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性教学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顺德第一中学 吴宽宁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探究性及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扼杀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运用教学实验的方法,对探究性教学法在普通高中排球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参与实验的学生对体育课态度及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探究性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效果非常显著,适合普通高中的排球教学。关键词:探究教学法 排球教学 实验研究一、前言 传统教学往往离开了自然事物、现象的探究,仅仅热衷于灌输现成的结论性知识1。它习惯地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忽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探究性及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处
2、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激发和提高,其课堂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素质教育的理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体育知识,发展各种能力的体育教学活动模式或策略2。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在排球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其学习效率?从体育教学杂志、华南师大图书馆等查找发现有关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并不多。因此,对探究性教学在排球中的
3、运用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顺德一中高一年级100人,共2个教学班。以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高一5班)50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7人。对照班(高一2班)50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7人。班级的学生均是通过微机选择自然组成。(二)研究方法1、资料法从互联网、体育教学杂志、华南师大图书馆、顺德一中图书馆查找相关的理论书籍。2、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实验数据通过SPSS 13.0软件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分析。3、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对体育课所持态度及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问题的问卷调查,并对前测和后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发出问卷1
4、0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7%。4、实验法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统一教学、统一练习。教学程序如:宣布教学任务-示范讲解-布置练习任务-学生练习-集体放松,小结。实验班采用个人和小组“探究性学习”的形式。在学生按教师要求自主练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适时的点拨指导学生以个人和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练习,教师对各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进行简单评价、总结 。教学程序如:宣讲课的目标、任务-自主练习-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探究,实践展示、评价成果-教师归纳,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巩固、提高(创新)自评、互评,教师小结。一段时间
5、后,对两种教学效果进行比较。附:(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三米对传)) 评价标准。表1正面双手垫球评价标准成绩(满分100分)手型50%脚步移动15%膝关节是否自然弯曲10%动作的协调连贯10%对球的控制15%85-100分(能连续对垫38-45次)优手型正确,击球时双臂夹拢,击球部位正确。脚步能及时调整。膝关节自然弯曲,重心下降。动作自然协调。对球的控制好,垫起的球平稳,连续失误少75-84分(能连续对垫33-37次)良手型正确,击球时双臂夹拢,击球部位比较正确。脚步能较好的调整。膝关节能自然弯曲。上下肢用力较协调,但不持久。对球的控制较好,连续失误较少61-74分(能连续对垫25-
6、32次)中手型正确,击球时双臂夹拢,击球部位比较正确脚步能较好的调整。偶尔能注意膝关节的弯曲。上肢动作较自然协调,没有利用下肢力量。对球的控制不太稳定60分(能连续对垫25次)合格手型基本正确,击球点不稳定脚步随球移动能力较差。膝关节没有的弯曲。上肢动作较协调,没有利用下肢力量。对球的控制不稳定60分以下(连续对垫达不到25次)不合格能掌握一些基本动作,击球点不正确。脚步随球移动能力差。膝关节伸直,重心高。上肢动作较协调,没有利用下肢力量。对球的控制差表2正面双手上手传球(三米对传)评价标准成绩(满分100分)手型(50%)对球缓冲效果(10%)脚步移动(10%)膝关节是否自然弯曲(10%)动
7、作的协调连贯(10%)对球的控制(10%)85-100分(能连续对传9-10次)优手型、击球点正确,能借助手指手腕的瞬间弹力将球击出。手指、手腕对球缓冲明显。脚步能及时调整。膝关节自然弯曲,重心下降动作自然协调。对球的控制好,传起的球平稳,连续失误较少。75-84分(能连续对传7-8次)良手型、击球点比较正确。能用手指手腕力量将球击出。手指、手腕对球缓冲比较明显。脚步能较好的调整。偶尔能注意膝关节的弯曲上肢动作较自然协调,没有利用下肢力量。对球的控制较稳定。61-74分(能连续对传5-6次)中手型基本正确,动作基本完成。手指、手腕对球缓冲不明显。脚步随球移动能力较差。膝关节没有弯曲,重心高上肢
8、动作较协调,没有利用下肢力量。对球的控制不太稳定。60分(能连续对传4次)合格能掌握一些基本动作,动作基本完成。手指、手腕对球缓冲不明显。脚步随球移动能力较差。膝关节伸直,重心高。上肢动作较协调,没有利用下肢力量。对球的控制不稳定。连续失误较多。60分以下(连续对传不能达到4次)不合格手型,击球点不正确,动作生硬,变形。没有手指、手腕对球缓冲动作。脚步随球移动能力差。膝关节伸直,重心高。上肢动作不协调。对球控制差,连续失误多。三、结果与分析1 探究式体育教学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形成技能方面的作用。分别以传统教学法和以探究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对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和传球教学,运用的场地
9、器材数均相同,授课时数均为10学时。实验后对学生进行技术评定测验(包括:原地正面双手垫球、两人间隔三米对传)和能力测验。并对收集的实验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表3,表4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垫球技术评定结果。表3 Ranks groupNMean RankSum of Ranksmark15039.571978.50 25061.433071.50 Total100 表4 Test Statistics(a)markMann-Whitney U703.500Wilcoxon W1978.500Z-3.808Asymp. Sig. (2-tailed).000a Grouping Variab
10、le: group通过表3,表4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O1)。表5,表6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垫球成绩评定结果。表5 Ranks groupNMean RankSum of Ranksmark15042.102105.00 25058.902945.00 Total100 表6 Test Statistics(a) markMann-Whitney U830.000Wilcoxon W2105.000Z-2.896Asymp. Sig. (2-tailed).004a Grouping Variable: group根据表5,表6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1、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O5)。表7,表8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传球技术评定结果。表7 Ranks groupNMean RankSum of Ranksmark15038.321916.00 25062.683134.00 Total100 表8 Test Statistics(a) markMann-Whitney U641.000Wilcoxon W1916.000Z-4.240Asymp. Sig. (2-tailed).000a Grouping Variable: group通过表7,表8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O1)
12、。表9,表10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传球成绩评定结果。表9 Ranks groupNMean RankSum of Ranksmark15038.861943.00 25062.143107.00 Total100 表10 Test Statistics(a)markMann-Whitney U668.000Wilcoxon W1943.000Z-4.020Asymp. Sig. (2-tailed).000a Grouping Variable: group根据表9,表10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O1)。以上统计结果表明,采用“探究性体育教学”进行排
13、球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2、探究性教学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及对体育课态度等方面的影响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前后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实验前学生对体育课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无明显差异,说明学生处于同一水平。试验后实验班的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课题的实施使他们在自主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以及各方面的一般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实验前分别对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体育课的态度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分别有30.4%和34.7的学生表示对体育课非常感兴趣;有32.6%和32.9的学生表示对体育课感兴趣;对体育课
14、兴趣一般或不感兴趣的分别占37%和32.4%。说明实验前两个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无明显差异。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提问调查表明,实验班学生课堂上“经常提问”的人数由4%提高到10.8%;“有时会提问”人数由24%提高到40%;“很少提问”或“从不提问”的人数由26%下降到10%。从对照班的学生前后两次调查的情况反映:“经常提问”的人数分别是2.1%和2%;“有时会提问”的人数由分别是19.6%和20%;“很少提问”或“从不提问”的人数分别是31%和30;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课堂提问人数、次数明显增多,说明。在对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问题时的态度。实验班学生前后两次选择“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的
15、人数分别是20%和48%;选择“老师讲就听,不讲就过去”的人数分别是54%和40%。这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得到了改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学生能否利用电视、杂志等媒体渠道解决体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调查表明,对照班学生前后两次选择“经常”或“有时”的人数分别是28.3%和30%;实验班学生前后两次选择“经常”或“有时”的人数分别是30.4%和31.2%。可能是受实验时间的限制,对学生课堂结合生活实际的影响效果暂时未能显现出来。也说明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影响还需要时间持续加以引导。对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式前后调查表明。实验班学生选择“讲授式”的人数分别占18%和10%;选择“自
16、主性”的人数分别占44%和40%;选择“探究性”的人数分别占38%和50%。对照班学生选择“讲授式”的人数分别占22.7%和22%;选择“自主性”的人数分别占45.7%和44%;选择“探究性” 的人数分别占32.6%和34%。对学生是否愿意接受目前的教学方式的调查表明。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选择“非常愿意”的人数分别占16.7%和61.2%;选择“愿意”的人数分别占48%和10.2%;选择“一般”的人数分别占33.3%和28.6%;选择“不愿意”的人数分别占2%和0。对照班选择“非常愿意”的人数分别占50%和12%;选择“愿意”的人数分别占34.8%和30%;选择“一般”的人数分别占13%和32%
17、;选择“不愿意”的人数分别占2.1%和26%以上两项调查说明,探究性教学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更多的学生已认同并选择接受探究性教学这种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受学习习惯的影响,依然有部分学生喜欢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也表明讲授式的教学也有其教学优势。对学生能否因地制宜的进行锻炼调查表明,实验班学生选择“总是”的人数由20.4%上升到27.1%;选择“有时”的人由原来的41%上升为51%,选择“从不“的人则由原来的8%下降为0。对照班学生选择“总是”的人数分别是21.7%和20%;选择“有时”的人数分别是40.7%和40%.从对学生终身体育的愿望调查情况看,实验班学生选择“非常希望”的
18、人数由18.4%上升到68.1%;选择“希望”的人数分别为51%和27.1%,选择“一般“的人则由原来的24.4%下降为4.2%;对照班学生选择“非常希望”的人数分别是43%和42%;选择“希望”的人数分别是43.5%和22%;选择“不希望”的人数分别则由0上升为12%。以上两项调查结果表明,运用研究性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得以改善,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有所提高。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探究性教学能改变学生学习习惯,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2、探究性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和谐课堂。在探究式体育教学中,教师扮演着与学生关系是平等中首席的角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长。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有力促进者和合作者,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使学生的思想观点更加得以重视,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融洽。 3、探究性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具体切入点。在运用探究法教学时,探究问题的创设是关键因素。合理的问题创设需要教师要有较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及专业理论知识和高度的概括能力;另外,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也需要对该项目的基本知识应有一定的了解,否则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这就需要事先通过多种渠道去学习,了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探究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国演义课件图文
- 2025-2030中国差别化涤纶聚酯切片市场运作模式及投资机会风险剖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小青龙颗粒市场经营风险与投资前景建议研究报告
- 三只小猪说课件
- 三力一度两保障课件
- 安全生产十大定律解读
- 技术精英备战:系统维护面试题库解析
- 公路养护岗位面试实战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 如何写好演讲稿的作文
- 太平巷幼儿园07-08年一学期电教工作总结
- 2025规范家居装修协议
- 2025年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及答案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
- “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试题及答案
- 地调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年腾讯智慧零售日化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腾讯云
- 项目投资评估管理办法
- 带括号解方程练习题100道
- 2025年甘肃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旅游景观设计专业能力测试真题
- 出租可行性报告
- 2026版步步高大一轮高考数学复习讲义第八章 §8.5 椭 圆含答案
- 催收考核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