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十三十四十七二十章实用教案_第1页
财政学第十三十四十七二十章实用教案_第2页
财政学第十三十四十七二十章实用教案_第3页
财政学第十三十四十七二十章实用教案_第4页
财政学第十三十四十七二十章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税收要素是指构成税收制度的基本(jbn)因素,也是税收理论分析、政策制定、制度设计的基本(jbn)工具。税收制度的含义 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税收办法的总称。第1页/共91页第一页,共92页。一、纳税人纳税人(tax payer)是税法规定的直接(zhji)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tax bearer)是实际承担税负的主体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自然人纳税人法人(frn)纳税人个人(grn)企业(独资、合伙)第2页/共91页第二页,共92页。二、税基(shu j) 税基(tax base)征税的客观基础,表明(biomng)对什么征税。 1、理论上的税基 是指潜在可能的税基

2、 2、法律上的税基 是指由税法明确规定的具体税种的征税基础,又称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的含义 税目的(tax item)含义与作用收入(shur)消费财产第3页/共91页第三页,共92页。3、计税上的税基是计算税额的课税基础,又称计税依据。例如,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的计税依据为:应税所得额=月工资免征(min zhn)额税基与税源的关系 所得税的税基与税源一致,商品税、财产税的税基与税源可能不一致。征税的客观(kgun)基础税收收入的最终(zu zhn)来源第4页/共91页第四页,共92页。三、税率(shul)税率(tax rate)是应纳税额与课税(k shu)对象之间的比例,说明征多少税。税

3、率是税制设计中心环节。(一)税率形式1、累进税率(progressive tax rate)课税(k shu)对象的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第5页/共91页第五页,共92页。2、比例税率(shul)(proportional tax rate)无论课税对象数额多少,均按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shul)。统一比例税率(shul)差别比例税率(shul)3、定额税率(shul)(unit tax)从量计征(根据课税对象的自然单位)第6页/共91页第六页,共92页。(二)税率(shul)分析方法1、累进税率与累退税率(regressive tax rate)分析税收对收入再分配的效

4、果。2、边际税率(marginal tax rate)与平均税率(average tax rate)分析税率变动对纳税人经济行为的影响。由于:变动边际税率 替代效应为主 变动平均税率 收入效应为主因此税制(shuzh)改革中往往采用:变动边际(binj)税率保持平均税率替代效应为主第7页/共91页第七页,共92页。3、名义税率(nominal tax rate)与实际税率(effective tax rate) 分析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存在差异的原因。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差异过大的税制不是好的税制,说明税制设计有问题(wnt):名义税率过高、减免优惠过多,并且存在征管不严的问

5、题(wnt)。第8页/共91页第八页,共92页。四、课税(k shu)环节(impact points of taxation)是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环节,它规定了征纳行为发生在什么阶段,以及单一环节征还是(hi shi)多环节课征。第9页/共91页第九页,共92页。五、附加(fji)、加成和减免 附加(fji)、加成 加重纳税人负担 减税、免税、规定起点和免征额 减轻纳税人负担 起点与免征额的含义第10页/共91页第十页,共92页。第二节 税收(shushu)分类与税制结构第11页/共91页第十一页,共92页。一、税收(shushu)分类 税收分类的意义 (一)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

6、志分类 直接税 间接税 研究税收负担的运动(yndng)和税负归宿(税负不易(b y)转嫁)所得税类财产税类流转税类(税负易转嫁)第12页/共91页第十二页,共92页。(二)按课税对象(duxing)的性质分类一般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三大类。1、流转税1)含义:以商品(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duxing)的税收统称。2)特点:税额多少与成本费用无关,仅与流转额(价格销售量)有关;采用比例税率。第13页/共91页第十三页,共92页。)税基()以交易额为课税对象周转税 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增值税()对所有商品课征的流转税一般(ybn)商品税对特定商品课征得流转税特定商品税4 )我国目前

7、属于流转税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资源税第14页/共91页第十四页,共92页。增值税的优点 增值税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其余(qy)的优点均基于此。产品税(t=10%)增值税(t=10%)全能企业 专业化企业 全能企业 专业化企业原材料加工 4044半成品生产 7073产成品生产 10010元10103合计10元21元10元10元第15页/共91页第十五页,共92页。增值税的类型从理论上讲,所谓增值额是指每次流转过程的增加值,即 c+v+m 中的 v+m 部分(b fen)。但各国对法定增值额的规定不同增值税的税基(shu j)(1)v+m+固定资产(gdngzch

8、n) 生产型VAT(2)v+m+(固定资产-当期折旧) 收入型VAT(3)v+m 消费型VAT第16页/共91页第十六页,共92页。增值税的计征方法(fngf)(扣税法)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收入增值税率进项税额允许(ynx)抵扣不允许(ynx)抵扣 固定资产VTA发票海关完税凭证特殊农产品采购(10)运费(7)废旧物资收购第17页/共91页第十七页,共92页。VAT的征收(zhngshu)范围及其与营业税的分工VAT有形动产销售加工、修理修配营业税无形、不动产销售其他服务业第18页/共91页第十八页,共92页。增值税的纳税人从事增值税业务(yw)的单位、个人一般(ybn)纳

9、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税率(shul)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 粮、油、水、气、煤小规模纳税人6%(工业 )4%(商业)第19页/共91页第十九页,共92页。增值税的改革(1)生产型 消费型(2)扩大(kud)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第20页/共91页第二十页,共92页。、所得税)含义:以扣除为获取所得所花费的成本,即纯收益为课税对象。对个人所得往往(wngwng)采用累进税率以调节收入差距。)根据纳税人不同,所得税可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根据征收方式不同,可分为综合所得税(general income tax)和分类所得税(classified income tax)。)我国目前属于所

10、得税的税种主要有: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第21页/共91页第二十一页,共92页。、财产税)含义: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的数量或价值为课税对象(duxing)的税收总称。)财产税分类)我国目前属于财产税的税种主要有: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拟开征物业税。对财产(cichn)持有的课征对财产(cichn)转让的课征一般财产税选择性财产税第22页/共91页第二十二页,共92页。(三)按税收(shushu)管理权限分类、税收管理权限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tzh)下各种税的立法权、征管权、所有权。、实行彻底分税制的国家采用、实行不彻底分税制的国家采用中央税地方税

11、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地方税第23页/共91页第二十三页,共92页。(四)按税收的计量标准(biozhn)分类1、从价税(ad valorem tax)2、从量税(specific tax)第24页/共91页第二十四页,共92页。(五)按税收与价格(jig)的关系分类1、价内税(含税价格)(price inclusive tax)计税价格=成本(chngbn)+利润+税金2、价外税(不含税价格)(price exclusive tax)计税价格=成本(chngbn)+利润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税率)第25页/共91页第二十五页,共92页。二、税制(shuzh)结构与税制(shuzh)模式1、税

12、制结构与税制模式的含义(hny)2、主体税种的含义(hny)及其选择的标准3、发达国家选择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原因4、发展中国家选择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原因5、我国的主体税种第26页/共91页第二十六页,共92页。第三节 税收(shushu)原则第27页/共91页第二十七页,共92页。讨论税收原则的意义:为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制确定指导思想;为评价税收政策,鉴别(jinbi)税制优劣提供准则。第28页/共91页第二十八页,共92页。 不同历史(lsh)条件下税收原则的特点与共性。 不同历史(lsh)时期的财政职能范围不同 税收原则侧重点不同。 由于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基本手段 共性。 自由资本主义

13、时期:税收原则主要体现在税务行政方面,以亚当.斯密的四原则为代表。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改良主义思潮出现,强调社会正义、税收与经济的关系,以瓦格纳的四原则为代表。 现代税收原则是建立在政府干预经济的基础上的。第29页/共91页第二十九页,共92页。一、效率(xio l)原则资源配置效率(一)充分且有弹性(公共品与私人(srn)品之间)1、对充分的理解2、对有弹性的理解公共品与私人(srn)品之间私人品之间第30页/共91页第三十页,共92页。(二)节约(jiyu)与便利税收成本1、节约与便利的含义,及其实施措施2、节约与便利与其他(qt)税收原则的权衡税收(shushu)超额负

14、担(excess burden)征纳成本Compliance costAdministrative cost第31页/共91页第三十一页,共92页。(三)中性与校正(jiozhng)性(私人品之间)由于征税往往会改变相对价格 纳税人为避税而改变经济决策 影响(yngxing)资源配置效率1、维护税收中性,减少税收效率损失1)税收中性的含义2)什么情况下应强调税收中性第32页/共91页第三十二页,共92页。2、发挥税收校正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1)税收校正性:通过征收差别税,弥补市场缺陷2)采用税收校正性的前提:市场资源配置存在低效率3、中性与校正性的关系二者目标一致:实现(shxin)资源

15、配置效率实践中如何把握?根据市场资源配置状况第33页/共91页第三十三页,共92页。二、公平(gng png)原则税制如何设计 符合公平原则税收作为再分配手段纠正市场收入分配缺陷税收作为公共提供的筹资手段公共提供成本如何分摊受益原则能力原则不符合规则起点公平不符合结果公平平等竞争原则能力原则横向公平(gng png)与纵向公平(gng png)第34页/共91页第三十四页,共92页。(一)平等竞争原则通过税收(shushu)创造平等竞争环境。追求规则公平,起点公平。(二)受益原则遵循规则公平,在收入分配方面中性。特定受益税第35页/共91页第三十五页,共92页。(三)能力(nngl)原则追求结

16、果公平,问题是以何种标准来衡量“能力”。1、客观说能够客观观察并衡量的指标(zhbio)1)收入2)消费3)财产每种指标都存在(cnzi)局限,因此现代国家均采用复税制第36页/共91页第三十六页,共92页。2、主观说由于收入相等的人对该收入的效用评价不同,因此个人的支付能力(纳税能力)不仅取决于客观上可以衡量的指标,还取决于各人主观的效用评价。主观说在税收政策制定中的意义: 边际效用曲线相同(xin tn)情况下,不同境遇的人税负应有何区别?第37页/共91页第三十七页,共92页。主观说的回答:()均等牺牲(xshng)说(假设甲为穷人,乙为富人)含义两种情况边际(binj)效用曲线水平状:

17、 边际效用曲线(qxin)负斜率状: T甲T甲T乙T乙第38页/共91页第三十八页,共92页。()比例牺牲说含义两种情况()最小牺牲说含义一种情况,边际效用(xioyng)曲线呈负斜率状:尽可能向高收入者征税,直至税后收入相等,即边际效用(xioyng)相等。NoImageTTYY=甲乙乙甲边际(binj)效用曲线水平状:边际效用曲线(qxin)负斜率状TTYY甲乙乙甲MUMU=乙甲第39页/共91页第三十九页,共92页。第十四章税负转嫁(zhunji)与归宿第40页/共91页第四十页,共92页。税负转嫁与归宿实质(shzh)上是收入分配问题,也是税收公平问题。因为个人真实收入全部税前收入经济

18、税负个人可能将其在法律上承担的税负转嫁给他人,同时也不得不承担别人转嫁给他的税负。因此研究税收公平问题必须研究税负转嫁与归宿问题。第41页/共91页第四十一页,共92页。第一节税负转嫁(zhunji)与归宿的基本概念第42页/共91页第四十二页,共92页。一、税负转嫁(zhunji)与归宿的含义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通过变动价格的方式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部分或全部转由他人负担的一种(y zhn)经济现象。税负归宿是指税负转嫁的最终归着点。第43页/共91页第四十三页,共92页。二、税负转嫁方式、前转卖方、后转买方、税收资本化(特殊的后转嫁)在具有长期收益的资产交易中,买方将购入资产

19、在以后年度所需支付(zhf)的税款按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在购入资产的价格中预先一次性扣除,即压低购买价。提价买方压价卖方第44页/共91页第四十四页,共92页。三、影响(yngxing)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因素(一)供求弹性供求弹性对比是影响(yngxing)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影响(yngxing)供给弹性的因素影响(yngxing)需求弹性的因素商品(shngpn)的生产周期调整固定投入量的难易必需品 or 非必需品有无替代品第45页/共91页第四十五页,共92页。(二)价格(jig)决定模式市场(shchng)定价公共(gnggng)定价垄断市场竞争市场税负转嫁规律不同第46页/共91页第

20、四十六页,共92页。(三)税收(shushu)方式1、税种2、课税(k shu)对象直接税间接税税负转嫁的难易程度(chngd)不同非必需品必需品第47页/共91页第四十七页,共92页。3、课税范围(同类(tngli)商品)4、计税单位1)供求曲线移动方式不同2)在竞争市场上二者的转嫁规律相同;在垄断市场上二者的转嫁规律不同。大 易转嫁(zhunji)小 不易(b y)转嫁从量从价第48页/共91页第四十八页,共92页。第二节 竞争市场条件(tiojin)下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第49页/共91页第四十九页,共92页。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仅仅分析税收对单个商品或要素供求状况的影

21、响。 一般均衡分析需分析税收对各相关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以及对各生产要素的影响。 例如: 即:对建筑业征税可能导致制造业工人(gng rn)受损,若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也可能导致制造业投资者投资收益下降,若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对建筑业征税(zhn shu)建筑业的资本(zbn)、劳动制造业资本家密集型劳动力过多,失业劳动密集型资本收益率第50页/共91页第五十页,共92页。一、图示法分析税负(shu f)转嫁规律(一)无关性定理买方纳税还是卖方纳税不影响税负转嫁规律。(二)供求弹性(tnxng)相等,买卖双方各负担一半税负。第51页/共91页第五十一页,共92页。(三)供求弹性不等,弹性小

22、或无弹性的一方负担较多或全部税负(shu f);具有无限弹性的一方不负担税负(shu f)。(四)竞争市场中从价税与从量税的税负(shu f)转移规律相同第52页/共91页第五十二页,共92页。二、数学分析(sh xu fn x)税负转嫁规律NoImageMUaQb= -+MCcQd=+MUaQbT= -+-MCcQdT=+第53页/共91页第五十三页,共92页。1、求税前的均衡产量(chnling)与价格2、求税后的产量(chnling)与价格 或 结果相同NoImageaQbcQd-+=+0Q0PMUMC=MUMC=aQbcQdT-+=+bPtQ第54页/共91页第五十四页,共92页。3、

23、求税后价格升幅(消费者承担的税负)4、求生产者承担的税负 消费者与生产者所承担的税负之比为需求(xqi)曲线与供给曲线的斜率之比 a/cNoImagebcPPPD=+0PP-sbPPT=-第55页/共91页第五十五页,共92页。第三节 垄断(lngdun)条件下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第56页/共91页第五十六页,共92页。 垄断条件下讨论税负转嫁(zhunji)仅限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情况。 一、从量税情况下的税负转嫁(zhunji)规律 (一)边际成本为常数 1、图示法 表明一半税负转嫁(zhunji)给消费者 2、代数法 MU=-aQ+b MC=c MC=c+T第57页/共91页第五十七页,

24、共92页。1)求税前的产量与价格由于(yuy) 是由 MC=MR 决定的,因此需将MU MRMR(TR)=(PQ)=-2aQ+b-2aQ+b=c 将代入)求税后产量与价格将代入0Q0Q0Q02cbP+=TQTQ2bcTbP+=第58页/共91页第五十八页,共92页。)消费者承担的税负结论:边际(binj)成本为常数在竞争条件下意味着供给具有无限弹性,税负将全部由消费者负担。而在垄断条件下,生产者只能将一半税负转嫁给消费者。0222bcTbcbTPPP+D=-=-=第59页/共91页第五十九页,共92页。(二)边际成本递增(dzng)或递减(消费者负担的税负(shu f)),垄断者负担大部分税负

25、(shu f),垄断者负担小部分税负(shu f)NoImage2aTPacD=+22aTTac+第60页/共91页第六十页,共92页。结论:垄断并不能将税负全部转嫁给消费者,通常情况(qngkung)下,垄断者将承担大部分税负。第61页/共91页第六十一页,共92页。二、从量税与从价税的比较(bjio)、从价税与从量税税后产量、价格相同的情况(qngkung)下,从价税税收收入大于从量税税收收入,但消费者承担部分相同,因此,从价税情况(qngkung)下,垄断者负担的税负较从量税情况(qngkung)下大。、如果要使两种情况(qngkung)下税收收入相同,就需降低从价税率,从而导致消费者负

26、担部分下降。第62页/共91页第六十二页,共92页。三、对垄断利润征税(zhn shu)情况下的税负转嫁问题对垄断利润征税由于不会(b hu)改变垄断者根据定价,追求垄断利润的做法,因此,税负将全部由垄断者负担。第63页/共91页第六十三页,共92页。第十五章 税收(shushu)(shushu)与效率 本章讨论政府(zhngf)如何征税才能减少税收效率损失第64页/共91页第六十四页,共92页。第一节 税收(shushu)的超额负担 将私人的收入变为政府收入会产生两种成本:征纳成本税收(shushu)超额负担第65页/共91页第六十五页,共92页。一、税收超额负担(fdn)的含义及产生的原因

27、(一)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相对价格不变,因收入水平变化而对个人福利水平产生的影响(图示)政府无论征何种税都会因纳税人收入的减少而产生收入效应只产生收入效应,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被称为总额税(Lump sum tax),例如人头税,特点(tdin):纳税人无法通过改变经济行为来避税第66页/共91页第六十六页,共92页。替代效应收入水平不变,因相对价格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税收改变(gibin)相对价格纳税人为避税改变(gibin)经济行为替代效应税收超额负担图示:税收的替代效应 说明个人因税收而导致的福利损失大于政府收到的税,又称无畏损失(dead weight loss),其产

28、生于替代效应第67页/共91页第六十七页,共92页。(二)对税收超额负担(fdn)的理解(两种定义)同等税后福利水平情况下,征收总额税获取的税收收入大于差别税收收入税收收入相等情况下,征收总额税税后福利水平高于征收差别税第68页/共91页第六十八页,共92页。(三)既然总额税不存在效率损失,为什么各国税制中很少出现(chxin)总额税有失公平不能起到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第69页/共91页第六十九页,共92页。二、税收超额负担(fdn)的计量(一)补偿需求曲线(compensated demand curve)剔除收入(shur)效应只反映替代效应的需求曲线由于税收超额负担是替代效应所致,因此须通

29、过补偿需求曲线来计算(图示)第70页/共91页第七十页,共92页。(二)运用补偿需求(xqi)曲线说明税收超额负担的含义及其计量图示:税收超额负担及其计量计算哈伯格三角形面积第71页/共91页第七十一页,共92页。三、影响(yngxing)税收超额负担量的因素从影响哈伯格三角形面积的因素(yn s)考虑:补偿需求曲线的斜率-课税对象的需求弹性税率的高低-税收超额负担呈几何级数增长拉弗曲线:税率与税收收入的函数关系 说明税率对经济进而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第72页/共91页第七十二页,共92页。四、税制设计中如何(rh)减少税收超额负担提高税收效率1.尽可能采用中性税收政策,避免对相对价格( jig)

30、的干扰2.尽可能采用低税率(低税率、严征管、少减免)3.实施反弹性法则。即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应与该商品的自身价格( jig)弹性成反比第73页/共91页第七十三页,共92页。上述措施中1与3存在矛盾,原因是由于不可能对休闲征税,因此完全意义上的中性税收(shushu)几乎不存在(图示)假设没有储蓄,全部收入用于购买两种商品统一的所得税:工作与休闲之间非中性统一的商品税:商品消费与休闲之间非中性 休闲说明:只有可能对休闲征税才可能征收完全意义上的中性税第74页/共91页第七十四页,共92页。 上述措施与公平准则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当社会追求公平目标(mbio)时

31、偏离效率准则的税制也是合理的。 例如对必需品征低税,对奢侈品征高税第75页/共91页第七十五页,共92页。第十九章 公共(gnggng)定价第76页/共91页第七十六页,共92页。 公共定价是指政府凭借(pngji)行政权力规定商品(服务)的价格 市场经济中政府定价的原因: 1.弥补市场缺陷 2.获取财政收入:如专卖收入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蛛网市场(发散性蛛网)收入差距过大消费者偏好不合理第77页/共91页第七十七页,共92页。 对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定价 1.边际成本定价 MC=MU Q1、P1 符合Pareto最优标准 问题: 1)由于ACMC 企业亏损(固定投入部分没有得到补偿),为弥补亏损

32、需政府财政补贴税收成本(尤其(yuq)是税收的效率损失) 2)亏损补贴会引发产品使用者与纳税人之间的再分配问题第78页/共91页第七十八页,共92页。2.平均成本定价 AC=MU Q2、P2. 企业不亏损但也不能获得垄断利润。企业不亏损可以避免财政补贴所导致的税收成本,同时(tngsh)也可避免收入再分配问题问题:由于没有按边际成本定价,产生了效率损失或者说消费者盈余减少,BCE.平均成本定价与边际成本定价相比,政府倾向选择平均成本定价(次优选择)第79页/共91页第七十九页,共92页。3.二部定价1)含义:一种可以避免上述两种定价方法缺陷的定价法。即既可以对边际成本定价,又可以避免亏损。 收

33、费=N/K+P1(Q) 2)二部定价是否能改进(gijn)效率?与边际成本定价相比,由于固定成本得到补偿,不存在亏损问题与平均成本定价相比,由于按边际成本定价,避免了消费者盈余的减少固定费用边际成本第80页/共91页第八十页,共92页。3)二部定价存在的问题若有消费者退出(tuch),即需求曲线内移,将使消费者盈余减少 图示:消费者退出(tuch)的效率损失存在再分配问题第81页/共91页第八十一页,共92页。第二十章 公债(gngzhi)第82页/共91页第八十二页,共92页。 公债是政府凭借国家(政府)信用筹集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公债一般具有自愿性、有偿性 公债的产生(chnshng)需具

34、备两个前提条件: 1.财政的需要 2.社会闲置资金的存在第83页/共91页第八十三页,共92页。一、公债(gngzhi)的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用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副作用较小:一般不会(b hu)导致通货膨胀但是如果长期大量发行公债就很难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财政赤字弥补向中央银行透支央行财政性发行通货膨胀发行公债央行购买企业、个人购买货币供应量过度购买力转移第84页/共91页第八十四页,共92页。2.调节经济1)增加有效需求 需扩张性货币政策(hu b zhn c)配合2)调节经济结构 需紧缩性货币政策(hu b zhn c)配合第85页/共91页第八十五页,共92页。二、政府以公债筹资的效率(xio l)界限(二期假设)(一)税收筹资与公债(gngzhi)筹资的对比分析税收筹资使公共提供的受益与成本负担处于同一时期,有助于限制支出过度膨胀。公债(gngzhi)本质上是延期的税收,使公共提供的受益与成本负担处于不同时期,较易导致支出过度膨胀。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公债(gngzhi)筹资,因为根据代际公平原则,对于后代人也能受益的支出项目,后代人也有义务承担相应成本。第86页/共91页第八十六页,共92页。(二)税收筹资与公债筹资的理论界限税收筹资的界限=经常性支出+投资性支出中本期受益(shuy)部分公债筹资的界限=投资性支出中后代受益(shu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