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结构起承转合上传实用教案_第1页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上传实用教案_第2页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上传实用教案_第3页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上传实用教案_第4页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上传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交待人、时、地、事、环境,往往托物起兴,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tgng)背景。作用: 统帅全诗、渲染气氛,铺垫烘托、奠定基调等。一、“起”即起句第1页/共16页第一页,共16页。不同的开篇(kipin),不同的基调.示例(shl):第2页/共16页第二页,共16页。练一练: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yus)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这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yngchn)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第3页/共16页第三页,共1

2、6页。二、“承”是承接“承”“起”续境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y s)可互为佐证。作用:(1)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缝合;(2)为下文铺垫(pdin)蓄势,提供依托。第4页/共16页第四页,共16页。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wnzhng)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首联:起,交代时间(shjin)和地点。“独”字是作者谋篇立意所在。颔联:承,写景,作者描写天高地迥,宇宙无垠,景观宏阔。示例(shl):第5页/共16页第五页,共16页。“转”开生面 “转

3、”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zhunhun)。前面铺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三、“转”是转句第6页/共16页第六页,共16页。麻雀(mqu) 纪晓岚一窝一窝又一窝,五窝六窝七八(q b)窝。食尽皇家(hungji)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辛辣讽刺了尸位素餐、滥竽充数的昏官。示例:第7页/共16页第七页,共16页。练一练:第8页/共16页第八页,共16页。四、“合”是结句(ji j)妙合主旨“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hchng),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

4、的凝结点。明结:直接(zhji)抒情、言志、阐理。 淋漓尽致,强烈。暗结:以景结情。 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第9页/共16页第九页,共16页。“起”定基调(jdio) 一、“起”即起句二、“承”是承接(chngji) “承”“起”续境 “转”开生面 三、“转”是转句四、“合”是结句(ji j)妙合主旨第10页/共16页第十页,共16页。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zhyng)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诗人前三句都在叙事抒情,到最后一句却忽然宕开一笔,离情人景:秋月高高照在古老雄伟莽莽苍

5、苍的长城之上,景象何其壮阔苍凉!也许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才以“不尽尽之”。这奇绝的结句留给读者无尽(w jn)的联想。参考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练一练:第11页/共16页第十一页,共16页。起、承、转、合的基本格式1.起、承、转、合在律诗中一般一联承担一项功能 李白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2.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li s)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

6、无故人。( )起,写环境(hunjng)。远景承,在该环境(hunjng)送别转,写情怀合,情入当前景起,写景承,继续写景转,转写劝酒辞合,写出原因渲染分别的气氛鼓励,劝慰第12页/共16页第十二页,共16页。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bi nio)飞回。” 开篇起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肃杀的深秋意境,奠定(dindng)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登高(dnggo)杜甫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

7、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更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练一练:第13页/共16页第十三页,共16页。 葛 溪 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

8、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qling)。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练一练:第14页/共16页第十四页,共16页。 葛 溪 驿 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shnshu)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起,点题(din t),写驿站秋夜难眠。承,羁旅(jl)、思乡之苦。转,写难堪梦醒,忧国之痛。合,借疏桐鸣蝉将情感推向极致。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乱”的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部分原因,为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