03 54-863614.49751028.176181 08 23K:1292025063567.95051027.250D=461.245 X=-214.998 Y=-251.34

27、1备注f = 66 fx = 45mm fy = -37mmf限=113 fs = 58mm K= 1/7953第35页/共58页6、支导线的坐标计算、支导线的坐标计算 支导线因终点为待定点,不存在附合条件。但为了进行支导线因终点为待定点,不存在附合条件。但为了进行检核和提高精度,一般采取往返观测,因采取往返测,故又检核和提高精度,一般采取往返观测,因采取往返测,故又称称复测支导线复测支导线。复测支导线的平差计算过程与附合导线基本。复测支导线的平差计算过程与附合导线基本相同。计算的方法简述如下:相同。计算的方法简述如下: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第36页/共58页 1)方位

28、角闭合差的计算与角度平差)方位角闭合差的计算与角度平差mnmf22限返往fnfvnfv22返往6、支导线的坐标计算、支导线的坐标计算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方位角闭合差为终止边往测方位角与终止边返测方位方位角闭合差为终止边往测方位角与终止边返测方位角之差,即:角之差,即: 当当 时,进行角度闭合差的平差,往返测量时,进行角度闭合差的平差,往返测量所测水平角的改正数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即:所测水平角的改正数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即:其限差为:其限差为:式中:式中: 为测角中误差,为测角中误差,2n为往返观测的总测站数。为往返观测的总测站数。限ff第37页/共58页22y

29、xsfff返往DDfks2)坐标闭合差平差)坐标闭合差平差 坐标闭合差为终止点往返测量坐标之差,即:坐标闭合差为终止点往返测量坐标之差,即:返往返往yyfxxfyx6、支导线的坐标计算、支导线的坐标计算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全长闭合差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第38页/共58页返返往返返往往返往往返往ijyyijxxijyyijxxDDDfvDDDfvDDDfvDDDfijijijij 当导线全长闭合差小于限差要求时,进行坐标增量改正当导线全长闭合差小于限差要求时,进行坐标增量改正数的计算:数的计算:2)坐标闭合差平差)坐标

30、闭合差平差6、支导线的坐标计算、支导线的坐标计算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往往 测测 : 返返 测测 : 第39页/共58页一、一、 一个角度测错的查找方法一个角度测错的查找方法 在下图中,设附合导线的第在下图中,设附合导线的第3 3点上的转折角的错误,使点上的转折角的错误,使角度闭合差超限。如果分别从导线两端的已知坐标方位角角度闭合差超限。如果分别从导线两端的已知坐标方位角推算各边方位角,则到测错角度的第推算各边方位角,则到测错角度的第3 3点为止推算的坐标方点为止推算的坐标方位角仍然是正确的。经过第位角仍然是正确的。经过第3 3点的转折角以后,导线边的坐点的转折角以后

31、,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开始向错误方向偏转,而且会愈来愈大。标方位角开始向错误方向偏转,而且会愈来愈大。第40页/共58页 因此,一个转折角测错的查找方法为:因此,一个转折角测错的查找方法为:分别从导线两端分别从导线两端的已知点坐标方位角出发,按支导线计算导线各点的坐标,的已知点坐标方位角出发,按支导线计算导线各点的坐标,得到两套坐标。如果某一个导线点的两套坐标值非常接近,得到两套坐标。如果某一个导线点的两套坐标值非常接近,则该点的转折角最有可能测错。则该点的转折角最有可能测错。 对于闭合导线,查找方法也相类似,只是从同一个已知对于闭合导线,查找方法也相类似,只是从同一个已知点及已知坐标方位角出发

32、,分别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点及已知坐标方位角出发,分别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计算出两套坐标,去寻找两套坐标值最为接近的导线点。计算出两套坐标,去寻找两套坐标值最为接近的导线点。一、一、 一个角度测错的查找方法一个角度测错的查找方法 第41页/共58页 当角度闭合差在允许范围以内而坐标增量闭合差超限时,当角度闭合差在允许范围以内而坐标增量闭合差超限时,说明边长测量有错误。在下图中导线边说明边长测量有错误。在下图中导线边2-3中发生错误中发生错误D 。由于其它各边和角没有发生错误,因此从第由于其它各边和角没有发生错误,因此从第3点开始及以后各点开始及以后各点均产生一个平行于点均产生一个平行于

33、2-3边的位移量边的位移量D 。如果其他各边、各。如果其他各边、各角中的偶然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则计算的导线全长闭合差即等角中的偶然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则计算的导线全长闭合差即等于于D: 二、二、 一条边测错的查找方法一条边测错的查找方法 Dfffyx22第42页/共58页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查找出有可能发生量距错误的导根据这个原理,可以查找出有可能发生量距错误的导线边。线边。3 .2)arctan(ffyxxyfffff和正负计算和再根据 二、二、 一条边测错的查找方法一条边测错的查找方法 此时,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的方位角,即等于此时,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的方位角,即等于2-3边的边的坐标方位角,

34、或再坐标方位角,或再 加或减加或减180,即:,即: 第43页/共58页 布设图根平面控制点时布设图根平面控制点时, ,当图根导线点的当图根导线点的密度不够密度不够时时, ,可用解析交会测量的方可用解析交会测量的方法加密图根点。法加密图根点。交会交会测量测量 通过测量角度或距离,进行角度或距离交通过测量角度或距离,进行角度或距离交会会, ,经过计算而求得待定经过计算而求得待定 点的坐标的测算工作。点的坐标的测算工作。第44页/共58页一一 、前方交会、前方交会 前方前方交会交会 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 ,在已知点在已知点A A、B B上设站上设站, ,分别向待定点分别向待定点 P P 测出水平

35、角、通过计算求得测出水平角、通过计算求得P P点的坐标点的坐标, ,这种方法称前方交这种方法称前方交会。会。第45页/共58页 1.1.按光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按光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P P点的坐标点的坐标 1 1)已知点坐标反算)已知点坐标反算 根据两个已知点根据两个已知点A A、B B的坐标,计算两点间的边长的坐标,计算两点间的边长D D和坐标和坐标方位角方位角ABAB,见下图。,见下图。22)()(ABAByyxxDABABBAxxyyR arctan,一一 、前方交会、前方交会 第46页/共58页)sin(sinsinsin)sin(sinsinsinDDbDDa 1.1.按光

36、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按光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P P点的坐标点的坐标 2 2)待定边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待定边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一一 、前方交会、前方交会 按正弦定理计算已知点至待定点的边长按正弦定理计算已知点至待定点的边长a,b a,b : 第47页/共58页180ABBABPABAP按下式计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按下式计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 : 1.1.按光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按光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P P点的坐标点的坐标 2 2)待定边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待定边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一一 、前方交会、前方交会 第48页/共58页 根据已算得的待定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

37、角,计算出从根据已算得的待定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出从已知点已知点A,BA,B至待定点至待定点P P的的坐标增量坐标增量:APAPAPAPbybxsincosBPBPBPBPayaxsincos 1.1.按光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按光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P P点的坐标点的坐标 3 3)待定点坐标的计算)待定点坐标的计算一一 、前方交会、前方交会 第49页/共58页 然后分别从然后分别从A,BA,B点计算点计算待定点待定点P P的坐标的坐标,两次算得的坐,两次算得的坐标可作为相互检核:标可作为相互检核:APAPAPAPyyyxxxBPBPBPBPyyyxxx 1.1.按光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按光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P P点的坐标点的坐标 3 3)待定点坐标的计算)待定点坐标的计算一一 、前方交会、前方交会 第50页/共58页 使用该方法计算时,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