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穿越粉细砂地层巷道硅化注浆加固技术研究_第1页
某矿穿越粉细砂地层巷道硅化注浆加固技术研究_第2页
某矿穿越粉细砂地层巷道硅化注浆加固技术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矿穿越粉细砂地层巷道硅化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某矿穿越粉细砂地层巷道硅化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摘 要】某矿产业升级改造工程皮带巷道穿越粉细砂层的过程中,由于粉细砂地层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施工方案的不当,导致巷道掘进过程中发生屡次漏顶、片帮而无法继续施工。鉴于此,采用超前预注浆加固技术,向工作面前方及顶部注入硅酸凝胶材料对粉细砂层进行化学改进,通过注浆加固有效的提高了粉细砂的物理力学性能,保证了巷道掘进工作的平安顺利进行,同时为相似地质条件的地下工程提供了技术借鉴。 【关键词】粉细砂;硅化注浆;加固 1 工程概况 下峪口煤矿位于韩城市龙门镇陕晋交界、黄河以西、108国道以北。为了提高原煤生产能力

2、,实现原煤运输皮带化,下峪口矿进行产业升级改造,设计新建一条皮带平硐,开口位于矿机电工厂院内,设计方位角为299°1000,开口埋深68m,向西北延伸埋深逐渐加大,其轴线上方地面沿途经过矿生产区、家属区、学校、村庄等约13栋各类建筑,且建筑物密集,穿越区域地质条件为河流沉积相粉细砂层。工程开工后由于粉细砂的工程性质极差,掘进过程中顶帮支护相当困难,极易发生漏顶片帮事故,造成地面塌陷楼房墙体开裂等情况,工程不得不中断。在此情况下,应采取工程措施予以处置。 2 处理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属于深埋暗挖区间单孔巷道工程,平硐断面尺寸较大,掘进断面积为19.02m?,平硐穿越区域粉细砂层较厚,结构

3、松散且自稳能力及渗透性差,掘进时围岩应力释放,易发生坍塌、漏顶、片帮等事故,给施工及巷道穿越区域地面建筑物的平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防止巷道掘进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减小巷道变形以及巷道开挖引起的地面变形,保证工程工程的顺利施工,在现有掘进支护技术的根底上,结合本工程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采取硅化注浆加固技术对巷道砂层进行超前注浆加固。 3 注浆加固设计 3.1 注浆材料 注浆材料采用流动性好、粘度适中的水玻璃和氯化钙溶液。其主要特点是在粉细砂层中的可注性好,加固效果显著,对环境无污染,且浆材来源广,价格廉价。 水玻璃的技术指标:模数为3.3,波美度39°Be,凝胶时间1315min;

4、氯化钙溶液浓度为25%;三乙醇胺相对密度1.121.13,浓度98%,起早强作用。氯化钙和水玻璃的体积比为1:1,三乙醇胺的掺量按基材的0.2%0.5%计算。 3.2 注浆压力 根据室内试验及现场模型试验结果,以及现有注浆经验,选择注浆的正常压力为0.20.65MPa,注浆终压为0.60.8MPa,注浆过程中以现场注浆压力为准。 3.3 注浆量及扩散半径 根据室内模拟注浆试验以及现场模型试验,浆液的有效扩散直径按350mm。注浆段长度根据注浆孔深度、导管的长度以及施工器具确定,工程中设计小导管长度为4.0m,因此注浆段计算长度为3.5m。如果砂层密度发生变化,在保持设计注浆压力的情况下,浆液扩

5、散半径将会扩大,当及时调整相关参数。粉细砂的孔隙率为0.365,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每孔的注浆量: Q=Kr2Ln 式中:Q每孔的注浆量;L注浆段长度;n粉细砂层孔隙率;K修正系数,与浆液、砂层的种类、充填率和浆液消耗有关,本设计取1.1。 3.4 注浆范围及注浆孔的布设 注浆加固的范围应根据注浆目的、注浆加固体的力学性能以及防渗特性确定。为了改善拱顶砂体力学性能,减小支护初期的围岩压力,防止工作面剪切破坏,确定注浆加固范围为巷道全断面,并将巷道全断面的注浆范围划分为三个区域,全断面布孔63个。 一区:28个注浆孔,称为周边眼。即沿着平硐设计外轮廓线布设,环向间距300mm,小导管长度4.0m,外

6、插角度10°±2°,其中拱顶中心线两侧小导管采用40钢管,其余采用40的PVC管材。 二区:22个注浆孔,称为前置眼。沿外轮廓线内收450mm环向间距600mm布设11个注浆孔,称为二圈眼;工作面上间隔700mm布设11个注浆孔,称为大肚子眼。小导管采用4.0m长的40 PVC管材,以向上10°倾角打入砂层。 三区:13个注浆孔,称为大角度眼。其沿着拱部120°扇形区间隔300mm布置,小导管长度4.0m,外插角度25°30°,采用40的无缝钢管。 通过一区、二区和三区的注浆加固,形成了砂层巷道的“空间加固支护体系,有效的控

7、制了围岩塑性区的开展,减小了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以及地表的沉降变形,确保巷道工作面的稳定和地面建筑物的平安。 4 注浆施工 4.1 注浆工艺流程 注浆准备:封闭工作面,砂层外表用C20喷射混凝土封闭10cm,并对前一循环注浆管进行封闭,以免浆液从小导管中泄露;布置注浆站,因巷道内场地狭小,管路较多,应将浆液桶、注浆泵、注浆管路置于工作面前方并靠边,减小工作面钻孔和注浆相互干扰,提高工效;根据设计注浆量,浆材应堆放在距离工作面较近但又不影响工作面施工的位置,一般距离工作面1015m。 封孔注浆:封孔是注浆工程能否进行、保证注浆质量的关键因素,决定着注浆能否成功。封孔采用专用封孔器,同时用棉

8、纱混合水泥、速凝剂和水玻璃搅拌均匀,填塞导管与钻孔间的孔隙,并将其击实。封孔完成后连接管路,在确保注浆设备及动力无故障情况下开始注浆,先注入水玻璃主剂,待注入的水玻璃量到达设计时,再注入氯化钙溶液。注浆过程中做好注浆记录,即每孔的注浆时间、注浆压力、注浆量等。 掘进开挖:当注浆效果到达设计要求,砂体强度得到提高后,方可进行开挖。 4.2 注浆效果检测 注浆工程是地下隐蔽工程,注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注浆工程的成败。目前注浆效果的检测方法有挖探、钻探和物探。限于现场设备的紧缺,故挖探是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检测方法,挖探时必须密切注意顶板及帮部砂层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其次是根据各

9、孔注浆量分析浆液是否完全充填砂层孔隙,假设砂层孔隙中浆液的充填率到达92%,即可进行开挖;假设充填率过低,应补孔补注,保证加固效果。 4.3 开挖考前须知 开挖前应在工作面前方准备假设干沙袋及排水设备,一旦发生涌水、涌砂及时用沙袋封堵,并及时抽排水。开挖严格分区分层分块,尽量减小施工震动,并及时安装钢拱架,迅速喷浆封闭。 5 结论 通过对注浆孔位进行功能分区设计,将全断面划分为三个注浆区域:一区为主要注浆区,注浆导管与加固体共同形成注浆管棚支护体系,承载洞顶荷载;二区为辅助注浆区,目的是为了加强掌子面砂层的稳定性,防止剪切破坏;三区为加强注浆区,用以改善拱顶砂体力学性能,协同一区承载拱并共同承受上部荷载。通过三个区域注浆加固,形成了粉细砂层巷道“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